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蘭山街道位於臨沂市中心中北部。蘭山區政府駐地。轄27個社區、30個行政村。兗(州)石(臼所)鐵路、205國道、327國道過境。境內有王羲之故居——洗硯池遺址,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出生此地。古城村有魏即邱城遺址。
蘭山街道位於蘭山區東南部。東、東北分別隔沂河、祊河與河東區、南坊街道相望,西鄰朱保鎮、馬廠湖鎮,南接羅莊區、銀雀山街道、金雀山街道,北靠義堂鎮。總面積57.9平方公里,轄15個城市社區、12個農村社區、20個村,常住人口15萬,流動人口20萬。200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8億元,完成國地稅7.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48億元。街道機關駐育才路與蒙山大道交匯處。
轄區內名勝古蹟有孔子廟、王羲之故居、天主教堂、琅琊冢及大汶口、龍山、漢隋唐、北宋等各時期的古遺址和艾山旅遊景點,革命紀念地有中共中央華東局、山東省政府、新四軍軍部、山東大學等舊址。2001年1月,蘭山辦事處更名為蘭山街道(街道機關與工貿開發區機關合署辦公)。街道轄77個社區、行政村。
歷史沿革
蘭山街道歷史悠久。轄區東部的臨沂老城區,始建於春秋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時稱啟陽邑。西漢初置啟陽縣於此,後避景帝劉啟諱改稱開陽。東漢建初五年(公元80年)開陽縣為琅琊王劉京國都,西晉末為琅琊王司馬睿“潛邸”(舊稱皇帝即位前所居)。
南朝宋為即邱縣(治所今河東區古城村)地。
隋朝為(沂州)琅琊郡臨沂縣兩級治所,因城東臨沂水而得名臨沂。
明初撤銷臨沂縣入沂州,弘治四年(1491年)涇王朱祐橓封於沂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設附郭蘭山縣。
1913年改蘭山縣為臨沂縣,並為琅琊道治所。1936年6月山東省第三行政專員公署遷治臨沂城。1945年抗戰勝利後為中共華東局、山東省政府、魯中南行署、臨沂縣政府駐地。
建國後為臨沂縣城關區(鎮)轄區,並於1950年至1960年為濱海專署駐地。1984年由原臨沂縣城關鎮析出設立蘭山街道。1958年建紅星公社,1959年更名為涑河公社,1984年更名為大嶺鄉,1993年改稱大嶺鎮。1984年臨沂縣改市,城關鎮劃為三個街道辦事處,此居其一,名蘭山街道辦事處。1994年12月撤市設區後,為臨沂市蘭山區蘭山街道。2001年6月,大嶺鎮撤銷,其行政區域劃歸蘭山街道。
行政區劃
1996年,蘭山街道面積20.2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水田、東關、西關、北關、東北園、書院、煤山、朝陽、東風、後十里堡、前十里堡、後西北園、田家紅埠寺、趙家紅埠寺、小婁莊、曹家王莊、張家王莊、林莊、小李家莊、宋家王莊、前西北園21個行政村;大嶺鎮面積70.7平方千米,人口7.9萬,轄大嶺、北沙埠莊、硯台嶺、二十里堡、角沂莊、溝上、張家朱許、董家朱許、杜家朱許、蔣家王平莊、曹家王平莊、小官路、八里屯、葛家王平莊、南沙埠莊、小嶺、北道、南道、毛家莊、西張莊、韋家屯、前飲宿、後飲宿、顏家紅埠寺、全家紅埠寺、葉家紅埠寺、西墩、東墩、杭頭、道溝、南郭莊、洪溝崖、廟上、後洞門河西、密家莊、劉家朱許、響河屯、前洞門、後洞門河東、城後、小城後、馬埠嶺、古城、房家村、城前、大姜家村、小姜家村、前店子、馬宅子49個。
2000年,將大嶺鎮前欽宿、後欽宿、葛家王平莊、曹家王平莊、蔣家王平莊、八里屯、小官路、西張莊、毛家莊、溝上、前韋家屯、後韋家屯、韋家屯等13個村劃歸蘭山街道管轄;蘭山街道轄34個行政村,18333戶48478人;大嶺鎮轄38個行政村,16986戶60600人。2001年,撤銷大嶺鎮,併入蘭山街道。2002年,轄72個行政村、18個居委會,33728戶112211人,面積90.91平方千米。