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述
戰爭是人類的傑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動物也就被許多人用在了戰爭中,因而動物參戰也就成為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種奇特的現象,動物部隊也就成為古今中外武裝力量的一個特別“兵種”。動物部隊是正義人民的朋友,同時也是邪惡勢力的幫凶。動物參戰的歷史和人類戰爭史一樣久遠,戰爭不消滅,動物部隊就不會消亡。
寵大的動物世界
動物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從寒帶到熱帶,從江河湖塘到陸地,從海洋深處到高山的頂峰,到處都有動物的蹤跡。動物種類繁多,形態結構極其複雜。
地球上的動物,人類已經發現的就有150多萬種,實際上恐怕遠不止此數。按照動物分類學,目前動物界一共分為20餘門,其中主要的有原生動物門,海綿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脊椎動物門等。
古老的動物部隊
首先登上人類戰爭舞台的是兇猛的野獸傳說
一.中國古老的動物部隊
距今大約五六千年前的時候,漢族的祖先黃帝,就曾利用兇猛的野獸,打敗過苗族首領蚩尤。
當時,蚩尤常常帶領部族侵占炎帝的領土,搶掠屠殺。炎帝為了保衛領地,起兵抵禦。無奈蚩尤十分強悍,又有勇將夸父,力敵萬夫,無人敢擋。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了銅礦,懂得了煉銅的方法,製造了許多銅質兵器,銳利無比。每次交戰,蚩尤總是身披斑斕虎皮,頭戴雙角盔,手執銅刀,站在陣前,威風凜凜,宛如凶神惡煞一般。然而炎帝兵士用的兵器只是石刀、石斧,交戰不消幾合,炎帝的軍隊便大敗而逃,放棄國都曲阜,一直逃到涿鹿(現在河北省涿鹿縣)去了。蚩尤乘勝率領如狼似虎的軍隊橫衝直撞,為所欲為。黃帝急忙率領軍隊北上救援。黃帝派了許多勇敢的將士,把捕獲的許多熊、羆、貙、虎、貔貅等猛獸訓練了三個月,爾後讓它們打頭陣。黃帝調集軍隊,帶上猛獸,直奔阪泉(在涿鹿東)。先將猛獸埋伏好,接著黃帝親帶精兵向蚩尤搦戰。蚩尤因連打勝仗,正在志滿意得,根本不把黃帝放在眼裡,便帶了夸父出來應戰。雙方一交手,黃帝詐敗,率眾飛奔後退。蚩尤不知是計,指揮全軍奮力追趕,一直追至猛獸埋伏的地方。黃帝率兵紛紛躲入樹林內,一聲暗號,勇將應龍率先驅趕大隊猛獸直撲過去。這些猛獸經過訓練,前後整齊,進退有方,同時張牙舞爪,大肆咆哮,一齊撲上猛咬。蚩尤兵士被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潰逃,互相殘殺。蚩尤鎮壓不住,只得跟著部下一齊逃跑。黃帝乘勝指揮全隊跟著虎熊後面衝殺過去,大獲全勝。 春秋時期,楚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糾集陳、蔡等國軍隊入侵宋國。宋國小,無力抵禦,就向晉國求援。晉文公重耳答應了宋國的要求,出兵抗擊楚國聯軍的進攻。楚晉兩軍在城濮(今山東省西南臨濮集)這個地方交戰。雙方擺開陣勢後,晉國的司空胥臣看到楚國聯軍兵馬眾多,來勢兇猛,決定用虎挫敗敵軍。可是,在當時戰局緊張的情況下,哪裡去找那么多老虎呢?胥臣叫士兵做了許多假虎皮,一個個蒙在戰馬的身上,用假虎去冒充真虎。當楚國聯軍的騎兵衝過來時,胥臣命令士兵趕著“猛虎隊”沖了出來、出敵不意地先向楚國聯國中的陳國、蔡國的軍隊衝擊。陳、蔡軍中的戰馬看到一隻只大“老虎”撲過來,嚇得直往後退;士兵也怕被老虎吃掉,紛紛潰逃。與此同時,晉國的上軍主將狐偃和下軍主將欒書也用計打敗了楚左軍。“城濮之戰”以晉勝楚敗而告終。二.外國古老的動物部隊
據歷史記載,在同羅馬人的戰爭中,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在某次戰役中向敵人放出了500隻受過馴練的獅子。
