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賢祠

五賢祠

五賢祠在全國有多處,其中較為知名的有臨沂五賢祠、泰安五賢祠、桓台縣五賢祠等。 山東省臨沂市五賢祠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王羲之故居東側。明嘉靖年間沂州知州何格所建,原名景賢祠,用以祭祀臨沂籍的五位聖賢,分別是諸葛亮、王祥、王覽、顏真卿、顏杲卿。1751年清乾隆皇帝為祠題寫御碑一塊,由沂州知府王塏主持喬遷與洗硯池邊,並更名為五賢祠。 山東省泰安市五賢祠在山東泰山普照寺西北。北宋學者孫復、石介在此建泰山上書院。理學家胡瑗曾訪學至此。明嘉靖年間在此建祠,祀孫、石二先生,後增祀胡瑗,稱三賢祠。清道光年間徐宗乾重修時,又增祀宋燾和趙國麟,遂易名五賢祠。 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五賢祠:位於馬踏湖青丘。清乾隆年間,青丘上始建“三賢祠”,中有魯仲連、諸葛亮、蘇東坡三賢士塑像。

基本信息

山東省臨沂市五賢祠

名勝簡介

臨沂五賢祠御碑亭 臨沂五賢祠御碑亭

臨沂市五賢祠 ,舊在臨沂老城南關外,名景賢祠,明嘉靖年間沂州知州何格所建,祭祀諸葛亮、王祥、王覽、顏真卿、顏杲卿五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移址洗硯池東重建,並更名為“五賢祠”。五賢祠幾經戰亂和“文革”損毀,已不存。2003年王羲之故居整修擴建時據原貌重建。主體建築為硬山式大殿三間,東窗上磚刻“孝感天地”,西窗上磚刻“忠冠古今”。殿內正中塑諸葛亮坐像一尊,東側有王祥、王覽二位坐像,西側有顏真卿、顏杲卿二坐像。大殿前是御碑亭,亭內有乾隆題詩碑,其詩為:“孝能竭力王祥賢,忠以捐軀顏杲真;所遇由來殊出處,端推諸葛是全人。”

人文歷史

臨沂五賢祠 臨沂五賢祠

乾隆所題的五賢祠詩堪稱天下一絕,短短28個字的七絕詩,飽含五位賢人的名字和主要生平事跡。五位賢人都是臨沂人。

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徵,琅琊(今臨沂)人。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書聖”王羲之的族曾祖父。歷漢、魏、晉三代,先後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太保等職。事後母孝,民間流傳“二十四孝”有王祥臥冰求鯉故事。今臨沂故里孝友村有“王祥臥冰處”。

《晉書》里,王祥的名字排在晉朝眾臣列傳第一,可見他地位的崇高。

王祥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最為人稱頌的是他的孝道。王祥生母早死,繼母朱氏則對他不好,更常向王祥父親王融中傷王祥令他失寵;但即使是被命令清理牛糞,他仍顯得很恭敬,而父母生病時更衣不解帶地照顧和調製湯藥。而丹柰樹結果時,繼母要求王祥守護果子,而王祥每到風雨來臨時,都會抱著樹大哭,怕果子會被吹下來。王祥這樣供養繼母三十多年,到繼母死時,王祥更在居喪期間傷心得十分憔瘁,要用木杖才能站起。可見他的孝道,毫不計較繼母如何苛待他。

臨沂五賢祠 臨沂五賢祠

臥冰求鯉的故事是相當感人的。《二十四孝》中這樣記載:“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於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 時天寒冰凍, 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詩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臥冰模。”釋義如下:

晉時有個叫王祥的人,字叫休徵。王祥的親生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繼母朱氏不賢德, 曾經多次在父親面前說王祥的壞話;因此,父母都不喜歡他。有一次,他的繼母想吃活魚,當時正是天寒地凍,河水都結了冰;王祥就解開衣服,趴在冰面上,希望能得到活魚;這時,冰面忽然自己解凍,有兩條鯉魚躍出來,王祥把魚拿回家獻給了繼母。有詩評論說:象朱氏那樣不賢的繼母有很多,象王祥那樣以德報怨的兒子卻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到現在王祥臥冰求鯉的河面上,還遺留著王祥趴在那裡時的痕跡。

