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舍簡介
概述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Site-MemorialoftheAugust1NanchangUprising)位於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江西大旅社”。館舍的由來
1927年7月下旬,參加起義的部隊包租下這幢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後又多次在此舉行會議,成為領導起[1]義的指揮中心。1957年定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鎏金館額由陳毅元帥手書。
1997年,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筆為該館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現供參觀的有:會議大廳即原“喜慶廳”、周恩來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辦公室臥室、軍事參謀團辦公室、第二十軍第一師警衛連及衛生處住房,二、三樓陳列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照片、圖表、繪畫和文物。舊址門首懸掛著陳毅手書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鎏金橫匾,大樓的二、三層,已闢為4個陳列室和一個題詞紀念室,以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圖表、照片、文物以及參加南昌起義的老同志題詞,生動地再現了南昌起義的光輝歷史篇章。還按原貌恢復曾經舉行過領導會議的喜慶禮堂,周恩來工作過的25號房間,林伯渠的辦公室兼臥室的20號房間,軍事參謀團的辦公地點9號房間,部分起義領導人住過的10號房間,以及在一樓天井兩側的警衛連和衛生處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樓的展廳還陳列了一組周恩來生平的照片。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江澤民總書記在建軍70周年前夕題寫“軍旗升起的地方”7個金光閃閃的大字。2
歷史資料
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槍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率領起義軍兩萬餘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址就設在當時的總指揮部舊址內。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地處南昌市繁華的中山路段380號,這幢外觀呈銀灰色,座南朝北,樓高四層的回字型建築,原為江西大旅社,始建於1922年,1924年建成,採用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外觀以具有西洋風格的水泥浮雕裝飾門窗,樓內有一寬大的天井,天井裡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顯示出中國傳統建築的獨特格局。
當時的江西大旅社共有客房96間,設有茶樓酒館,煙賭娼俱全,是二十年代南昌城內首屈一指的豪華大旅館。由於地處鬧市區,來往人員複雜,因此在這裡進行革命活動非常隱蔽。1927年7月賀龍部隊二十軍進駐南昌後,其第一師將江西大旅社整個包租下來,把師部設在這裡。
江西大旅社的喜慶禮堂,原是給有錢人做壽,辦喜事用的地方,起義指揮部臨時把它做為會議室,多次在此召開重要會議,研究和部署起義的有關問題。7月27日,在旅社的喜慶禮堂內,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宣告成立,江西大旅社便成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部。
起義準備
1927年,正當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節節勝利蓬勃發展之際,國民黨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卻相繼發動反革命政變,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南昌起義時任第九軍副軍長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經過充分醞釀,審時度勢,決定“在南昌舉行暴動”。192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在武漢召開擴大會議,作出歷史性決策,決定在南昌舉行起義,成立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4人組成的前敵委員會,準備組織中國共產黨所掌握和影響的一部分力量,聯合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重返廣東,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再次北伐。
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以及一大批國民黨左派人士於7月中、下旬紛紛來到九江,積極醞釀起義。
至此,我黨掌握和影響的兵力有: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第二十軍、第十一軍第十師、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等,總計二萬餘人。
這時,汪精衛卻加緊了在軍隊的“清共”活動,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的共產黨員葉劍英及時覺察了汪精衛等的陰謀,緊急和葉挺、賀龍、高語罕、廖乾五在九江甘棠湖中小船上進行了磋商,議定賀龍、葉挺迅速率部開赴南昌。
1927年7月25日至26日,賀龍、葉挺部隊由九江先後乘火車南下,經過牛行車站抵達南昌,指揮部分別設在宏道中學和心遠中學。起義部隊到達南昌後,賀龍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一師司令部的名義將江西大旅行社包租下來,7月27日中共前敵委員會在此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決定起義由原定28日改為30日舉行。
