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觀音亭

水觀音亭

水觀音亭位於南湖湖心,始建於唐代。明正德年間,曾為寧王朱宸濠之妻婁妃的“梳妝檯”;萬曆年間,一度為相國張位別墅,稱“杏花樓”。清朝時為祭祀婁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又稱“水觀音亭”。水觀音亭始建於唐代,經歷明清兩代,曾名梳妝檯、杏花樓、因是庵。1919年民間募捐重修。1983年底重加修繕。南昌畫院設在此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水觀音亭水觀音亭

水觀音亭位於南湖湖畔,現南昌市南湖路34號。據傳明朝正德年間,曾為寧王朱宸豪之妻婁妃的梳妝檯。萬曆年間一度為相國張位的別墅,稱“杏花樓”,內設閒雲館。著名戲劇家湯顯祖、劉應秋、吳應賓等,在此多有吟詠。清朝時為祭祀婁妃,募捐修建,始名“因是庵”。東湖雜詩有:“婁妃妝檯何處尋,傳聞遺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貪福利,募緣建閣祀觀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有小巷通廣濟橋,巷口額稱“湖心觀音閣”。

亭周圍湖水瀅回,荷香四溢,景色宜人。1919年民間募捐重修,面積約200平方米。亭高兩層,四周用磚石砌牆,漲水時不淹。解放後,江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員合設於此,舉辦文物展覽。1986年重新維修,並增闢廣場、院門,現南昌畫院設於其內。

歷史沿革

水觀音亭水觀音亭
據《南昌府志》記載:杏花樓始建於唐,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寧王朱宸濠在此為其妻婁妃修建“梳妝檯”。婁妃,上饒人,明代有名的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尤以書法精湛。相傳她能以秀髮蘸墨書寫,杏花樓前兩塊巨石牌上的“屏”、“翰”二字,就出於她的青絲所書。

朱宸濠謀反失敗後,萬曆年間(公元1537~1621年),相國張位將此闢為別墅,改稱“杏花樓”,內設“閒雲館”。著名戲曲大師湯顯祖,以及劉應秋、吳應賓等文人在此與師對弈吟詩,著書立說,成立“杏花樓社”,著有《閒雲館集》等,時為文人墨客休憩相聚之所。至清初年間,因祀婁妃,居民在其西側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改稱“觀音亭”,又因擇水而居,俗稱“水觀音亭”。解放前,著名老藝人范慶雲、畫家傅抱石、徐悲鴻等都曾在此居住或雕刻、作畫。

杏花樓是一幢以四堵風火牆相隔的中間二層廳樓,兩旁各以單層廂房、白牆黛瓦、花梁朱柱、懸嵌壁畫式結構空透廊屋;在外形上,有重疊的階梯馬頭牆,挑檐翹角,高低錯落,層次分明,配以輕巧多變的石砌漏窗花牆,盡顯古雅之風格。湖島以太湖石為點綴,小徑曲折繞樓而行,極具江南風貌的樓閣。 南昌地名辦龔敏春:從《南昌市地名志》分析,觀音亭最早叫“因是庵”,後來作為古人張位的別墅時稱“杏花樓”,再後叫“觀音亭”。對於南昌畫院想恢復“杏花樓”命名的想法,不會反對,只要不是憑空杜撰的名稱就行。南昌地名辦顧問陶端正查看過一張南昌市的古地圖,發現婁妃的梳妝檯所處位置竟不在南湖,而是在相距數百米的墩子塘。可是,南昌市歷史上稱之為梳妝檯的地方只有一個。因此說,對待歷史上的東西,不要輕易地肯定或否定,不要自以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它允許多說並存。

《南昌掌故軼事》資料介紹古亭最早因婁妃得名“梳妝檯”(又名粉台),後來由張位修建並改稱“杏花樓”,內設“閒雲館”。至清代進行了一次募建,當時為祀婁妃(朱宸濠反叛失敗,婁妃投江自殉)。民間相傳,水觀音就是婁妃的化身。由此看出,古亭命名“杏花樓”的歷史比“水觀音亭”更悠久。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人果傳募捐重修因是庵,並改名為“觀音亭”。觀音亭位於湖中,湖中種有荷花,因此,民間俗稱“水觀音亭”。然而,重修後的觀音亭香火併不旺盛,清初詩人陳允蘅曾寫詩形容稱“人蹤看漸少,鬼語趁流瑩。”

