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指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京山、公安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江漢皮影尤以沔陽皮影戲最為著名,它融傳統繪畫、雕刻、美術於一體,集電影、電視動畫於一身,具有濃郁民族氣息,是中國藝術菀里的一朵奇葩。江漢平原皮影戲是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樣的,表演是先自製一塊類似電影銀幕的白色布幕,然後在幕後面加以燈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後操縱事先按劇情雕刻並安裝好活動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現給幕前的觀眾,在配以音樂鑼鼓及說唱,進行故事表演。

基本信息

歷史溯源

江漢平原皮影戲作為一門綜合藝術,起源是一個複雜且備受爭議的問題,從這幾個方面:

民間傳說

源於秦末“楚”“漢”相爭、張良情急之下用皮革來迷惑敵人的故事;漢武帝設帷招見已逝愛妃李夫人;農曆七月十五“鬼節”招魂,農俗還願;宮妃哄太子,桐葉剪人型,照在窗紗哄其開心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民間傳說。

宗教傳說

與佛教有關,觀音竹枝弄成影狀來表演,吸引信徒,勸善說教;與儒教有關,傳聞孔子樣貌醜陋,講學時掛著帘子,後來人們仿效其隔簾說書,稱其“影子戲”,等等這些傳說的依據極其少。

史料記載

江漢平原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皮影戲“始於漢、興與唐、盛與宋,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另一種是以能查閱的資料顯示,認為皮影戲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發明興起的。有明文記載,最早是宋代張耒著的《明道雜誌》,上面寫道:“京市有富家子,少孤、專財,群無賴百方誘導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戲,每弄至斬關羽,輒為之泣下,囑弄著且緩之。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間,孔子的得意門生子夏在孝義講學,為吸引更多人聽他的演說,曾在夜晚利用“影樂”的形式聚眾講學。由於子夏從師於孔子,也會“樂、琴”,以影樂形式設講,寓教於樂中,使“設教、樂琴、影樂”融為一體而成為“影、樂、教”的完善影戲形式。子夏講學被當地人所喜愛,當地人學會了表演影樂的技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影樂教的形式在當地變為影戲。

據《沔陽縣誌》記載,明末清初,沔陽一帶凡辦會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習俗。解放前皮影戲還是人們過年、慶豐收、謝神、祭廟的主要娛樂活動。正月十五鬧元宵演《大回窯》;二月二是土地菩薩生日,演《土地會》;三月三是寒食節,演《火焚綿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陣》;五月端午節演《汨羅江》;六月六祭楊泗將軍演《哪吒鬧海》;七月七日演《鵲橋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宮》。娛神又娛人,皮影戲增添了節日氣氛。

特徵

表演

以一張白色幕布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後支配影人,呈現影像給觀眾,說、唱故事,表演者一般為三四人。皮影藝人又增設了活動舞台,硬片布景、電器設備、特技幻燈等設施。

水、火、風、雲、雷、雨等均可表現出來;影像也由原來的側面雙眼,把死眼睛、死嘴巴改為活眼睛、活嘴巴;女主角也一律有女演員演唱,從而改變了男演員把持皮影舞台的局面,使觀眾耳目一新。戲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和道具是用牛皮採用沔陽剪紙的工藝手法精心雕刻而成。藝人們使它們的每個關節都能活動,安上操作桿,在薄布做成的銀幕後面,由藝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種類型的道具、布景,通過燈光將影象在銀幕上顯映出來,色彩絢麗,如同電影一般。

唱腔

皮影戲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是指流行在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人民民眾喜愛。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

江漢平原皮影在元、明時期因其唱腔以漢腔、楚腔、秦腔和川腔為主,也含有荊楚民間小調,故被稱為彈戲皮影戲,至明末清初,沔陽、潛江一帶形成自己獨特的影子、表演、詞格及歌腔、筒子腔(即漁鼓腔)審美特徵。

“歌腔”是源於東周時期楚國之民歌“雞鳴歌”,傳到後來,雞鳴歌與皮影戲相結合,演變為《雞鳴腔》。江漢平原皮影藝人用“舌生花”、“口生香”、“臉生色”、“目生光”的演唱技藝,不斷地修改,後與《薅草歌》相融才變為歌腔,成為江漢皮影戲的主要唱腔,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它是江漢皮影戲的獨特音調,分為六類音調板式:男腔、女腔、醜腔、雜花腔、天官賜福腔、八不就腔。歌腔已經衰微,江漢各地皮影戲以唱沔陽漁鼓腔為主。

