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弦琴的由來
扎木年,是藏族彈弦樂器,藏語意為聲音悅耳的琴,俗稱藏族六弦琴,深受藏族人民喜愛,是歌舞常用的伴奏樂器。
相傳遠古時期,西藏還是汪洋大海,波浪有規律地此起彼伏,濤聲有節奏地傳向遠方,動人的韻律在天神耳邊縈繞,令他心花怒放、為之傾倒。有一天,從大海中走出來一位手持扎木年的妙音天女,她一邊彈著手中的扎木年,一邊盡情歌舞。妙音天女之父是天神,母親是大海,她不僅愛好詩詞文學,對音樂藝術也有較高造詣,藏族人民十分喜愛她,故此,扎木年也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但究其起源,眾說不一。有學者認為它是古代由印度傳入西藏的;也有人認為是唐代從內地傳入藏區的。而為數較多的西藏學者根據藏文古文獻記載認為:扎木年源於西藏本土,是藏族人民自己創造的鄉土樂器。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家田聯韜先生曾多次前往藏區考察,他也確認扎木年是藏族人民自己創造的樂器。在藏族地區眾多古老的佛教寺院門前都有四大天王塑像,其中一位手中所持的樂器就是扎木年。六弦琴的外形構造與演奏方法
傳統的扎木年,多用整塊桑、紅木、核桃木或檀香木挖制而成,長1米,琴箱似切開的半個葫蘆,上部呈菱形,下部為橢圓形腹腔,其中蒙以山羊皮或獐子皮,在菱形面板上開有一個彎月形音孔,腹腔琴背與皮膜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7條豎向凸紋。琴頭刻有龍頭雕飾,民間又稱其為龍頭琴,弦槽兩側各置3軸。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粘以按弦指板、無品、張6條羊腸弦或線弦。扎木年一直保持著古樸的造型,有的琴身由上下兩截相接而成,民間風趣地稱上截為母、下截為父。演奏時,大多席地或坐在椅子上,琴箱斜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片彈奏。
六弦琴的套用
扎木年的套用範圍廣泛,除用於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外,牧民還經常用來彈唱自娛,有些地方還用於宗教儀式活動。改良的扎木年還用於獨奏,較著名的獨奏曲目有《阿媽勒火》、《達娃雄奴》和《耶幾長木》等。“鳥兒不能沒有翅膀,藏族人民不能沒有歌舞。”在西藏等藏族地區,每逢年節、喜慶、豐收或集會,藏族人民都愛用歡歌曼舞來抒發心中的喜悅之情。他們彈起扎木年,跳起歡快的踢踏舞,歌頌黨的好領導,讚美幸福的新生活。扎木年的琴聲、人們的歌聲和歡笑聲,匯成一首歡樂的交響曲。
吉他六弦琴
吉他(英語:Guitar),又譯六弦琴。屬於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吉他常以獨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當然,在室內樂和管弦樂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簡介
概述
吉他(英語:guitar),又譯六弦琴。其面板與背板都是平的,琴身腰部一般無角而往裡凹,古典吉他一般無凹陷。琴頸很寬,長,指板上有弦枕並裝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屬制的橫格,稱之為「品」,它把琴弦劃分為許多半音。吉他被用於多種音樂風格, 它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弗拉門戈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吉他亦有被於用古典音樂,有大量的獨奏曲, 室內樂和管弦樂中偶有使用。它通常有六弦,但亦有四弦、八弦、十弦和十二弦。吉他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歷史悠久、以木製共鳴箱擴音的木吉他,二是二十世紀被發明、以電擴音器擴音的電吉他。原聲吉他有四種:平面吉他(在中國也叫民謠吉他),拱面吉他(又名爵士吉他),古典吉他和弗拉門戈吉他。木吉他通常被用於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及流行音樂。 電吉他則通常被用於搖滾音樂、藍調及流行音樂。電吉他的發明對西方流行文化及音樂有重要影響。
