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動物研究所是一個科研建制完整、結構較合理的綜合性研究所,按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別設有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和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還設有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包括中法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生物學聯合實驗室)、計算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和外來有害生物鑑定與預警研究中心等四個聯合研究單元。所內設有動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中國昆蟲學會、中國動物學會、國際動物學會、 《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也掛靠在動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的管理部門包括綜合辦公室、科技處、組織人事處、財務資產處和研究生部。
動物研究所的支撐系統提供科研活動的各種輔助服務和後勤保障,包括園區管理辦公室、科技信息中心(含圖書館、綜合檔案室和網路信息中心)和學會期刊部(含中國動物學會辦公室、中國昆蟲學會辦公室、國際動物學會秘書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動物志》辦公室、 《InsectScience》編輯部、《IntegrativeZoology》編輯部、 《動物學報》編輯部、 《昆蟲學報》編輯部、 《動物分類學報》編輯部、 《動物學雜誌》編輯部、 《昆蟲知識》編輯部)等。
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由展示館和標本館組成,具有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研服務、傳統分類等四大功能。
歷史沿革
動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所。解放後,接收了原徐家匯博物館(創建於1860年,1930年後改稱震旦大學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創建於1929年)的部分資料、標本和設備,於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室和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二者分別發展為昆蟲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1962年兩所合併成為現在的動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曾產生過12位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動物研究所曾在國家自然資源調查、保護區設立、反細菌戰、蟲鼠害防治、珍稀瀕危動物保護、生殖避孕等領域做出過重要歷史貢獻。重點研究領域
研究珍稀瀕危物種的繁殖行為,瀕危機制、保護策略與措施,探索遺傳多樣性與種群生存力的關係。在物種、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層面上探索動物多樣性功能群對環境變化的回響及反饋機制,研究受損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的理論基礎與技術途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育、珍稀瀕危物種貿易監測和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建設及研究,為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緊密圍繞動物物種多樣性及其進化方面的重大科學問題,從形態及分子學方面,開展重要動物類群的系統分類、系統發育、生物地理、進化、物種形成以及極端環境與重大地質事件影響下的物種進化規律研究,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環境安全和動物資源的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技術支撐和戰略諮詢,並套用分類學知識為公眾教育服務,宣傳和普及動物學的基礎知識。
緊密圍繞有害生物種群暴發、擴散及其進化與適應等方面的重大科學問題,從生態學、行為學、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多方位、多角度出發,闡明種群增長與調節的生態生物學機制,揭示有害生物暴發成災的機制,提出無公害可持續控制的新技術和新理論,服務於國家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戰略。圍繞珍稀瀕危動物就地和遷地保護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珍稀瀕危動物繁殖行為學與生態遺傳學研究;探討物種瀕危和滅絕的生態學機制及保護對策;闡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珍稀瀕危動物生存力的影響;開展瀕危物種種群生存力分析及物種受脅狀況評估與優先保護等級研究;提出拯救和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措施、方案和技術,為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與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履行生物多樣性國際公約和CITES國際公約服務。
圍繞生殖及發育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探討生殖與發育過程的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機制,尋找、鑑定或注釋新基因,以及揭示新的功能和代謝途徑等;從基因表達、蛋白質譜分析、轉錄調控等方面開展對細胞分化與去分化的機理研究,為幹細胞和治療性克隆的套用奠定基礎;開展對農業動物(尤其是家畜)的生殖與發育生物學的研究,改進克隆和轉基因技術,使之能套用於農業動物品種改良和轉基因藥物生產。
從細胞膜分子生物學的角度,研究細胞增殖、分化與凋亡中的分子調控機制,深入分析生物膜蛋白在細胞凋亡、幹細胞維持和分化,細胞衰老調節中的作用;開展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克隆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相關基因;開展癌細胞增殖、幹細胞分化、細胞凋亡中信號調控的整合研究;分析跨膜信號轉導在免疫中的調節機制;研究相關基因的克隆和調節信號通路;研究端粒、線粒體和自由基與細胞凋亡、衰老的關係;開發和研究新一代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圍繞病原體與動物宿主、家畜之間協同進化及生態疫源性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加強生態學、分子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的交叉融合,研究關鍵動物宿主種群暴發與疾病流行規律;病原體通過食物網、生態鏈到人群及家畜的傳播途徑;研究切斷傳播鏈條的措施和辦法;研究預測和控制宿主種群數量的措施和辦法;為重大動物疾病預警與防範提供技術支撐和科學依據。
重要科研項目
動物研究所目前承擔在研課題300餘項,其中國家973項目13項,國家863項目5項,國家攀登計畫項目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7項,國家基金重點項目6項,中科院創新重大項目1項,中科院創新重要方向性項目8項,中科院國際合作項目9項。2003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首次使用航空紅外遙感技術和GPS項圈對滇金絲猴自然種群開展研究工作.