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71302001:~001 111前十里堡社區 ~002 111後十里堡社區 ~003 111後園社區 ~004 111前西北園社區 ~005 111西關社區 ~006 111水田社區 ~010 111書院社區 ~012 111北關社區 ~014 111林莊社區 ~015 111張家王莊社區 ~016 111宋家王莊社區 ~017 111小李家莊社區 ~018 111曹家王莊社區 ~020 111蘭新社區 ~023 111通達社區 ~024 111蔣家王平社區 ~025 111曹家王平社區 ~026 111溝上社區 ~027 111二十里堡社區 ~028 111角沂社區 ~029 111杜家朱許社區 ~030 111北道社區 ~031 111董家朱許社區 ~032 111小官路社區 ~033 111韋屯社區 ~034 111硯台嶺社區 ~035 111葛家王平社區 ~201 111婁莊村 ~202 111田家紅埠寺村 ~203 111趙家紅埠寺村 ~204 111八里屯村 ~210 111毛家莊村 ~211 111前韋家屯村 ~212 111後韋家屯村 ~214 111前欽宿村 ~215 111後欽宿村 ~216 111西張莊村 ~217 111小嶺村 ~218 111大嶺村 ~224 111劉家朱許村 ~225 111張家朱許村 ~226 112北沙埠莊村 ~227 112密家莊村 ~228 112南郭莊村 ~229 112洪溝崖村 ~230 112廟上村 ~231 112城後村 ~232 220小城後村 ~233 112馬埠嶺村 ~234 112前洞門村 ~235 112後洞門河東村 ~236 112後洞門河西村 ~248 111南道村 ~250 112響河屯村 ~251 112南沙埠莊村 ~252 112顏家紅埠寺村 ~254 111葉家紅埠寺村~212 122廟嶺村
經濟發展
截至2013年已來,蘭山街道充分發揮區位優越、商貿優勢,突出現代物流、工業經濟、招商引資、拆遷改造四大發展重點,推動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先後被國家、省授予“全國最佳街道”、“組織建設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在商貿發展中,建成紡織、服裝、家電、文體、板材、燈具等專業批發市場60餘處,聚集為年交易額達400億元的臨沂批發城,成為全國第三大商品集散地。如今圍繞“創建中國現代商貿城”的發展目標,蘭山街道加快臨沂批發城的改造提升,已引進澳龍國際物流城、香江商貿城、高科技物流城等現代化物流項目,總投資額為120億元,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工業經濟也得到發展,形成了板材、食品、建材、冶煉、塑膠加工、機械儀器製造、化工、服裝加工八大產業,實現了工貿經濟的互動、協調發展。
交通運輸
交通便利,兗石鐵路、206國道、327國道、017國道、京滬高速公路穿越,市區道路縱橫交錯。郵電通訊、文化衛生設施齊全。農業生產以自流灌溉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等。轄區內的臨沂批發城建有56個專業批發市場,建築面積320萬平方米,經營戶達6萬戶,市場規模列全國第一位。轄區內設有客貨運站6處,開往全國各地的運輸線路600多條,形成以城市為依託、鐵路為動脈、國道、省道為幹線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同時,在工業大道以西規劃建設了與工商業配套的現代化物流中心。
地方小吃
中華名吃
是蘭山區特產,被評為“山東名吃”、“中華名吃”。始產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1983年被評為省優質產品,1992年獲全國博覽精品金獎,1995年獲中國名優精品金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費孝通品嘗後,欣然題詞“齊魯名產、醇厚清香”。此醬菜因用大黑豆、茄子、鮮姜、杏仁、鮮花椒、紫蘇葉、香油和白酒8種原料釀製而成,故名“八寶豆豉”。
八寶豆豉醫學作用
醫學者認為,八寶豆豉可開胃清食,宣肺理氣,降逆止嘔,化痰利竅,對人體大有補益。黑豆溫中健脾,茄子益氣補腎,鮮姜開胃止嘔,杏仁宣肺止咳,鮮花椒溫里散寒,紫蘇葉寬中降逆,香油滋補潤燥,白酒舒筋活絡。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豉,諸大豆皆可為之,以黑豆者入藥。有淡豉、鹹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鹹者,當隨方法。”
八寶豆豉工藝