有一次羅馬軍隊包圍了一座希臘城市,被圍困者發現敵人挖了地道,於是就把裝有點燃了的毛和羽毛的大桶推入地道。儘管地道里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焦糊味和煙霧,但羅馬軍隊並未因此而停止前進。希臘人又把蜂箱塞進出入口,羅馬軍隊仍然沒有後退。當市民們把兩條巨大的鱷魚放入地道的時候,羅馬軍隊才徹底崩潰了:他們號叫著湧出了地道。
軍隊中的動物福星
英國軍隊有一種古老傳統,認為打仗靠運氣。因此,在英軍中都有一個主宰命運的特殊角色——動物福星,以示吉祥、走運。動物福星,不但在軍中養尊處優,而且出席各種重要儀式。動物部隊的一個特殊兵種。
1、英軍著名的威爾斯兵團的福星是一頭山羊。這頭山羊不但是其部隊福星,簡直成了這個軍隊的靈魂。有一次威爾斯兵團的山羊病了,草料不食、滴水不進。上至指揮官,下至士兵,無不憂心忡忡,如喪考妣。軍人們日以繼夜輪流照看山羊,送餐餵藥。羊兒稍好些,人們便奔走相告,鳴槍放炮加以祝賀,似乎全團得到了新生,上司也趕來參加慶祝活動。
2、英國皇家火槍團是一支英國王牌軍,它以一頭羚羊為福星,該團自從有羚羊入編以後,果然添喜減憂。幾年來,無論演習還是訓練,該團意外傷亡的數字大大減少,幾次十分複雜的演習竟然全體無一傷亡,連上級也感到是個奇蹟。1982年,這個團官兵有15名如願以償地找到了未婚妻,當他們結婚後,第一件事就是參拜福星羚羊,然後才去晉見長官。
3、英國第27突擊隊以一頭印度小象為軍中福星。小象本來屬於可馴的動物,再加上官兵精心調教,便十分聰明,除會很多動作外,最討人喜歡的是它會行跪拜禮。每當長官、外賓來隊,都要將此節目獻上。小象聽到軍樂,便端莊凝重地走到與大隊士兵相向而立的少數軍官面前,先三點頭,然後跪下、起來,直到軍樂聲停止或有人撫摸它為止。官兵以此為榮,把它當做全隊的驕傲。
士兵的無聲戰友——馬
1、馬的基本知識
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草食役用家畜,耳小直立,面長。毛色複雜,有騮、栗、青、黑等。性溫馴而敏捷。壽命約30年。廣布於世界各國,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馬廣布於世界各國,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
馬的種類很多,有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三河馬、伊犁馬、荷蘭溫血馬、柏布馬(Barb or Berber)等。
2、馳騁疆場數千年
據說西方的騎兵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次等有足夠的財富、占有許多馬匹,買得起盔甲和好武器的貴族組成。古希臘由於多山不適宜騎兵機動,因此,很不重視騎兵。馬其頓地形較為平坦,對騎兵較為重視,到了公元前5世紀和前4世紀初,國王的貴族騎兵成為主要軍事實力。古羅馬最早的騎兵也是來自最富裕的階層。大約到了公元前300年的時候,古羅馬軍團(相當於現代軍隊中的1個師)有騎兵300人。從公元3世紀中葉至5世紀中葉,羅馬軍隊戰鬥編隊的核心,由步兵逐步讓位給騎兵,最後,騎兵不僅是古羅馬軍隊而且也是西方其他各國軍隊中最主要的兵種。騎兵在歐洲的戰場上稱霸了約1000年的時間。公元1200-1300年,中國北部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15—24萬人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由三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萬騎兵,大體相當現代一個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團,每團1000人;每個騎兵團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10個騎兵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騎馬作戰。為了確保和加強騎兵的機動性,每個騎兵都有一匹或幾匹備用馬。