另有一點鮮為人知的是,吉他家族中最“貴族”的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
形狀構造及工作原理
作為樂器家族中弦樂器的一員,吉他是一種通過撥動上面一根根的琴弦發出聲音的有弦的演奏樂器。彈奏時用一隻手撥動琴弦,另一隻手的手指抵在指板上,後者是覆蓋在琴頸上的金屬小條。彈奏出來的聲音會通過吉他的共鳴箱得到增強。吉他譜
通常吉他演奏都使用吉他的專用譜:和弦譜和TAB譜,又稱六線譜還有文本吉他譜。當然也有傳統的五線譜及簡譜。
發展簡史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爾,古巴比倫和古波斯的各種古彈撥樂器。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的類似現代吉他的樂器,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西臺人城門遺址上的“西臺吉他”。8字型內彎的琴體決定了吉他屬樂器特有的聲音共鳴和樂器特點,這也成為吉他與其它彈撥樂器的最顯著特點。在十三世紀的西班牙,由波斯語逐漸演化成的西班牙語吉他一詞就已經形成,在當時種類繁多的樂器中,已經出現了“摩爾吉他”和“拉丁吉他”。其中摩爾吉他琴體為橢圓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屬弦,演奏風格比較粗獷;拉丁吉他琴體為與現代吉他類似的8字型平底結構,使用羊腸弦,風格典雅。
文藝復興時期是吉他的鼎盛時期。十六世紀四對復弦的吉他和它的近親——用手指彈奏的比維拉琴,在演奏與創作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吉他和比維拉琴不僅深受民眾喜愛,而且還常常成為宮廷樂器。當時的吉他、比維拉大師有米蘭、納樂瓦埃斯、穆達拉,以及十七世紀時五組復弦的巴洛克吉他時代大師桑斯、科爾貝塔、維賽等。他們的許多作品現在仍是現代古典吉他曲目中的不朽財富。當時吉他、比維拉琴等樂器所使用的記譜方法還不是現在的五線譜,而是用橫線來代表各弦,用數字或字母表示音位和指法,與現在民謠吉他中使用的六線譜類似的圖示記譜法。
當時著名的魯特琴大道蘭和魏斯等人的作品經後人改編,在今天的古典吉他曲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偉大的巴洛克音樂集大成者巴赫所創作的不朽作品如大提琴、小提琴組曲、奏鳴曲的吉他改編曲,在古典吉他曲具有不朽的價值。十八世紀後期魯特琴和比維拉琴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五對復弦和其後出現的六對復弦吉他也漸漸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1800年前後,全新的六根單弦的吉他以其清晰的和聲及調弦方便等優點很快得到了幾乎全歐洲的青睞,古典吉他的黃金時代終於到來了。
十九世紀初,活躍在當時吉他音樂中心巴黎、維也納還有倫敦的最著名的吉他大師有索爾,阿瓜多,朱利亞尼,卡羅利,和卡爾卡西。其中索爾和朱利亞尼除了是吉他大師外還是出色的音樂家,他們以傑出的才華為六弦古典吉他創作了包括協奏曲在內的第一批大型曲目,為六弦吉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索爾在創作上承襲海頓、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傳統,除寫作歌劇、舞劇音樂外,還為吉他創作了包括系統的練習曲、教程在內的大量優秀作品,被音樂評論家稱為“吉他音樂的貝多芬”。
十九世紀後期著名的吉他音樂家有考斯特、默茨、卡諾、雷岡第等,他們為吉他創作的很多優秀作品都成為了十九世紀吉他音樂的經典。吉他能在二十世紀蓬勃發展並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近代吉他之父”泰雷加對吉他從製做、樂器性能、演奏技術直至曲目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革新。泰雷加和他的老師阿爾卡斯一直致力於與吉他製作家托雷斯合作,並最終生產出了琴體擴大、音量增大、樂器性能明顯改善的現代古典吉他。