“漁鼓腔”因演唱器具“漁鼓筒”得名。迨至清未(約1900年左右),沔陽漁鼓腔與皮影戲二者完全合流而融為一體,成為獨具特色的漁鼓腔皮影戲,並取代了大部分地區的歌腔皮影戲。

皮影戲演唱的沔陽漁鼓唱腔分平腔、悲腔、魚尾腔(或曰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五類。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階跳度大,音域寬,音色美,高吭,婉轉,傳情達意,十分動人。沔陽民間流傳“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捏悶脾”的歌謠,足見皮影戲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晚清時期,燈影戲(皮影戲)藝人與漁鼓藝人合作,運用漁鼓給燈影戲伴唱。到了光緒年間,沔陽漁鼓藝人逐漸放棄了“單口打溜”的演唱形式,轉向為燈影戲伴唱發展,形成了燈影、漁鼓合流。合流後的漁鼓由仙桃發展到天門、洪湖、潛江等縣(市)。一場伴唱的演奏發展到一人拍筒打板擴展為“五件頭”,即鼓、鈸、大鑼、小鑼、馬鑼,唱腔由一人獨唱變成了一唱眾合,曲牌也增加了[男平腔]、[女平腔]、[醜平腔]、[漢平腔]等,[雜花腔]中還吸收糅合了一些民歌、戲曲的腔調。

如沔陽皮影戲中的男女悲腔,酷似江漢平原婦女哭聲和花鼓戲悲腔,哀怨淒涼,催人淚下。特別是皮影戲的每段唱詞尾句的“抖包袱”(藝人叫“扣子”),為一唱眾和的“幫腔”(稱為“甩腔”),以“哎、咳、呀、喲”等襯詞,補充延伸詞意和樂意,擴展曲式結構,在長達十多個音節或幾十個音節的和唱中起伏跌宕、氣勢雄渾、節奏明快、聲情並茂,分外悅耳動聽,使人久聽不厭。

沔陽皮影唱腔共有50餘種,除了以沔陽漁鼓調為主以外,後又融合了沔陽花鼓戲腔,具有節奏歡快、活潑、曲調亮亢、豪放等特點。早期漁鼓皮影戲無管弦樂伴奏,只有漁鼓筒和雲板打板眼,鼓、鈸、大鑼、小鑼、馬鑼打鬧台、間奏和唱腔過門。特別是簡板和漁鼓筒兩件樂器的聲調輕重、節奏緩急,能烘托氣氛。開始皮影戲班由三至四人組成,兩人掌影子兼演唱,一人操漁鼓、雲板、一人“打夾手”(鑼鼓等)。後來引進民族器樂(揚琴、二胡、京胡、笛子等)伴奏和增添女藝人唱女詞,皮影戲班人數增至五至八人,進一步增強了皮影戲唱腔的藝術效果;加上服裝燈光面景、擴音設備,使皮影戲極富藝術感染力。

歌詞

江漢平原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多來自文學創作,小說、文學詩集、各朝代的民間故事。腳本一般很簡短,都是表演者根據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即興作詞。語言藝術,方言道白,夾雜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方言土語等,幽默風趣詼諧,充滿鄉土氣息和民俗風味,使聽眾極具親切感。

沔陽漁鼓皮影戲,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單口打溜”。

“單口打溜”唱詞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固定唱詞,如《八仙詞》、《兩頭忙》,藝人稱之為“呆詞”;一種是“浩水”,即即興創作,見什麼唱什麼,靈活多變,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唱腔主要有平腔、哭靈腔、道士腔、魚尾腔、琵琶腔、觀音腔、雜花腔。唱詞有“三、三、四”的十字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五、五、七、五”的長短句三種。大段唱詞有一韻到底和每段一韻兩種。所用韻目分為“光、消、板、修、歌、麻、洋、於、親、乖、為、克、四、中、福”。

沔陽漁鼓皮影唱詞“十五韻”和詩詞韻字“十三轍”相同。藝人演唱漁鼓皮影,必須通曉音韻,尤其是自編自唱“浩水詞”時,一定要做到出口成章、壓韻合轍。

劇目

凡是有故事吸引人們興趣的章回小說、傳奇故事,都可以由藝人“浩水”(口頭編唱)。因此,漁鼓唱本多得不勝統計。流傳下來的曲目如《十三款》、《吳漢殺妻》、《乾隆游江南》、《羅通掃北》、《楊家將》、《呼家將》、《封神榜》、《隋唐演義》、《薛剛反唐》、《七俠五義》等大部頭,一部戲連環上演三兩個月極為平常。