在臨沂城北白沙埠鎮,一條東西流向蜿蜒數里的小河穿鎮而過,它就是王祥臥冰求鯉故事的發生地---孝河。孝河又稱孝感河,位於蘭山區白沙埠鎮境內。據《臨沂縣誌》記載,孝河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流經孝友村,至磚埠鎮諸葛村(諸葛亮誕生地)匯入沂河。在孝河北岸的“孝友祠” ,裡面供奉著王祥、 王覽和王羲之的塑像。

王覽(206―278),字玄通,漢族,琅琊(今山東臨沂)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的主人翁西晉太保王祥的同父異母弟。“書聖”王羲之的五世祖。歷經東漢、三國和西晉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晉,在西晉官至光祿大夫。

王覽有優秀的品行,名聲僅次於王祥。王覽與兄長感情要好,生母朱氏憎恨王祥,非但在丈夫面前中傷王祥,更經常施以虐待;但王覽始終站在王祥一邊,更勸生母不要虐待王祥。

在《二十四孝別錄》中有一則王覽《護兄感母》的故事:王祥之同父異母弟王覽,在四歲時候,見到其兄王祥被母親鞭撻,常流著眼淚抱住王祥護衛哥哥。等到長大了,都娶了媳婦,朱氏虐待王祥之妻的時候,王覽之妻也前往保護。王祥漸漸在當時有了聲譽,朱氏更加厭惡他,於是想用毒酒殺害王祥。王覽知道這件事情,便想取而先飲,王祥極力爭奪,不給其弟。朱氏恐怕自己親生的兒子王覽飲了毒酒,急忙倒掉。從此以後,每次飲食,王覽必定自己先嘗一下,坐臥必與其兄在一起。朱氏終於感動而後悔,愛王祥也就如同愛王覽一樣。

在這個故事中,王祥、王覽用自己的孝悌感動了母親、感化了母親,使得她重新回歸到一個做母親應該有的道德軌道上來。此中亦然看到,孝子的感化力量是無窮的。

臨沂五賢祠乾隆御筆 臨沂五賢祠乾隆御筆

顏真卿(709-784,一說709-785),字清臣,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中國唐代書法家。 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為監察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陵縣)任太守,人稱“顏平原”。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李希烈縊殺。

天寶十四年(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顏真卿聯絡從兄顏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應,被推為盟主,合兵二十萬,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趁機借李希烈之手殺害他,派其前往勸諭,被李希烈縊死。聞聽顏真卿遇害,三軍將士紛紛痛哭失聲。

半年後,叛將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殺,叛亂平定。顏真卿的靈柩才得以護送回京,厚葬於京兆萬年顏氏祖塋。德宗皇帝痛詔廢朝八日,舉國悼念。德宗親頒詔文,追念顏真卿的一生是“才優匡國,忠至滅身,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拘脅累歲,死而不撓,稽其盛節,實謂猶生”。他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

顏真卿是書法大家,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歐陽修曾云:“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除書法外,他也是位多才多藝的全才,蘇軾贊曰:“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同時,其忠烈也一直為世人所稱道。

顏真卿書祭侄文稿 顏真卿書祭侄文稿

顏杲卿(692年-756年),字昕,唐朝長安萬年人,和顏真卿同為顏師古五代孫。父親顏元孫,任濠州刺史。顏初任范陽戶曹參軍,曾是安祿山的部下。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時,杲卿和兒子季明守常山,任太守,顏真卿守平原,設計殺安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回響。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叛軍圍攻常山,安祿山軍隊抓到顏季明,藉此逼迫顏杲卿投降,但顏杲卿不肯屈服,還大罵安祿山,季明被殺。不久城為史思明所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到安祿山,安責問顏杲卿背叛他,顏杲卿說“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怎么會跟一個牧羊羯奴叛亂。”安大怒,命令割掉顏杲卿的舌頭,顏杲卿仍大罵不止,直至氣絕。顏杲卿受著斷舌的劇痛,仍然追求著忠義的信念。

顏真卿後尋得顏季明的頭顱,寫下了《祭侄文稿》一文。琅琊之顏家,可謂一門忠烈。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相,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琅玡陽都(今山東臨沂沂南縣)人。乾隆詩之“端推諸葛是全人”,是對諸葛亮的最高評價和讚美。

