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蘭灣港位於越南東南部,距離南沙群島約600公里,該港入口狹窄,地勢險要,便於防禦,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通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被稱為亞洲第一軍港。
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灣口寬三、四千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內港金蘭,面積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公里,寬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艦及成百艘艦艇,戰略地位重要。主要港口和基地位於內港西岸的巴巍。空軍基地在金蘭半島上。半島南端金蘭角,設有通訊中心。
金蘭灣是世界最佳天然深水港之一,在越語中意為"淡水泊"。位於越南東南海岸慶和省境內,北緯12度線上,四周被高約400米的群山環繞,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
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灣口寬三、四千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內港金蘭,面積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公里,寬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艦及成百艘艦艇。
港灣深入內陸達17公里,寬6公里,水域面積100多平方公里。灣內平均水深16至25米,最深處達32米。由於水深灣闊,港內可停泊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上百艘萬噸級大型軍艦。主要港口和基地位於內港西岸的巴巍。空軍基地在金蘭半島上。半島南端金蘭角,設有通訊中心。
位於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同時,金蘭灣距離中國南海較近,也是其戰略價值之一。
歷史
1975年越南統一之前,法、日、美等國曾先後使用過金蘭灣作為軍事用途或海軍基地。
法國占領印度支那後,將金蘭灣開闢成大型商港,軍艦也可以在此加煤補給作為軍艦停泊點(只補給,不是正規的軍港)。但是法國遠東艦隊(或稱“法國太平洋艦隊”)主要停泊點不是金蘭灣而是東京灣(北部灣)和上海港,在印度支那的主要休整地是海防港(現在越南海防)。
日俄戰爭中法國是沙俄盟友,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在1904年9月底抵達金蘭灣休整加煤補給,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曾聚集於此。2個月後出海去海參崴(途中爆發了“黃海大海戰”)。沙俄是最先將金蘭灣作為大型軍港使用的。
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被日本帝國占據,成為其入侵馬來亞和荷屬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基地。
1945年到1954年,法國進駐。其後,美國於1965~1967年曾耗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港進行擴建,其中包括一個機場、兩條2800米長的跑道和機庫。
20世紀70年代,蘇聯的軍事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從1973年到1978年,蘇聯的軍備開支比美國多出近1000億美元。隨著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蘇聯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也日益膨脹,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甚至宣稱,“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在蘇聯的考慮之列”。於是,蘇聯向西方世界發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攻勢,其霸權主義的全球戰略也醞釀成熟,並付諸實施。
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越南實現統一,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越軍人數達到100萬,且擁有美國撤軍時留下的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美制新式武器裝備,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在各自的戰略利益驅使下,蘇越關係迅速升溫。
1975年10月,越南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對蘇聯進行了抗美戰爭後的首次訪問,蘇聯動員了100萬民眾夾道歡迎。
從1976年起,蘇聯加大了對越南的軍事援助,平均每年為10億美元,越南對蘇聯的依賴性日益加大。
