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斯特氏菌病

利斯特氏菌病

利斯特菌病(也稱為李氏桿菌或利斯特氏桿菌)是一種因為吃了利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而患上的嚴重傳染病。利斯特菌存在於世界範圍的環境中,在鳥類、蜘蛛、甲殼類動物和非人類哺乳動物的腸道中。在人類,利斯特菌可以感染人體的任何一種器官,新生兒、70歲以上的人、免疫系統受抑或受損傷的人和孕婦對利斯特菌最易感染。感染好發於7~8月份。利斯特菌病通常來自食入污染的乳製品或生的蔬菜。

基本信息

概述

利斯特氏菌病利斯特氏菌
利斯特菌病(也稱為李氏桿菌或利斯特氏桿菌)是一種因為吃了利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而患上的嚴重傳染病。孕婦尤其容易感染利斯特菌病,給腹中正在成長的寶寶帶來嚴重的傷害。在中國準媽媽得利斯特菌病的比較少見,但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表明,美國被報導的病例中,大概有近1/3的感染者是孕婦。
利斯特菌存在於世界範圍的環境中,在鳥類、蜘蛛、甲殼類動物和非人類哺乳動物的腸道中。在人類,利斯特菌可以感染人體的任何一種器官,新生兒、70歲以上的人和免疫系統受抑或受損傷的人對利斯特菌最易感染。感染好發於7~8月份。利斯特菌病通常來自食入污染的乳製品或生的蔬菜。
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氏菌引起的感染。臨床表現主要有腦膜炎、敗血性肉芽腫、淋巴結腫大等。本病遍及世界各地,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人類感染有增多趨勢,特別是新生兒、老年人、孕婦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性更高。患病孕婦體內的病原體可通過胎盤或產道感染胎兒或新生兒。本病一般為散發,嬰兒室內偶可發生小流行。傳染源主要是儲存寄主、病人及帶菌者,發病高峰在夏季,主要通過吸入、食入或直接接觸污染物而傳播,人與人之間也可直接傳播。本病病死率較高,如腦膜炎患者套用抗菌藥物治療後的死亡率仍為30%。

病菌特點

利斯特氏菌病利斯特氏菌

1、分布廣:存在於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廢水)、昆蟲、植物、蔬菜、魚、鳥、野生動物、家禽。
2、生存環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報導0℃能緩慢生長 )能在冰櫃冷藏室內較長時間生長繁殖。
3、適應範圍大:酸性、鹼性條件下都適應。
4、帶菌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製品;肉類(特別是牛肉);蔬菜;沙拉;海產品;冰淇凌等。

是一種因為吃了利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而患上的嚴重傳染病。孕婦尤其容易感染利斯特菌病,給腹中正在成長的寶寶帶來嚴重的傷害。在中國準媽媽得利斯特菌病的比較少見,但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表明,美國被報導的病例中,大概有近1/3的感染者是孕婦。

病菌的菌株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製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嚴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很多國家都已經採取措施來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並制定了相應的標準。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李斯特菌共有七個菌株:
1、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L.monocytohenes)
2、綿羊李斯特菌 (L.iuanuii)
3、英諾克李斯特菌 (L.innocua)
4、威爾斯李斯特菌 (L.innocua)
5、西爾李斯特菌 (L.seeligeri)
6、格氏李斯特菌 (L.grayi)
7、默氏李斯特菌 (L.murrayi)
其中單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類疾病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單增李氏菌對人類的安全具有危險,該菌在4℃的環境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病原學

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氏菌屬乳酸桿菌科。為革蘭氏陽性小桿菌,無芽胞及莢膜,根據菌體和鞭毛抗原可將本菌分為11個血清型。此菌於1926年從自然感染的兔中分離出,因患病動物單核細胞增加,而命名為單核細胞增多性桿菌;英國外科醫師生前對本病臨床情況有較詳細記載,1940年本菌改稱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氏菌。

主要病因

利斯特氏菌病厭氧桿菌
利斯特菌為革蘭氏陽性,不耐酸,無莢膜,無芽胞,能活動的兼性厭氧桿菌,世界各地均有發現,可見於非人類哺乳動物,鳥類,蜘蛛和甲殼類動物的腸內。只有溶血性利斯特菌(主要有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菌,利斯特菌ivanovii亞種和seeligeri亞種)可引起人類和家畜及野生動物患病。美國的發病率為≥7例/(100萬人年)其中以新生兒和70歲以上的老人最常見。通常因飲食污染的奶製品和生的蔬菜而感染,而且因為單核細胞增多性利斯特菌能在冰櫃溫度存活生長而更容易造成感染。直接接觸也可引起感染[產前和分娩期母親傳給子代,特別是流產(利斯特菌感染可引起流產)],以及在屠宰過程中感染動物傳給屠夫和屠宰場工人。免疫功能不全者容易發生感染,可多達2/3的病人受感染。