孝感天地,忠冠古今,諸葛全人。臨沂五賢,可稱中華文明歷史上華夏子孫中的優秀代表。

山東省泰安市五賢祠

名勝簡介 

泰安市泰山五賢祠 ,在普照寺西北。祠東有投書澗,西有香水峪,溪水環流,山石林立。

唐代周朴在此創建棲真觀。北宋學者孫復、石介在此建泰山上書院。理學家胡瑗曾訪學至此。

明嘉靖年間在此建祠,祀孫、石二先生,題額“仰德堂”,後增祀胡瑗,稱三賢祠。至清道光年間徐宗乾重修時,又增祀宋燾和趙國麟,遂易名五賢祠。

祠分東、西兩院:東為五賢祠,有大門、正殿及東西配殿;西為講書堂,有正房和西配房。馮玉祥曾在此攻讀《春秋左傳》,著《春秋左傳札記》。

五賢祠 五賢祠

祠後石崖上有題刻“講書台”、“授經台”、“千秋道岸”、“能使魯人皆好學”等,多少讓人看出些儒家學府當年的影子。

祠前溪畔有石亭,額書“洗心亭”,上有清人賈培榮題聯:“真山水不須圖畫,大聖賢皆自奮興。” 亭內有金題聯:“雲過峰頭留墨氣,水來祠畔度書聲。”四面皆為清代人題聯。

惟馮玉祥在亭內題的標語:“你忘了沒有,東三省被日本人侵占了去,有硬骨頭的人應當去拚命奪回來!”,並刻東北三省的面積和總人口。

祠於1976年拆除,今唯剩殘垣臥碣,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翰林院侍讀黃叔琳撰書《重修岱麓三 賢祠碑》、民國年間范明樞、鄧長耀撰書《泰山五賢祠五賢事跡碑記》,另有“講書台”、“授經台”、“侍立石”、“能使魯人皆好學”等明清時題刻。

祠東有巨石如屋,巔平如台,下臨深澗。傳當年胡瑗千里訪學至此,臥石攻讀, 十年不歸,見家書有“平安”二字,不予展讀即棄澗內,故名“投書澗”。

明萬曆六 年(1578年),欽差巡撫趙賢在此題碣“胡安定公投書處”。明代蕭協中贊:“野  芸芸綠間黃,當年習靜任亡羊。清心不逐家緣擾,澗底猶騰翰墨香。”

祠東南路旁有巨石,似大象臥息,名臥象石,有書刻“弘毅”二字。

人文歷史

泰山書院 在唐時為道教“棲真觀”,宋初闢為學館,後稱“泰山上書院”。

北宋初年,范仲淹的門生孫復、石介、胡瑗為弘揚儒學,來泰山創辦了書院,其規模雖不如白鹿、石鼓、睢陽、嶽麓等著名的“四大書院”,但當是對於促進泰山乃至山東地區的學術發展,培養人才,改變民風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泰安縣誌》稱:“泰安舊俗淳樸,士習於孫石遺風,多好經術,重氣節。”孫、石之後,泰山興辦書院之風不絕,,如明代李如桂的育英書院、宋燾的青岩書院、清代趙國麟的泰山書院、徐肇顯的徐公書院、許蓮君的懷德書院等等,泰山的文化地位大為提高,四方士子紛至沓來,成為泰山歷史的又一佳話。

泰山書院的創始人之一孫復(字明復),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早孤,少年好學。來到泰山後仍是“病臥山阿,衣弗衣,食弗食”,“上無斗升祿以養妻子,下無一夫之田、五畝之桑以供伏臘”。

但他仍“日抱《春秋》、《周易》讀誦,探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心”(宋石介《與董秀才書》)、孫復治學多有獨到見解,開發出富有時代精神能為當世所用的儒學理論。

由於他治學頗富成就,撰寫出《春秋尊王發微》、《易說》、《春秋總論》、《舜制儀》、《董仲舒論》等一批論著,被世人稱作“泰山先生”,後人將他同石介、胡瑗並稱為“宋初三先生”。

石介是泰安徂徠人,字守道,性格剛強。他繼承孔孟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者,國之根本也”;“人皆曰天下、國家。孰為天下?孰為國家?民而已!有民則有天下,有國家;無民,則天下空虛矣,國家名號矣”。他還積極主張澄清吏治,簡約寬民。

他在《明禁采》中尖銳地批評朝廷說:今山澤江海有禁,鹽鐵酒茗有禁……一切與人民生活有關的皆有禁,惟獨宮室奢靡過度不禁,豪強兼併不禁,吏貪於天下不禁……這種大膽的言論在北宋初年是不多見的,因此歐陽修稱讚他“雖在畎田不忘天下之憂”。

