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祠簡介
五公祠位於海口市區。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群稱之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2001年6月26日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了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這裡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滉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灑灑。素有“瓊台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之譽。
五公祠介紹
五公祠及附屬建築與五公生平介紹
五公祠(又稱海南第一樓)
清朝雷瓊道台朱采於光緒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時增建和重建了觀稼堂、學圃堂、西齋(又名五公精舍)。祠內奉祀唐、宋兩代被貶來瓊的(唐)李德裕、(宋)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五位歷史名臣,俗稱“五公”。
五公祠為樓閣歇山頂建築,建築面積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後牆柱處砌牆,其餘三面闢為廊,整座大樓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撐,其建築風格有鮮明的海南地域特徵,帶有南洋建築的痕跡,也深受嶺南建築的影響,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五公祠正門懸掛“五公祠”的金字匾額,樓上掛有“海南第一樓”,落款署:“光緒十五年嘉興朱采”,樓內大廳掛“安國危身”橫匾。樓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跡,大廳圓柱掛楹聯二副,其一:“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群才奮起,莫負斯樓”。原為民國觀察使朱為潮一九一五年撰聯,著名學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書;其二:“於東坡外,有此五賢,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論;處南首級中,別為一郡,望煙雲所聚,天涯萬里見孤忠”。原為民國廣東學使徐祺撰聯,著名學者商承祚一九八一年重書。樓上大廳圓柱有楹聯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寧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斯樓中”。由清朝海南舉人潘存撰聯,著名書法家麥華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書。其二:“五賢系兩代興衰,報國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氣;一身睹萬民憔悴,籌邊弭亂,冰淵夙夜凜遺規”。為民國瓊崖鎮守使黃志桓撰聯。這些楹聯驚天地、泣鬼神,正氣浩然,雄姿勃發,充分表達了五公高風亮節和剛正不阿的品質和精神。
五公祠歷代有重修,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為潮曾主持修繕。解放後,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廣東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後撥款對這組古建築進行修繕。五公祠(海南第一樓)最大規模的一次維修是在2002年10月,由國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處共同出資對其進行搶救性的維修。搶修後的海南第一樓,光彩奪目,煥然一新,再現了百年古樓的風采和雄姿。
五公祠之所以稱為海南第一樓,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建築規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們高風亮節的品德在當時都堪稱第一。
觀稼堂
原名為觀稼亭。椐《瓊山縣誌》記載:觀稼亭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為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為: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為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游息於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朱採在修建五公祠時,又重修了觀稼亭,並改名為觀稼堂。在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五公祠左附觀稼堂,循舊例藏瓊崖歷代名賢文物遺著”。自此觀稼堂也就成為海南文人學子品茶賦詩與進行學術交流的地方。
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西齋)
朱采當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據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為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為潮在《重修五公祠記》也記載:“五公精舍仿學海堂例,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聘寧波郭晚香在學圃堂講課”。郭晚香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朱採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向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郭晚香來瓊講學,他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采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為五公祠圖書館。
五公生平介紹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字文饒,唐趙郡(今河北省趙縣)人。出身於山東世家大族。祖父李棲筠,德宗朝官至御史大夫,父李吉甫,憲宗朝兩任宰相,曾極力贊助憲宗削藩。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李德裕抵達崖州(今海口),開始過其終老南荒的流放生活。在謫貶崖州期間,他的處境和生活是極其艱難的,在給表弟姚邰的信中他曾這樣的寫道:“開地窮人,物情所棄。雖為骨肉,亦無音書。平生舊知,無復書問”。“資儲盪盡,家事一空,八口嗷嗷,往往絕食。塊獨窮悴,終日苦飢。惟恨垂沒之年,須作餒而之鬼”。
