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植物。莖堅強,基部木質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鈍四棱形,具淺槽,被白色短柔毛。葉卵狀至三角狀心臟形,長2.5-7厘米,寬2.1-4.7厘米,先端鈍至銳尖,基部心形至截形,邊緣具粗圓齒或牙齒,草質,上面黃綠色,被極短硬毛,下面略發白,被短柔毛但在脈上較密,側脈3-4對,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葉柄長0.7-3厘米,細弱。
花序為聚傘狀,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組成連續或間斷的、較疏鬆或極密集的頂生分枝圓錐花序,聚傘花序呈二歧狀分枝;苞葉葉狀,或上部的變小而呈披針狀,苞片、小苞片鑽形,細小。花萼花時管狀,長約6毫米,徑1.2毫米,外被白色短柔毛,內面僅萼齒被疏硬毛,齒錐形,長1.5-2毫米,後齒較長,花後花萼增大戍瓮狀,縱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點,外被白色柔毛,內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長約7.5毫米,冠筒極細,徑約0.3毫米,自萼筒內驟然擴展成寬喉,冠檐二唇形,上唇短,長約2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具淺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基部心形,邊緣具粗牙齒,側裂片圓裂片狀。雄蕊內藏,花絲扁平,無毛。花柱線形,先端2等裂。花盤杯狀,裂片明顯。
子房無毛。小堅果卵形,幾三棱狀,灰褐色,長約1.7毫米,徑約1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荊芥的適應力很強,性喜陽光,多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都能種植,但以在疏鬆、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較好,高溫多雨季節怕積水,短期積水會造成死亡。種子容易萌發,發芽對溫度要求不嚴格,種子在15~20℃即可發芽,生長適溫為20~25℃,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溫。荊芥耐高溫,較耐寒,但-2℃以下會出現凍害,忌連作。
荊芥出苗期要求土壤濕潤,怕乾旱和缺水。成苗期喜乾燥的環境,雨水多則生長不良。
分布情況
產新疆,甘肅,陝西,河南,山西,山東,湖北,貴州,四川及雲南等地;自中南歐經阿富汗,向東一直分布到日本,在美洲及非洲南部逸為野生。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人工栽培主產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北等地。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一般都用種子繁殖,在4月份播種。
整地施肥
荊芥播種比較密,生長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選好後,應多施基肥,每畝可施用堆肥、廄肥或熏土等有機肥2000千克以上,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態氮肥。將基肥均勻撒於地面後耕深25厘米左右,深耕後,做成寬1.2米左右、高10厘米的畦。畦做好後,為提高種子發芽率,應進行澆灌塌墒,待土壤乾爽後,再進行淺翻。在翻地之前可撒施土壤處理顆粒劑,防止地下害蟲對種子造成為害,影響發芽率。翻地不宜過深。5~6厘米即可,整平後待播。
浸種、播種
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篩選,揀出其中的雜質和已損傷的種子,然後用水浸泡12~24小時,撈出後晾曬到通風乾燥處,這樣可使種子內部新陳代謝加快,增強成活力,提高發芽率。由於荊芥種子細小,為使播種更均勻,可等到種子表面無水時摻拌適量細沙或細土,種子與沙土的比例為3:1,攪拌均勻後即可播種。在畦上用工具順畦開溝,溝距20厘米左右,溝深5厘米左右。將種子撒入溝內,通常每畝地用種量為1千克左右。
播種後,蓋土1~2厘米厚,用腳稍踏實,再用鐵耙耬平,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播後澆水,保持畦面土壤濕潤,有利出苗。播後地溫在16~18℃時需10~15天出苗,如地溫在19~25℃、濕度適宜,約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後也要保持土壤濕潤。
管理養護
間苗定苗
當苗高6~10厘米時,間去過密的弱苗、小苗。當苗高10~15厘米時按行株距10~15厘米留苗2~3株進行定苗,如有缺苗,應將間出的大苗、壯苗帶土移栽,最好選陰天移栽,避免在陽光強烈時進行。移苗時儘量多帶原土,補苗後要及時澆水,以利於幼苗成活。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荊芥生長發育良好的關鍵措施,主要是疏鬆土壤,提高地溫,調節土壤水分,剷除雜草,這樣才能夠促進根系發育,保證幼苗的健壯生長。當苗高5厘米左右時,用小鋤鬆土,劃破地皮即可,防止傷根。幼苗期中耕要突出“早、淺、細”3個字:“早”是指出苗後要及時進行中耕;“淺”是指中耕深度不能超過5厘米,以防傷根、傷苗、跑墒;“細”是指中耕時做到深淺一致,土壤疏鬆細碎。