7月28日,周恩來在第二十軍軍部會見賀龍,面告起義計畫,並徵求意見。賀龍堅定地表示:“我完全聽共產黨的話,黨要我怎樣乾就怎樣乾。”周恩來以前委名義任命賀龍為起義軍總指揮。
7月30日晨,張國燾從九江趕到南昌,前委立即召開擴大會議。由於張國燾仍對張發奎存有幻想,所以主張一定要得到張發奎同意後方能舉行起義,遭到周恩來等人的堅決反對。31日前委會議作出最後決定:8月1日凌晨四時舉行起義。
內部展品照(11張)7月30日下午,葉挺在心遠中學內召開了第二十四師營以上軍官會議,傳達了起義的決定,並進行了戰鬥部署。
7月31日下午,賀龍在宏道中學內召開第二十軍團以上軍官會議,宣布起義的決定。
1927年7月31日下午,賀龍、葉挺共同簽署了由葉挺起草的作戰命令。
7月31日晚,李立三、陳賡率部接管了江西省銀行,並在市內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
7月31日晚,朱德以請客為名,在大士院32號牽制了敵第三軍第二十三、二十四團的團長和團副,有力配合了
起義戰鬥
由於第二十軍中的一個副營長投敵告密,中共前委當即決定起義提前兩小時舉行。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在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起義部隊,以“河山統一”為口令,領系紅領帶,膀扎白毛巾,在馬燈和手電筒上貼紅十字,向駐守總指揮部、新營房、大營房、老營房、天主堂、牛行車站等的敵軍發起猛烈進攻。戰鬥打響後,駐守總指揮部的敵警衛團事先得到告密,憑藉有利地勢,在鼓樓、街亭、圍牆等制高點上以密集的火力阻擊起義軍。賀龍、劉伯承、周逸群等站在指揮部小樓門前的台階上親自指揮戰鬥,起義軍官兵奮勇從正面衝上鼓樓,壓制住敵人的火力,並調部隊從後院翻牆沖入敵陣,與敵人進行白刃格鬥,戰鬥持續三個多小時,終於全殲敵軍,並乘勝全殲附近的省政府警衛連和軍樂連,攻占省政府。
總指揮兼第二十軍軍長第二十軍教導團事先以換防拜訪為名,偵察了大校場營房敵軍的情況。起義戰鬥打響後,教導團一總隊從西面正門沖入敵營,三總隊解決敵軍警戒後從東南方衝進敵營,二總隊從北邊越牆攻入敵營,四總隊隨即跟進收繳敵人武器。許多敵人來不及穿好衣服,便做了俘虜。
葉挺部第七十一團事先全面偵察了駐紮在天主堂的敵軍的營部、團部、槍械及警戒情況。戰鬥打響後,敵軍措手不及,倉惶
外逃,被火力擊退後轉回天主堂據險固守。第七十一團中共黨員、共青團員組成突擊隊,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再次發起正面進攻,經過激烈爭奪,終於沖開敵軍防守
的大門。另一部分指戰員翻越城牆從背後夾擊,敵人紛紛投降。隨後乘勝全殲附近匡廬中學敵軍。七十一團另部負責攻打敵衛戍司令部,在機槍火力掩護下,對敵猛烈射擊,全殲敵警衛隊,並乘勝對南昌衛戍司令部敵警衛連展開凌厲攻勢,敵軍繳械投降。
駐守貢院的敵軍因團長不在,失去指揮,受到葉挺部第七十二團進攻後慌忙奪路外逃,遭起義軍火力阻擊,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只好投降。
葉挺部第七十二團一部會同廣東北江農軍,事先察看新營房敵軍的地形、人數和裝備等情況,並秘密布置好兵力。戰鬥打響後,敵軍從夢中驚醒,來不及組織抵抗即被繳械。
起義戰鬥打響後,第二十軍第四團衝進敵巡防隊營房,全殲敵軍,控制了牛行車站,擔負起警戒南潯鐵路、封鎖贛江水道的重要任務。
經過浴血奮戰,起義軍擊潰了南昌守敵,繳獲了大量的槍枝彈藥,占領了全城。
起義經過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武裝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從此誕生了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嶄新的人民軍隊。為了紀念中國革命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在當年起義的總指揮部大旅社舊址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起義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2600餘件。經過維修和更新陳列,現在紀念館共展出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280多張、文物資料60多件,並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南昌起義的全過程及其重大歷史意義。紀念館還下轄4處八一起義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花園街2號的朱德舊居。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八一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和7月,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使中國人民從1924年開始的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敗。
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於7月12日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領導。下旬,決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分國民革命軍,並聯合以張發奎為總指揮的第二方面軍南下廣東,會合當地革命力量,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聶榮臻、葉挺等在九江具體組織這一行動,但發現張發奎同汪精衛勾結很緊,並在第二方面軍中開始迫害共產黨人。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依靠自己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實行在南昌暴動”。據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等組成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導這次起義。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11軍第24、第10師,第20軍全部,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以及朱德為團長的第五方面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全隊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由九江、塗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組成前敵委員會,領導加緊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