1978年6月,在蘇聯的幫助下,越南成為“經互會”的正式成員國;11月,蘇聯與越南簽署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
作為蘇越結盟的重要條件之一,越南在1979年將金蘭灣基地交由蘇聯使用,蘇越雙方簽訂了為期25年的租約,此後,蘇聯在金蘭灣部署了海軍補給設施和電子偵聽裝備。這樣一來,金蘭灣成為蘇聯在東南亞推行霸權的跳板,它在西太平洋的前哨從海參崴向南延伸了2000海里,推進到南海和暹羅灣,逼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馬六甲海峽。
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同它從阿富汗向海灣的推進,呈現出齊頭並進的局面。蘇聯已經把它的西線(歐洲)同東線(亞太)、南線(中東、海灣)連線起來,從而為完成其全球戰略部署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20世紀70年代,蘇聯擴張戰略體現為三條戰線:西線、南線和東線。
西線是蘇聯與美國爭奪的重點,蘇軍3/4的兵力部署在蘇聯歐洲本土和東歐,總數達320萬人,另外還部署了80%左右的中遠程飛彈,70%的海軍力量,74%的空軍和空防軍力量。這些力量的投放使得蘇聯軍事實力在歐洲占據了優勢地位。
在南線,蘇聯加緊推行南下戰略,大力加強對中東、非洲的滲透和擴張,直通南方油源和資源通道的“咽喉”荷姆茲海峽,從側翼圍堵歐洲。1979年12月,蘇聯出兵10萬大舉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對外擴張的嚴重升級。蘇聯企圖利用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和已經被其控制的南葉門,從東北和西南兩翼向波斯灣地區展開鉗形攻勢,打開南下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大門,以形成對歐洲的迂迴包抄之勢。
在東線,蘇聯積極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1978年11月,蘇聯同越南簽訂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友好合作條約》。此後,越南實際上變成了蘇聯南下擴張的前進基地。蘇聯支持越南前領導人黎筍的“印度支那聯邦”計畫,並將原美軍在越南的海軍基地金蘭灣變為蘇聯的海軍基地。在這以後,蘇聯將其侵略擴張的東線與南下戰略聯繫起來,進而將東西兩線聯繫起來。
1979年5月2日,在中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兩個月後,蘇聯和越南簽訂了蘇聯海軍使用金蘭灣作為物資技術保障站的協定,期限25年。之後這裡建成了蘇聯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全部基礎設施都進行了改造,附近機場常駐一個獨立混成航空團。根據條約,港口內可最多可部署10艘水面艦隻、8艘潛艇和6艘輔助船隻。金蘭灣物資技術保障站主要執行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第17分艦隊艦艇的後勤和技術保障任務,保證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執行作戰任務的蘇聯海軍官兵在此休整。基地油庫容量7000噸。蘇軍在金蘭灣部署了反潛和飛彈武器基地,以及技術維護部隊。軍事設施的警衛和防禦則由蘇聯海軍陸戰隊分隊負責。
1979年2月28日,蘇聯海軍第一批後勤輔助艦船進泊峴港。至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艦船在峴港和金蘭灣港口作短暫休整。
1980年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開始派艦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進駐峴港的艦隊改駐金蘭灣。
1980—1982年間,到金蘭灣進行休整的蘇聯艦船經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號航空母艦曾先後於1980年和1982年兩次赴南海活動,並三次在金蘭灣進行補給休整。
1980年6月後,進駐峴港的戰鬥機全部改駐金蘭灣機場。金蘭灣機場平時保持4架飛機,每兩個月輪換一次。從1983年開始,蘇聯在南海活動的各型艦船逐步增多,並逐漸趨於穩定。蘇聯派駐金蘭灣艦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其中作戰艦船有4—6艘,每半年輪換一次;其餘為後勤輔助艦船,每3—4個月輪換一次。
1983—1987年,蘇軍海軍艦船以金蘭灣為基地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習、訓練和偵察。1983年1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圖—16型轟炸機進駐金蘭灣機場。