為紀念宋初三先生,泰安人在書院故址建起了“三賢祠”,後又增祀明人宋燾、清人趙國麟,遂改稱“五賢祠”。祠東有深谷,稱作“投書澗”。

傳說泰山書院的創始人之一泰州海陵人(今江蘇泰縣)胡瑗學習十分刻苦,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錄》中說他“侍講(胡瑗)布衣時,與孫明復(孫復)、石守道(石介)同讀於泰山,攻苦食淡,終夜不寢,十年不歸。得家信,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中,不復展”。為紀念胡瑗,人們便把這條澗叫做投書澗了。

胡瑗10年不歸,家書也不看的故事,竟引得乾隆皇帝寫詩一首:“報來尺素見平安,投澗傳稱人所難。誠使此心無繫戀,平安兩字不須看。”題目為《戲題投書澗》,看來皇帝不理解他。

宋燾也是泰安人,字岱倪,號青岩,明代萬曆進士,做過御史,是惟一一位在《明史》中立傳的泰山人物。當時神宗設定礦稅太監,殘酷壓榨人民,致使民不聊生。

宋燾出於對百姓的同情,也為了維護明王朝的統治,上書神宗說“自采榷役興,民不堪命,家怨人愁,一夫振呼而亂聲四應”。

但昏庸的神宗卻不於理睬,再加上當時種種政治弊病,宋燾一再受挫,歷盡了無數的憂傷和痛苦後,終於棄職回籍。回到泰山後,在岱下築“青岩居”,寄情山水,潛心讀書,但他並沒有忘記百姓。

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泰山洪水暴發,民眾填溝壑者千計”(《泰安州志》)。

宋燾目睹殘狀,寫下了《泰山大水歌》:“……水光迸散雨如傾,洪濤浩淼靡溪沚……一望城西無片瓦,萬人滾滾隨流下。

口中猶自呼爺娘,抱木浮沉白浪打。屍橫荒野亂參差,破衣殘骸掛樹枝。血水和泥相枕藉,斷肢落臂誰家兒。可憐死者葬魚腹,生者無家何處宿。滿城儘是呻吟聲,深夜唯聞亂鬼哭。”這是多么慘痛的一幕啊!接著,詩人又筆鋒一轉,對礦稅使(太監)仍無視民間疾苦,進行殘酷掠奪表示了強烈憤慨,進而將其斥之為吞噬人的“洪水”:“洪水何無情,真如礦稅使,令人慾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這迸發著血淚的詩句,可謂泰山的“史詩”。宋燾在泰山的著作有《理學淵源》、《泰山紀事》、《青岩居漫錄》等。《泰山紀事》頗有特色,記錄了泰山一代的神鬼異聞,借鬼神地府來鞭撻黑暗現實,借呂洞賓、張景岩等神侶仙跡的故事來抒發遠離紅塵、追尋仙境的情懷。這些故事很多都在民間流傳下來,我們在白龍祠所講的小白龍的故事,就出自宋燾的這本書。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宋燾病逝,年僅44歲。此後不久,閹黨魏忠賢控制朝政,宋燾被削去追贈,逐出鄉賢祠,以至死後20年不能舉葬。崇禎初年閹黨覆滅,宋燾才得以昭雪,並得到了泰安人民的深深懷念和愛戴。

趙國麟,字仁圃,泰安人。清康熙年間進士,曾任長垣(今河南長垣)知縣,並代理內黃縣之職。此時內黃大飢,他便開倉放糧數百萬石賑濟百姓。同年黃河決堤,河水直逼長垣城,他又率官吏百姓不分晝夜築壩搶險,打撈災民,修起了堅固的堤防,使長垣永絕水患。他“當官清峻,以禮導民,民戴之如父母”(《清史稿·趙國麟傳》);乾隆年間官升刑部尚書,後遷禮部,拜文淵閣大學士;乾隆六年退隱歸田,講學於青岩書院,教授鄉里弟子“來學者嘗數百人”,有“侍趙公坐一日,抵十年養氣”之說。他一生著述甚多,有《大學困知錄》、《小圓雜記》、《文統類編》、《居岱淵源》等。他是泰山最後一個被祭祀的儒學代表人物,也就是從那時起,儒家學說及其命運在泰山,也在全國走向式微。