李德裕雖萬里投荒,身處逆境,貧病交加,生活艱難,但仍關心著唐王朝的國運與安危,他經常登上崖州城樓,舉目四望,只見青山環繞,一片荒涼,不由觸目神傷,又想到自己遠離朝廷,不知能否再度為朝廷出力,於是感而有作,寫下了“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的詩篇,反映了他雖身處南荒,但仍關心國運的安危和憂國憂民致死不變的決心。在居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仍不忘著書,留下了《窮愁志》共四十力篇。
李德裕被貶來瓊有不少有趣的傳說。相傳李德裕為相時,一日夜裡曾夢見一位老者對他說:七九之年我們將相會於萬里外,果真在63歲的那一年他真的死在遠離京都萬里之外的流放之地海南。關於李德裕之死也有這樣的傳說: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十二月十日他到城南一小道院,遇到一位老道人掛一葫蘆在牆上,貧病交加的李德裕便問其是否裝有什麼藥物,老道人回答說:“皆人之骨灰耳,自黨朋之爭,朝士被黜貶而死,貧道憐之,貯其骸灰於此,以俟其子孫來訪”。當晚李德裕回寓所就心痛而死,終年63歲。
李綱
李綱(公元1083年—1140年)字伯紀,福建邵武人,宋朝一位有魄力、有才幹的宰相。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登進士。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趙構即帝位南京應天府,是為宋高宗,改當年為建炎元年,史稱南宋。他起用深孚重望的李綱為相,6月李綱奉召入朝,剛到任的李綱立即制定了治國、整軍、抗金的十項主張,這就是著名的《十議》(即議國是、議巡幸、議赦辜、議僭逆、議偽命、議戰、議守、議本政、議責成、議修德)。他上書高宗,反對議和,要求表彰抗金中的死節將士,還都開封,重整軍務,他強烈要求嚴懲降金官吏,積極支持兩河軍民抗擊金兵的舉動,在李綱的苦心經營下,南宋政局逐漸穩定,然而宋高宗最後還是聽信了降派黃潛善、伯彥等人的讒言,8月以“杜絕言路,獨擅朝政”等罪名罷免了主政僅75天的李綱的宰相職務,太學生陳東因上書留用李綱,還都東京而被殺。罷相後的李綱其間一再遭貶斥,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貶為單州團練副使,移置萬安軍(今海南萬寧)居住。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李綱攜子李宗之從廣東徐聞渡海,25日在海口登岸住宿華遠館(今海口得勝沙一帶),3天后便遇赦,十二月五日再從海口渡海北返。紹興二年(1132年)二月,李綱被起用為湖廣宣撫使兼譚州知州,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病死福州,終年58歲,淳熙十六年(1189年)謚忠定,其著作有《梁溪集》、《靖康傳信錄》、《奉迎錄》等傳世。
李綱在海南逗留期間,曾到海口龍岐村的伏波廟拜祀漢兩伏波將軍,並留下《伏波將軍廟碑陰記》記述了他這次南渡的經過。
李綱在海南停留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他在歷史上抗擊外侵的壯舉卻留下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海南人民懷念他的原因所在。
趙鼎
趙鼎四歲喪父,在母親樊氏的教導下,通讀經史百家之書。靖康二年(1127年)任洛陽令時,適逢宋室南遷,趙鼎跟隨南渡,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任右司諫時,向朝廷提出四十項抗金治國的政治主張,被採納三十六項,在此期間他力主抗金,並“親征皆能決勝”,金人非常害怕他。紹興四年(1134年)九月他力促高宗“親總六師,臨江決戰”,大敗金兵於大儀鎮,並力薦抗金英雄岳飛出任主帥,主持收復南宋軍事重鎮襄陽(今湖北襄樊),成為千古佳話。由於他“於國有大功”,在紹興五年(1135年)出任左僕射(宰相),不久因與高宗議和的政治主張意見相佐,於紹興六年(1136年)被罷相改任觀文殿學士,知紹興府。紹興七年(1137年)高宗再次起用趙鼎為左僕射(宰相),執相位後他積極支持岳飛等主戰派的抗金主張,並以非凡的才能處理南宋初期的軍政大事,一度使內憂外患的南宋政權出現短暫的中興局面,因此,高宗曾表彰他說:“趙鼎真宰相,天使佐聯中興,可謂宋代之幸也”。但由於高宗一心只想偏安,對主戰派恢復中原,迎回徽、欽二帝的主張極其反感,因此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又再次起用了降投派秦檜為相秉政,秦檜恢復右相位後,為迎合高宗的議和主張,避開主戰派的反對,他首先將主戰的趙鼎排擠出朝,罷去了相位,出任紹興知府。紹興十一年(1140年)六月又再貶為清遠軍節度副使,移潮州安置。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秦檜議和事成,高宗對他更加的倚重和信任,這時他以左相加封太師、魏國公,一人獨居相位,獨攬朝政大權。為維持議和局面,鞏固其政治地位,他進一步排斥異已,迫害主戰分子,趙鼎因此首受其害,遭到一貶再貶。紹興十五年(1145年)再貶吉陽軍(今海南三亞市)編管。
紹興十五年(1145年)夏,趙鼎從潮洲南下貶所吉陽軍,途經雷州時,雷州知府王惕仰慕趙鼎的抗金壯舉,熱情的接待了他,並“假肩輿以送”此事後來給秦檜知道後,立即把王惕謫於全州。九月趙鼎南渡到達貶所,寓居三亞水南村裴聞義家(裴聞義曾在紹興年間任吉陽軍令)。按當時的規例被貶的官員對朝廷的貶謫仍要上表稱謝,趙鼎在貶所給皇帝的謝表上說“白首何歸,悵餘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不移”。表達了他忠於朝廷與抗金救國的思想永遠不會改變。他的這種堅強意志也使秦檜感到十分害怕,當秦檜讀到趙鼎的謝表時,也不得不膽戰心驚地說“此老倔強猶昔”。因此,也更引起了他對趙鼎的橫加迫害,他在家中書寫著趙鼎的名字,時刻想方設法必欲將其置之於死地而後快。由於秦檜的處處迫害,趙鼎在居瓊的三年中,“潛居深處”,門人故吏皆不敢相問。生活上,他更是處於饑寒交迫,孤依無援的境地,這時只有廣西帥張宗元有時遣人送來一些藥物與酒米之類的生活用品聊解生活的困境,後被秦檜知道,馬上把張宗元調離廣西,並命令吉陽軍每月要把趙鼎在貶所的生活及活動情況向他報告,使得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在生活上和行動上完全陷於絕境之中。由於秦檜變本加勵殘酷迫害,此時趙鼎只能以死來表示抗爭。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貧病交加的他托人到湘黔邊境告訴他兒子趙汾說“檜必欲殺我,我死,汝曹無患;不爾,禍及一家矣!”遂絕食而死,臨終前自書銘旌道:“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表示他至死也不會忘記國家,不會忘記抗金救國。趙鼎死後“天下聞而悲之”。愛國詩人陸游讀到他的銘旌時大聲疾呼:“嗚呼,不可謂偉乎”?
趙鼎死後,葬於海南昌江縣老城鄉的苗山,第二年得旨歸葬浙江石門,棺達瓊州郡(今瓊山)城時,時人江應辰作祭文曰:“惟公兩登上宰,皆值危難之時,一斥南荒,遂為生死之別。事之定於蓋棺,恩特準予歸骨”。
趙鼎死後十年,孝宗即位,因念及其於國有功,追封為豐國公,贈太傅,謚忠簡。主要著作有《得全居士集》、《忠正德文集》等傳世。
李光
李光(1073-1157年),字泰發,號體物老人,宋越州上虞(今淅江上虞縣)人。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登進士。歷任縣令、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等職,是宋朝主張抗金,反對議和的中堅分子。