2003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現大足鼠耳蝠為食魚蝙蝠,這是在亞洲首次發現會抓魚的蝙蝠.
1999年,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遼寧長海縣發現黑臉琵鷺繁殖,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黑臉琵鷺繁殖記錄.
人才培養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動物研究所為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7年獲準開展具有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的在職人員理學碩士學位、博士學位資格授予工作;1988年經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4年獲準為博士生導師自行評定單位;1997年後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一級學科(生物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再次被批准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現有在學研究生(含博士後)已超過300人,動物研究所已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動物學高級科研人才培養中心。根據國家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的統計,動物研究所在2003年全國一級學科生物學學科評估中整體水平排名第二。
國際合作
計算和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
為促進學科交叉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水平,動物研究所與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楊子恆教授聯合成立了計算和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計算和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強北京地區生物學、數學、統計學和計算學科研人員的合作與交流。該中心起始階段為跨單位、跨學科的開放性非實體機構。目前研究中心邀請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套用數學研究所等機構的14名中國科學家作為中心成員;同時還邀請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美國加州大學、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杜克大學、瑞士伯爾尼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機構的10位國外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參與研究中心的合作與交流。野生動物禽流感疫源監測研究
與美國農業部聯合開展。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表明,野生鳥類在禽流感病毒自然疫源和家禽之間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在禽流感病毒的傳播過程起著重要作用。為加強禽流感防控研究,自2006年起,動物研究所與美國農業部開展了野生鳥類傳播禽流感病毒的途徑研究,該項合作力圖通過廣泛的禽流感病毒病源調查,了解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分布和病毒庫,並通過對病毒毒株的全基因組序列分析以及宿主的行為、生態分析,了解病毒的變異規律與可能傳播途徑,同時通過時空分析為養殖業生物安全提供預測依據。
中法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生物學聯合實驗室
中法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生物學聯合實驗室自從成立以來運行良好,2007年度召開了首屆學術年會,來自法國農業科學院、法國國家健康與醫藥研究所、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北京大學、廣州健康與醫藥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昆明動物所、南京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山大學以及動物所的代表100餘人出席了會議,其中21位學者做大會報告,會議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動物研究所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簽定合作協定
動物研究所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合作簽約儀式於2007年10月11日在動物所舉行。所長張知彬研究員、WCS執行副總裁JohnRobinson先生,以及來自國家林業局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等相關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
動物所與WCS的這次合作旨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開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能力建設;促進野生生物保護教育。為達到這些目標,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信息分享、工作會議、科研、考察等多種方式開展合作。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需求,並結合中科院動物所的研究重點和WCS的整體發展策略,雙方的合作區域確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同時將監測保護行動的有效性,並為自然保護提供建設性的建議。