各地生產的豆豉多為乾豉,唯獨八寶豆豉有汁。八寶豆豉工藝精細。一般於頭年茄子成熟季節配料裝壇,經日光發酵10~12個月,次年中秋節前後方為成品。啟封后,色澤晶瑩,粒粒璣珠,清香四溢。具有醇厚清香、去膩爽口、營養豐富、食用方便等特點,具有較高的市場聲譽,除銷往本省及京、津、滬等地外,還遠銷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現今,通過調整配方和用人工控制豆豉發酵溫度,使豆豉發酵周期縮短為6個月,產量大幅度提高,並保持了原有的風味。
中華名吃“肉粥”
糝。又名“肉粥”,是蘭山區的傳統名吃,被評為“中華名吃”。它的歷史悠久,《說苑·雜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糝”的記載。《禮記·內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這裡所說的“糝”,頗類今糝。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祭秩》所列16種祭品中有“糝食”。相傳糝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唐代傳入內地,而臨沂糝則是由元大都(今北京)傳來的。到了明朝,當地人將這種肉粥直呼為糝了。糝的用肉,早僅用牛、羊肉,傳入內地後兼用雞、鴨肉,後又出現了豬肉糝。其中以雞肉糝味道最佳。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效能。解放前,臨沂城有8家糝鋪,以黃家、劉家的雞肉糝和陳玉山牛肉糝最負盛名。1946年,陳毅駐臨沂時,曾是黃家糝鋪的常客。2007年,臨沂市區糝鋪已有數十家,上海、青島等地也開設了臨沂糝館。上海國際飯店和濟南南郊賓館分別聘請了臨沂的制糝技師,使糝登上了大雅之堂。
名勝古蹟
作為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轄區內名勝古蹟眾多,分布著臨沂古城址,王羲之故居、五賢祠、孔子廟、天主教堂,琅琊冢、小城後遺址,“琅琊八景”中“普照夕陽”、“平野曉霽”、“沂水拖藍”等諸景遺址。轄區西部有回民聚居村——南道村。傳統小吃聞名遐邇,尤以八寶豆豉、糝為著。
臨沂古城址
臨沂城始建於春秋末期,已有2500年的歷史。據《春秋》記載: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這個“啟陽”,是臨沂城最早的名稱,也是臨沂城的開始。從漢初至清末,此城除為縣治外,先後為國、郡、州、府駐地,為全省六大文化古城之一。老城占地面積1.64平方公里。城牆原為夯土築成,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築磚城。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始整修四門,添建城樓。清康熙七年(1668)地震,“東門城樓僅存,余俱坍毀”,幾經增修,才恢復舊觀。據《沂州志·城池》記載:磚城一座,周圍9里,高2丈5尺,闊1丈,垛口3782.5個,城堡50座,炮台4座,城內馬道闊8尺,城外壕深1丈,闊1丈6尺,城樓4座,除南門樓為大樓3層、又小樓2座外,其餘東、西、北3門均系2層大樓一座,又小樓一座。四門名稱:南曰望淮,東曰鎮海,西曰瞻蒙,北曰宗岱。該城的布局有其鮮明的特色,不呈方形或長方形,卻呈橢圓形,東西稍長,南北略短。整個形狀像一隻展翅南飛的鳳凰,故百姓皆傳臨沂城是龜馱鳳凰城。四座城門的名字均題在門楣上,北門城樓還有一方題額,上書“齊魯鎖鑰”四個大字,顯示了臨沂作為魯東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地位。古城原無護城河,經過明、清兩次開挖引水,始有四面環水的護城河。由於戰爭的破壞和50多年的改造、建設,現除護城河外,城牆、城門皆已無存。截至2013年以來,為再現臨沂歷史文化名城的古風古貌,臨沂市開始規劃修復南城門和部分古城牆。
王羲之故居
位於蘭山街道洗硯池街中段北側的王羲之故居,為大書法家王羲之幼年居住處。王羲之,字逸少,因曾為右將軍,又稱“王右軍”。其書法真、草、篆俱佳,尤善隸書,為歷代學書者所推尊,後人譽其為“書聖”。西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王羲之生於琅琊臨沂,並在此度過他的幼年時期。民國《臨沂縣誌·古蹟》載“王右軍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西晉末年“永嘉之變”(公元307年—313年)時,王羲之隨宗族南遷,“舍宅為寺,東有曬書台,南有澤筆池,一曰洗硯池,皆其遺址”(《集柳碑》)。