工藝

江漢平原地處荊楚腹地,北依漢水,南貫長江,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楚文化底蘊豐厚,古代的青銅、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陽雕花剪紙等軟雕工藝為皮影的誕生準備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皮影戲在這裡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據考證,早在明末清初沔陽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皮影所操作的皮影,影子長二尺二寸左右,屬“鬥神譜”類大皮影,它比四川、陝西皮影高四寸,比鄂東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視覺上更清晰。大多使用的是“皮格”、“湯格”、“郭格”和“楊格”四種風格。“皮格”為仙桃繡花堤皮思金、皮思銀兄弟二人所創,影子製作細膩,正反如一,呈剪紙風格;“湯格”為潛江王場皮影雕刻師傅湯玉堂所創,其皮影以花草圖案精細見長;“郭格”為潛江三江口郭大彪之父(生卒、姓名不詳)所創,尤以人物造型逼真傳世;“楊格”為原沔陽皮影隊成員楊雙林所創,影子身形較其他風格影人細長、孔大、透光性好。

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沔陽雕花剪紙沔陽雕花剪紙
江漢平原皮影是湖北皮影中風格最鮮明、流傳區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皮影。江漢皮影戲造型的主要特徵與戲劇一樣,屬定型臉譜化造型。從視覺角度上看,是以正側面為主的造型方位。與戲劇相比,它更具有虛擬性和包容性,可謂:三尺絞綃可作天,也可為地,既是太虛幻境,也是方寸之地,不為空間所限。江漢皮影戲的人物頭像繁多,行當分類不拘一法。

一擔皮影箱子,一般要求有男粉臉頭子15—20個,有男帥、帝王、魚尾粉臉,束髮粉臉等;

女粉臉頭子10—15個,有花旦、正旦、女帥、鳳冠、道姑等;花臉頭子15—20個,有紅花臉、黑花臉、雜花臉、女花臉等;老縱頭子男女各4個,有男縱、女縱、道公、道婆等;奸白臉頭子6—8個,有老、小奸相、奸王等;醜白臉頭子10—15個,有老、中、小、女搖旦、站堂等;各類專門頭子20—30個。共需120多個頭子(人物頭像)才能應付各種劇目,做到人物形象準確。這些皮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專用頭像造型,如包公:額上雕繪有代表陰陽的日月圖,象徵包公善斷人間地獄之冤。紅、白、黑三色隨花紋敷於額頭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雷震子(封神演義中一神將)頭像則是:一副雷公猴子臉、一張鷹嘴,面目兇狠,神采非凡,使人一看便知是一名武藝高強的神將;龍王頭像卻是一個活生生的龍頭:綠色的龍鬚,高翹的龍鼻,紅色的龍發半遮一隻蒲扇大耳。就連龍鼻上的兩根肉須也半卷半伸著,一個直觀的龍王形象活龍活現;再如封神榜中的楊任的頭像,兩眼中長著兩隻手,相貌奇特,新穎有趣。

江漢皮影既講究裝飾美,更講究誇張而浪漫的手法。粉臉、女旦、鬚生等頭像講究清秀,乾淨,無枝無蔓;花臉、奸白臉、丑角等頭像則比較誇張。奸白臉一般代表反面人物,臉上雕有一根水波紋似的絆根草,象徵著為人心術不正,秉性不直。丑角的臉譜更有趣:人物的眼睛下面吊著一個葫蘆形狀的紅砣,藝人們稱為門栓眼。外省有些皮影中的丑角,則是在鼻子上雕著一塊與戲劇舞台上的丑角一樣的豆腐乾。由於皮影的形象是側面的,從造型上看,不僅沒有戲劇舞台上丑角形象的那種風趣感,相反,側面的丑角形象顯得死板、呆滯,反而類似奸白臉。