荊芥進人生長期後,也要經常中耕除草,保持田間土松無雜草,20天左右進行1次,或視具體情況再定,撒播的因不便中耕,所以要注意除草,或適當中耕1~2次,一般封行後就不便進行鬆土了。鬆土宜淺,以免傷根。中耕宜在土壤乾濕度適中時進行。
施肥排灌
荊芥幼苗期需氮肥較多,為了促使稈壯穗多,也應適當追施磷、鉀肥。當苗高15~20厘米時,順行間撒入一些化肥,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餅肥25~40千克。幼苗期應經常澆水,以利生長。成株後抗旱能力增強,可不再進行澆灌,但夏季久旱無雨,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植株呈萎蔫狀態時應進行輕澆水,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大。荊芥在此時期最怕水澇,如雨水過多,應及時排掉田間積水,以免引起病害。當苗高20~25厘米時,加施氯化鉀10千克,開溝施人,施後培土。當苗高30厘米以上時,每畝撒施腐熟餅肥60千克,並可配施少量磷、鉀肥。7月份荊芥進入生長後期,此時一般不進行田問管理,讓其自然生長,這樣可以抑制生殖生長,有利於營養生長,提高產量和質量。
採收與加工
採收莖葉宜在夏季孕穗而未抽穗時,芥穗宜於秋季種子50%成熟、50%還在開花時採收。選晴天露水乾後,用鐮刀割下全株陰乾,即為全荊;摘取花穗晾乾,稱荊芥穗;其餘的地上部分由莖基部收割、晾乾,即為荊芥梗;在收穫藥材時,需選留種株,待種子充分成熟後再收割,放在半陰半陽處晾乾,乾後脫粒,除去莖葉等雜質後收藏。
病蟲防治
根腐病
7~8月高溫多雨荊芥植株易發生真菌感染,感染後地上部迅速萎蔫,根、根莖變黑、腐爛。
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播前每公頃用70%敵磺鈉(敵克松)15千克處理土壤;發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200倍液澆灌根際。
立枯病
多發生在5~6月,低溫多雨、土壤很潮濕時易發病,發病初期苗莖部發生水漬狀小黑點,小黑點擴大後呈褐色,莖基部變細,倒伏枯死。
防治方法:選用良種,加強田間管理,做好排水工作;遇低溫多雨天氣,要噴波爾多液1:1:100倍液,10天噴1次,連噴2~3次;發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靈1500倍液防治。
莖枯病
莖枯病為害葉、莖、花穗,葉片感病後,似開水燙傷狀,葉柄為水漬狀病斑;莖部染病後,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後擴展成繞莖枯斑,造成上部莖葉萎焉;花穗染病後,呈黃色,不能開花。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1次,連噴3次。
黑斑病
該病為害葉片,產生不規則形褐色小斑點,後擴大,葉片變黑色枯死;莖部發病呈褐色、變細,後下垂、折倒。發現後應注意防治。
地老虎、螻蛄、銀紋夜蛾等
防治方法:栽植前用辛硫磷等進行土壤處理;螻蛄可採用毒餌誘殺;地老虎和銀紋夜蛾幼蟲發生期噴蘇雲金桿菌乳劑、滅幼脲等,發生嚴重時噴灑菊酯類農藥防治。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性味
味辛;微苦;性微溫。
1、《本經》:味辛,溫。
2、《醫學啟源》:氣溫,味辛苦。
歸經
入肺、肝經。
1、《綱目》:入足厥陰經氣分。
2、《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3、《本草匯言》:足厥陰、少陽、陽明經。
功效主治
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用於感冒,麻疹透發不暢,便血、崩漏、鼻衄。
①《本經》:主寒熱,鼠瘺,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②《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③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④《食療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鏇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⑦《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⑨《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臨床套用
1、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治瘡瘍時毒,腫痛發熱,左手脈浮數者: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遠服。
2、荊芥解表湯(時逸入方)治風寒感冒:荊芥、防風、蘇葉、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陳皮6g,神曲9g,生薑2片,蔥白2段。水煎,日服1劑。
3、荊芥連翹湯(《回春》)治鼻淵:荊芥、柴胡、川芎、當歸、生地黃、赤芍藥、白芷、防風、薄荷葉、梔子仁、黃芩、桔梗、連翹各1.5g,甘草1g,銼作1服,水煎服。
藥理作用
