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當山[甘肅白銀市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甘肅白銀市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甘肅白銀市北武當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並有壁畫、石刻多處。2016年榮升國家AAAA級風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北武當山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古又稱迭烈遜寺),位於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水泉鎮黃灣中村的境內,距橫貫平川區的國道109線10公里,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100多公里。是平川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平川區民族宗教事務辦批准的道教活動場所,也是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道教協會所在地。
北武當山供奉的主神為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亦稱真武帝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盪魔天尊,無量祖師,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神靈大顯,護國佑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真武大帝也稱玄武、玄龍,為盤古之子,於玉帝退位後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龍身人首,是中華之祖龍。道書記載真武大帝原為淨樂國太子,入太和山修道四十二載,功成德滿,玉帝敕封鎮守北方,為真武大帝。太和山因改名為武當山,意為“非真武不足以當之”。因與湖北武當山南北呼應,故名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相傳始建於西漢太初年間時期(公元前102年),是鶉陰渡口旁建的渡口寺廟,起初只供奉水神,其名不知。至唐朝會州時期(公元556年前後)始稱“真武神廟”,供奉真武大帝。此後幾經更迭,隨著中原本土文化與西域文化在此交匯積澱,佛教寺廟在此地大量出現。至西夏、元時,蒙古人在此活動,黃河以北幾十平方公里的芨芨草灘便成為其遊牧場所,將其稱為迭烈遜(意為芨芨草灘),迭烈遜寺的稱呼也在此時出現。根據當地其它石窟和北武當遺留摩崖石刻來看,此時,迭烈遜寺當供藏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佛像,因此稱為“寺”。至明中期,迭烈遜巡檢司北撤至打拉刺,此地居民也逐漸以信奉道教的漢族移民為主,所以在巡檢司舊地重建神廟,仍供奉真武大帝,更名“北武當”,後一直延續至今。

廟內原有大鐘,聲音洪亮,惜已毀。現有大鐘為重新鑄造。據當地民間流傳,先有北武當神廟,後有迭烈寺之名。據傳,有一年夏天,黃河漂來三口鐘,一鍾自唱“迭烈……迭烈……”,民眾將其打撈上來以後置於北武當神廟,而將此廟命為迭烈寺。

由來

北武當的名稱,說明此山顯然與道教之間有著深刻的淵源關係。而迭烈寺又表明它與佛教之間密切的聯繫。不同的名稱,真實地反映了這一多民族、多宗教地區的發展變遷歷史;反映了西來的佛教文化與中原道教文化的交流融合;它又反映了漢民族與周邊蒙古族和藏族交流融合的歷史。千年的演變過程,見證了中原與河西交往全過程,古渡口寺廟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物,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北武當山在海拔2000多米的水泉尖山西麓,黃河之濱。登高四望,北武當被群山環抱簇擁,氣勢雄渾壯闊,恰在黃河九曲北流之處,左面有牛郎山,右面有織女山,西向紅山峽,與福壽山隔河相望。黃河蜿蜒如玉帶,龜蛇臥象奇山,景色絕佳。傳說該處為龜蛇複合、陰陽和合之地,真武大帝常顯靈於此。古代原始森林覆蓋,植被茂盛,山青水秀,可稱世外仙境。北武當山古蹟依山傍水,更有雲岩壁立,桑樹村藹,古剎祥雲,素有“福壽初跡”、“捧燈照岸”、“五龍捧聖”、“摩崖石刻”等景觀傳世著稱。自古即有“迭烈攬勝”之說,為“平川八景”之一,景色十分宜人,是一處難得的旅遊勝地。有詩曰:
濤涌鐘鳴北武當,聲聲迭烈佑一方。
微波涵月煙嵐潤,垂柳傍崖棗蕊香。
素練遙接銀漢渺,丹峰巧送彩霞長。
唐明古剎靈虛氣,潛入農家白玉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