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沔城,是一座具有一千四百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一直是郡、府、州、縣治地,是江漢平原政治、經濟、文化中樞之一,是一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前景廣闊的旅遊勝地。這裡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地處江漢平原腹部,南臨東荊河畔,北依排湖岸邊,距318宜黃高速國道30公里,省級公路橫貫而過。
仙桃沔城風景名勝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曾經孕育了一代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誕生了沔陽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造就了“金箭女神”楊剛和“新聞巨子”羊棗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留下了無數美麗的故事與動人的傳說。
著名景點
這裡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獨特。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廟之稱,著名的有大漢陳友諒故居、諸葛亮讀書台、狄仁傑問政處、唐朝復州城垣等。這裡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底蘊豐厚。既是宗教文化的薈萃地,有道教的玄妙觀、佛教的普佛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儒教的孔聖廟等;又是民俗活動的聚集地,有一年一度的文化廟會、元宵燈會、龍舟賽會和開齋節、荷花藝術節等。
這裡自然風景秀麗,水鄉神韻奇異。千畝東沼紅蓮池和綠色文化長廊,是休閒、度假、賞荷、垂釣、泛舟、娛樂等最理想的處所。聞名遐邇的沔城藕“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栗般粉撲”,沔城牛肉餅、藕丸子堪稱美食一絕。
景區餐飲
沔陽三蒸是仙桃的一道傳統名菜,即粉蒸肉、蒸珍珠元子、蒸白丸。珍珠丸子是用肥瘦均勻的豬肉和魚肉作主料,剁成茸拌上雞蛋清,配胡椒粉、薑末等六七種佐料與濕澱粉調勻,用手擠成直徑五分錢大小的肉丸,放入篩內滾粘糯米後裝進小籠屜,在沸水鍋上用旺火蒸。
蒸出的丸子色澤晶瑩潔白,米粒豎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軟糯松泡,味道鮮美。蒸白丸,以瘦豬腿肉和魚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澤乳黃,丸質軟嫩,油潤鬆軟。仙桃除了“三蒸”還有“三寶”。沙湖鹽蛋、紅廟蘿蔔、沔城藕是沔陽三寶。沔陽湖區養鴨子的人家多,人們為了保存鴨蛋,用黃泥拌鹽裹在蛋上,放十天半月即成鹽蛋。鹽蛋“碧玉殼、豬油白、太陽黃、菊花心、落口香、到口甜”,是過年過節招待來客的下飯好菜。
紅廟蘿蔔外形圓溜、皮薄肉厚且嫩,沒有一般蘿蔔的土腥味,沔陽人叫它“土粟子”,切幾塊蘿蔔與牛肉一道煨湯,肉美湯鮮。沔城的藕也極好,用它煨湯,既成塊又粉爛,吃起來不想放筷子。
景區特產
宜興紫砂陶花盆用的是當地一種紫砂泥陶土製仿而成,它有高矮大小之分,方圓曲直之別,形態各異,變化萬千。盆圍大至七尺,小至半寸。高盆可植懸崖式的花木,淺盆用來布置水石,樹樁盆景,相得益彰。
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元朝,紫砂陶器的燒制工藝逐漸成熟已開始在器物上題詞雕刻。明代中期,宜興紫砂陶茶具極為盛行。清代時,開創了採用篆刻、書法和繪畫裝飾的新風格。宜興紫砂陶花盆特有的紅褐色彩給人一種莊重、古雅、質樸之感。
它把裝飾和雕刻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金石篆刻的手法,把詩詞、山水、花鳥、字畫雕刻在盆上,古色古香。陳設客廳、居室、更顯得文雅古樸。造型優美,古雅大方,透氣和吸水性能好。
湖北風景錄
湖北出於中國的中部 ,是一個交通要道 從而也具有很好的旅遊資源 有著各種美不勝收的自然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