山東省淄博市五賢祠

名勝簡介

位於馬踏湖青丘。清乾隆年間,青丘上始建“三賢祠”,中有魯仲連、諸葛亮、蘇東坡三賢士塑像。祠堂抱廈木柱上刻聯為“異姓三賢,臥龍謫仙天下士;數代一堂,漢相宋儒戰國才”。大門坐北面南,門聯為:“異姓結同心之侶,一堂萃三代之英”。門前有石獅一對。門東側為鐘樓,高約八米,懸吊大鐘。門西側為火池。1985年,華溝村民在青丘上重修祠宇。塑魯仲連、蘇東坡、諸葛亮、顏周、轅固五位先賢像,以示紀念。五賢祠是一組中軸對稱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築。大門南向,東南、西南兩角分別高築角亭。由大門向里,左右兩側為廂房,正面為祠堂,皆台廈廊檐,古樸典雅。祠堂匾額書“五賢祠”。堂前廈柱題聯:“異姓五賢英名傳萬古;數代一堂功業垂千秋”。祠堂門柱及東西兩廂房門廈各柱也多有題詠。

人文歷史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相,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琅玡郡陽都縣(山東沂南)人。年輕時隨父避難荊州,後借探親之際,沿臨淄、西安(索鎮)諸葛莊一線,駕扁舟登馬蘭台(華溝南沿),極目覽景,心曠神怡,即興賦詩《觀湖即目》:“今我訪齊都,放蕩魯連坡。觀湖河秀氣,今翠為姑蘇。借予一海鷗,自挾雙鳳凰。含笑瞰倒影,欣然勝吳剛。”

明中後期,“江北青箱”之王氏(王漁洋)祖父王象艮鑒該詩之內涵,慕孔明之文治武功,便改華溝為錦秋莊,重修三賢祠,改轅固先生塑像為牌位,加塑諸葛亮之塑像,並將他推為五賢之一。可見人們對諸葛亮的推崇。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幾經貶謫,宋哲宗時曾任登州、杭漩、穎州,官至禮部尚書。紹聖又貶謫惠州、瓊州,病死杭州,追諡文忠。天命之年知登州時,弟子、兄弟互訪,路經少海時數訪魯仲連於會城湖,即興賦詩一首“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緞,縱教匹練寫秋光”,弟子稱其詩為北國湖光之最。

清乾隆年間,湖區人民維修五賢祠時,以“江北青箱”王氏叔侄為首倡導“三賢”者:一曰魯仲連、一曰諸葛武侯、一曰蘇文忠公,顏斶、轅固二賢設牌位祭之。

鑒於以上情況,1985年在三賢祠舊址,由政府和村民投資重修祠堂時已改為五賢祠。南北長55米,東西寬45米,占地面積2475m2,整個建築包括大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還有鐘樓、鼓樓和大門,大殿高9米,巍峨壯觀。殿內五賢塑像是山東藝術學院雕塑教研室主任張崑崙副教授製作。五賢塑像一字排開,中為魯仲連、左為蘇東坡、右為諸葛亮、東西為轅固和顏斶。諸葛亮、蘇東坡是一代軍事家、文學家;魯仲連有膽識、仗正義,樂於扶危濟困,為人排難解紛;顏斶不畏權勢,不慕榮利,是齊國高士;轅固是西漢“齊詩學”的開創者,為人公正廉直,為人們所敬仰。這就是人們新推崇的五大賢人。

新中國成立時,三賢祠已廢圮。僅留《重刊續修三賢祠記》碑一幢。碑文中有:“若世遠年湮,祠宇再造,後之君子併入轅固、顏楚為五賢祠乃完善”等語。1985年,華溝村民在青丘上重修祠宇。中塑魯中連、蘇東坡、諸葛亮、顏楚、轅固五位先賢像,以示紀念。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國時期蜀相,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琅玡郡陽都縣(山東沂南)人。年輕時隨父避難荊州,後借探親之際,沿臨淄、西安(索鎮)諸葛莊一線,駕扁舟登馬蘭台(華溝南沿),極目覽景,心曠神怡,即興賦詩《觀湖即目》:“今我訪齊都,放蕩魯連坡。觀湖河秀氣,今翠為姑蘇。借予一海鷗,自挾雙鳳凰。含笑瞰倒影,欣然勝吳剛。”

