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台灣省高雄縣大社鄉位置 東經120.21度 北緯22.44度
面積 26.57平方公里
戶口數 10947戶
總人口(2006年1月) 32488人
行政區類別 鄉
鄉長 張勝富
下轄行政區 9村里175鄰
民意機關 大社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 815
地名由來
·舊名:大社鄉的舊名「三奶壇」說明朝末年,本鄉到處是一片荒地,只有翠屏、三奶、觀音、神農等幾個村落,零零散散的住著幾戶人家。現在的三奶廟(碧雲宮)前面,當時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古榕樹,有一位大陸客正好路過那個地方,累了就在古榕樹下休息,順手把隨身攜帶的「三奶夫人」的香火和香爐掛在古榕樹的樹枝上,離開的時候竟然忘記帶走。從此以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每天夜晚,鄉民們都會看到掛在古榕樹的香火發出一片耀眼的紅光,非常美麗,大家都以為那是三奶夫人的顯靈,要來保佑地方上的平安,於是鄉民們商議在發光的地方搭建一座神壇供奉,因為奉祀的是「三奶夫人」,所以本鄉就取名叫「三奶壇」。
永曆十五年,明朝鄭據守台灣島,規置府縣。南部地區為萬年縣;縣下實行屯田政策養各鎮之兵。本鄉荒野之山區。由仁武鎮開墾,故名仁武。在永曆三十七年,清師入台,又復規劃郡縣,分置台灣、鳳山二縣,本鄉地區與鳳山縣,沿明鄭時舊名,稱為仁武莊,隸屬鳳山縣鳳山廳觀音下里,此時是仍是一荒煙未開之小莊落而已。
·現今:
大社鄉之命名,自然天成,由於鄉民經濟活動、文化學術、交通業務、行政中心,皆以大社為重心,大社鄉大部落,繼而得名。
1915年仁武、大社合鄉時期。
1945年,原日據時的高雄州高雄郡仁武莊,改為仁武鄉,大社鄉原本與仁武鄉合併,屬於仁武鄉轄區的名下,由於人口日益增加,地方民情意見常生枝節,迭起紛爭,政府為使地方自治業務,易於推展及管理。
1951年5月29日高雄縣議會第二次會議決議,將仁武鄉分為大社、仁武兩鄉,並自該年八月正式成立大社鄉。
地勢地形
大社鄉地勢:東高西平,平原帶除鄉街聚落外,均為農業區。東北角觀音山為內門丘陵的尾端,坡度約15-23度間,海拔50-100 公尺。地質土壤
大社鄉地質:土壤為台灣黏土、砂頁岩老沖積土、新沖積土、黃壤、崩積土、石質土,土壤肥沃。氣候
年雨量2000公厘以上,集中於夏季5-9月。主要產業
主要農作有芭樂、棗子、絲瓜、皇帝豆。
雞豬畜產為副業。
大社鄉工商企業用地面積達277公頃,居全縣第一位,主要為石化工業廠房。
教育
大社國小附設幼稚園
子暉幼稚園
立大幼稚園
立統幼稚園
縣立嘉誠國小
縣立觀音國小
縣立大社國小
縣立大社國中
交通
中山高楠梓交流道
台22線
縣道186甲:大社鄉 - 仁武鄉
縣道187:大社鄉 - 仁武鄉 - 大樹鄉
傳統民俗
1.皮影戲:皮影戲,是大社鄉頗負盛名喔!『皮影戲』俗稱『影戲』或『影子戲』。 台灣皮影戲是使用牛皮雕成透花紋的形體,再藉著燈火取影在布幕上。本鄉有二團皮影戲團,一為東華皮影戲,團主德成先生曾多次出國公演,並且獲得薪傳獎,名噪一時。另一團是合興皮影戲團,團主張天寶先生常與文建會配合演出,並做多方面宣揚。
2.御前清音-南管:集興軒是唯一的南管樂社,設在三奶村光明街一號(碧雲宮右邊)張天喜先生寓。現住在觀音村的柯來福先生也是本鄉南管翹楚。
3. 強身保鄉-宋江陣:宋江陣來自大陸福建地方(漳洲泉州)。
4.古物追思-滿寬文物:本鄉也有一處供你欣賞古物的地方,地點就在大社國中內的滿寬文物室。 裡面的器以陶瓷器的珍品最多件,全是由本鄉事業有成的邱慶山先生所捐贈。
自然景觀-舊八景
翠屏夕照、金鐘靈台、石鼓撼岳、石筆初開、古木仙跡、觀音凌霄 、蓮池夜月。
旅遊
觀音山風景區:因土質細緻,登山民眾多半赤腳走,故有「赤腳自然公園」之稱。
石筆山
名產
芭樂、棗、絲瓜、乳牛、燒酒雞
【編輯】外部連結
大社鄉公所 http://service.kscg.gov.tw/kscg/town/01/public.asp?nno=ka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