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李光任參知政事(副宰相),這時秦檜當宰相,因李光在朝野中有較高的威望,秦檜企圖利用李光來維護他的統治地位。初時,李光看不清秦檜的猙獰面目,受其蒙蔽利用和欺騙。不久,當李光看到秦檜為達到與金人議和,撤除了淮南守備,奪去主戰派諸將的兵權後,才知道秦檜的賣國投降行為,於是李光多次當著高宗的面無情的揭露秦檜弄權誤國的罪行是“欲壅蔽陛下的耳目,盜弄國權,懷奸誤國”,並要求高宗處斬秦檜以謝國人,但高宗一心想議和,不僅不採納李光的建議,反和秦檜一唱一和,相互勾結,打擊陷害李光,並把李光貶黜為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紹興十一年(1141年)秦檜的同黨万俟○以“陰懷怨望”的罪名誣告李光,同時禍連五十三家,李光家藏萬卷書,在這次誣告中也盡被焚為灰燼,李光被再貶為建寧軍節度副使,移藤州(今廣西藤縣)安置。紹興十五年(1145年)奸臣楊願又誣告李光“作詩諷刺時政,縱橫傾險,子弟賓客,往來吳越,誘人上書,動搖國是”,又再次被貶瓊州(今海南瓊山)。
紹興十五年(1145年)底,李光從徐聞渡海,面對這片滄涼的荒島和陪同自己一同南渡的兒子孟博,心中充滿無限的淒涼和忿恨,於是由感而發,寫下了《渡海詩》二首;“三載藤江守藥爐,身輕那復羨飛鳧。瓊山萬里乘風便,始覺驚濤異坦途”。“潮回齊唱發船歌,查渺風帆去若梭。可是胸中未豪壯,更來滄海看鯨波”?抒發對秦檜橫加迫害的不滿。到達瓊州時,李光住在金粟庵(今五公祠內)。他在《雙泉亭》詩的小序中這樣寫道:“予自甲子去,再貶瓊山,寓居雙泉,首尾六載”。因此留下:“曾是雙泉舊主人”的詩句,據說其子孟博就病死在金粟庵,李光為此作“脫履塵寰委蛻蟬,其形渺渺駕非煙。丹台路杳無歸日,白玉樓成不待年。宴坐我方依古佛,空行汝去作飛仙。恩深父子情難割,淚滴千行到九泉”。的悼詩來哀悼痛失愛子。
在瓊期間李光和被貶居瓊的胡銓,過往甚為密切,經常賦詩唱和,“譏訕朝政”。後被奸臣呂願中告發,於紹興二下一年(1151年)被再貶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編管。
李光從瓊州移昌化軍時,路經澄邁通潮驛時,曾書“通潮閣”橫匾。到昌化軍後,軍守陳適對李光非常尊敬,並熱情地接待了他。陳適把李光請到自己的私邸“堅白堂”書齋里居住,李光入居後,把“堅白堂”改名為“無倦齋”。據《宋史》記載他在這間“無倦齋”里無倦地“論文考史,怡然自適,年愈八十,筆力雄健”。這時期軍城的亭台、樓閣幾乎都有他的題匾、詩歌和楹聯。不久,李光遷出“無倦齋”,在陳適私邸的北面建起了兩間茅屋,並取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野芳發而幽香,花木秀而繁陰”之意,取名為“秀香堂”。他和當地的學子如王霄、杜介之、許康民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經常和他們一起飲酒吟詩唱和。這時期他創作大量的詩、文,留下的有二百多首,詩、文的內容大多反映自己和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四庫全書提要》曾這樣評價他的詩是“志諧音雅,婉麗多姿,大抵多托興深長,不獨清絕可愛。”李光居瓊十年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文,其中不少是甚價值之作,為海南文化事業的發展留下了極其寶貴的遺產。
胡銓
胡銓(1102-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宋朝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宋朝著名的抗金名臣,歷任樞密院編修官,秘書少監、起居郎、龍圖閣學士,資政殿學士等職。
胡銓自幼以通達知名,宋靖康丙午年舉鄉試,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以“湯、開聽民而興,桀、紂聽天而亡”應策,洋洋萬言,贏得高宗的讚賞,但因其性剛直,以狀元之屈居進士第五名,被授撫州軍事判官,建炎三年(1129年)胡銓因家父去世,守孝在家,未到任上。這年適逢金軍大舉南侵,橫渡長江,從湖北直取江西,隆裕竽太后南逃至贛州時,太守楊淵已棄城遠逃,金軍大舉圍攻贛州,隆裕皇太后等一乾隨從命系一線,此時胡銓挺身而出,火速招募鄉勇義軍與金軍對虎贛江,誓死護城保駕。並擊退了金軍的進犯,使隆裕皇太后轉危為安,因保駕護城有功胡銓被擢升為承直郎兼吉州軍事判官。紹興五年,(1135年)在兵部尚書呂祉的推薦下,胡銓升任樞密院編修官,掌管全國軍事檔案的編纂。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一攬朝政大權,為迎合高宗的偏安,派王倫出使金國議和,參知政事孫近也全力附會,因議和事成,金國以“詔諭江南”之名,將宋朝改稱“江南”,視高宗為“臣子”,公然要高宗脫下皇袍,改穿臣服,跪拜在金使腳下接受金國的“國書”,俯首納貢稱臣。這一訊息傳出,在全國激起軒然大波,遭到朝野的強烈反對。時任樞密院編修官的胡銓以大無畏的精神,向高宗上《戊午上高宗封事》疏(即斬檜書),直諫高宗“一屈膝,則祖宗廟社之靈盡污夷狄,千百萬赤子盡為左衽,朝廷宰執盡為陪臣,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毀冕”。並大膽地揭露秦檜、王倫、孫近三人賣國求榮的面目,請高宗“斷三人頭,竿之藁街”。胡銓的《戊午上高宗封事》疏獲得朝野的廣泛支持,江蘇進士吳師古把他的秦疏刻板傳誦,一時臨安城內洛陽紙貴,流布四方,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金國熙宗,以千金求疏,觀讀後大為震驚,連呼“南朝有人,中國不可輕”,但胡銓的一片赤誠之心卻被秦檜視為“洪水猛獸”,他把胡銓的名字寫在家中的牆上,必欲將之置於死地,因此秦檜以“狂妄凶悖,鼓眾劫持”的罪名,將胡銓貶為昭州(今廣西平樂縣)編管,後迫於公論,改判監廣州外倉。紹興十二年,(1142年),因抗金英雄岳飛遭秦檜等人的暗殺,胡銓再向高宗上疏,二度請斬秦檜,再遭貶為新州(廣東新興縣)編管。在新州胡銓目睹秦檜等人專權誤國,殘害忠良的行徑,因而寫下了〈好事近〉詞一首:“富貴本無心,何事矣鄉輕別?空使猿驚鶴怨,誤薛蘿秋月。囊錐剛要出頭來,不道甚時節。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因詞中有“豺狼當轍”一句,又被秦檜以“謗訕怨望”之罪,於紹興十八年(1148年)正月,再貶為吉陽軍(今海南三亞市)編管。
紹興十八年(1142年)春,胡銓從徐聞渡海,在澄邁通潮閣登入後,向貶所進發,經臨高縣時,縣令謝渥盛情地接待了他,路過臨高博頓村時,因天氣酷熱,在茂林中休息,見泉水從地下湧出,取之解渴,此後汲者不斷。後業,博頓村人戴定實父子二人為了感激胡銓的功勞,請宗方書“澹庵井”三字,刻石立碑以志紀念,郡守方世功亦作了記,後成為海南古蹟之一。
胡銓到達吉陽軍,寓宿在趙鼎住過的裴聞義家,他親身目睹了這位曾經同朝共事的宰相在流放時慘遭的迫害,也深為趙鼎抗金救國的精神所感動,因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哭趙鼎》詩:“以身去國故求死,抗議犯顏公獨難。閣下大書三姓在,海南惟見兩翁還。一丘孤冢留窮島,千十高名屹泰山。天地辦因慳一老,中原何日復三關?。他以高昂的激情歌頌了趙鼎敢於“抗議犯顏”的精神,充分肯定了他在收復中原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指出他的精神同泰山一樣千古長存。