後魏時,名律寺。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賜名開元寺。北宋改稱天寧萬壽禪寺。偽齊劉豫時,易名普照寺。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僧妙濟禪師覺海來普照寺任主持。4年後,在沂州防禦使高召的贊助下,拆除牆垣,開拓廟基,建立圍牆;並架石橋,跨望月湖,擴成空曠之境。同時翻修殿宇,並在大雄寶殿北建藏經樓,收藏佛經5048卷。工程告竣後,在寺中庭築亭刻碑,以記其事,此即有名的“集柳碑”。明正德年間,被封於沂州的涇王又對此寺進行大規模修繕,並鑄大批銅佛像及大鐵鐘一口。此後,為紀念王羲之,又在普照寺和洗硯池之間增建右軍祠。祠堂內立右軍坐像,兩邊童子各一,左抱文房四寶,右抱白鵝;祠院內立一龍鳳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李希賢在右軍祠內設立琅琊書院。同治年間,在忠孝祠西又修建了萬善庵。昔時,這一帶琳宮梵宇,錯落分布,蒼松古檜,林立其間,為臨沂城一大形勝之地。夕陽西下時,暮藹朦朧,古城沐於一片灰暗之中,唯普照寺內高聳的大雄寶殿的西山壁上,被夕輝所映射,紅光熠輝,光彩奪目,堪稱奇觀。古琅琊八景之一“普照夕陽”即指此景。抗日戰爭前,寺院等仍一直保存,為省立第五中學的第三、四院。日軍侵占臨沂後,古建築被破壞,古文物遭洗劫,普照寺等名存實亡。僅存的大鐵鐘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
1989年,臨沂市(縣級)開始修復王羲之故居。2003年4月,在紀念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之際,臨沂市投巨資對王羲之故居進行大規模整修擴建。2003年10月,整修工程全面竣工。整修擴建後的王羲之故居,面積由原來的28畝增至80畝,成為全國最大的名人故居之一。故居坐北朝南,大門匾額“王羲之故居”由全國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院內有硯池懷古、曲水流觴、普照夕陽、千秋五賢四個景區,分布著洗硯池、曬書台、琅琊書院、書法碑廊、普照寺、王右軍祠、五賢祠等眾多景點。2003~2006年,連續4年書聖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使臨沂“羲之故里、書法聖地”的品牌名揚海內外。
2003年5月初,在王羲之故居擴建整修過程中,發掘出兩座較大的晉代磚室墓葬。兩座墓葬東西相距30餘米,除墓門為石制外,其餘均為磚築。居東的一號墓為雙室墓葬,為山東已發掘漢晉大中型磚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東已發掘的大中型磚室墓中唯一未被盜掘的墓葬。出土有瓷、銅、陶、鐵、漆、金及其它質地的隨葬品250餘件(套)。二號墓墓室建築規模宏大,為山東漢晉磚砌單室墓中所罕見。由於先後兩次被盜,僅發現青銅器虎子、青瓷燈以及串飾瑪瑙珠等隨葬品一小宗。在兩座墓葬出土的近300件(套)隨葬品中,有青瓷胡人騎獸器、青銅神雀伏雛銜魚熏爐、雞首青瓷壺等7件國家一級文物,鐵弩機等7件國家二級文物,另有45件國家三級文物,部分填補了晉代史學研究的空白。由於考古發掘規範、考古意義重大、科研成果突出,此次考古發掘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6年8月,洗硯池晉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賢祠
早稱忠孝祠,原在臨沂老城南關,明嘉靖年間所建,早僅祀諸葛亮、王祥二人,後改名為景賢祠,祭祀諸葛亮、王祥、王覽、顏真卿、顏杲卿五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移址洗硯池東重建,並更名為“五賢祠”。五賢祠幾經戰亂和“文化大革命”損毀,已不存。2003年王羲之故居整修擴建時據原貌重建。主體建築為硬山式大殿三間,東窗上磚刻“孝感天地”,西窗上磚刻“忠冠古今”。殿內正中塑諸葛亮坐像一尊,東側有王祥、王覽二位坐像,西側有顏真卿、顏杲卿二坐像。大殿前是御碑亭,亭內有乾隆題詩碑,其詩為:“孝能竭力王祥賢,忠以捐軀顏杲真;所遇由來殊出處,端推諸葛是全人。”