江漢皮影的丑角造型醜中有趣,加上撐影人將影子不斷抖動搖晃,口中不斷道出滑稽詼諧之詞,聲影相配,格外令人開心爽懷。皮影中還有一個稱之為檢堂影子的人物卻是設計得最有趣的。這個無姓無名的小角色,是整台皮影戲中少不得的人物,他起著連線劇情,插科打諢,充當多種角色的作用。影子身高僅為其它影子的一半高,頭直接釘在身上。頭小,肚子大,腿子短而細,—抹菱角胡,一隻門栓眼,說到得意處,小頭可以成圓周轉動,他一上場,就惹得眾人捧腹大笑,這個類似生活中侏儒似的人物造型,雖是影形上的縮小,卻也是一種藝術誇張。戲劇上的靠背旗約占人體身高的三分之一,而皮影上的靠背旗則只有影子身高的十分之一。皮影的手是動作幅度較大的部位,為了方便,手的比例也相當縮小了好幾倍。影人的頭卻要大得多,但從總體上看來並不顯得頭重腳輕,倒覺得虛實得當,重點突出,這又是皮影造型中的又一大要點。

如戲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和道具是用牛皮採用沔陽(仙桃)剪紙的工藝手法精心雕刻而成。仙桃市是"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沔陽雕花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荊楚大地的民間藝術瑰寶,沔陽雕花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構圖繁茂完整、黑白虛實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細嚴謹、點劃秀美勻稱、線條舒展圓潤、配景寓意傳情、圖案豐滿均衡,具有寫實兼寫意、變形不失原形、藝術語言豐富、裝飾風味濃烈而獨具一格。

名家

龔本槐(1907-1993),男,漢族,沔陽(今仙桃市)長埫口人。是沔陽漁鼓皮影隊創始者。解放前,懷抱漁鼓沿門趕酒,茶館清唱。七七事變後,隨同黃玉堂等藝人流浪黃陂、應城、孝感、武漢等地。解放後,沔陽縣人民政府將四散的皮影藝人組織起來,還拔優成立縣級皮影隊、辦皮影劇院,固定於仙桃、彭場等大集鎮演出。皮影藝人從此有了施展才華的場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隊自一九五二年在長徜口成立後,參加土改運動,清匪反霸等宣傳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編的皮影戲《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中獲一等獎。一九五八年參加全國曲藝匯演,把沔陽漁鼓推向全國,正式定名“湖北漁鼓”。

他的漁鼓各種唱腔在《湖北說唱音樂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陽曲藝皮影隊在他的帶領下,改革創新,是江漢平原最有藝術的皮影隊。文革前期,曲藝皮影隊走遍湖北各地。

別道洋,藝名別洋(1912-1988),男,漢族,沔陽毛嘴光華人。別道洋從小跟隨舅父吳運年學唱漁鼓腔沿門趕酒,以後唱茶館皮影戲。聰明的別道洋在演唱技藝上超越了前輩藝人的演唱水平。他對漁鼓唱詞很有研究,用成語與民間的方言土語(即順口溜)相結合,每一段唱詞讓人們聽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淵一帶演唱《四下河南》一戲,孀婦田氏夜嘆家事,用漁鼓悲腔唱得滿場觀眾鴉雀無聲。戲場內一寡婦聽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尋短見,多虧領居相救。別道洋是天、潛、沔漁鼓皮影戲最有名的老藝人。他的唱詞與唱腔流行江漢平原各地,別洋是仙桃最大一門派(即別派),他的傳承人高鳳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藝人。一九八八年,別道洋與世長辭,仙桃各地的皮影藝人都去參加喪葬,弔唁別洋名老藝人。

江漢皮影“湯格”湯先成,江漢平原皮影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湯格”皮影第八代傳承人,2008年二十七歲的兒子湯瑞華已成為“湯格”皮影第九代傳人;

江漢皮影“郭格”劉年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徒何良田、趙善信、朱代雄、劉執慧等人,長期帶領土地在江漢平原一代巡演,劉年華之女,江漢平原皮影雕刻藝術的下一代傳人之一。

價值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主要價值

(一)對中國文學史、音樂史的研究價值。江漢平原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江漢皮影保留的楚風,楚韻和楚音樂是極其重要的。

(二)江漢平原民間文學、音樂、風俗習尚的傳承價值。江漢皮影現場演出即興發揮的民間口頭文學,所表現的方言俚語,地方風情是一幅典型、完整而生動活潑的風俗畫。同時,又是集傳承地方音樂、風俗、道德審美等多元素於一身,且是具有原滋原味的唯一載體,對保存地方文化具有緩解市場經濟衝擊,世界大同導致的變異和地方文化失傳的作用。