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軍建立了一支以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騎兵部隊。這支部隊包括騎兵11師和16師,在保衛錫察盟根據地、反對國民黨大規模進攻的自衛戰爭中,經過無數次戰鬥。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馳名中外的平津戰役中,這支騎兵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和毛澤東主席指示,協同察北騎兵旅和北嶽軍區地方兵團,解放張北、寶昌等察哈爾北部7縣廣大地區,從北面形成對張家口的包圍;同時,在張北一線阻擊從張家口突圍的敵人,阻擊遏制察北地區敵人對張家口守敵的增援,從而配合東北、華北野戰部隊攻占了張家口。遼瀋戰役發起後,騎兵第11師的馬隊相繼衝進張北城內,與北嶽軍區步兵一起,同敵人展開了逐街逐巷的爭奪,經10小時激戰,殲滅了守敵,解放了察北重鎮張北城。接著,我騎兵11師和察北騎兵旅,又將流竄到張北西面的敵鄂友山部暫編騎兵第12旅2000餘人擊潰,粉碎敵人突圍企圖。
3、戰馬的趣味故事
(1)林則徐巧用“鴉片馬”
在鴉片戰爭中。英國侵略軍水路進攻失敗後,變換手法,偷偷派騎兵步兵偷襲清軍。林則徐早就料到敵人的詭計,在經過一陣交鋒之後,故意向附近山溝緩緩敗退。洋騎兵步步進逼,長驅直入,一直追到林營附近。英軍想想不對,恐中林則徐的埋伏,準備返回。誰知這時候,所有戰馬都不聽指揮,英兵越勒緊,戰馬越是奮蹄奔騰向前,沖入林營。林則徐早布有神弓手,此時一陣雨箭,英兵個個被射落馬,全軍覆沒。
洋人的戰馬因何不聽指揮?那是林則徐馴養的“鴉片馬”。原來,林則徐在一群戰馬的飼料中拌上鴉片煙,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戰馬也染上了“鴉片癮”。在一次戰鬥中,林則徐佯裝敗退,棄下戰馬,讓洋兵繳獲了那群馬。不出所料,在這場戰鬥中,敵人果然騎上繳獲的戰馬出擊。當戰馬逼近林營的時候,因條件反射,“鴉片癮”大發,就奮力地向前奔跑,哪會聽你指揮啊!
(2)拐子馬難敵岳家軍
金兀朮率大軍犯宋。金兵勇敢善戰,士兵們都身穿重鎧甲,前後用繩固定在一起,3匹馬並排聯結成一個整體,互相牽制,進退一致,名曰拐子馬。每次大戰時,金兵都用拐子馬打頭陣,橫衝直撞,宋軍難以抵敵。偃城戰役時,金兀朮率1.5萬騎兵進犯,其勢洶洶。未曾想這次拐子馬卻遇到了剋星——岳家軍。岳飛命令士兵,手持大馬闖入敵陣,不要抬頭看,只照準馬腿猛砍。由於拐子馬是互相聯結在一起的,一匹馬被砍倒,另外兩匹也就無法行走了。宋軍奮力砍殺,拐子馬再也不能施展它的威力,金兵大敗。
(3)老馬識途
春秋時,齊桓公率兵匯同燕國和無終國軍隊征伐孤竹國,並在孤竹國附近擊敗了逃往孤竹國的山戎大王和孤竹國大將黃花。到了晚上,齊桓公紮營休息,半夜裡黃花前來投誠,還拿著山戎大王的首級,並說孤竹國君答里呵已逃往沙漠,孤竹國的都城是一個空城。
第二天,齊桓公和燕莊公跟著黃花進了孤竹國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齊桓公讓燕莊公留駐在這裡,自己帶兵讓黃花帶路到沙漠中去追答里呵。黃昏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地人叫它“迷谷”,只見平沙一片,跟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大家都辨不清方向,齊桓公趕緊派人找黃花,可黃花早就沒影了,齊桓公這才反應過來,是中了黃花的詭計。這時,齊國的大臣管仲說:“我聽說北方有個‘旱海’,是個很險惡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兒,我們不能再走了。”挨了一夜,第二天天亮,仍然不知怎么走出去,人困馬乏,隨時都有餓死渴死的危險。這時,管仲猛然想起,狗和鴿子不管離家多遠,也不會迷路,便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認得路,不如挑幾匹當地的老馬,讓他們在前頭走,也許能走出去。”於是齊桓公便讓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面領路。這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著,還真領著大隊人馬走出了迷谷。齊桓公馬上回兵孤竹國,殺掉了答里呵和黃花,滅了孤竹國。