此時,國民黨武漢政府的第五方面軍(總指揮朱培德)第3軍主力位於樟樹、吉安、萬安地區,第9軍主力位於進賢、臨川地區,第6軍主力正經萍鄉向南昌開進;第二方面軍的其餘部隊位於九江地區;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軍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餘人駐守。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於8月1日舉行起義。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開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計畫,第20軍第1、第2師向舊藩台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起進攻。激戰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挺),子彈70餘萬發,大炮數門。當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第73團全部、第75團3個營和第74團機槍連,在聶榮臻、周士第率領下起義,8月2日到達南昌集中。[2]
起義成功後,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於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鬥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並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餘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民眾數萬人集會,慶祝南昌起義的偉大勝利和革命委員會的成立。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急令張發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畫,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沿撫河南下,計畫經瑞金、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占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起義軍進至進賢縣時,第10師師長蔡廷鍇驅逐在該師工作的共產黨員,率部折向贛東北,脫離起義軍。由於起義軍撤離南昌比較倉促,部隊未經整頓,加上酷暑遠征,部隊減員較多,7日到達臨川時,總兵力約1.3萬人。
起義軍在臨川休息3天,繼續南進。8月25日,先頭到達瑞金縣壬田以北地區。這時,駐廣東的國民黨軍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調錢大鈞部9000人,由贛州進至會昌、瑞金地區,並以一部前出至壬田,阻止起義軍南下;調黃紹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今大余)向雩都(今
於都)前進,支援錢大鈞部作戰。在這種形勢下,中共前委決定乘錢、黃兩路兵力尚未完全集中實施各個擊破。當日,起義軍向壬田守軍發動進攻,殲其一部,於
26日攻占瑞金縣城。接著,集中兵力進攻會昌的錢大鈞部主力,激戰至30日,攻占會昌縣城。兩戰殲錢大鈞部6000人,繳獲槍2500餘支(挺)。起義軍
傷亡近2000人。9月初,起義軍一部在會昌西北的洛口地區,擊退黃紹竑部的進攻。
會昌戰鬥後,起義軍陸續折返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省長汀、上杭,沿汀江、韓江南下。9月22日,第11軍第25師占領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主力繼續南進,於23日占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制第25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安,令陳濟棠、薛岳部3個師1.5萬餘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
根據上述情況,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集中主力6500餘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28日,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山湖(玉湖)附近地區同東路軍遭遇,將其擊潰,繼向湯坑(今豐順市)推進,在汾水村地區與敵再次激戰,至30日,起義軍傷亡2000餘人,無力再戰,遂向揭陽撤退。是日晚,黃紹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義軍主力在流沙(今普寧市)與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員會會合,繼續向海豐、陸豐地區撤退,在經過流沙西南鍾潭村附近的蓮花山時,再次遭到東路軍的截擊,激戰不勝,部隊大部潰散。革命委員會和起義軍領導人分散轉移,餘部1300餘人進入海、陸豐地區。駐守三河壩的第25師,在給錢大鈞部以重大殺傷後,向潮安轉移,10月5日在饒平縣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師一部會合。此後,這兩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戰閩粵贛湘邊,最後保存起義軍約800人,參加了湘南起義,並於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慶祝勝利