WCS是一家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棲息生境的非營利性專業組織。2005年動物所曾與WCS聯合主辦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健康"研討會,致力於尋找動物健康、人類健康、保護和政策之間的聯繫,並探尋保護人類、動物和生態系統健康的創新途徑。雙方目前的合作項目包括:中國-歐盟羌塘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資源管理項目,以及在四川唐家河開展的羚牛研究項目。WCS還將協助動物所組織2009年舉辦的保護生物學大會。另外,在公眾宣傳教育方面,雙方也有多種形式的合作。
動物研究所申辦“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成功
2007年7月1-5日,第21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在南非伊莉莎白港市舉行,以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學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為主組成的中國代表團一行15人參加了大會。動物研究所代表團經過精心準備、積極爭取和多方努力,國際保護生物學學會執委會決定2009年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地點在北京,並由動物研究所主辦。這將是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首次在亞洲舉行。此次會議申辦成功標誌著我國在保護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水平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具有重大意義。國際保護生物學學會(SocietyforConservationBiology,SCB)是世界上自然保護與研究領域最具權威、也是規模最大的學術組織,成立於1985年,現有會員15000餘人。其會刊ConservationBiology是世界保護生物學研究領域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刊物。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每年舉行一次,是國際保護生物學界最高水平的會議,會議主題涉及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瀕危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經濟學等各個方面。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是本領域科學家的一次盛會,每年都有近1500人參加。今年大會代表人數達到1600多人,預計2009年也將會超過1600人。
2009年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將是動物研究所繼1992年第19屆國際昆蟲學大會、2002年第19屆國際靈長類大會、2002年第5屆國際膜翅目昆蟲學大會、2002年第9屆國際松雞科研討會和2004年第19屆國際動物學大會之後舉辦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國際學術會議,對於促進和擴大我國學者與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保護生物學研究和實踐的發展、增強我國在國際保護生物學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對於提高我國公民生態與環境保護素質、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孫青原研究員擔任5種SCI期刊的編委
基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孫青原在國際哺乳動物卵母細胞減數分裂、受精和早期胚胎(包括克隆胚胎)發育分子機制研究領域的重要影響,2007年他分別接到美國生殖生物學會會刊BiologyofReproduction副主編R.L.Stouffer、美國LandesBioscience公司出版的CellCycle雜誌主編M.V.Blagosklonny和美國Wiley-Liss,Inc出版的MolecularR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雜誌主編RalphB.L.Gwatkin的邀請,分別擔任這三個雜誌的編委會委員或Associateeditor。這三個雜誌2006年的影響因子分別為3.498、3.214和2.379。目前,他還擔任著AsianJournalofAndrology(IF=1.737)、JournalofR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IF=1.149)和ProgressinNaturalScience(IF=0.537)三種SCI期刊的編委。
舉辦國際研討會
12月8日至10日,第二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在動物研究所召開。本次研討會由國際動物學會(ISZS)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組織,來自24個國家的15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國際盛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作為特邀嘉賓擔任了國際動物學會的榮譽主席一職,他在開幕式代表中科院致辭並發表演講,提出“動物-人類-環境和諧共存”的倡議。國際動物學會主席JohnBuckeridge教授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強調了“教育與國際合作在新興的整合動物學的發展中的重要性”。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IUCN)首席科學家JeffreyA.McNeely教授指出“在我們面對氣候變化與能源危機等挑戰時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並當場向國際動物學會提交了IUCN以團體會員的身份加入國際動物學會。