據臨沂民間傳說,乾隆皇帝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訪路經臨沂城,住在一旅店內。當時正值修葺五賢祠的工程完竣,臨沂的紳士們商議在五賢祠立碑,或作副楹聯,以紀念這一盛事。乾隆聽到這個訊息,即於寓中寫成此詩,並派店中夥計送於五賢祠。及至人們發覺是乾隆的御筆,知府、知縣齊集“接駕”時,乾隆早已離城南下了。此說純屬虛構,真實情況是:乾隆皇帝南巡,來到山東,駐蹕濟南,當時的山東巡撫準泰(滿族)向乾隆帝奏請:山東沂州府舊有景賢祠(即五賢祠)修建完竣,請賜御筆。乾隆遂依奏賜七言詩一首。於是,準泰將此詩發交沂州府,在祠內勒石建碑。
孔子廟
舊稱文廟,俗稱孔廟、聖廟,位於蘭山街道蘭山路中段。原在臨沂老城東南,始建年代不祥。北宋末年毀於大火,金代遷址重建於今地。此後歷經兵燹和毀壞,曾先後十次修復。1948年臨沂城解放後,孔子廟保存大體完整。“文化大革命”期間,孔子廟遭破壞,僅存大成殿、明倫堂及2棵銀杏樹。自1982年起,省、市人民政府對孔子廟進行了三次維修。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臨沂市人民政府對其實施第三次大規模修復後,將其闢為臨沂市博物館。
修復後的臨沂孔廟是市域內規模較大的仿古建築群。占地總面積6975平方米,建築面積2878平方米。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前大門(東西耳房)、大成殿(東西兩廡)、明倫堂(東西畫像石廊)、辦公樓(庫房)。分前、中、後三進庭院。大門內兩側各有銀杏樹1株,據史書記載植於金代。東為雄株,西為雌株,雖歷經900年風雨仍枝葉茂盛,年年結果纍纍。一進庭院的正面為雄偉壯觀的大成殿,大殿面闊5間,殿內正面為彩繪孔子塑像,高4米、兩側為四配,東側為孟子、顏子塑像,西側為曾子、子思塑像,高3.3米。大殿後(二進庭院)的兩側為畫像石廊,西廊陳列了在臨沂地區出土的兩漢時期的畫像石近百塊,是研究我國漢代歷史的實物資料。東廊陳列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的石刻造像和歷代碑刻,為研究我國封建社會的佛教、民俗和歷代書法提供了真實的資料。明倫堂位於大成殿後,面闊5間,22.6米,進深10.77米,內有8根金柱,青磚黑瓦。明倫堂後為兩層古平頂式庫房兼辦公樓。
經過修復的孔子廟,布局合理,雄偉壯觀。它不僅是人們瞻仰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旅遊勝地,而且也成為臨沂市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臨沂天主教堂
又名聖約翰大堂。位於蘭山街道蘭山路,是天主教臨沂教區的主教座堂。1913年建成。由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教民捐資,荷蘭人諾廣訓神甫主持修建。羅馬式建築,建築面積854平方米,能容納1000人左右。堂門南向,正中為大門,兩側各1小門。堂外正面牆壁嵌牌5塊,由清末官至刑部主事、20歲以詩名領沂州府“四才子”之首的書法家王思衍書。正面及兩側牆壁嵌有大型雕花玻璃窗19個。堂外頂部築有高低5座尖塔,正中為鐘樓,內設3口大銅鐘。堂內頂為穹隆式拱頂,雕花柱頭。堂大門內上方為大型全木質結構的管風琴樓,堂內後部為主教小堂、大更衣室,其下為地下室。該教堂現為臨沂市最大的天主教堂,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琅琊冢
位於臨沂老城東南廣平亭,今蘭山街道琅琊巷,相傳系東漢琅琊王劉京的墓葬地。原為大型封土,現已為平地。琅琊王劉京,謚孝,東漢光武帝之子,公元80年(建初五年),由莒縣遷都臨沂,凡傳6世,共141年。
小城後遺址
位於蘭山街道小城後村南,東西300米,南北400米。曾出土鹿角,挖掘出泥磚、泥瓦砌的弧型井。屬大汶口文化時期遺址。1992年6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沂古稱琅琊
“琅琊八景”歷代膾炙人口。其中“平野曉霽”,位於街道轄區東北部鼓樓台巷北端。古有平野台,台上建有平亭。元初太守儲天章加以修復。清代在此建鼓樓,稱鼓樓台。登台遠眺,“外瞰祊沂涑水,內覽覺寺觀樓閣,晨鐘初曉,曙色甫開,爽心悅目。”(《沂州志》)。景觀尚已不存,巷內民宅僅存有明弘治年間立《平野台井牌記》石刻。“沂水拖藍”,又稱沂河拖藍,位於街道轄區東北部沂河、祊河交匯處。新版《沂州志》載,臨沂城東,沂河與祊河、涑河匯流後,形成清濁兩種水流,清流映藍天,像沂河中拖曳著一條藍色的彩帶,故稱沂水拖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