軍人的得力助手——犬
1、犬的基本知識
犬,亦稱狗,古稱地羊。哺乳綱,肉食目,犬科。
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耳短直立或長大下垂,聽覺靈敏。犬齒銳利。舌長而薄,有散熱功能。前肢五趾,後肢四趾,有鉤爪。尾上卷或下垂。嗅覺敏銳,性機警,易受訓練。發情多在春秋兩季,持續三周,妊娠期約60天,年產兩胎,每胎產仔2—8隻。壽命一般為15—20年,最高長壽記錄是34歲。
品種很多,按用途可分為牧羊犬、獵犬、警犬、玩賞犬以及挽曳,皮肉用等。其毛色可分為紅、黃、藍、黑、灰、白、棕和各種混合雜色。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分為善守家門、善獵野獸和供饌食用三類狗。《動物學大辭典》則依狗的產地和其特性不同,分為豺狗、藏獒、牧羊犬、靈、鹿、曲膝狗、喇叭狗、諜犬、水犬、嚮導犬、救凍犬、北極犬、澳洲犬、紐芬蘭犬等34個品種。
2、犬靈敏的感覺機能
(一)嗅覺靈敏
犬的嗅覺靈敏度位居眾畜之首,對酸性物質的嗅覺靈敏度要高出人類幾萬倍。
犬的嗅覺器官叫嗅黏膜,位於鼻腔上部,表面有許多皺褶,其面積約為人類的4倍。嗅黏膜內的嗅細胞是真正的嗅覺感受器,嗅黏膜內大約有2億多個嗅細胞,為人類的40倍,嗅細胞表面有許多粗而密的絨毛,這就擴大了細胞的表面面積,增加了與氣味物質的接觸面積。氣味物質隨吸入空氣到達嗅黏膜,使嗅細胞產生興奮,沿密布在黏膜內的嗅神經傳到嗅覺神經中樞——嗅腦,從而產生嗅覺。
犬靈敏的嗅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氣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彆氣味的能力。
犬對氣味的感知能力可達分子水平。將硫酸稀釋1000萬倍時,犬仍能嗅出。其嗅覺靈敏度比人高100萬倍。犬可嗅出各種制式地雷中的火藥味,彌補探雷技術的不足。犬可嗅出“蛙人”通過呼吸器從水下發出的氣味,及時向主人報警。犬辨彆氣味的能力相當強,可在諸多的氣味當中嗅出特定的味道。經過專門訓練識別戊酸氣味的犬,可以在十分相近的丙酸、醋酸、羊脂酮酸等混合氣味中分辨出有戊酸的存在。警犬能辨別10萬種以上不同的氣味。
(二)聽覺靈敏
犬不僅可分辨極為細小的與高頻率的聲音,而且對聲源的判別能力也很強。據測試,人在6米遠聽不到的聲音,犬在24米處卻可清楚地聽到,它的聽覺是人的16倍。犬可以區別出節拍器每分鐘振動數為96次與100次、133次和144次。這對人而言,是難以想像的。晚上,它即使睡覺時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對半徑1公里以內的各種聲音都能分辨清楚。立耳犬的聽覺要比垂耳犬更為靈敏。犬聽到聲音時,由於耳與眼的交感作用,有注視音源的習性。這一特徵,使獵犬、警犬能夠準確地從聽到的聲音為主人指明目標,以追蹤和圍攻獵。
(三)視覺較差
犬眼的調節能力只及人的1/5或1/3。犬對物體的感知能力決定於該物體所處的狀態。固定目標,50米之內可以看清,超過這個距離就看不清了,但對運動的目標,則可感覺到825米遠的距離。犬的視野非常開闊,單眼的左右視野為100°—125°,上方視野為50°—70°,下方視野為30°—60。它對前方的物體看得最清楚,但由於犬的頭部轉動非常靈活,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3、軍犬的英勇故事
二次大戰後,美軍在侵朝戰爭(1950.6—1953.7)和侵越戰爭(1961.5—1975.5)中,賦予軍犬的任務極為廣泛。數十個編有27至36條軍犬的排,擔任陸軍和海空軍基地的警戒、巡邏、放哨、偵察和追蹤等任務。在侵朝戰爭中,其步兵第26偵察犬排,參加過500多次巡邏。在越南戰爭期間,軍犬排分散在倉庫、彈藥補給站、石油儲存區、碼頭和簡易機場等擔任警戒勤務。陸軍還使用軍犬為小規模步兵作戰部隊充當尖兵,探查當面敵情,可在23米至900米的距離上發現敵人並及時報警。軍犬還經常為機動分隊擔負翼側和後方警戒任務,或支援警戒分隊和伏擊分隊作戰,或協助偵察隊搜尋可疑地區和居民點。使用軍犬在森林地探測拌雷、餌雷和其他地雷,比探測器還有效。戰鬥追擊犬,不僅能跟蹤敵軍,或捕捉逃跑的俘虜,還能跟蹤並救回被對方俘獲的美軍人員,跟蹤並引回掉隊人員。美陸軍中的軍犬憲兵連,成為憲兵執行任務的好幫手。