國際動物學會副主席Jean-MarcJallon教授介紹了明年第20屆國際動物學大會的籌備情況。這次研討會包括10個大會報告和60多個分會報告,涉及到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整合方法學、保護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生物多樣性、生態學、分類學及行為學等各個動物學相關的分支領域。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Cooper教授講述了他在UCLA42年的研究經歷及成果,以蚯蚓為主要研究對象展開的比較免疫學的研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教授的報告將大家帶入一個有趣的世界,主要以果蠅為模型來研究動物的社會行為學的分子機制,饒毅教授用幽默的語言“孔子教導果蠅說:食色性也”概括了他的研究的核心;英國的Mackinnon教授的關於中國與歐盟的生物多樣性的比較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的恐龍向鳥類進化的研究;新加坡國立大學李代芹博士的關於蜘蛛對紫外線視覺反應的研究;來自希臘的Polymeni教授和Rhizopoulou教授共同做的藝術模仿自然的報告及來自德國的Schmitt教授對生物分類學鼻祖林奈的生平等研究。8個專題的分會報告與討論包括:細胞器、發育與環境專題,整合方法學專題,東亞地區保護區規劃專題,ISZS如何發揮作用專題,動物生態學專題,生物多樣性與保護專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專題及行為學與繁殖學專題。每個分會最後都評選出一位最佳報告人,由ISZS主席Buckeridge教授親自頒發榮譽證書。在閉幕式上,國際生物學會主席Buckeridge教授與IUCN的首席科學家McNeely教授分別作了關於生物倫理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精彩報告,進一步體現了這次整合動物學研討會甚至國際動物學會的長遠目標:不僅僅是整合動物學甚至生物學的各個分支學科,更重要的是啟發人們思考人類活動對整個地球造成的巨大影響並尋找解決方案。
本年度動物研究所還成功舉辦了兩次國際研討會,分別是“再生生物醫學戰略研討會”和“北京細胞信號轉導與腫瘤、幹細胞和個體發育國際研討會”。還將舉辦“中-法第二屆腫瘤生物學年會”。
人才隊伍
目前動物研究所在編人員354人,其中院士3人,973項目/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百人計畫"引進人才27人(含按百人計畫管理的人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6人,海外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4人,院級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院級優秀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5人。
學術交流
隨著知識創新工程的不斷深入,動物研究所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日趨頻繁。每年有幾十位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訪問動物研究所,並以合作研究、學術報告等形式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2004年,動物研究所聘任了近20位海外科學家作為動物研究所海外客座研究員,開展合作研究和研究生培養。
科學普及
動物研究所下設動物標本館,該館擁有亞洲最為豐富的動物標本收藏。動物標本館同時也是我國歷史最長的標本收藏機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60年法國傳教士韓伯祿創建的徐家匯博物館。目前,動物標本館共收藏有各類動物標本500餘萬號。標本館分設有魚類標本館、鳥類標本館、兩棲爬行動物標本館、獸類標本館、無脊椎動物標本館和昆蟲標本館6個分館。受李嵐清副總理的關懷和指示,動物研究所正在建設動物科學博物館,預計2-3年內向公眾開放。建成後的博物館將充分發揮動物研究所集科學研究與豐富的標本收藏為一體的優勢,教育公眾認識自然、愛護自然,進而達到保護自然和科學傳播的目的。
動物研究所於2000年12月進入"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5月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2002年12月又被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動物研究所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研究中心分別於2000年5月和2002年4月被列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學術指導中心"。
多年來,動物研究所在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作好以動物標本館為主的多種形式科普工作的同時,重點利用北京東靈山野外定位研究站的天然科普教育條件,指導中學生開展野外科普考察。自2000年暑期開始,由我所科研人員指導的近10餘名中學生已獲得北京市、區生物科技獎勵20餘項。
動物研究所將努力在科學普及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和倡導科學思維等方面,成為我國現代科學文明與創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
出版物
動物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有《InsectScience》、《動物學報》、《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動物學雜誌》、《昆蟲知識》共6種。其中《InsectScience》是SCI收錄的期刊,其他5種刊物為我國自然科學的核心期刊。
自2002年起,動物研究所出版內部刊物《動物研究所所刊》。
掛靠部門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昆蟲學會、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掛靠動物研究所。