自1979年以來,蘇聯先後對金蘭灣基地的碼頭、機場進行了擴建,並修建了兩座衛星通信站。1984年初,蘇聯將其海軍陸戰隊1個營的兵力部署於金蘭灣。第二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軍事基地司令部,並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人員。到這一年年底,金蘭灣基地已成為蘇軍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20世紀80年代,金蘭灣作為蘇美海上軍事抗衡的重要橋頭堡,是蘇聯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在正常情況下,該基地駐軍最多達4000到7000人,部署一個中隊的16架圖—16轟炸機和一個中隊的14架“鞭撻者”式米格—23戰鬥機。遠航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蘇聯軍艦都在這裡加油、補給和修理,常駐金蘭灣基地的蘇軍人員及家屬達1萬餘人,美國情報部門稱該設施是“蘇聯境外第三大設施”。
1988年4月,蘇聯海軍撤出了在南海值勤的飛彈巡洋艦,此後基本上停止了向那裡派駐大型水面作戰艦隻擔負值勤任務。1989年10月,蘇聯撤出了駐金蘭灣的通信指揮艦,並撤走了海軍陸戰營的部分人員和裝備。1988—1991年上半年,蘇聯海軍在金蘭灣只保持了10—15艘艦船。1991年下半年,太平洋艦隊又從金蘭灣撤走約3/4的軍艦和飛機。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金蘭灣基地的使用權。
但俄羅斯和越南在金蘭灣基地使用問題上的分歧加大。越南計畫將金蘭灣轉為民用,於是不斷向俄羅斯施壓,試圖迫使其撤軍。在俄羅斯看來,隨著其軍事戰略的收縮,金蘭灣基地的軍事價值也明顯降低,加之俄羅斯國內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昂貴的費用。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加快了從金蘭灣基地撤軍的步伐。
1991年12月22日,駐紮在金蘭灣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8000噸的“斯皮羅諾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由於經費不足,加之管理不善,原駐金蘭灣的一艘艦艇上的4名海軍預備軍官因營養不良和過度操勞而死。此外,燃料短缺也極大地影響了艦艇出海航行。同時,越南也不斷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人員進出基地並加強基地的巡邏和對進出金蘭灣港的俄羅斯船隻和飛機進行嚴格審批。至1992年3月,俄羅斯在金蘭灣僅保持有3艘後勤船隻,駐紮在金蘭灣的軍事人員和隨軍家屬逐步減少到1000人。
1995年12月12日,在這個寒冷的冬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5架蘇-27戰鬥機,在結束了馬來西亞國際航展的返途中,有3架飛機在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上空神秘地失蹤了。金蘭灣的悲劇奪去了俄空軍4名優秀特技飛行員的生命。這是俄空軍歷史上慘痛的一天,也是世界特技飛行表演史上悲痛的一天。
20世紀90年代,俄越兩國不斷就金蘭灣的租金問題進行磋商,但兩國有關這一問題的談判最終由於租借價格問題而擱淺。
2000年9月,俄羅斯勾銷了越對俄110億美元債務中的85%,但越南繼續要求俄每年繳付4億美元的金蘭灣租金。按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根本無力承擔,於是只好放棄。
2001年俄羅斯領導層決定不再延長與越南的條約,提前解散了金蘭灣海軍物資技術保障站,最後一批俄羅斯軍人於2002年5月離開金蘭灣。
蘇聯基地
金蘭灣港位於越南慶和省東南部,水域總面積為98平方公里,分為內港和外港,海灣水深為16—25米,最深處達32米,萬噸輪可自由進出,可同時停泊包括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船約40艘或4萬噸以下的艦船100餘艘。該港入口狹窄,地勢險要,便於防禦,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金蘭灣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通道,距連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航線只有1小時航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三國基地
1975年越南統一之前,法、日、美等國曾先後使用過金蘭灣基地。法國侵占印度支那後,將金蘭灣開闢成大型商港,軍艦也可以在此加煤補給作為軍艦停泊點(只補給,不是正規的軍港)。但是法國遠東艦隊(應該叫“法國太平洋艦隊”)主要停泊點卻不是金蘭灣而是東京灣(北部灣)和上海港,在印度支那的主要休整地是海防港(現在越南海防)。
沙俄盟友
由於日俄戰爭中法國是沙俄盟友,但是法國在遠東沒太多勢力,所以讓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在1904年9月底抵達金蘭灣休整加煤補給,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曾雲集於此。2個月後出海去海參崴(途中爆發了“對馬海戰”)。沙俄是最先將金蘭灣作為大型軍港使用的。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落入日本手中,成為其入侵馬來亞和荷屬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基地。1945年到1954年,法國進駐。其中,美國於1965—1967年曾耗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港進行擴建,其中包括一個機場、兩條2800米長的跑道和機庫。
