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
茵陳18g,梔子12g,大黃(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主治
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無汗或但頭汗出,口渴欲飲,噁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
方義
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疸之常用方,《傷寒論》用其治療瘀熱發黃,《金匱要略》以其治療谷疸。病因皆緣於邪熱人里,與脾濕相合,濕熱壅滯中焦所致。濕熱壅結,氣機受阻,故腹微滿、噁心嘔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結;無汗而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濕不得下泄,以致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浸漬肌膚,則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濕熱內郁,津液不化,則口中渴。舌苔黃膩,脈沉數為濕熱內蘊之徵。治宜清熱,利濕,退黃。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要藥。臣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陳引濕熱從小便而去。佐以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導瘀熱從大便而下。
配伍特點
三藥合用,利濕與泄熱並進,通利二便,前後分消,濕邪得除,瘀熱得去,黃疸自退。
運用
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疽之常用方,其證屬濕熱並重。臨床套用以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舌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濕重於熱者,可加茯苓、澤瀉、豬苓以利水滲濕;熱重於濕者,可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祛濕;脅痛明顯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氣。
附註
附方1
梔子柏皮湯
組成
梔子10g,甘草(炙)3g,黃柏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功用
清熱利濕。
主治
黃疸,熱重於濕證。身熱,發黃,心煩懊憹,口渴,苔黃。
出處
《傷寒論》
附方2
茵陳四逆湯
組成
甘草、茵陳各6g,乾薑4.5g,附子(破八片)6g。
功用
溫里助陽,利濕退黃。
主治
陰黃。黃色晦暗,皮膚冷,背惡寒,手足不溫,身體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緊細或沉細無力。
出處
《傷寒微旨論》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茵陳蒿湯與梔子柏皮湯均主治陽黃,其證均因濕熱內蘊所致。其中茵陳蒿湯以茵陳配梔子、大黃,清熱利濕並重,故用於濕熱俱盛之黃疸;梔子柏皮湯以梔子伍黃柏,而以清熱為主,故適用於濕熱黃疸屬熱重於濕者。茵陳四逆湯以茵陳與乾薑、附子配伍,共奏溫陽利濕退黃之功,故主治寒濕內阻之陰黃。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①《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②《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並治》:“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2.方論選錄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太陽、陽明俱有發黃症,但頭汗而身無汗,則熱不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下泄,故瘀熱在里而渴飲水漿。然黃有不同,證在太陽之表,當汗而發之,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涼散法。證在太陽陽明之間,當以寒勝之,用梔子柏皮湯,乃清火法。在陽明之里,當瀉之於內,故立本方,是逐穢法。茵陳能除熱邪留結,佐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除胃熱,令瘀熱從小便而泄,腹滿自減,腸胃無傷,乃合引而竭之之義,亦陽明利水之奇法也。”
中藥方劑之Y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