福建省福州市五賢祠

名勝簡介

五賢祠 五賢祠

明末清初,以福州閩劇鼻祖曹學佺以及林弘衍、徐熥、徐火勃 及謝肇淛等為首的一批有骨氣的文人仕子,在明朝將亡之際,隱居在這一帶,或助修寺院、或編撰山志。清鹹豐五年(乙卯1855年),福州著名詩人、鹽商魏傑,自號桃岩居士,感嘆“滄桑變幻,岩壑歸依,賢人遁跡於桃岩,烈士捐軀於天鏡,大功已立,大義已完,諸公與名山足以並傳不朽矣”,為“以表諸公之功德”,乃“建桃岩精舍,內祀五賢”,故桃岩精舍又稱五賢祠,現為區級文保單位。

歷史上的五賢幾經興廢,1997年又一次重修。當年,經熱心人發現五賢祠傾坍在即,遂向市有關部門報告,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成立修復領導班子,並得到各方面人士的資助,歷時半年施工,恢復原貌,並清理桃岩洞及周邊摩崖石刻。

修復後的五賢祠坐北朝南,正面為毛石砌牆,四面封火牆均無開窗,僅有一扇大門,門額上的“五賢祠”為魏傑所題。祠前面有一大空埕,有矮牆圍護。進大門為一天井,天井東、西兩側建有披榭,廳堂進深二柱,面闊三間。大殿神龕上安放徐熥、謝肇淛、林宏衍、徐火勃、曹學佺五人青石牌位,其中曹學佺的牌位被敲斷,僅剩“佺”字,據知情人介紹,是被曹學佺某一後代敲走。魏傑題寫“桃岩精舍”於神龕上方,神龕上還安放著三尊峨嵋石雕刻的仿唐的文殊、觀音、普賢菩薩,有僧人在管理。

祠的西側有一座無異來和尚塔,東側有魏傑題寫的摩崖石刻兩方,還有桃岩洞,深一丈多,很幽靜,洞前有田園可以耕種。魏傑修茸時,題“桃岩洞”於洞額,左有石竇,中多頑石,有二孔相通如鼻。洞之鄰近有楊樹莊墓。

人文歷史

曹學佺(1574~1646年),字能始,號雁澤,又號石倉居士、西峰居士,侯官縣洪塘鄉(今福州市區)人。東林黨成員,著名的官員、學者、藏書家和殉國者。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南京添注大理寺左寺正、四川右參政、廣西右參議、陝西副布政使。崇禎帝煤山自縊後,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嗣帝位,改元隆武,授曹學佺為太常寺卿,進禮部尚書,命與大學士黃道周共參國政。隆武二年(1646年),他力主隆武帝親征,收復失地。因年邁不能從行,捐銀萬兩助餉。九月十七日清兵攻陷福州,曹學佺自縊於西峰里府第。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追謚“忠節”。

五賢祠 五賢祠

林弘衍,名守易,號得山居士,閩縣(今福州市)人,天啟年間授浙江溫處道按察司副使,曾書福州玄沙寺匾額,與徐火勃同修雪峰寺寺志,編《雪峰真覺禪師語錄》。明末隱居鼓山。其書畫水平高超,每受皇室青睞,與其子林之蕃並列《閩中書畫錄》。

徐熥,生卒年不祥。字惟和,侯官縣(今福州市閩侯縣)人。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其弟徐火勃並有才名。其弟以博學稱,亦復工文,徐熥則以詞采著。萬曆間,與弟在鰲峰坊建紅雨樓、綠玉齋、南損樓藏書。熥平生好客,不問相知與否,都熱情接待,家雖不富卻好周濟,即借貸所得,亦隨手輒盡,於是家困,有“窮孟嘗”之稱。他好學不倦,諸子百家無所不讀,常服道士衣冠從僧道游。及39歲卒,自外地前來弔唁的人接連不斷,祀熥於高賢祠。