全球戰略
20世紀70年代,蘇聯的軍事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從1973年到1978年,蘇聯的軍備開支比美國多出近1000億美元。隨著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蘇聯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也日益膨脹,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甚至宣稱,“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在蘇聯的考慮之列”。於是,蘇聯向西方世界發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攻勢,其霸權主義的全球戰略也醞釀成熟,並付諸實施。
軍事強國
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越南實現統一,軍事實力大幅
提升,越軍人數達到100萬,且擁有美國撤軍時留下的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美制新式武器裝備,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在各自的戰略利益驅使下,蘇越關係迅速升溫。
1975年10月,越南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對蘇聯進行了抗美戰爭後的首次訪問,蘇聯動員了100萬民眾夾道歡迎。
從1976年起,蘇聯加大了對越南的軍事援助,平均每年為10億美元,越南對蘇聯的依賴性日益加大。
1978年6月,在蘇聯的幫助下,越南成為“經互會”的正式成員國;11月,蘇聯與越南簽署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
蘇越結盟
作為蘇越結盟的重要條件之一,越南在1979年將金蘭灣基地交由蘇聯使用,蘇越雙方簽訂了為期25年的租約,此後,蘇聯在金蘭灣部署了海軍補給設施和電子偵聽裝備。這樣一來,金蘭灣成為蘇聯在東南亞推行霸權的跳板,它在西太平洋的前哨從海參崴向南延伸了2000海里,推進到南海和暹羅灣,逼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馬六甲海峽。
擴張
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同它從阿富汗向海灣的推進,呈現出齊頭並進的局面。蘇聯已經把它的西線(歐洲)同東線(亞太)、南線(中東、海灣)連線起來,從而為完成其全球戰略部署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擴張戰略
20世紀70年代,蘇聯擴張戰略體現為三條戰線:西線、南線和東線。
西線是蘇聯與美國爭奪的重點,蘇軍3/4的兵力部署在蘇聯歐洲本土和東歐,總數達320萬人,另外還部署了80%左右的中遠程飛彈,70%的海軍力量,74%的空軍和空防軍力量。這些力量的投放使得蘇聯軍事實力在歐洲占據了優勢地位。
南下戰略
在南線,蘇聯加緊推行南下戰略,大力加強對中東、非洲的滲透和擴張,直通南方油源和資源通道的“咽喉”荷姆茲海峽,從側翼圍堵歐洲。1979年12月,蘇聯出兵10萬大舉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對外擴張的嚴重升級。蘇聯企圖利用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和已經被其控制的南葉門,從東北和西南兩翼向波斯灣地區展開鉗形攻勢,打開南下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大門,以形成對歐洲的迂迴包抄之勢。
在東線,蘇聯積極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1978年11月,蘇聯同越南簽訂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友好合作條約》。此後,越南實際上變成了蘇聯南下擴張的前進基地。蘇聯支持越南前領導人黎筍的“印度支那聯邦”計畫,並將原美軍在越南的海軍基地金蘭灣變為蘇聯的海軍基地。在這以後,蘇聯將其侵略擴張的東線與南下戰略聯繫起來,進而將東西兩線聯繫起來。
短暫休整
1979年2月28日,蘇聯海軍第一批後勤輔助艦船進泊峴港。至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艦船在峴港和金蘭灣港口作短暫休整。
1980年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開始派艦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進駐峴港的艦隊改駐金蘭灣。
1980—1982年間,到金蘭灣進行休整的蘇聯艦船經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號航空母艦曾先後於1980年和1982年兩次赴南海活動,並三次在金蘭灣進行補給休整。
1980年6月後,進駐峴港的戰鬥機全部改駐金蘭灣機場。金蘭灣機場平時保持4架飛機,每兩個月輪換一次。從1983年開始,蘇聯在南海活動的各型艦船逐步增多
,並逐漸趨於穩定。蘇聯派駐金蘭灣艦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其中作戰艦船有4—6艘,每半年輪換一次;其餘為後勤輔助艦船,每3—4個月輪換一次。
