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起源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占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占14%;馬都拉族(Madura),占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Maluku)。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除紐幾內亞島上的部分民族外,如今印尼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最早來到印尼的移民是維達人,他們大概在第四紀冰河時代遷徙至印尼群島。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批亞洲大陸南部的蒙古利亞族群遷徙至印尼群島,這些民族被稱為原始馬來人,他們定居在沿海地帶,並將維達人排擠到深山內地。現代蘇門答臘的巴達克族、加里曼丹的達雅族和蘇拉威西的托拉查族都是原始馬來人的後裔。公元前300—前200年間,從亞洲大陸南部又來了一批移民。考古學家將他們稱作新馬來人,其身材特徵和原始馬來人相同。他們在印尼群島定居後,同化融合了一部分原始馬來人,並將另一部分排擠至內地。如今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巴厘族、馬來族等民族都是新馬來人的後代。
語言
印度尼西亞官方語言為印度尼西亞語,為由通用於廖內群島、柔佛和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語為基礎所發展的語言,基本辭彙與語法結構和馬來語相同。學校內廣泛教授印度尼西亞語,因此幾乎所有印度尼西亞人皆能說印度尼西亞語,在商業、政治、國家媒體、教育及學術等各方面。印度尼西亞語的概念由國家主義者於1920年代提倡,於獨立宣言中明訂為官方語言並定名為BahasaIndonesia。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至少都能使用數百種方言及地區語言中的一種,且通常為母語。由於爪哇族為最大族群,因此爪哇語為最廣泛使用的方言。而在巴布亞,在270萬人口中即有超過270種的巴布亞及南島語系語言。
宗教
印度尼西亞無國教,但規定一定要信仰宗教(潘查希拉,印度尼西亞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第一條),不然將被視為共產黨(在印度尼西亞,共產主義等相關行為,是非法的)。雖然印度尼西亞憲法明定宗教自由,但政府僅承認6種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及儒教。印度尼西亞雖然不是伊斯蘭國家,但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86.1%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穆斯林屬遜尼派,基督教約占9%,印度教3%,佛教、儒教和原始拜物教約占2%,大多數印度教徒為巴厘人,大部分佛教徒為華人。雖然印度教及佛教為少數宗教,但皆影響印度尼西亞的文化。由於穆斯林商人的影響,伊斯蘭教最初於13世紀採行於北蘇門答臘,至16世紀成為各地區的優勢宗教。天主教則由早期葡萄牙殖民者及傳教士傳入;而新教則於荷蘭殖民時期由荷蘭加爾文主義及信義宗傳教士於殖民期間傳入。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所信仰的宗教,如爪哇阿邦安伊斯蘭教、巴厘印度教及達雅克基督教,一般較少注重宗教正統性,而具有本土化特色。
國服和禮服
印尼政府規定凡參加全國性重大節慶、外事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官員必須穿國服。印尼的國服是根據爪哇地區傳統服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服裝特點制定而成的。男士頭戴黑色無檐北芝(peci)帽,上身穿巴迪(batik)長袖上衣或西裝,下身穿西褲,腳穿皮鞋。女士梳髮髻插頭飾,上身穿格巴雅(kebaya)長袖襯衫,肩披長披肩,下身穿紗籠(sarung),腳穿高跟涼鞋。
主要民族
爪哇族
爪哇族是印尼最大的民族,主要居住在中爪哇和東爪哇地區。爪哇族歷史悠久,曾建立過印尼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個王朝——滿者伯夷帝國和馬打藍帝國,至今仍保留了不少禮儀傳統。大約公元九世紀,爪哇族在梵文的基礎上創造了古爪哇文,也因此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印尼文化的代表。而爪哇族的文化素質也較高,印尼當今的軍政要員、文化名人等多出自爪哇,從歷屆總統、副總統到內閣部長、軍隊的將領和各省的高官中,爪哇人都占絕對多數。