胡銓在吉陽軍八年的流放生活中,開始的睡境是十分艱難的,他在給侄兒的信中曾寫道:“身陷九淵,日與死迫“。但隨著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和與當地百姓黎民的友好交往,初業時的絕望心情為之一掃。在貶所他感受到因交通閉塞,給當地帶來文化教育的落後,於是在寓所他招收當地的學子“日以訓傳經書為事,黎苗聞之,遣子入學”。為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和當地的社會名流、士人建立了非常友好的關係,據《瓊台志》記載“郡人陳迪功、靖江慕銓名常與往來”。陳迪功、靖江是當地鎮壓黎族的頭目,胡銓在與他們交往中常教導他們要搞好民族團結,因此在胡銓的建議下,他們在城西南二里水池上築亭,用唐代詩人杜甫的“淨洗甲兵長不用”之義,取亭名為“洗兵亭”。並書匾題詩,反對漢族統治者屠殺少數民族,主張讓黎漢人民共同過上平安的生活。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秦檜死,胡銓被移居衡州,五月當離開吉陽軍北返時,已是鬚髮霜白的他回望曾經生活過的這片荒島,悲感交集,他想起了比他早一年離瓊北返的李光在臨走時贈與他的一首詩,寫下了《別瓊州和李參政韻》:“正月悔從前一念差?崖州前定復何嗟!萬山行盡逢黎母,雙井渾疑似若耶。行止非人十載夢,廢興有命一浮家。此行所得誠多矣,更願從公泛此槎”。詩里肯定了他過去反對秦檜,堅持抗金的觀點是正確的,即使是遭到遠貶也亳不反悔。詩人也總結了他在海南的“行止非人”的貶謫生活,感到苦中有甜。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改年號隆興,這年胡銓被召回朝任秘書少監,不久擢升為起居郎。乾道七年(1171年)年事已高的胡銓向孝宗“求退”回老家著書,孝宗恩準,在臨行前,胡銓仍念念不忘收復失地,勸告孝宗“規恢遠圖,任賢除邪,理財訓兵,矜寡恤孤,然後布告中外,必報國讎,必歸陵寢,必復故疆”。回家後著有《易》、《春秋》、《周禮》、《禮記》解等書獻給孝宗,孝宗詔命藏於秘書省。淳熙七年(1180年)死於故鄉,朝廷特贈通議大夫,謚“忠簡”。主要著有《澹庵集》。
胡銓是一位博學的學者、詩人,他貶謫海南期間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為海南教育事業的發展及人材培養,為加強黎、漢民族的團結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因此,他為海南人民所懷念和敬仰。
與蘇東坡
蘇東坡與蘇公祠,泂酌亭、浮粟泉、粟泉亭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中國歷史上一位才華橫溢的散文家、詩人、書畫家,北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和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是個全才的作家,被稱為一代“文章之宗”。一生創作豐富,豪放飄逸。他留給後世的詩有四千餘首,詞三百多首,文章數千篇,無論詩詞,散文的成就都達到那個時代的高峰。他的書法、繪畫也獨具風格,別開生面,影響深遠,譽滿中外。
嘉祐元年(1056年)蘇東坡隨父及弟弟蘇轍出蜀入京,第二年年僅21歲的他便登進士及第。他一生雖然少年得志,才華橫溢,但卻懷才不遇,飽受顛沛流離的謫貶生活之苦。他雖然文章千古標榜,登峰造極,在中國文學史上樹立起一座巍峨的豐碑,但在仕途上他卻跌跌撞撞,從不得意。他雖然兩次進京出任過翰林侍讀學士、中書舍人、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但大多都以迫調外任,先後出任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汝州、穎州、登州、揚州、定州等地方官。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官至太常學士,當時適逢王安石執政,推行新法,他對新政持不同政見,上書力言新法之弊端,認為宋神宗“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希望神宗“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由於政見不同,蘇東坡被貶出任地方官,先為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等地。元豐二年(1079年),改知湖州,這時又因“烏台詩案”被誣以“訕謗朝政”之罪而下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七年(1058年),又改知汝州,次年哲宗即位,宣仁太后臨朝,起用司馬光當政,蘇東坡改知登州,五日後被召入朝任起居舍人。其後累遷中盡收眼底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司馬光當政後盡廢王安石之新法,蘇東坡對此也持不同意見,因和司馬光政見相左,便請求外調,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此後再出,歷任翰林讀學士,守禮部尚書等。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章惇、蔡卞當權,蘇東坡又被以“譏剌先朝”的罪名免官降職,一貶再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移惠州安置。被貶到惠州蘇東坡已是年近花甲之年,他認為他的終老將在惠州渡過,於是蓋了一棟房子以享天年,面對新居和周圍的環境他感到十分愜意,因而作詩一首“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不久這首詩被章惇讀到後,便以蘇東坡的“春睡美”是目無朝廷,便於“托詩詞以肆誣詆”的罪名,於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為瓊州別駕,居昌化軍(今儋州市)安置。
紹聖四年(1097年)四月十九日蘇東坡以花甲之年偕小兒子蘇過從惠州起程,經梧州,到過雷州與弟弟蘇轍道別,六月十一日清晨蘇東坡與小兒子蘇過渡海來瓊。到達海南後,蘇東坡便在海口作短暫的停留,並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在金粟庵停留期間,他發現當地百姓飲用河溝髒水,便實地勘察地下水源,並教導百姓掘井方法,留下了“指鑿雙泉”的遺蹟。雙泉中的“金粟泉”已毀,另一泉即“浮粟泉”至今仍留在五公祠內,成為海南一大古蹟。七月二日蘇東坡到達貶所儋州中和。他剛到,縣令張中因仰慕他的大名和品德,熱情地款待了他,並讓他寄住在官舍,不久朝廷派奸臣董必來調查貶官的情況,他發現縣令張中對蘇東坡不錯,還安排住在官舍,於是免掉了張中的職務,蘇東坡也被逐出官舍,被迫在城南的檳榔叢中買了一塊地,在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下搭建了一間茅舍。他把新居命名為“桄榔庵”。他在給一位朋友寫信時曾說:“初至僦官屋數椽,近復遭迫逐。不免買地結茅,僅免露處,而囊為一空”。初來時,他們的處境十分清苦,他曾這樣的描述過“老人和過子相對,如兩苦行僧耳”,過著“食無肉、病無醫、居無室”的生活。為了生存有時不得不變賣帶來的酒器,作為生活費用。不久,隨著對環境的逐漸適應和與當地百姓的親密友好往來,初來時那種惶恐絕望的心情為之一掃。這時他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釀酒和制墨技術。生活上當地百姓黎民也給予他極大的幫助和支持,有時在清早,村民們就敲響他家門送給他剛獵到的鹿肉或剛採摘的野菜。這時他們開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一天他頭上頂著大西瓜,一面唱歌一面穿過田野,一位70多歲的老農婦對他說:“內翰昔日的富貴,有如一場春夢”。從此蘇東坡就叫她“春夢婆”;有時候他到朋友家中小坐被雨困住,就借一頂笠帽,一件蓑衣和林屐,踩著泥濘的村道回家,惹得婦女和小孩跟在後面相隨嬉笑,群犬爭吠,因此事後人周少隱曾作詩:“持節休跨海上蘇,前身便是牧羊奴。應嫌朱緩當年夢,故作黃冠一笑娛。遺蹟與公歸海外,清風為我襲庭隅。憑誰喚起摩潔,畫作東坡戴笠圖”。由於生活的無憂無慮和與當地百姓感情的與日俱增,他真的深愛著海南這塊南荒之地,他曾這樣說道:“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地。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古真吾鄉”。由於環境的改變和心情的舒暢,這時期他寫下了大量的詩歌和文章,對海南的氣候、風俗民情、花鳥魚蟲,山川人物等凡是耳聞目染,他都無不賦於詩敘於文。