八一起義紀念館1927年8月1日上午,八一起義勝利的訊息傳遍南昌全城。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國民黨中央執委會的名義,在省政府西華廳召開了中央委員和各省區、特別市、海外黨部代表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命了幹部,通過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宣言》、《中央委員及各省區、特別市、海外黨部代表聯席會議宣言》、《執監委會對時局宣言》,闡明了起義的宗旨和綱領,指出要在最短時間內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重新選舉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指導全國革命運動更正確、更迅速發展。1927年8月2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公眾體育場召開有各界民眾五萬餘人參加的就職典禮和軍民聯歡大會,慶祝起義的勝利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成立。
8月3日,起義軍按照中共中央在起義前的決定,開始撤離南昌,取道臨川(撫州)、宜黃、廣昌,南下廣東,以期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占領出海口,取得國際援助,然後重新舉行北伐。在南下途中,起義軍8月7日到達臨川後進行了整頓,雖取得了會昌作戰等重大勝利,經福建長汀、上杭進入廣東,占領了潮州、汕頭,但終因敵強我弱,遭受嚴重挫折。起義軍失利後,部分起義領導人分別從汕頭、甲子港、神泉等港口轉移;起義部隊一部分轉入海陸豐地區,與當地農軍會合,繼續堅持鬥爭;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過贛南三整、湘南起義後,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湘贛邊界井岡山會師,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景點集萃
整棟樓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轉泥建築,是當年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創建於1956年,是首批國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首批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多年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致力於館藏文物的徵集和研究,不斷豐富館藏文物,同時對總指揮部舊址進行了維修和翻新,對現有陳列進行了更新、改進。運用高科技手段,採用
聲、光、電同步進行的大型沙盤模型,真實地反映了當年八一起義的戰鬥過程;運用多媒體影視合成景像,生動地再現了"朱德施計"的故事情節;運用電動圖表、
繪畫、雕塑等現代化手段,豐富了整個大廳的陳列內容,新的陳列和復原陳列相結合,更富有生動性和教育性。紀念館系五層大樓,共96間房。現闢為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展出面積達1500平方米,展線長350米。
八一起義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2600餘件。經過維修和更新陳列,現在紀念館共展出具有歷史價值的照片280多張、文物資料60多件,並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展示南昌起義的全過程及其重大歷史意義。紀念館還下轄4處八一起義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花園街2號的朱德舊居。
相關景點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中心的人民廣場南端。1977年“八一南昌起義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為長方體,總高45.5米。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牆,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漢陽造”步槍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相關資料
名為“八一南昌起義”的雕塑從北京運抵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並著手安裝,該雕塑是由中央軍委為紀念建軍80周年贈送給新八一起義紀念館的。該雕塑形體高大,且為銅鑄,非常重。為避免損壞,從北京起運時,雕塑被分成5個部分,到南昌後進行現場焊接,預計今日下午可全部裝好。據介紹,銅像底座到旗桿的總高度約5米,銅像寬度2.8米,長7.2米左右;人物高度約為2.5米,總重量約9噸。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雕塑設計了兩組人物,共12人。第一組人物由5個人來反映起義有5個方面的象徵,第一個人是主角,他高舉著紅旗象徵武裝鬥爭;第二人高舉手槍,象徵打響了第一槍;第三人舉著馬燈,說明南昌起義是在凌晨舉行,同時寓意南昌起義點燃了革命的火種;第四人吹著號,則寓意吹響了革命的號角;第五個人拿著長槍,有一個招手的動作,號召後面的部隊起義……
在第一組後面還有7個人,象徵著革命旗幟不斷舉起,革命隊伍不斷壯大。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美術設計處的設計師張飆說,為使人物的表情更加生動,全體創作人員都到部隊去體驗生活達20多天,與戰士們同吃同住,捕捉他們的神情,這12個人物雕像都有軍人的原型,最後才有了這一經典之作。
七大元帥
元帥——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朱德,無論從哪個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帥交椅非他莫屬。由於在黨史軍史上的地位極為特殊,今天人們對他的誤解也最多。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少年下田勞作並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範,畢業後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盪,他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傑”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元帥——林彪(1906-1971)湖北黃崗縣人