吉他成為和鋼琴、提琴一樣被人們廣泛喜愛的高雅樂器,在全世界流行開來,還吸引了許多專業作曲家為吉他寫下了大量高水平的音樂作品。
吉他分類及演奏
學術定義
吉他根據不同的結構和發聲原理可以大致分為木吉他(民謠/指彈吉他,弗拉門戈吉他)、電吉他(如標準電吉他和低音電吉他)和古典6弦琴(古典吉他)三種。所有被稱之為吉他的樂器都有一共個同點,也是吉他一詞的關鍵定義,即:構成弦為EADGBE的六弦琴(從粗弦到細細弦,即6—1弦)。例如尤克里里、lute琴、比維拉琴等。由於它們構成弦定音不是EADGBE,弦數也並非六根,所以就不是吉他了。那么古典大師葉佩斯推廣的十弦琴是吉他嗎?當然是。其實”十弦吉他“依然是六弦琴,因為增加的四根弦是⑥弦的輔弦,並非構成弦。構成弦是指各弦之間相鄰音程大於等於三度,常見為四度和五度。這樣最有利於在其中安排多聲部的指法。而輔弦則是為使音最低的一根構成弦繼續往更低的音階拓展,以形成完整低聲部和聲走向的,各弦之間音程是大二度或小二度的關係,不適合在其中構建和弦指法。
古典吉他
原名古典6弦琴。和豎琴(古典23弦琴、古典46弦琴等)、lute琴等同屬古典琴大類。可以獨奏、重奏,與交響樂隊協奏等等。是吉他家族中藝術性最高,適應面最廣,最有深度,最受藝術界肯定的一類,被稱為“世界三大經典樂器”(另外兩種是鋼琴,小提琴),其同時具備鋼琴的富麗堂皇與小提琴的優雅婉轉,又有“樂器王子”之稱;古典吉他早已經成為一種國際化的正規樂器,並不像弗朗明哥吉他只局限於演奏西班牙民族音樂。年齡較小或音樂天賦較高的孩子學吉他就應當學習古典吉他,只有古典吉他才具有與鋼琴、小提琴並駕齊驅的地位。它的演奏姿勢嚴格,技術也是最為規範和深奧的。民謠吉他
即老百姓們常見的彈唱吉他。正規的民謠吉他,各弦之間距離為7mm,共鳴箱結合處在14品。特點:①鋼絲弦②個頭比較大些,琴頸較細③琴弦為鋼弦與琴箱接頭處為十四品。④表面板上可能有一塊半月形保護板。⑤油漆往往較花哨,欠莊重。以伴奏為主 。弗拉門戈吉他
一種具有典型西班牙民族特色的吉他種類,風格較為粗獷。外觀看,弗朗門歌吉他比古典吉他更薄一些,製作所用材料與古典吉他大不相同。琴弦的技術高度,面板的鬆緊要求也完全不同,因為起步晚,真正的弗朗門歌吉他和演奏者在國內很少見到。電吉他
電吉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普通吉他加上拾音器、效果器、音箱等附屬檔案就是電吉他,電吉他主要用於電聲樂隊的中聲部填充、過門、間奏,有時會起領奏作用。匹克吉他
匹克即英文P I c K的音譯,就是撥片,匹克吉他用撥片來彈奏,匹克吉他的特點:①沒有圓音孔,而是“f”音孔,看上去象提琴的音孔。②張鋼絲弦。夏威夷吉他
這類吉他在我國很少見到。它需要平放在桌上或腿上,用圓鐵棒觸弦,用指甲套撥弦。演奏方法
吉他演奏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用手指彈奏,但指甲容易受損,故常有人使用假指甲或在指甲上塗上能強化指甲的指甲油, 二是使用彈片(Picks)撥弦, 三是用金屬圓管(滑奏吉他, Slide Guitar)演奏, 第四種較冷門,是使用一種可帶在手指上的指套來演奏。1. 滑音(Slide)
2. 搥弦(Hammer-On)
3. 勾弦(Pull-Off)
4. 點弦(Tapping)
5. 推弦(Bending)
6. 揉弦吉他常用技巧
7. 掃弦(Sweep Picking):多用於電吉他演奏,常見於重金屬搖滾樂。
8. 打弦(Slap):多用於低音吉他(Bass)。
9. 琵音
10.顫音
11.泛音
12. 顫指(輪指):古典吉他最迷人的演奏技巧之一。其中塔雷加(Tárrega)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是輪指奏法的代表作。
13. 打板民謠常用技巧
14.制音
15.切音
16.搖把(搖桿)搖把顫音
17.拍泛,一種用手指在天然泛音的區域拍出來的泛音的技巧
18.悶音,一般用×標示出來。悶音和切音是不同的,悶音是在音還未發出時就止住,而切音時音已經發出只是馬上止住。悶音演奏時,用按弦的左手稍微放鬆,但仍接觸在上面。切音是用手指按住弦使音停止。
19.Mute-Attack 由日本吉他演奏家押尾光太郎的演奏方式(源於弗拉門戈的演奏技巧),在食指撥弦後順勢用中指和無名指指甲部分擊打高音弦的一種技巧,可以使一把吉他演奏出來的聲音更加立體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