蘇東坡在海南最大的貢獻在於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為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後來人才的鼎盛建立了豐功偉績,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蘇東坡是海南文化的奠基者。居儋三年他深為海南黎民百姓的淳樸、厚道、好客和好學精神所感動,為回報海南人民在生活上給予的關心與支持,他不顧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在居所開設學堂,講學明道,他的學生有當地的學子,如姜唐佐、黎子云、符林、王霄等,也有慕他大名千里迢迢從大陸來投學者,如潮州的吳子野,江陰的葛延之等。他的學生薑唐佐後來成為海南第一個舉人。“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他北歸後的第九年,儋人符確成為海南第一個進士。從蘇東坡來瓊至宋滅亡的160多年間,海南登進士者就有十二名,“學者彬彬,不殊閩淅”。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死,徽宗立,朝廷政局有所變動,是年五月,蘇東坡接到大赦之報,六月辭別諸生、朋友整裝北返,在離瓊時,詩人回望這塊曾經生活過的神奇地方,百感交集,不勝感慨的寫下《六月二十夜渡海》詩:“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酸風也解睛。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翌年,回到常州,因病告老。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終年66歲,縊文忠,著作傳本有《東坡七集》、《經進東坡文集事略》等。
蘇東坡一生從政,但他是典型的文人,像他這樣的人物在黨派鬥爭中遭一貶再貶,也不足為怪,正因此之故,他對人生世態,才漸有所悟,所寫文章,也更有特色。他居儋三年對海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功不可沒,他改變當地百姓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與方式,在海南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影響,這也正是海南人民紀念與懷念他的根本原因。
蘇公祠
為紀念蘇東坡而建。他北返後,海南學子經常在他曾借寓過的金粟庵入飲酒賦詩,進行學術交流,懷念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該處題名為“東坡讀書處”。元代在此基礎上開設“東坡書院”,大書法家趙孟頫為之題匾。書院幾經變遷,至明初毀廢,但遺蹟尚存。明萬曆45年(1617年)瓊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並改書院為“蘇公祠”,奉祀蘇東坡與其子蘇過。清順治、乾隆年間又對該祠進行重修,光緒15年(1889年),朱採在修建海南第一樓時對蘇公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並增建山門等建築。現在的蘇公祠基本上是光緒年間建修的規模。蘇公祠山門口陳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蘇公祠時的原物,山門口懸掛明太祖朱元璋贊海南詩句“南溟奇甸”橫匾。蘇公祠正廳陳列著蘇東坡及其子蘇過和學生薑唐佐的牌位。大廳圓柱懸掛民國四年(1915年)由朱為潮撰聯,現代著名書法家麥華三重書的“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聯一付。
泂酌亭
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因蘇東坡“指鑿雙泉”而建。當時瓊州郡守承議朗陸公品賞浮粟泉水後,贊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經常邀請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賦詩。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東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時,陸公邀蘇東坡為亭命名和賦詩,蘇東坡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泂酌亭詩並敘》:“瓊山郡東,眾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於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眾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明朝該亭被毀,清乾隆年間,瓊州學使翁方綱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該亭。現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時的風格。清代海南學者王國憲重刻的《泂酌亭詩並敘》現陳列在五公祠碑廊里。
浮粟泉
蘇東坡在五公祠留存遺蹟及之一。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來瓊時,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這時間他教導當地百姓掘井之法,並親自“指鑿雙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於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於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滿”。民國初金粟泉被毀,餘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瓊州太守葉汝蘭品飲該泉後,感覺水質甚佳便為該泉題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穀豐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為泉撰聯:“粟飛藻思,雲散清襟”,鑲刻其旁。後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龍”兩字,該匾在“文革”期間被毀。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現狀不變。傳說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么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會到此踏上幾腳,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並雇用人力或牛車把該水拉回家飲用。