1983—1987年,蘇軍海軍艦船以金蘭灣為基地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習、訓練和偵察。1983年1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圖—16型轟炸機進駐金蘭灣機場。
自1979年以來,蘇聯先後對金蘭灣基地的碼頭、機場進行了擴建,並修建了兩座衛星通信站。1984年初,蘇聯將其海軍陸戰隊1個營的兵力部署於金蘭灣。第二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軍事基地司令部,並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人員。到這一年年底,金蘭灣基地已成為蘇軍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20世紀80年代,金蘭灣作為蘇美海上軍事抗衡的重要橋頭堡,是蘇聯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在正常情況下,該基地駐軍最多達4000到7000人,部署一個中隊的16架圖—16轟炸機和一個中隊的14架“鞭撻者”式米格—23戰鬥機。遠航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蘇聯軍艦都在這裡加油、補給和修理,常駐金蘭灣基地的蘇軍人員及家屬達1萬餘人,美國情報部門稱該設施是“蘇聯境外第三大設施”。
1988年4月,蘇聯海軍撤出了在南海值勤的飛彈巡洋艦,此後基本上停止了向那裡派駐大型水面作戰艦隻擔負值勤任務。1989年10月,蘇聯撤出了駐金蘭灣的通信指揮艦,並撤走了海軍陸戰營的部分人員和裝備。1988—1991年上半年,蘇聯海軍在金蘭灣只保持了10—15艘艦船。1991年下半年,太平洋艦隊又從金蘭灣撤走約3/4的軍艦和飛機。
使用權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金蘭灣基地的使用權。但俄羅斯和越南在金蘭灣基地使用問題上的分歧加大。越南計畫將金蘭灣轉為民用,於是不斷向俄羅斯施壓,試圖迫使其撤軍。在俄羅斯看來,隨著其軍事戰略的收縮,金蘭灣基地的軍事價值也明顯降低,加之俄羅斯國內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昂貴的費用。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加快了從金蘭灣基地撤軍的步伐。
1991年12月22日,駐紮在金蘭灣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8000噸的“斯皮羅諾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由於經費不足,加之管理不善,原駐金蘭灣的一艘艦艇上的4名海軍預備軍官因營養不良和過度操勞而死。此外,燃料短缺也極大地影響了艦艇出海航行。同時,越南也不斷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人員進出基地並加強基地的巡邏和對進出金蘭灣港的俄羅斯船隻和飛機進行嚴格審批。至1992年3月,俄羅斯在金蘭灣僅保持有3艘後勤船隻,駐紮在金蘭灣的軍事人員和隨軍家屬逐步減少到1000人。
20世紀90年代,俄越兩國不斷就金蘭灣的租金問題進行磋商,但兩國有關這一問題的談判最終由於租借價格問題而擱淺。
2000年9月,俄羅斯勾銷了越對俄110億美元債務中的85%,但越南繼續要求俄每年繳付4億美元的金蘭灣租金。按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根本無力承擔,於是只好放棄。
2001年6月,越南總理潘文凱在日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俄海軍撤離金蘭灣後,越南將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將金蘭灣用作軍事基地。2002年1月,俄外交部表示,俄在2004年後不再繼續使用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5月2日,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部參謀長克拉夫琴科上將宣布,俄羅斯將於2002年5月3日提前將金蘭灣的全部設施移交給越南。
越南胡志明市的《西貢經濟時報》就金蘭灣的發展方向問題採訪了越南國防部長範文茶。範文茶說:“現在還談不上要把金蘭灣變成越南中部經濟中心的問題。我們也不會再考慮把金蘭灣租給哪一個國家,如果出租給外國,他們的軍艦就要進來。現在的情況與以前不一樣了,金蘭灣是一個對我們保衛國家有利的基地,我們為什麼要出租給外國?”他還說,金蘭灣地方不大,在經濟上並無優勢可言,但對越南的國防卻很重要,因此越南不會將金蘭灣變為經濟區。
南海海灣
金蘭灣
Cam Ranh Bay
越南語作Vinh Cam Ranh。
越南中南部的南海海灣,南北長約32公里(20哩),寬16公里(10哩),素被認為是東南亞最優良的深水港灣。分內、外兩灣︰外灣平巴灣以金蘭角岸外的平巴島為屏障;內灣金蘭灣口僅1.6公里(1哩)寬,不受季風和颱風襲擊。西岸的柑林(Cam Lam, 舊稱巴巍〔Ba Ngoi〕)港曾為法國海軍基地,1905年俄國艦隊赴對馬海峽途中在此停靠。1941年該灣被日軍占領,1945年日軍撤出。1965年美軍在此建起260平方公里(100平方哩)的大型供給基地和機場,1972年移交給南越,1975年被北越軍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