臨床表現

利斯特氏菌病腦膜炎細菌

原發性利斯特菌血症罕見,主要為伴有高熱的菌血症但無局部的症狀和體徵。
腦膜炎是本病最常見的表現形式。起病可急可緩。新生兒可在通過產道時或產後被感染,產後1~3周發病,主要表現為拒食、多哭、易激惹、高熱、噁心、嘔吐、嗜睡、驚厥、囟門突出及腦膜刺激征。成人患者常表現高熱、頭痛、噁心、嘔吐、頸強直、昏迷,個別病人還可出現抽搐、偏癱、腦疝白細胞增高以粒細胞為主,偶見單核細胞增高。腦脊液改變與其他化膿性腦膜炎相似。
胎兒經胎盤感染此菌後,可出現流產、胎死宮內或生後數日的新生兒發生嚴重播散性利斯特氏菌病;新生兒室中的暴發流行表現為播散性內臟肉芽腫和膿腫形成。患兒表現發熱、嘔吐腹瀉、呼吸窘迫、紫紺、呼吸不規則或暫停、抽搐、肝脾腫大、出血性皮疹和化膿性結膜炎等。
淋巴結感染者可突然發熱、發冷、頭痛、咽痛、頸及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白細胞增高,並有程度不一的單核細胞增多。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主要區別是:

① 利斯特氏菌感染者嗜異性凝集試驗陰性;

拭子培養可分離到利斯特氏菌。
孕婦患利斯特氏菌病後可能表現為亞臨床型,亦可有急性發熱而與流感相似,有時又類似腎盂腎炎。病情多不嚴重,但妊娠5個月後發病者,胎兒可能受嚴重影響。
有腦膜炎者多數同時有敗血症存在,部分病人可僅表現為敗血症,其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菌引起者並無特殊之處。利斯特氏菌還可引起心內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及。接觸病畜還可引起化膿性皮膚感染或化膿性結膜炎。

診斷方法

利斯特氏菌病鏈球菌
人類利斯特氏菌病沒有特異的臨床徵象,臨床識別比較困難。凡新生兒感染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發熱而原因不明時均可疑及本病。但應與流感、粟粒性結核等鑑別;確診有賴於分離到致病菌。在疾病早期取血、骨髓、腦脊液、受損皮膚黏膜及新生兒臍帶殘端、羊水、喉及外耳道分泌物、糞、尿等作細菌培養,均可分離到致病菌。由於利斯特氏菌與葡萄球菌、鏈球菌(包括肺炎鏈球菌)等有相同的抗原,可引起交叉反應,故血清學反應對診斷幫助不大。

鑑別診斷

應與流感、粟粒性結核、傷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敗血症等鑑別。

治療方法

利斯特氏菌病慶大黴素
多採用氨苄青黴素或青黴素治療、慶大黴素四環素氯黴素紅黴素卡那黴素、磺胺嘧啶等也有效。利斯特菌性腦膜炎的最佳治療是用青黴素G7.5萬~10萬u/kg靜脈注射每4小時1次,直至退熱後再繼續10~14日。頭孢菌素是無效的。對心內膜炎和原發性菌血症,應該用青黴素G(7.5萬~10萬u/kg靜脈注射每4小時1次)加土布黴素(1.7mg/kg靜脈注射每8小時1次),心內膜炎的療程為6周,原發性菌血症的療程為退熱後再繼續2周。眼腺型利斯特病和利斯特皮炎用紅黴素可獲良效,劑量為無味紅黴素30mg/(kg.d)分4等分每6小時1次口服,直到退熱後再繼續服1周。
青黴素一般能治癒利斯特菌病。如心瓣膜受染,也可加用第二種抗生素如妥布黴素。眼部感染可口服紅黴素治療。

預防方法

利斯特氏菌病青黴素
預防措施主要是消滅動物中的儲存寄主,牛奶經巴氏消毒後再飲用,積極治療孕婦患者等。
1、肉類、禽類、魚類等食物,要完全煮熟後才能食用。大多數肉類溫度要達到71℃,才能夠完全熟透。禽類腿部的肉要達到82℃才能煮熟。如果你無法測量肉的實際溫度,那就等到肉里不帶血絲,魚肉的中間部位不再透明時再吃吧!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能夠完全煮沸。要注意,食物煮熟之前,一定不要品嘗。

2、不要直接吃熟食,煙燻的肉類、魚類,醃製的類、類。吃之前,一定要加熱到冒出熱氣才行。有些食品是預先加熱過的,比如熱狗,但最好也要重新加熱到冒出熱氣再食用。那些不需要冷藏的罐裝食品或耐貯存食品則可以直接食用。

3、剩菜要充分加熱後再吃。

4、不要食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或奶製品,除非它們的標籤上標明了是由經過高溫滅菌後的牛奶製成的。