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粟泉亭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為紀念蘇公“雙泉”造福桑梓鄉里而建。該亭在清代列為八景之一的“蘇亭蘸(zhàn)翠”。粟泉歷代有重建修,現在的粟泉亭系民國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這樣的傳說:明萬曆四十年的一天,瓊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禱雨,禱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並贊其水甘美,突然間雷電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認為是浮粟神龍顯靈保佑,喜降甘霖,便決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紀念。施工時掘得一磚,上該有詩云“泄儘先天秘,再修來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頭人”。旁落“東坡行書”款,翁汝遇覺得此事甚為奇異,便把磚刻揣回收藏。據考該詩是蘇東坡初到瓊時,借寓金粟庵時寫的,由於當時他初來乍到,面對生疏的環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產生了佛家的思想,認為他會客死海南,於是寫了這首詩,埋在該處,好讓後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兩伏波祠與漢兩伏波將軍
兩伏波祠為紀念西漢的路博德、東漢的馬援兩位伏波將軍而建,是海南較早的古蹟之一。海南最早建伏波廟是在宋朝,據《正德瓊台志》記載:“伏波廟在郡城北六里龍岐村”。明萬曆四十五年瓊州副使戴熹又在府城西邊的教場演武亭建“漢二伏波祠水久該祠被毀,至清朝先後有重修,雍正八年郡城文武捐修”。清光緒十五年朱采主持修建五公祠時,把“漢二伏波祠”遷建在五公祠內,並改名為“兩伏波祠”,同時增建了拜亭,民國年間和解放後該祠有幾次較大規模的重修,一九八三年老一輩革命家廖沫沙同志在參觀五公祠時,適逢兩伏波祠重修竣工,應邀欣然為祠名題匾。
路博德,漢代西河平周人,初拜右北平太守,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隨霍去病徵匈奴有功,被封為邳離候,堆去病死後,升遷為衛尉。漢武帝元鼎年間,南越國發生內亂,並反叛漢朝。漢時越族各部通稱為“百越”,生活在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的北部,秦滅亡時,時任南海尉的趙佗乘亂天並桂林,象郡,自稱為南越王,漢朝建立初時漢高祖劉邦對南越採取和協政策,使南越採取拉攏的措施,使趙佗自動“改號,不敢為帝”,對漢朝稱臣,自此歷經文、景、武三朝,趙佗稱臣奉職,不斷“使人朝請”,維護與漢初的和好關係。至武帝元鼎四年(前111),南越國出現內亂宰相呂嘉殺南越王越子興,立王兄建德為王,起兵反叛漢朝,他傳令南越各郡縣,煸動民族情緒,抗擊漢軍。元鼎五年(前110),武帝令路博德為伏波將軍,領軍出桂陽(湖南郴縣),下湟水;主爵都尉楊仆為樓船將軍,領軍出豫章(江西南昌),下橫浦,征伐南越,次年楊仆攻陷尋陝、石門,繳獲越船和積粟,進而挫改越軍先鋒數萬。待路博德至,路、楊兩軍共圍建德、呂嘉於番愚。楊仆攻擊越軍,縱火燒城,天明時城中南越將士盡投降繳城,南越王越建德與宰相呂嘉率數萬部將逃入海中,乘船西去,路博德派軍隊乘勝追擊,十月斬獲建德、呂嘉,至此南越反叛平定。為加強漢朝對南越的統冶,路博德把其地設定了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儋耳、珠崖兩郡就在海南的儋州與瓊山。海南的設郡標誌著海南從此正式列入中國的版圖與封建中央政權發生聯繫。
路博德的南征其意義和貢獻是極其遠深和重大的。南越的平定為邊疆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九郡的設定,告別是儋耳、珠崖二郡的設立,確定了我國南方的版圖,使封建中央政權開始對南疆的開發,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和發展。
馬援(前14-49),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平陵西)人,其先祖趙奢為趙將,號馬服君,子孫遂以馬為姓。
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十二歲父母雙亡,遂隨兄馬況至河南,學《齊詩》於穎川滿昌,後為郡督郵,因送囚徒至司命府,放跑了重罪的囚徒,自己便逃命於北地郡。王莽末年,馬援曾為新城大尹(漢中太守),後避難於涼州,受到隗器平安涼州。建武十一年(35)和建武三年(37)又率軍擊退西關各部的多次入侵和擾亂,迫使他們退出塞外,漢隴西邊疆得到穩定。
建開十七年(41),交趾太守蘇定依法處死詩索。詩索之妻征側及妹征貳起兵反抗,攻占了郡城,九真、日南、合浦各少數民族也紛紛起兵回響,攻掠嶺外六十餘城,征側自立為王。光開帝同年拜馬援為伏波將軍,扶樂候劉隆為副將,督樓船將軍段志共同征討二征,大軍行至合浦,段志病故,馬援逐合其部沿海而進軍,隨山開道千餘里。建武十八年(42)春馬援率大軍到浪泊,大破二征,斬首數千餘級,降者達萬餘人。接著馬援追二征至禁溪,次年正月,斬殺征側、征貳,將其首級送往洛陽,馬援被封為新息候,食邑三千戶。接著馬援又率樓船二千餘艘,士兵二萬餘人,追擊二征餘部,自無攻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其餘盡皆逃散,嶺南地皆平定。嶺南平定後,他把收繳的兵器鑄成銅柱立在南方做為漢朝的國界,同時也向南方各少數民族示以國威。馬援立銅柱處據《林邑記》載:“建武十九年,馬援植兩銅柱於象林南界,與西屠國分疆”。他還恢復設定了珠崖縣。據《瓊州府志》載:他“往來南海,撫定珠崖,調立城郭,置井邑,立珠崖縣”。建武二十年(44)秋,馬援班師回朝,光武帝賜他兵車一乘,朝見時位次九卿。
馬援這次南征,所過之處,皆“為郡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因此其功不次於路博德,物別是珠崖的復設,對於中央封封建政權加強對海南的統治及加速海南社會封建化的進程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後人對他的評價說:光武“初定天下,民勞厭兵,弓閉玉關,馬謝西域,況南荒何足辱王師,非新息候若戰,則九郡左衽至今矣”。
傳說馬援在海南留下不少遺蹟,如儋州西南的白馬井,相傳就是他乘白馬至此,跑沙得泉,開鑿為井,解軍隊長涉之饑渴,後人於井口立廟紀念,附近的馬進鎮也因此得名。
瓊台勝境
瓊園
民國四年(1915)擴建五公祠時增闢的一組園林古蹟群。主要建築有洗心軒與遊仙洞。瓊園兩兩字取:“南溟奇甸,瓊台勝境”之意。1986年又在該園增建了五公廟和五公祠佛祖廟,供遊客遊覽時參拜。
洗心軒
建於民國四年(1915),是一間亭榭式的古建築,四周辟廊。正門走廊園柱懸掛朱為潮主持修建洗心軒時撰寫的楹聯意義深遠,耐人尋味:“一水可曾將耳染,纖塵絕無上心來”。這付楹聯的來源包含著一個傳說。據傳朱為潮修建瓊園時,應如何規劃,同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使他對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親率同僚到實地勘察地形。眾官又為此爭論不休,加上正是酷熱的響午時分,使得他煩燥不已,這時他走到浮粟泉邊,叫隨從取水止渴,並用泉水洗臉清熱,突然間他感到大腦豁然一亮,瓊園的規劃在大腦中已清晰成形。他便決定在瓊園建一中心建築,並為之命名為“洗心軒”,以此告訴後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煩惱與雜念將遠離而去。洗心軒解放後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國期間的建築風格。