徐火勃(1570~1654年),字惟起,一字興公,侯官縣(今福州市閩侯縣)人。明藏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童試後,摒棄科舉,隨兄作詩,以清新雋永見長。明萬曆三十一年至萬曆四十二年(1603~1614年),與葉向高、翁正春、曹學佺、謝肇淛、陳價夫等結“芝社”,人稱“芝山詩派”,徐火勃、曹學佺並稱詩壇盟主。徐火勃工詩,擅長書法、繪畫。終生未得一官,平日身處書城,自以為樂。藏書七萬餘卷,是國內著名藏書家之一,“所藏多宋、元秘本”;畢生求書、藏書,尤精校勘,將所藏書輯成《徐氏家藏書目》,以便查考。凡來就讀者無不樂於借閱,且為設幾供茶。晚年生活潦倒。著有《紅雨樓纂》、《閩畫記》、《閩中海錯疏》、《荔枝譜》、《榕陰新檢》、《筆精》、《鰲峰詩集》等約50種,又重修《雪峰志》、《鼓山志》、《武夷志》、《榕城三山志》等。

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號武林,又號小草齋主人,祖籍長樂。他自幼聰穎異常,“數齡即解占對,誦詩書一目輒能記憶。九歲屬文,落筆纚纚如貫珠,能破累紙,出人意表”。不久,父親辭官歸,他也回福州定居朱紫坊,常與名士徐熥、徐火勃、曹學佺等人交往,組織詩社,吟詩作詞、切磋詩文,學識益進。萬曆二十年(1592年),謝肇淛成進士,此後歷任湖州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工部屯田司主事、雲南布政司參政、廣西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廣西左布政使等職,政績顯著。天啟四年(1624年),病逝於任上,後歸葬長樂。

相關史料

古人題“五賢祠”曰:

祠立桃岩洞,名垂石鼓山。先賢興法界,古佛度人關,

德配乾坤數,星聯奎坒間。西湖宛在堂,此處更幽閒。

魏傑“桃岩洞記游”詩云:

幾度尋幽入洞來,桃花依舊倚岩開。此山彷佛天台鏡,引得劉郎去復回。

又題“桃岩精舍”云:

精舍宜栽竹,桃岩且種茶。五賢興俎豆,一壑老煙霞。

愛傍禪捧隱,間游鹿徑斜。異香疑麝過,風度萬松花。

魏傑所題“桃岩洞” 魏傑所題“桃岩洞”

又作“桃岩精舍春興”二首:

杜鵑花五色,疑是風仙棲。無語依山谷,多情叫竹雞。

春深看樹密,雲起覺天低。叱犢聲何處,僧扶雨一犁。

當春思得雨,雨恰足山中。寒瀑鳴幽澗,桃花逐曖風。

望耕到般若,嘗茗過園通。處處鶯聲好,遊人思大窮。

建立五賢祠序

魏傑——《鼓山吟草》卷

鼓山湧泉寺在山之半,其先為潭,毒龍居之,每作風雨,傷人禾稼。唐建中四年,郡從事裴胄請靈嶠禪師入山,棲西岩,誦《華嚴經》,龍出聽法,遂去不為害,因奏建華嚴寺。會昌中,汰僧徒,鞠為榛莾,垂七十年。梁開平二年,閩王審知填其潭為寺,請雪峰僧神晏法師居之。宋真宗賜額“鼓山白雲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改為寺。嘉靖壬寅年,厄於火災。萬曆已未,郡人曹學佺重建大雄寶殿。崇禎甲戍,又建天王殿,藏經堂,無盡山門。崇禎已巳,郡人林弘衍建法堂,並鐘鼓二樓。郡人徐熥、徐火勃、謝肇淛同僧元賢募建白雲堂,伽藍殿、閩王二祠,祖師、壽昌二堂、齋堂、梵行堂、旦過堂、淨業堂、香積廚、戒月寮等處,輯補集成《鼓山志》十四卷,功莫大焉。明祚將盡,諸公避居鼓山天鏡岩、白雲洞、吸江蘭若等處,守節完義,故元賢老人有“滿朝袍笏迎新主,一領袈裟哭舊王”之句,甚可悲也。

嗟乎!滄桑變幻,岩壑歸依,賢人遁跡於桃岩,烈士捐軀於天鏡,大功已立,大義已完,諸公與名山足以並傳不朽矣。

鹹豐五年,歲次乙卯,余建桃岩精舍,內祀五賢,非徒以紀名勝也,亦以表諸公之功德云爾。

泰山上的文化景點

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城北。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泰山是中國山嶽公園之一,又是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泰山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而且已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從泰山腳下沿古登山中路直上岱頂,共10多公里,有石級可登,沿途根據遊覽區的分布和山勢,修建了茶亭、餐廳、賓館等休息場所。遊人可根據自已的體力,量力而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