爪哇族古代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信奉印度教和佛教。伊斯蘭教傳入後,大部分改宗伊斯蘭教。爪哇穆斯林分為桑特里和阿班甘兩種,桑特里是正統穆斯林,阿班甘則帶有濃厚本土色彩,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印度教等前伊斯蘭因素影響。阿班甘穆斯林占爪哇人口的大多數。帶有迷信色彩的巫術在爪哇農村也相當流行。
巽他族
巽他族主要居住在西爪哇,與爪哇族比鄰而居,歷史上曾建立巴查查蘭王國、萬丹王國等封建王國。巽他族受印度文化影響不及爪哇族深厚,因此伊斯蘭信仰較爪哇族更接近中東正統伊斯蘭教。巽他族的文學歷史悠久,印尼“班頓”詩就出自於此。亦能歌善舞,昂格隆及格查比是巽他族最喜歡最富民族特色的樂器。
米南加保族
米南加保族居住在蘇門答臘西部的巴東高原,以農業和經商為主,有離鄉謀生的傳統,經濟文化較發達。米南加保人至今仍在家庭中保持母系社會傳統。是印尼唯一保留母系制傳統的民族,流行入贅結婚。母親在家庭事務中占有主導和支配作用,父親只有發言權而無裁決權。舅父在米南加保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有權參與姐妹家庭中各種問題。米南加保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歷來重視教育,是印尼文化素養最高的民族。在印尼近現代政治名人及學者中,米南加保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不少現代著名文學作品都出自米南加保作家之手。米南加保族還擅長烹飪,巴東菜是印尼最著名的菜系。
亞齊族
亞齊族居住在蘇門答臘北端的亞齊特別行政區,以務農為主,少部分以放牧為生。亞齊是伊斯蘭教傳入印尼的門戶,絕大多數亞齊人信奉伊斯蘭教,是印尼最虔誠的穆斯林,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嚴格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準則,就連房間裡的裝飾物都是古蘭經的節錄。他們嚴格履行伊斯蘭教五功和教義,按時做禮拜。自從2001年開始自治以來,亞齊特區開始實行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法在亞齊具有國家法律地位。婚喪儀式及財產繼承等,均按伊斯蘭教規舉行和分配;違法行為亦按伊斯蘭教規裁決和處罰,民事糾紛由伊斯蘭教法庭審理。村村都有伊斯蘭教國小,城鎮有伊斯蘭教中學,省會有伊斯蘭教學院。
亞齊族男人平時很少待在家裡,要么在工作,要么聚集在清真寺里,子女的親職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亞齊族講究男女平等,婦女與男人享有同等權利和地位。亞齊人善於交際,崇尚節儉,平時喜歡穿黑衣服。
巴厘族
巴厘族是巴厘島的主要居民,大部分是十二、三世紀由爪哇遷徙至巴厘島的。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但他們信奉的印度教不同於印度的印度教,而帶有強烈的本土化色彩,並融合了部分佛教教義,被稱為巴厘印度教。該宗教滲透到巴厘社會的各個方面,形成了巴厘島神多、廟多、宗教儀式多和節日多的特點。巴厘人擅長舞蹈和雕刻,這些藝術起初只是用於祭神,帶有宗教性質,後來才發展到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巴厘舞蹈成為印尼舞蹈的代表,巴厘木雕則成為聞名世界的手工藝品。
巴布亞人
印尼最東端的領土是位於紐幾內亞島西半部的巴布亞地區,該地區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接壤,地理上歸屬大洋洲,行政區劃上被劃分為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當地土著居民為巴布亞人,屬澳大利亞人種,總人口269萬,分為310多個部落,使用巴布亞諸語言,83%信奉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大部分巴布亞人保留崇拜祖先和圖騰的傳統,迷信精靈和巫術。
在西方殖民者到達之前,紐幾內亞島一直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當地居民以部落為單位聚居,過著原始的生活,文身彩面,穿草裙,用樹葉、羽毛、豬牙、鳥爪等來裝飾自己,以藤本植物織成席牆覆以茅頂居住,使用簡陋的陶器和石器。現在大部分巴布亞人已經融入現代社會,但部分山區仍存在原始部落,較著名的部族有達尼族、阿斯馬特族、科羅威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