5、水果及蔬菜要徹底清洗乾淨或削皮後再吃。

6、生熟分開。將生肉與蔬菜以及煮熟的食品分開擱置、存放。

7、處理完未清洗的果蔬、生肉、生禽、海鮮及熟食,要用摻有洗滌劑熱水清洗雙手、台面、砧板、餐具及其他用過的器皿。這樣,你再用它們盛放乾淨的食品或熟肉時,就不會污染其他食物了。注意不要讓生禽肉包裝里的肉汁污染到已經清洗過的物品(如砧板)或其他食品。

8、那些易腐爛的食品及熟食,一旦打開包裝,即便沒過保質期,也應該儘快吃完,因為包裝上的保質日期通常是針對未開封的食品而言的。

9、最後,為了保證食品不受各種致病菌的污染,最好將冰櫃冷藏室的溫度設定在2~4℃之間,冷凍室的溫度設定在–18℃或以下。你可以用一個溫度計,來隨時監控冰櫃內的溫度。
需要注意的是,利斯特菌病是一種很頑強的致病菌,即使在低溫狀態下,它們依然可以生存、繁殖,所以,剩菜及熟食都應該儘量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主要危害

利斯特氏菌病孕婦 利斯特氏菌病
大部分情況下,利斯特菌病可能並不會嚴重危害到你的健康,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會危及你的健康。新生兒、老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容易感染利斯特菌病引發的危及性命的併發症,諸如敗血症、腦膜炎等。

即使利斯特菌病沒有讓你病得很重,但它對你腹中寶寶的危害卻會很大,特別是在這種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它會感染胎盤羊水及寶寶,可能會引起流產和胎死宮內。

被利斯特菌感染倖存下來的寶寶容易發生早產。很多這樣的寶寶出生時就會病得很嚴重,或者在出生不久後患上各種病症,如敗血症、呼吸困難、發熱、皮膚疼痛、多器官功能損害、腦膜炎等。有的寶寶可能還會患上長期的併發症,甚至死亡。

並發疾病

1、孕婦妊娠5個月後患利斯特菌病發病者,胎兒可能受嚴重影響。
2、有腦膜炎者多數同時有敗血症存在,部分病人可僅表現為敗血症,其臨床表現與其他細菌引起者並無特殊之處。利斯特氏菌還可引起心內膜炎、關節炎骨髓炎腹膜炎膽囊炎。接觸病畜還可引起化膿性皮膚感染或化膿性結膜炎。

相關介紹

利斯特氏菌病單核細胞增生利斯特菌
利斯特菌的致病過程
單核細胞增生利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入侵身體時會霸占寄主細胞的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用於入侵其他細胞。
利斯特菌能導致一系列不同的疾病,其中最嚴重的是腦膜炎。感染從細菌與細胞表面的一種受體結合開始,並且能使細胞將其攝入。這種細菌能夠在細胞中擴增,然後利用一種叫做ActA的蛋白來刺激寄主細胞的肌動蛋白在細菌的一端形成細絲。

當這些纖維絲伸長時,它們能將細菌推向細胞外膜。然後,細菌進入到新的細胞並開始新的侵染循環。在大多數細胞中,有兩種細胞膜脂質——PIP2和PIP3與新肌動蛋白絲的形成有關。PIP3由一種叫做PI3激酶的酶利用PIP2合成。這些脂質吸引並改變調節肌動蛋白裝配的蛋白的功能。PIP2和PIP3還防止加帽蛋白(cappingprotein)與肌動蛋白絲末端結合併使新的肌動蛋白絲能夠裝配。

由於利斯特菌能夠刺激肌動蛋白的裝配並且PIP2和PIP3定位在新肌動蛋白裝配的區域上,因此研究人員決定調查這些脂質在利斯特菌感染中的功能。研究發現這些脂質位於遷移細菌的前面,而且當用能抑制PI3激酶的分子處理細菌會減緩細菌的運動——這意味著利斯特菌依靠PI3激酶運動。

研究顯示利斯特菌能夠識別進出信號,而大部分的這類信號來自細胞外部的分子結合受體。在利斯特菌中,這種胞內病原體能夠利用來自細胞膜內部的信號。而且,細胞內細菌能夠將寄主細胞膜脂質吸引到它的表面,並且這些膜脂質便利細菌遷移進細胞內。

這項研究證明利斯特菌是一種能用於研究磷酸肌醇(phosphoinositides)調節肌動蛋白骨架機制的簡化模型系統,而且這種模型系統還有可能促進人們對這些磷脂控制細胞肌動蛋白骨架機制的了解。這些發現還為研究細菌的運動提供了重要線索,並且還為PI3激酶抑制劑用於控制利斯特菌感染打開了大門。

利斯特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廣泛存在於污水、青貯飼料、土壤和動物體內,可引起人類腦膜炎、敗血症等感染。大多數感染是散發的,但亦可引起暴發流行。此菌通過食物傳播,與其有關的食物包括乳酪、生的蔬菜、魚、肉和奶等。臨床表現為腸胃炎,伴發熱。雖然利斯特菌感染多見於新生兒和孕婦、免疫抑制病人、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病人及老年人,但感染亦可發生在健康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