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紀念館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由大廳、展廳、文物廳、烈士芳名碑組成。展廳按照東江縱隊的發展歷程分為13部分:一、抗日救亡,武裝準備;二、組隊抗敵,突圍東移;三、返回敵後,恢復發展;四、挺進港九,營救精英;五、艱苦奮戰,扭轉局面;六、東縱成立,殺敵競賽;七、北進東進,全面發展;八、挺進粵北,抗戰勝利;九、自衛堅持,談判北撤;十、成立廣縱,轉戰華東;十一、邊縱成立,威震南粵;十二、廣縱南下,並肩戰鬥;十三、東縱戰士,老兵新姿。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
東江縱隊政治委員 林平
東江縱隊副司令員 王作堯
東江縱隊政治部主任 楊康華
館存陳列有658幅珍貴歷史照片和歷史文獻、70件老戰士捐贈的實物、15幅革命歷史題材的油畫、14幅動態作戰示意圖、一座包含6700多位烈士的英名碑等組成。共分為抗日救亡、武裝準備、組隊抗敵、突圍東移等13部分。整個陳列展示了南粵兒女從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奉獻犧牲的英雄歷程。東江縱隊紀念館已成為深圳市和廣東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之一。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東江縱隊的重要活動地區--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該館由深圳市東江縱隊老戰士聯誼會籌建,坪山鎮委、鎮政府全力配合,並得到了深圳及省內外東縱、邊縱聯誼會老戰士、深圳革命老區村鎮廣大民眾以及深圳工商界、港澳愛國人士、海外僑胞鼎力贊助和大力支持。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是東江縱隊發祥地和重要活動地之一,是東江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南敵後抗戰的重要戰場。現存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大隊部、會議室、大家團結報社、交通站、糧食加工場、操場、醫務所、中山書院,以及大嶺山抗日民主政權連平聯鄉辦事處9處文物舊址,其復原陳列分別依照抗戰時期各舊址的歷史原貌,採用當地的革命和民俗文物復原場景。展館緊鄰大王嶺村抗日舊址,主體建築具有抗戰時期嶺南客家村落建築風格,主題陳列內容緊扣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歷史背景,採用幻影成像、電子沙盤、模擬場景等現代化聲光電陳列布展技術,融合地域特徵的藝術效果,系統地展示了東江縱隊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館內還設有臨時展廳、報告廳等,樓頂設觀景台,可遠眺大王嶺村抗日舊址、百花洞戰場和大嶺山鎮新貌。
景觀集萃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的主題陳列,以豐富翔實的東縱歷史照片、文物和史料,全面展示了東江縱隊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的光輝歷程。陳列共分為九個部分,展出東縱革命文物140多件,圖片450多幅,雕塑、油畫、版畫等藝術作品二十餘件。在設計理念上,展覽深刻把握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中的背景及歷史意義,通過對東莞的地理、人文、傳統的整合提煉,在歷史、思想、藝術、教育及欣賞等方面將現代設計手法與地域符號元素高度融合,恰當表現主題,注重展覽空間的節奏感,體現壯烈、莊嚴、恢弘的氛圍。
在陳列手法上,恰當地採用了青磚牆、三合土等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特有的歷史符號,並輔之幻影成像、電動沙盤等現代化聲光電的展陳手段,大大增強了展覽的可觀性和感染力。
在色彩運用上,通過大跨度、高低起伏和色彩變化的空間造型,加強戰爭的動感。以深灰色為基本色調,兼用土黃色、鐵鏽色、紅砂岩色、白色等材質,根據內容需要,營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情緒變化。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緊鄰東江縱隊革命遺址、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主體建築具有鮮明的嶺南建築和抗戰時期客家村落風格,紀念館內設基本陳列展廳、臨時展廳、報告廳、貴賓廳等,樓頂設觀景台。紀念館基本陳列包括東江縱隊歷史主題陳列和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復原陳列。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於2006年正式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間,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在大嶺山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鬥爭的革命遺蹟,現存第三大隊大隊部、會議室、大家團結報社、交通站、操場、糧食加工場、中山書院、醫務所、連平聯鄉辦事處9處文物舊址,已分別按照抗戰時期的歷史原貌復原陳列,與紀念館的東縱歷史主題陳列一同常年對外開放。
該館是當前廣東省規模最大、設定水平最高的抗日戰爭類博物館。