遊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壘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據民間傳說而建。據說宋朝年間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煉多年,總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神仙點化說:大海中有一神龜,在你垂暮之年訪得此龜,並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後,他苦思不解其意,便決定外出雲遊尋訪。苦經十多年,踏遍了東南沿海,總悟不到夢境中的神龜。有一天他來到雷州,聽說蘇東坡被貶在海南,便決定到島上游一游,順便結識和請教於這位大學者。一天,當他踏上這塊神奇的荒島時,他頓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夢中的神龜,於是他便到儋州拜訪蘇東坡,請教龜首在何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這位道士為蘇東坡的博學所折服,而蘇東坡也深被這位道士的精神與決心所感動,於是便告訴他說:瓊州地形似神龜,郡城瓊山是龜首。道士便辭別了蘇東坡來到瓊山探訪他夢中的龜首。幾經折磨他終於發現了現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牽夢迥要找尋的地方,於是他便在遊仙洞這地方結茅苦修,他的意志與決心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來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為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遊而去,為紀念這位道士堅韌不撥的意志,民國四年朱為潮便在此建起了這座假山,並命名為“遊仙洞“。
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陳列館建成於1995年,是一座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三層共十個展廳,其中《五公史跡展》,《海南歷史文化名人展》和《五公祠珍藏文物展》為固定展廳,其他不定期展出各類專題性的展覽。
海南歷史文化名人
海南古為南荒之地,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0)始設儋耳、珠崖兩郡,海南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封建中央政權,長期以來海南不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落後於先進的中原地區。自隋、唐以後各封建王朝才開始逐漸加強了對海南的統治。由於孤懸海外,這片滄涼的土地也就成為封建統治者做為流放之地,正是如此,歷朝的貶官、流寓、戌邊將士和任職巡吏他們也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和統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海南封建化的進程和促進了海南文化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蘇東坡被貶來瓊開辦學堂,創下了新一代的文化之風,至使明、清時期海南文化出現了鼎盛的局面,在中國文化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時期海南人文蔚起,甲第聯鐮者紛紛湧出,先後出現了“瓊州雙璧”(丘浚、海瑞)、“海南四絕”(讀絕丘浚、海瑞、邢宥)、“一弟進士”(梁雲龍、梁必強)的文化佳話。書院這時期也有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立,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留下了豐富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姜唐佐,海南第一位鄉貢舉人。字君弼,宋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
少年的姜唐佐勤奮好學,蘇東坡被貶來瓊在儋州開辦學堂,他仰慕蘇東坡大名,於紹聖六年(1099)九月,背著行李步行三百多華里到儋州從學於蘇東坡,蘇東坡“甚重其才”,認為他日必有作為。蘇東坡遇赦北返時,曾贈給他兩句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開荒”,並說:日後登科時,再為續詩。不久姜唐佐遊學於廣州。崇寧二年(1103)姜唐佐參加鄉試中舉人後。知道蘇東坡胞弟蘇轍在汝州(河南臨池縣)便找到他。並從中得知蘇東坡已去世了一年多,他把蘇東坡所贈詩句相示,蘇轍深為這位海南學子的好學精神所感動,便為胞兄補充完所贈的詩:“生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姜。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場。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符確,海南第一位進士。北宋昌化軍(今儋州市三都鎮)人。
符確少年資質聰穎,沉靜好學,才識逸群,蘇東坡貶居儋州三年,他曾師從蘇東坡,學業上得到很大的收益和幫助,蘇東坡返歸後的第九年,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參加會試中進士,後官至承議郎。
符確晚年辭官返回家鄉,為民興辦教育,培育英才,他將辭官所得俸銀購置鹽田出租,將所提創建三個“興賢坊”鼓勵和支持桑梓學子讀書,為發展當地教育作出了積極貢獻。
丘浚(1421-1495)理學名臣。字仲深,號瓊台,諡文莊,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
丘浚少年聰穎,過目成誦,六歲能詩,七歲作《詠五指山》詩“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輿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雲煙。雨余玉筍空中現,月出明珠掌上懸。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中原”。冠絕一時,傳為佳話。1961年一代文宗郭沫若先生作客海南時,曾拜讀該詩,也為其恢宏的氣慨而嘆服。明正統甲子年(1444)丘浚舉鄉試第一,景泰甲戌年(1454)殿試中一甲第二(榜眼),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子臨祭酒,禮部尚書、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職。