民國時期,因年久失修,杏花樓與觀音亭逐漸傾圮。1916年,以張嘉猷、包發鸞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開始籌劃重修觀音亭,並於1918年修葺完成。1927年,南昌八一起義時,杏花樓和觀音亭成為了起義軍攻打駐守貢院(今八一公園)敵軍的一個戰鬥點。

據史料記載,杏花樓先後是陶英國小、省文管會的教學、辦公場所。“文革”時期,觀音亭被毀。1983年,杏花樓劃歸南昌畫院管理。經過全面整修,南昌書畫界創作、交流和展出的重要場所。2006年底,杏花樓被列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南昌畫院辦公室主任周靜韋介紹,早在2002年南昌擬推市內公交旅遊精品專線時,就向南昌市公交公司提出過建議,希望將此站牌上標註的“水觀音亭”更改為“杏花樓”。與此同時,還向市地名辦作過反映,可惜最終未能如願。至今,途徑南湖畔的33路和229路公車的站牌上,仍是“水觀音亭”幾個字。

“《補城名跡記》中詩云:‘婁妃妝檯何處尋,傳聞遺址在湖心。不道居民貪福利,募緣建閣祀觀音。’由此可見,杏花樓和觀音亭建造年曆不一,前者是明代以前,後者為清代以後,方位也分東西以牆相隔,各自立門戶。既然後者不復存在了,就應彰顯前者歷史熠輝。”周靜韋堅持地認為。觀點二:先有觀音亭 對於南昌畫院的說法,南昌市滕王閣管理處處長宗九奇發表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從歷史資料推斷,“杏花樓”原“因是庵”都是“觀音亭”建築的一部分,唐代始建時就是這樣。而且,那時的杏花樓叫閒雲館,是後來被改稱為杏花樓的。也就是說,此處叫觀音亭的時間比叫杏花樓要早,南昌畫院還未搞清這段歷史。如今,南昌知道此處叫“水觀音亭”比知道叫“杏花樓”的人多得多。基於這兩點,水觀音亭不必改稱為杏花樓,為尊重歷史,也不能改。

婁妃

明正德年間,上饒女子婁素珍,成都訓導、理學家婁諒之女,秉性聰穎,博學多才,能詩善畫,且頗有政治見地。婁素珍成年後,被選配寧王朱權五世孫朱宸濠為妃。

明朝正德14年,朱宸濠聽信術士胡言,欲奪帝王之位。婁妃寫詩規勸其夫,詩曰:“婦語夫兮夫轉聽,采樵須知擔頭輕。昨霄雨過蒼苔滑,莫向蒼苔險處行。”朱宸濠不聽勸阻,依舊舉兵謀反,後終被王陽明抓獲。婁妃亦跳進贛江自殉。婁妃投江後,屍首並未順流而下,而是倒流至南昌,市民見狀甚奇,認為婁妃生不從夫謀反,死亦不肯隨波逐流。王陽明念其義烈德賢,而命人在德勝門外贛江邊對婁妃禮葬。

乾隆年間,江西布政使彭家屏重新修築婁妃墓,並親筆題碑“前明寧王庶人宸濠婁妃在此”。“文革”期間,婁妃墓被破“四舊”而全部拆除。著名戲劇家蔣士銓寫有《一片石》和《第二碑》哀悼她。婁妃墓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婁諒的舊居,上饒市水南街勞動路婁家巷30號“理學舊第”,被南昌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婁諒因受其孫女婿寧王朱宸濠株連而被捕入獄,遺文散失,其子婁忱為傳父學,十年不下樓。

南昌旅遊景點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通過以下詳細景點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南昌,特別是對到南昌旅遊的朋友們更有幫助。  

南昌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