(三)江漢平原雕刻藝術的源頭性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江漢皮影雕刻藝術對江漢皮影的藝術審美,及其雕刻特色、流變具有源頭性研究價值。在造型上,江漢平原皮影尤以圖案精細,人物造型逼真,與國內其它地區戶內演出的皮影造型比較,以其工藝精細,造型生動、圓潤舒展,影大見長,形成了江漢平原皮影在戶外演出的獨特藝術風格和審美特色。

(四)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江漢皮影,對傳承我國民間傳統音樂,保護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傳承

皮影場景皮影場景
仙桃皮影戲代代有傳人,新中國建立後演唱人員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陽皮影曾給仙桃人帶來不少歡笑和榮耀。1951年,仙桃還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個皮影藝術團,並應邀列入祖國慰問團,4位皮影藝人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鼓勵將士們英勇殺敵,保家衛國。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陽皮影曾給仙桃人帶來不少歡笑和榮耀。1953年,皮影藝人龔本槐創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獲得一等獎。1955年3月,赴省會演,沔陽皮影戲《武松打虎》榮獲會演一等獎;1957年皮影戲《造車記》,有湖北廣播電台錄音,中國唱片社向全國發行,1988年,西德國家皮影代表團在沔陽觀看了皮影戲後,索取兩個皮影像帶回國內,並陳列在該國博物館內;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國木偶皮影協會的的領導同志到沔陽,觀看了皮影戲《火焰山》後,對該劇的唱腔極為讚賞。省電視台也前往拍攝了一組介紹沔陽皮影戲的紀錄片。一時間,全市皮影隊發展到40多支,從藝人員達到300多人,創造了“村村垸垸演皮影”的景觀。

沔陽皮影早年在仙桃市“熊”啊,老百姓愛皮影子的演出。一有皮影演出的時候,十里鄉親搖著鵝毛扇老早就把場子圍得滿滿的。小孩子一邊喝著酸梅湯,一邊學著皮影子的動作玩耍嬉戲。以前演出的舞台是用木板鋪的,一到演沙場,武打的時候,演員比拼的就是腳力,誰演的投入,他的腳跺的力氣就大,聲響就打。兩個演員通過跺腳來表示戰鬥的激烈。而且老沔陽人還特別欣賞能把舞台的板子跌破跌穿的演出隊,這也成為各演出隊演出的一種實力檢驗。哪個隊伍演出的聲響動作越大,老百姓就願意接他們再來演出。

而近些年,由於大批有影響的皮影藝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繼謝世,導致許多技藝、流派失傳,再加上觀眾斷層,皮影演出團體銳減,全市僅有皮影藝人近100人,其中僅有近20人堅持常年在農村演出,近30人在進行業餘演出。

皮影戲的瀕危狀況引起了仙桃市政府的關注。仙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振興皮影戲種的事宜。仙桃市文化部門指導成立了市民間皮影藝術家協會和民有民營、自負盈虧的沔陽皮影藝術劇團。市財政以“以錢養事”的方式,對皮影藝人給予適當扶持,重點培養了李瑞志、龔金庭、張靜平等10多個皮影戲文化中心戶。

尤其是近兩年來,市里成立了工作專班,積極申報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並通過各種有效方式,推介、保護沔陽皮影戲。先後組織了“好鄰居”皮影戲納涼晚會、體育廣場“文化遺產日”皮影戲展和市政廣場“文明城市創建迎檢”皮影戲匯報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動。

全國“八藝節”期間,市文化部門還特地組織皮影作品在省博物館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展出,提高了沔陽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去年一年,全市3個專業團隊演出皮影戲1050多場,觀眾達30多萬人次。

在皮影藝人們看來,皮影戲的生存狀況有所改善,但傳承與創新的路還很漫長。鄭場鎮皮影藝人龔金庭說,只有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皮影藝術才能弘揚,才能發展。近幾年,龔金庭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皮影戲,創作了一批現代題材皮影戲,演傳統皮影戲劇目一年四季不重複,演新編皮影戲讓人捧腹大笑,從中受益。

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仙桃市皮影藝術團創作了一批優秀的傳統和現代劇目,並赴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武漢等地演出,受到國內外觀眾和藝術家的高度評價。

2006年5月20日,江漢平原皮影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漁鼓皮影戲入選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傳名錄。

2012年仙桃市共有皮影藝術團15個,皮影藝人近300人,常年活躍在街頭、鄉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