丘浚官“位極人臣”,但其一生廉潔自律,歷官四十餘年,“自處無異韋布”、“產業僅能率歲,第宅不愈濟民”。其才華橫溢,平生“著述甚富,世稱博學”,有“詩文滿天下”之譽。他編篡的文獻有《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大學衍義補》、《世史正綱》、《瓊台詩話》、《史略》等。其中《大學衍義補》成為朝廷國子臨規定的必修課程。該書提出的“勞動價值論”比西方學者還早近兩個世紀提出。弘治八年(1495)丘浚在京師病逝,皇帝特贈“特進柱國太傅”。
明代學者把丘浚與唐代的張九齡、宋代的余靖和崔如之並稱為“嶺南四大儒”。
海瑞(1514-1587)清官的楷模,正氣的化身。字汝賢,號剛峰,謚忠介,明代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海瑞四歲喪父,在母親的教導撫養下,長大成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以《治黎策》應試中舉人後經朝廷吏部謁選派官入仕,歷任知縣、戶部雲南司主事、應天巡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
海瑞一生為官清正廉明,剛直不阿,在淳安任知縣時,親“躬耕自食,布袍脫粟”。在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期間,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直指嘉靖皇帝的荒淫不道,以死諫犯顏入獄,後遇赦。萬曆十五年(1587)卒於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品)任上,死後全部存銀僅餘十多兩。他的靈柩奉旨歸葬時,南京城“萬人空巷”,百姓奔走相告,商人罷市七天,悼念這位歷史上的“第一清官”。
歷史上海瑞他深受百姓的愛戴,他的故事一直流傳,是因為他一生為官剛直不阿,不附權貴,不徇私情,敢於與邪惡勢力作鬥爭。居官廉明,愛護人民,在維護封建朝廷統治的同時,在客觀上為人民辦了不少的好事,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這是海瑞世世代代被百姓所稱頌的根本原因。
王佐(1428-1512)傑出的詩人,字汝學,號桐鄉,明代海南臨高人,明正統二軍(1447)參加鄉試中舉人,歷任州府同知鄉試考官等職。
王佐在任途官場上由於“以質正任職,不能與時俯仰”故二十餘年一官未遷,但在其為官時“以廉操聞”,深得“所居民愛,所去民思”。
他一生“惟談寡慾,惟以書史為友”,從少至老手未釋卷,至年老昏花的垂暮之時仍叫家人為其朗讀古籍。他博學多識,精思力踐,見道精審,他的詩詞和平溫厚,文氣光明正大,和唐宋諸大名家類同,他的詩集有《雞脅集》、《庚申錄》、《瓊崖錄》等傳世。
邢宥(1416-1481),一代大儒。字克寬,號湄丘,明海南文昌人。
明正統十三年(1448)登進士及第,歷任縣令、知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職。邢宥為官二十餘年,政績卓著,名聲頗高,深得百姓的讚揚和愛戴,特別是任地方官期間,有一年蘇州大災,饑民遍野,他“不待奏輒發米二下萬斛以賑”,救活饑民近四十萬口,做到“公帑不空,富室不憂”,時人對此事的評價是“荒政之最善者”。他一生清廉潔白,不論在朝或在地方當官,直至致仕時都是“囊橐兼然如書生時”。
邢宥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為,在學問上也有很高的造詣,對書法也有一定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湄丘集》,丘浚對他的評價是“詩文雖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為無益之語,字畫亦遒美有法”。
許子偉(1555-1613),一代名士。字用一,號甸南,謚忠直,明海南瓊山府城人(今海口市)人。
許子偉和丘浚、海瑞是同鄉,他曾拜海瑞為師,明萬曆十四年(1586)登進士,歷任行人司行人、僉科左給事中、吏科左給事中等職。萬曆十五年(1587)海瑞病逝於南京任上,許子偉奉旨護送其棺槨歸瓊山安葬,並為其督造塋墓,因海瑞無子,許子偉以學生身份,在其塋墓旁結廬為海瑞守孝三年,以盡師生之誼。回朝任職後因上疏彈劾權貴,得罪朝廷被貶銅仁府(今貴州銅仁縣),不久遂棄官返鄉養母。
許子偉為官清正,關心百姓疾苦,熱心公益,持正風俗,尤重教育,在北京任職期間,曾創辦了第一個瓊州會館,棄官回家後,在下洋村修建昌明塔以興文風,並設儋縣義學,開府城敦仁書院,掌教文昌玉陽書院。
萬曆四十一年(1613)病逝故里,終年五十八歲,著有《廣易通》、《諫垣錄》、《許忠直集》等。
鍾芳(1476-1544),嶺南巨儒,字仲實,號筠溪,明代崖州(今海南三亞市)人。
鍾芳少時資質聰明,十歲中秀才,二十四歲中舉人,三十一歲中進士二甲三名。歷任翰林院編修、浙江提學副使、文西布政司參政、江西右布政使、南京太常寺郎,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寬政愛民,善斷冤案。
鍾芳才華橫溢,博大精深,朝廷頒浩命說他:“學識宏博,造詣精純”,其文章“雄渾精深,氣隨理昌”,一生著述甚豐,傳世有《春秋集要》、《學易疑義》、《崖州志略》、《筠溪先生詩文集》、《讀書札記》等。
鍾芳在海南文化史上有承先啟後的地位,“上繼文莊,下啟忠介”。被後人稱之為“嶺南巨儒”。嘉靖三十二年(1544)逝於故里,朝廷追封為都察院右都御史。
王弘誨(1542-1616),一代英才。字紹傳,號忠銘,明海南定安縣人。
嘉靖四十年(1561)舉鄉試第一名(解元),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南京國子臨祭酒、南京禮部尚書等職。
王弘誨剛中進士,即遇海瑞因冒死諫入獄,他素慕海瑞的為人,曾冒險多次入獄探監。萬曆四年(1576),為方便瓊州學子參加科舉考試上《奏改海南兵備道為提學道疏》,請求朝廷同意讓瓊州學子就地應試,得到了萬曆皇帝的恩準,民間流傳的“奏考回瓊”說的就是這件事,為加速海南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為官期間深感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請求致仕獲準後,歸故里興辦尚友書院,培育英才。萬曆四十四年(1616)病逝故里,朝廷贈太子少保,賜祭葬。主要著作有《尚友堂稿》、《吳越遊記》、《南溟奇甸錄》、《國朝名臣錄》等。
張岳菘(1773-1842),大書法家。字子駿,號瀚山,清海南定安人。
張岳菘於十二歲應童子試,嘉慶九年(1804)中舉,嘉慶十四年(1809)登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歷任翰林院編修、鹽運使、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職。他一生為官“勤慎廉明,悉心職事”後人曾這樣評價他“造士則振興學校,散賑而民安鴻澤,防河則浪息螭宮”。
他一生博學識廣,精通書畫、法律、經濟、水利、教育、軍事、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史稱他“學問淹通醇粹”。他的書畫造詣很高,被譽為晚清嶺南書畫家之首,一生著述甚豐,代表作有《瓊州府志》、《筠心堂文集》等傳世。
潘存(1819-1893),一代鄉賢,字仲模,號孺初,清海南文昌人。鹹豐元年(1851)中舉,後因聲望入仕。歷任戶部主事、戶部福建司等職,六十六歲致仕歸故里時,受兩廣總督張之洞等委託興辦雷瓊團練,加強邊疆海防力量,因有功國家加四品銜,並同雷瓊道台朱采籌建文昌“溪北書院”,培戴後學。他治學以“崇實學,黜浮偽,除偽習,息邪說,正人心”為教學宗旨,培養出了一批海南英才,為海南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述著有《克已集》、《論學說十則》、《楷法溯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