(二)朱可夫的“軍犬敢死隊”
1942年7月,德國法西斯為迅速打敗蘇聯,集中了150萬人的兵力,向蘇聯發動猖狂進攻。他們每天派出上千架次的飛機,不停地輪番對史達林格勒進行狂轟濫炸。轟炸剛一過去,成群結隊的坦克,又向蘇軍陣地發動猛烈的衝鋒。在這緊急的關頭,只見一條條軍犬從那些炸坍的樓房廢墟中衝出來,閃電般沖向迎面駛來的德軍坦克,然後是轟隆一聲巨響,火光沖天,德軍的坦克被炸毀,軍犬也同歸於盡。
原來,這支軍犬部隊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蘇軍指揮官朱可夫元帥專門用來對付德軍坦克的“軍犬敢死隊”。當時,德軍妄圖一舉攻下這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城市。先後調集了“A”、“B”兩個集團軍群,50個師的兵力(含1個坦克集團軍)來進攻。而當時守衛這座城市的蘇軍,既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也沒有相匹敵的坦克進行防禦。正當朱可夫元帥正在發愁的時候,蘇軍警犬學校及時提供了500多條“攜彈犬”。這批軍犬經過專門訓練,能自帶彈藥去對付敵人的坦克。
(三)義犬復仇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犬文爾內隨蘇聯紅軍戰士斯達羅一起服役,抗擊德國侵略者。有一天,斯達羅帶著一個班的戰士在臨近德國邊境的山林里警戒時,突然遭到德軍的襲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斯達羅犧牲在一個德寇的槍口下。文爾內見狀,嘶嚎著撲向兇手,一口咬下了那個德寇的三個指頭,並帶傷逃回駐地,然後又領著斯達羅的戰友亞力山大等紅軍戰士,來到烈士身旁,把兇手的三個指頭放在烈士的胸前,伏在主人身上,默默地舔著。德國投降了,亞力山大所在部隊,奉命駐守柏林市區。
五年後的一天,軍犬文爾內跟隨亞力山大上街。當一個身著便服的德國人從它不遠處走過時,它先是駐足一愣,鏇即憤怒地猛撲過去,死勁地咬住那人的脖子,把他掀翻在地,沒命地撕咬著,任憑亞力山大奮力制止,也無法抑住文爾內的狂怒。僅幾分鐘,那個德國人被狗咬死了。文爾內也因過度狂怒引起腦溢血,倒在亞力山大的腳下,再也沒有起來。
原來,那個被咬死的人手上少了三個指頭。經多方證實,他正是殺死斯達羅的兇手。
衝鋒陷陣的勇士——牛
1、牛的基本知識
牛 ,草食性反芻家畜,哺乳綱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 (Bovidae)牛屬(Bos)和水牛屬(Bubalus)家畜的總稱。哺乳綱,有牛和水牛兩屬。
牛是色盲。體強大,體重自數百千克至千餘千克不等。一般有角。有黃牛、瘤牛、水牛、耗牛以及其種間雜種。有乳用、肉用、役用和兼用等種類。
2、威猛的牛陣故事
(一)田單大擺“火牛陣”
公元前284年,燕國以樂毅為上將,統帥燕、秦、楚、韓、趙、魏等國的軍隊進攻齊國。在濟西(古濟水以西,今山東高唐、聊城一帶)大敗齊軍後,乘勝攻占了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北)和齊國大部領土。接著對齊僅存的莒(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兩縣實施重兵包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危局,堅守抗燕,為反攻創造條件。他首先施展計謀、除掉了燕軍統帥樂毅,並想盡辦法動搖燕軍鬥志,鼓舞守城軍民的士氣。為了實施反攻,田單把全城1000多頭牛都集中起來,在牛角上捆上兩把鋒利的尖刀,在牛身上披上五彩龍紋的外衣,在牛尾繫上浸透油脂的麻和葦,並在城牆腳蔭蔽地挖了幾十個能通城外的洞;又挑選了5000名精明強壯的勇士,扮成神兵的模樣。