用人工發熱的家兔,口服荊芥煎劑與浸劑2克(生藥)/公斤,無甚解熱作用。在體外,高濃度(1:100)有抗結核桿菌之作用。
附方
1、治風熱頭痛:荊芥穗、石膏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2、治頭目諸疾,血勞,風氣頭痛,頭鏇目眩:荊芥穗為末。每酒服三錢。(《眼科龍木論》)
3、治風熱肺壅,咽喉腫痛,語聲不出,或如有物哽:荊芥穗半兩,桔梗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後溫服。(《局方》荊芥湯)
4、治一切風,口眼偏斜:青荊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處砂盆內研,生絹絞汁於磁器內,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將二分滓日乾為末,以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動風物。(《經驗後方》)
5、治大便下血:
(1)荊芥,炒,為末。每米飲服二錢,婦人用酒下。亦可拌麵作餛飩食之。(《經驗方》)
(2)荊芥二兩,槐花一兩。炒紫為末。每服三錢,清茶送下。(《簡便單方》)
6、治產後血暈,築心,眼倒,風縮欲死者:乾荊芥穗,搗篩。每用末二錢匕,童子小便一酒盞,調熱服,口噤者挑齒,閉者灌鼻中。(《本草圖經》)
7、治小便尿血:荊芥、縮砂,等分。為末。糯米飲下三錢日三服。(《瀕湖集簡方》)
8、治痔漏腫痛:荊芥煮湯,日日洗之。(《簡便單方》)
9、治癃閉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無問新久: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等分。各別為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臨時加減服。(《宣明論方》倒換散)
10、治一切瘡疥:荊芥、金銀花、土茯苓,等分。為末,熟地黃熬膏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匯言》)
11、治風毒寡癧、赤腫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荊芥穗四兩。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服之,日三服。(《聖惠方》)
12、治腳椏濕爛:荊芥葉搗敷之。(《簡便單方》)
藥物配伍
1)荊芥配防風,加強祛風解表作用。
2)荊芥配薄荷,一氣一血,可加強解表發汗之效。
3)荊芥配僵蠶,祛風解表,治濕勝帶下等症。
4)荊芥配白礬,祛風化痰之效增強,用治風痰壅盛,小兒驚風。
5)荊芥配石膏,治風熱頭痛。
6)荊芥配槐花炭,祛風止血,用治腸風下血。
7)荊芥配升麻炭,升清陽,止出血。
8)荊芥配大黃,清熱通便。
9、當歸荊芥治中風
食用價值
荊芥有強烈香氣,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荊芥富含芳香油,以葉片含量最高,味鮮美,還可驅蟲滅菌,生食熟食均可,但以涼拌為多,一般將嫩尖作夏季調味料,是一種經濟效益高、很有發展前途的無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
菜譜
清炒荊芥、 荊芥拌黃瓜、荊芥澆汁、荊芥腐竹、荊芥洋蔥(俗稱老虎菜)等。
食用禁忌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
鑑別方法
理化鑑別
該品粉末黃棕色。宿萼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96~112μm;柄單細胞,棕黃色。小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非腺毛1~6細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內果皮石細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密具紋孔。纖維直徑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狀。
取該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90℃)20ml ,密塞,時時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揮散至1ml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荊芥對照藥材0.8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矽膠H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的 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化學成份
含揮髮油1.8%,油中主成分為右鏇薄荷酮、消鏇簿荷酮、少量右鏇檸檬烯。
唇形科·荊芥屬植物及屬、系
荊芥屬(Nepeta Linn.),唇形科的一個屬,約250種,主要分布於歐亞溫帶,東自日本海西至大西洋東岸的西班牙、摩洛哥,分布中心在地中海、近東及中亞,在非洲自北非延至熱帶山區。我國產38種,1變種,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