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代表,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資歷倒數第二,位列第三是由於當時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黃岡縣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連長。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元帥——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最大。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而毛澤東對他則別有看法。授銜時劉伯承在黨內軍內已無實權,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資歷,二是他在軍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澤東不會將他對劉的看法公開化。
元帥——賀龍(1896-1969)湖南桑植縣人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賀龍,藉助南昌暴動總指揮和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的資歷成為元帥。他未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軍事造詣和戰績沒有任何出色之處。他創建紅二軍團時有很強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間洪湖蘇區僅能自保,談不上發展。後人往往將此歸罪於夏曦洪湖肅反,其實鄂豫皖蘇區的肅反比洪湖蘇區更為嚴重。抗戰時一二零師是八路軍的三個師中力量最弱、戰績最小的,長期擔任預備隊的角色。賀龍解放戰爭時僅任晉綏軍區司令這一兵團級的職務,建國後任體委主任。但如僅就表象認為賀龍一無是處也不客觀,授銜時他在軍委中位置僅次於彭德懷和林彪,廬山會議後他更擔任了軍委第二副主席,成為毛澤東牽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軍銜制就出自他的手筆。
元帥——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縣人
陳毅,一身代表著南方三年游擊戰、新四軍、第三野戰軍三個派系。他是半路出家從軍的文人,軍事造詣有限。抗戰以來他指揮的較大戰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賴粟裕。但他在軍中的資歷和地位,以及他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歷史淵源,而使得這三個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元帥——聶榮臻(1899-1992)四川江津縣人
聶榮臻,華北野戰軍的代表。儘管他曾在黃埔軍校任職,但實際也沒有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他指揮華北野戰軍同傅作義對峙三年,沒有出色的戰績。他一生的軍事業績中,凡輝煌之處往往與林彪有關:紅軍時期他是紅一軍團政委;抗戰開始時他擔任一一五師副師長;平津戰役又是東野與華野聯合作戰,以至於北京軍事博物館的一位創作員曾經說過:“要想寫好《聶傳》,先得搞好《林傳》。”
元帥——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葉
劍英,沒有派系背景,沒有實際戰績。由於在十人中名列最後,容易誘發人們揣測。實際上,因上述幾個因素的制約,除他之外找不出別人能平衡這個位置了。確定
葉劍英為元帥在於他的特殊地位和資歷,從北伐直到建國,他一直充當著“中共軍方在政壇上的代表”這一角色,除他之外黨內軍內再無他人有這種特殊地位了。而
在資歷方面,他的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和劉伯承。自雲南講武堂畢業後,他在粵軍中長期擔任高級幕僚的職務,當他協助老蔣率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時,林彪還沒進黃埔的大門呢;長征中他一度接替劉伯承任紅軍總參謀長;解放戰爭三年,他又任總參謀長直至建國。在重大歷史事件中,他兩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賀龍、葉挺通報朱培德的動態而直接引發了南昌暴動;三五年過草地時他的作為又導致了紅軍的公開分裂。且不說他在以後的歲月中,對粉碎“四人幫”和華、鄧之爭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於他本人軍事造詣與指揮能力如何,歷史沒給他機會證明。11
景點交通路線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7:30(周一閉館)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地址:南昌市江東湖區中山路380號
最佳旅遊時節:四季皆宜。
南昌公交:2路環線、7路環線(單行)、22路環線、302路內環、302路外環。
南昌捷運(ncrt):一號線勝利路步行街站。
南昌風景名錄
南昌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餘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
紀念館1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陳設實物、圖片等的房屋。 |
南昌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 |
景 點 | 八一公園 |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 百花洲 | 船山學社 | 翠岩禪寺 | 二十軍指揮部舊址 | 方誌敏烈士墓 | 蜚英塔 | 洪崖書畫院 | 渾圓山莊 | 江西省博物館 | 京東水上樂園 | 軍官教育團舊址 | 魁星閣 | 烈士紀念堂 | 梅嶺風景名勝區 | 夢山勝跡 | 南浦亭 | 寧王朱權墓 | 鄱陽湖候鳥保護區 | 青山湖 | 人民公園 | 孺子亭 | 繩金塔 | 十一軍指揮部舊址 | 水觀音亭 | 宋應星紀念館 | 桃花三村 | 滕王閣 | 天香園 | 文峰塔 | 西山萬壽宮 | 象山森林公園 | 新八一大橋 | 新四軍軍部舊址 | 沿江新綠帶 | 佑民寺 | 雲居山真如寺 | 朱德舊居 | 八大山人紀念館 | 南浦園 | 南磯山 |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