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田單利用敵人晚上熟睡的時候,下令點燃牛尾上的葦和麻,1000多頭牛從城牆洞衝出去,不顧一切地向燕軍軍營狂奔猛衝,5000名勇士隨後衝殺過去,全城人民敲打銅器,頓時火光沖天,殺聲震地。燕軍將士從夢中驚醒,魂飛魄散,驚惶失措,四處奔跑,死傷無數。燕軍主將騎劫也在混亂中被殺,圍攻即墨的燕軍完全潰敗。齊軍大獲全勝後,乘勝反攻。在齊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下,很快收復了失地,把燕軍趕出了國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火牛陣”。
(二)牛驢壯軍威
公元604年(隋朝文帝仁壽四年),漢王諒謀反。代州總管李景被漢王將領喬鍾葵包圍,朔州總管楊義臣奉命出兵救李景。喬鍾葵見楊義臣只有2萬人馬,沒把他放在眼裡,派亞將王拔常以突襲的方式沖入楊義臣營壘中,大殺一陣,快速撤走。楊義臣的得力將領楊思恩也被殺死。楊義臣深感兵力不足,為了擺脫困境,爭取勝利,他想出了一個虛張聲勢的妙計,決定以牛和驢充當兵員。他命令士兵把軍隊里數千頭牛和驢都集中起來冒充部隊,又挑選了幾百名士兵,每人手拿一個大鼓,夾雜在牛驢之中。然後連人帶牛、驢埋伏在一個山谷中。一天午後,楊義臣主動向喬鍾葵挑戰。當喬鍾葵的軍隊進入山谷之後,楊義臣命令士兵驅趕牛、驢突然從山谷中衝殺出來,直向喬鍾葵的軍人猛撲過去,士兵在牛群、驢群中使勁擂鼓,人和牲畜踏起的塵埃遮天蔽日,聲勢浩大。
喬鍾葵的將士一時看不清煙塵中的牛驢,搞不清到底有多少軍隊,嚇得連忙潰逃。楊義臣乘勢追擊,大敗喬鍾葵軍。
有功的“運輸兵”——驢
1、驢的基本知識
驢,哺乳綱,馬科。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耳長,尾根毛少,尾端似牛尾。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被毛灰、褐或黑色。性溫馴,富忍耐力,但頗執拗。耐粗食,耐熱,抗病力強。草食役用家畜。非洲及亞洲尚有野生種。壽命比馬長。分布亞洲、非洲及南美等地。可作乘、挽、馱及拉磨用。
驢節——每年4月的最後一天,是蘇丹紅海沿岸地區的“驢節”。這一天,披紅掛綠的大小驢子在主人的陪伴下,在各個城鎮參加驢子大遊行,並舉行驢子交易大會。城鄉各地普遍張貼畫有驢子的各種宣傳畫和招貼畫。
2、驢的趣味故事
(一)“蠢驢”不蠢
驢在沒有路的情況下能準確無誤地擇出兩點間最短的路程,並且途中沒有太多的坡坡坎坎。由此可見,驢並非我們所說的“蠢驢”。
英國動物學家威廉·富爾認為,加利福尼亞驢的時間觀念特彆強。威廉在一家農場考查時,發現那裡的田野上的一切農活,幾乎全部由驢來承擔。農場上的這種驢,儘管多如牛毛,可是它們行動非常一致。不用下命令,中午12點鐘,它們就準時停止幹活,哪怕讓它們再多幹上一分鐘,也是徒勞的。
在法國,還流傳著一個驢預報天氣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天,路易十一國王問過他的星象學家後,確信天氣非常好,於是動身去打獵。他騎著馬興致勃勃地在林間賓士,突然發現自己迷失了方向。正巧有位老農趕著一頭驢從那兒經過,國王便向他問路。老農沒有認出他是國王,給他指了路並關照說:“夥計,快些趕路吧,馬上要下雨了。”“你怎么知道的?”國王問道。“我這頭驢兒預報天氣非常靈,它從來不會弄錯。”“哼!”國王想起他的星象學家,“我倒要看看是你的驢還是我的‘驢’預報得準!”他問過老農的姓名之後,便拍馬趕路,找到了他的狩獵隨從。可這時,天上當真下起瓢潑大雨。國王被大雨淋病了,他躺在床上把星象學家召來狠狠訓斥了一頓,撤了他的職,把老農和那頭驢邀進宮,為他預報天氣。
(二)吃人的驢
在肯亞基圖依地區,一位婦女被毛驢活活地吃掉了。事情的經過是:一位名叫姆比拉·恩澤基依的婦女趕著毛驢去河邊汲水。到了河邊,她取下水灌正要打水。突然,毛驢掉過頭來就咬她。她毫無防備,一隻腳被毛驢一口咬下吞著吃了。接著,毛驢又張開大嘴向她走來。姆比拉慌忙揚起手抵擋,不料這隻手又被毛驢一口咬下來嚼著吃了。可憐的姆比拉此時已是疼痛欲絕,驚恐萬狀,她用盡全身氣力絕望地呼救,可是,終因無人救援,這位不幸的婦女活活被毛驢吃掉了。據說,這頭驢在吃人前的一天,還吃了主人的一頭羊。