自2005年9月3日開館以來,該館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宣教工作,定每月8號免票日,共接待觀眾18萬餘人,並為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掀起多次參觀熱潮。該館還與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聯絡,組織團日、東縱老戰士座談等主題活動,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
珍貴文物
在東江縱隊紀念館的史跡陳列展覽廳內,有珍貴的東江縱隊《前進報》印刷機。這台近千公斤重的機器,雖然歷經六十餘年滄桑,機身仍然閃閃發亮。據介紹,該機原是《博羅日報》社長、進步人士陳潔通過多方募資,於一九四一年購得,一九四四年日寇大掃蕩,《博羅日報》停印,為了避免印刷機落入日寇手中,陳潔等人將機器埋藏在博羅附城農民陳錦青家裡。幾個月後,東江縱隊領導機關遷徙到羅浮山,陳潔將印刷機的埋藏點告訴了東江縱隊。東江縱隊五支隊政治處主任韓繼元派曾輝帶領十多名戰士,突破敵人重重封鎖線,硬是用扁擔將這部笨重的印刷機運往羅浮山朝元洞,交給東江縱隊《前進報》社使用。一九四五年九月,東江縱隊北撤,不能把這部機器帶走,只好再次將其拆散埋在朝元洞附近。報社工作人員廖榮因腿受傷不能跟部隊遷移,就以僧人身份隱居在朝元洞,負責保護這部印刷機。解放後,廖榮將此機運往惠陽印刷廠繼續使用。一九七八年,博羅縣文化局在原《前進報》隨軍記者鍾紫和廖榮的協助下,將這部機器運回該縣博物館收藏,此機也被定為了國家二級文物。
東江縱隊老戰士鍾成生前的心愿,就是將陪伴在身邊幾十年、打仗時從敵人手中繳獲的匕首、駁殼槍套捐獻給東縱紀念館展出。
據鍾成老人的家人介紹,他生前對這兩件文物異常珍愛,多年來一直放在床頭邊,好好保存著。每當兒孫問起匕首、駁殼槍套的來歷,鍾成老人就會自豪地說,當年他參加了多場戰役,匕首是抗戰時期從日本兵手中繳獲的,駁殼槍套則是他在博羅楊村鎮攻打敵人炮樓時繳獲的。東江縱隊紀念館籌建時,向老戰士們徵集文物,鍾成老人得知後,馬上把珍藏了半輩子的匕首和駁殼槍捐獻出來。他說,不但要讓自己的後代知道這段歷史,還要讓更多的年青人了解歷史,不要忘記那段艱苦光榮的歲月。
文化傳承
東江縱隊紀念館內設“序幕廳”、“陳列廳”、“英烈廳”、“映視廳”四個展示廳以及二條六十多米長的參觀走廊。為籌建紀念館,原東江縱隊、兩廣縱隊和邊縱等華南抗日老戰士踴躍捐助人民幣二百一十一萬元,香港、廣東、北京等地的各界人士捐資近一千萬元。紀念館內展示了三百五十多張真實歷史照片,以及七十七件由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老戰士捐獻的革命文物,記載了東江縱隊抗日救國南征北戰的事跡,是華南抗日誌士數千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歷史豐碑。
為充分發揮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東莞市委、市政府撥出3000萬元專款,以大嶺山鎮大王嶺村豐富的抗日文物資源為依託,興建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並成立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黨史研究室、市老乾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城建規劃局、市建設局、大嶺山鎮領導同志組成的東江縱隊紀念館籌建領導小組。同時依據抗戰時期各舊址的歷史原貌進行全面修繕和復原,把紀念館的東縱歷史主題陳列和舊址復原陳列相互結合起來,將建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見證地、東莞抗日的寫真地、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
東江縱隊簡介
1940年10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前身之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東莞大嶺山區,在大王嶺村設立部隊領導機關,創建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鬥爭,曾取得百花洞戰鬥的勝利,粉碎日偽軍“萬人大掃蕩”,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有力地支援了華南地區及全國的抗日戰爭。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成立於1943年12月。東江縱隊在遠離黨中央和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孤懸敵後,處於敵偽與頑軍夾擊的艱苦環境中,依靠人民民眾和愛國僑胞的支持,開展敵後遊記鬥爭,創建東江抗日根據地,成功營救受困於香港的文化界名人和愛國人士,積極配合盟軍對日作戰,成為華南抗日戰場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被中共中央軍委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旗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發祥地和重要活動地區之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創建的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是華南敵後建立最早的抗日根據地之一,被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稱為“東江縱隊抗日根據地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