(三)參戰經歷
驢也曾經是動物部隊的成員。
中國隋朝時候,朔州總管楊義臣曾驅趕毛驢和牛一起虛張聲勢,迷惑敵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驢是義大利軍隊的主要運輸工具,奔波於前線和後方,立下了汗馬功勞。為表彰驢的功績,義大利在首都羅馬建了一座驢的紀念碑,驢背上馱著一尊大炮的炮筒。在美國和瑞士,也有驢的紀念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陝北的毛驢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只是還沒聽說有人為陝北的毛驢立碑。
海上作戰的多面手——海豚
1、海豚的基本知識
海豚,亦稱“真海豚”、“普通海豚”。海豚屬於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通稱海豚,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共有近62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洋。體呈紡錘形,長2—2.6米,有背鰭。喙細長,有額隆,上、下頜各有尖細的齒90—110枚。背面藍黑灰色,腹面白色,體側土黃色及灰色。常群游海面,以小魚、烏賊、蝦、蟹等為食。大腦溝面複雜,能學會許多複雜動作,並有較好記憶力。肉可食,皮可製革,脂肪可制油。
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則幾百頭。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動物。經過訓練,就能打桌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腦是動物中最發達的。人的大腦占本人體重的百分之二點一,海豚的大腦占它體重的1.7‰。
2、海豚的趣味故事
(一)人類的朋友
希臘有一個海豚救人的傳說:在大約距今3200年前,有一次,希臘著名的抒情詩人和音樂家阿萊昂參加由一位義大利富商所舉辦的音樂大賽,結果贏得了巨額獎金。他攜帶這筆財富乘船返回希臘科林斯,不料途中引起船員的眼紅,而欲將他殺害。他臨死之前要求能再演奏一曲,演奏完畢,他懷抱七弦琴躍身大海。誰知,一隻海豚將他救起,並馱著他安全到達陸地。這隻海豚是被美妙的樂聲引來的。
1871年的夏天,在紐西蘭的海岸地區,大霧迷漫,一艘遠洋海輪在暗礁叢生的淺海地區顛簸,分不清航道,面臨觸礁的危險。這時,一隻白色的海豚趕來為這艘船領航,船長指揮輪船跟著海豚,穿過迷霧,繞過暗礁,順利地到達了安全地區。從那以後,每艘海船經過這裡時,這隻白海豚都來領航。有一次,這隻海豚在領航的時候,被船上的一名旅客開槍打傷了。可是過了幾星期以後,這隻“心地善良”的海豚又來領航了。為了保障海船的航道安全和保護海豚,紐西蘭政府專門召開了會議,頒布一條法令:任何人都不得傷害這隻白海豚。從這以後,這隻白海豚日以繼夜地執行“領航任務”,在長達40年的漫長時間內從不間斷,直至1912年,這隻白海豚為人類鞠躬盡瘁一生後,才在海面上永遠消失。
(二)水下殺手
1971年越南戰爭期間,美海軍在越南金蘭灣曾部署由12名馴獸員和6隻海豚組成的“水下偵察兵”分隊,作為水下“哨兵和殺手”,用以對付企圖接近美國軍艦的越南潛水員。海豚被安置在動力浮箱小艇里,晝夜不停地監視“敵人”,每隔30秒鐘,就能對通往金蘭灣的各航道“掃描一次”,其效率與準確性遠遠超過聲納,“掃瞄”距離可達1200英尺。據美國中央情報局透露,這些經過訓練的海豚,一旦發現越南潛水員後,立即向馴獸員發出無線電信號。接到指令後,它就會飛快地追上前去,把固定在頭部類似注射器的武器插入對方體內,並放出高壓二氧化碳。被刺傷的人,皮下肌肉綻裂,氣體源源注入,導致結腸、直腸脫位而集結在一起向肛門衝去,胃部則被擠向上方,從口腔噴出。屍體因充滿氣體而浮出海面。據統計,在15個月內,海豚共截擊了對方60名潛水員。
(三)打撈能手
美國海軍還用“海豚兵”進行尋找、識別和打撈作業。在1965年至1967年間,美國在試驗“阿斯羅克”反潛火箭和“天獅星”巡航飛彈時,海豚成功地在60米深處找到了“阿斯羅克”反潛火箭脫落的戰鬥部和“天獅星”飛彈的發射輪架。1967年至1968年,海豚被首次用於尋找和識別同樣裝有音響信標的教學水雷。直升機將海豚運到搜尋海域,並用專門的拖架將其放入海中。3天內,有一隻海豚找到了17枚水雷,它們完成任務的時間,比一般潛水員縮短了一半。
無言的通信兵——鴿
1、鴿的基本知識
家鴿,鳥綱。家鴿由原鴿馴化而成,人類馴鴿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家鴿品種很多,可以分為傳信用、肉用和玩賞用三大類。家鴿視覺和聽覺都很發達。家鴿的頸部較長,轉動靈活,伸縮自如,這可以擴大視野,也便於啄取食物。軀幹部呈紡鍾形,飛翔時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尾部很短,生有大型的尾羽,能夠控制飛行的方向。家鴿善於飛翔和地面行走,總是一雌一雄生活在一起。
2、鴿的趣味故事
(一)和平的使者
鴿子——和平的使者,這恐怕在當今世界任何國度里都是無可非議的。
一直到紀元初,鴿子才被當作和平的象徵。《聖經》上記載,大約9000多年前,上帝耶和華為懲罰人類的罪惡,製造了一場洪水浩劫,只留下守本分的挪亞一家。挪亞按照上帝的旨意,用歌棐木造了一隻方舟。當滂沱大雨狂瀉了40個晝夜之後,世界上最高的山被淹沒了,人與飛鳥、走獸等一切生靈也都被淹死了,只有挪亞的方舟載著一家老小和各種成雙的動物漂浮在無垠的水面上,逃過了這場毀滅性的災難。十餘日後,他們放出一隻鴿子,鴿子噙回一枚橄欖葉。據此,諾亞夫婦知道家鄉的水已退,於是回到家鄉去了。
把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徵,是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的一大發明。1950年11月,為紀念社會主義國家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卡索特意揮毫,畫了一隻昂首展翅的鴿子,當時,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稱為“和平鴿”,從此,作為世界和平使者的鴿子,就為各國所公認了。(二)帶翅膀的電報
1870年普法戰爭時,巴黎被德軍包圍,與外部的聯繫完全斷絕。但這一期間與法國各地的通信一直保持到最後,就是由信鴿一手承擔的。隨後,法國人民對此很受感動,從而熱衷於飼養信鴿。
英國空軍於1916年建立擁有11萬隻軍鴿的軍鴿團。1936年成立了全國信鴿學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為英軍培育了20萬隻優秀信鴿並為駐英美軍提供了5萬隻信鴿。英軍的軍鴿被分配到各種戰鬥機上以及陸軍情報部門。當時每名英國傘兵胸前帶有一個圓筒軍鴿籠,這種裝備成為英國傘兵標準裝備。
(三)“美國大兵”的功勳
綽號“美國大兵”、足環號USA43SC6390的雨點花雄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美國軍鴿,當時,在義大利英國第7兵團司令部值勤。1943年10月18日英軍第52師正在進攻德軍占領的柯爾維·維契亞城,英國步兵要求空軍支援,轟炸該城以削弱德軍防禦。空軍答應要求並開始做出動準備。可是這時候英國步兵進展很快,突然拿下該城,而司令部並不知道這個新戰果。空軍一旦起飛執行任務,炸彈必然落在自己人的頭上。在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美國大兵”的足筒內帶著這個最新戰報展翅疾飛,迅如閃電,僅用20分鐘就飛了32公里,及時飛到司令部。這時轟炸機的馬達已在隆隆作響,準備起飛。情報及時送到,挽救了1000多英國兵的性命。
“美國大兵”因此獲得了英國政府頒發的“迪金”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