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昆蟲學會是中國動物(昆蟲)科學工作者自願結成依法在國家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公益性、學術性組織法人社會團體,是聯繫動物學科技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發展動物(昆蟲)科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出版內部刊物《中國動物學會通訊》 、 《中國昆蟲學會通訊》 。
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是《中國動物志》編研的組織和管理部門。《中國動物志》的編研是有史以來首次摸清我國動物資源家底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反映我國動物分類區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專著,目前已出版近百卷。出版內部刊物《中國動物志編寫工作通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簡稱瀕科委),是中國執行CITES公約的惟一科學機構。瀕科委履約的主要職責就是提供公約附錄物種進出口及有關CITES技術問題的諮詢意見。包括審查貿易量;確定物種標本的出口和進口是否會危害有關物種的生存;確定人工繁殖或培植的動植物標本貿易是否可以從CITES有關條款中豁免等。出版內部刊物《瀕危物種科學通訊》 、 《世界自然保護信息》 。
所徽和設計理念
整體標識以動物研究所英文縮寫"IOZ"的變形為主體,也突出了"動"字的變形,上方圓點與下側半開O型圖案表現了天地之合,中央Z型圖案意喻生命科學漫長探索之路,延升之劍尾寓意科學高峰永無止境;標識整體色彩以藍色為主,顯現海之博大、天之浩瀚,天地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似雄鷹展翅搏擊長空、如巨龍盤踞蓄勢待發;紅色閃光圓點表達了動物研究所的活力和熱情;整體設計體現動物研究所探索、追求、發展、超越的完整理念。
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動物研究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貢獻卓著。動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所。解放後,接收了原徐家匯博物館(創建於1860年,1930年後改稱震旦大學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創建於1929年)的部分資料、標本和設備,於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室和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二者分別發展為昆蟲研究所和動物研究所,1962年兩所合併成為現在的動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曾產生過12位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動物研究所曾在國家自然資源調查、保護區設立、反細菌戰、蟲鼠害防治、珍稀瀕危動物保護、生殖避孕等領域做出過重要歷史貢獻。
科研成果
國家級獎
1、農田重大害鼠成災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獲獎等級:
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張知彬、蔣光藻*、鍾文勤、黃秀清*、郭聰*、寧振東*、馮志勇*、葉曉堤、張健旭、宛新榮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四川農科院植保所,廣東農科院植保所,長沙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山西農科院植保所
成果介紹:
鼠害是我國農業一大生物災害,研究其暴發成災規律、預測預報技術及綜合防治技術對於保障我國農業可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項目以北方旱作區的大倉鼠和黑線倉鼠、內蒙高原農區的長爪沙鼠、黃土高原的中華鼢鼠、長江中下游流域稻作區的大足鼠和褐家鼠、珠江三角洲稻作區的黃毛鼠為主攻對象,系統研究了害鼠成災規律、種群預測預報方案、害鼠種群數量恢復及群落演替規律,研製了新型殺鼠劑及其配套使用技術,提出了農田鼠害綜合防治對策,並進行了大面積的技術示範與套用推廣研究。在深入了解害鼠種群繁殖和數量變動規律的基礎之上,有關害鼠數量預測預報研究有重要進展,大倉鼠和黑線倉鼠種群發生的預測預報準確率分別達89%以上;長爪沙鼠與中華鼢鼠分別為83.3%和75%;大足鼠和褐家鼠分別為81%和85%;黃毛鼠達80.6%。研製和開發成功了2種植物源性殺鼠劑,提出了2種抗凝血增效和2種誘殺增效技術;研究和改進了不育劑配方,室內外滅效達90%以上;研製了2種新型捕鼠器械並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複方滅鼠劑和一項驅避劑申報國家發明專利;研製1種化學殺鼠劑新劑型-0.5%氯鼠酮母液新劑型;研製的複方滅鼠劑3種劑型的產品獲得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三證(產品標準證、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並已商品化,投入市場使用。完成了2種劑型—2%特殺鼠可溶性液劑、10%特殺鼠可溶性液劑的研製,並通過了湖南省石油化工廳組織的成果鑑定。
自1996年以來,本項目鼠害綜合防治示範區面積共達201.1萬畝,在示範區內直接滅效均高於90%,殘鼠捕獲率大大低於5%,每畝挽回糧食損失27公斤,投入產出比在1:26,套用推廣和技術輻射面積累計2208.4萬畝,經濟效益7.8億多元,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在害鼠數量預測預報、新型複方滅鼠劑研製及大規模鼠害綜合防治工程研究方面居國際領先水平。
2、哺乳動物有性和無性生殖的實驗胚胎學研究
獲獎等級: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完成人: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成果介紹:
該項目歸屬實驗胚胎學研究領域,包括動物受精與克隆,受到國家金委項目的支持。
研究背景:
50餘年來發育生物學和生殖生物學領域出現了兩大突破性進展,一是哺乳動物精子體外獲能的發現和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二是以卵母細胞為受體的體細胞克隆動物的誕生。雖然在受精機理方面研究進展很快,積累的資料相當多,但尚有不少基礎理論問題仍未搞清。近年掀起的體細胞動物克隆研究則更是如此。因此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作為研究生命啟動奧秘的關鍵組成,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核心之一。
主要成果內容:
1、有性生殖方面:一、受精機理:①依據微管和微絲組織和解聚的原理,證明了微絲在卵遺傳物質運動中的動力作用,提出了分裂器的軸向決定卵裂方向,染色體的遷移和分裂器鏇轉依賴微絲存在的理論。②提出了受精後絲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的滅活與原核形成有關的觀點。③在帶下受精中,首次發現了透明帶內表面存在精子受體,並用ZP3cDNA探針證明,卵母細胞參與透明帶的早期發生,為後來顯微受精的研究和套用奠定了理論基礎。二、顯微受精:①提出了單倍體的球形精子細胞帶下受精後可以跨越變態直接形成雄原核,說明成熟精子的尾部只是為了保證自然狀態下的受精,並非是受精本質所必需,為精子變態障礙的患者提供了希望,為動物遺傳資源的保存提供了重要依據。②分裂器交換和生髮泡置換的重構卵,受精後均獲後代,該項研究可克服染色體非整倍性導致的不育症和提高后代的質量,均為世界首例。③內細胞團交換的成功,將為解決胎盤發育和信號傳遞等理論問題以及異種核移植提供了可能。
2、無性生殖方面:2002年首次獲得我國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存活群體,共14頭,存活5頭。理論研究發現克隆動物中線粒體的異質性。證明母源性卵子線粒體是體細胞克隆動物成活所必需的。2003年在新疆和北京獲得重複,獲得成活體細胞克隆牛15頭,證明我國的克隆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3、發表SCI收錄論文20篇,檢索其中7篇被套用54次。
3、入侵害蟲蔬菜花斑蟲的封鎖與控制技術
獲獎等級:
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張潤志、王春林、劉晏良、張廣學、夏敬源、迪拉娜.艾山、梁宏斌、王福祥、任立、趙紅山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植物保護站
成果介紹:
該項目屬於農業科學技術領域,控制外來物種入侵造成重大農業災害範疇的套用性技術成果,受到國家科技攻關計畫、中科院知識創新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
研究背景:
蔬菜花斑蟲是世界上著名的毀滅性大害蟲,曾因為在愛爾蘭與馬鈴薯晚疫病一起幾乎毀滅了其馬鈴薯的生產,造成過數萬人逃難而聞名於世。該蟲發源於北美洲落基山山脈,是北美洲馬鈴薯作物最具毀滅性的害蟲,1920年入侵西歐,1949年傳入前蘇聯,1968年傳入土耳其,威脅亞洲。1993年5月,發現蔬菜花斑蟲傳入我國新疆。這一重要疫情的突然出現,對我國茄科蔬菜特別是馬鈴薯生產構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
主要成果內容:
1、1993年5月,及時發現世界著名入侵大害蟲、我國重要的對外檢疫對象-蔬菜花斑蟲傳入我國新疆後,隨即開展了相關研究。
2、證實並提出僅有馬鈴薯、茄子、番茄和野生植物天仙子為其獨立寄主;發現成蟲產卵對天仙子趨性強於其他寄主植物的重要習性,首次發現農田雜草可以強烈影響蔬菜花斑蟲擴散過程中的產卵能力;明確蔬菜花斑蟲在新疆每年發生2-3代,以成蟲在11-20cm深的土壤內越冬(90%);發現蔬菜花斑蟲天敵28種。
3、首次通過標記-釋放-回收的辦法證實,越冬成蟲16天可以擴散到115公里以外的區域,這是世界上通過實驗證明蔬菜花斑蟲短時間自然擴散最遠距離的記錄,為疫區封鎖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4、創製了對蔬菜花斑蟲越冬地實施地膜覆蓋技術控制越冬成蟲出土技術措施,研製了利用一年生天仙子作為誘集帶的成蟲消滅技術,篩選並制定了化學藥劑封鎖控制技術。
5、最大限度地阻止害蟲了擴散蔓延,大規模人工應急滅蟲930多萬頭,相當於秋季消滅蔬菜花斑蟲100億頭。研製、整合、完善並實施了以"捕、誘、毒、餓、治"為方針的《蔬菜花斑蟲封鎖與控制技術》。10年內控制蔬菜花斑蟲於新疆境內,害蟲發生高峰期疫區31個縣市244個鄉鎮團場的平均蟲口控制在0.3頭/百株的低水平。
6、成果的主要特點、推廣及效益:①該技術適合蔬菜花斑蟲入侵區域的封鎖和控制,操作安全,無環境污染。②1994-2002年在蔬菜花斑蟲發生嚴重的24個縣市的191個鄉鎮和48個團場進行了推廣套用,累計套用面積337.5萬畝,挽回經濟損失14.6-20.5億元。本項成果的最大效益,在於對保護全國8000萬畝馬鈴薯等作物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將蔬菜花斑蟲封鎖控制在新疆的10年間,避免向全國蔓延的間接經濟效益至少在1000億元以上。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農藥使用,保護了人民的菜籃子。
4、典型化學污染物環境過程機制及生態效應
獲獎等級: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完成人:
徐曉白、王連生、戴樹桂、黃玉瑤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成果介紹:
該項目屬地球科學領域。該項目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潛在有機致癌物、內分泌干擾物)、有機錫、農藥為代表,系統研究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存在、遷移轉化及降解過程,在多介質環境中的循環過程及模型、生態毒理學效應,對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影響,建立一套綜合研究污染物化學行為和生態效應的先進方法,直至提出生態調控對策。
該項目以區域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了環境中二英、六六六、有機錫等典型化學污染物的來源、濃度水平、存在形態、遷移轉化行為和生態毒理效應。主要研究成果為:(1)發現0.1ppb的氯代三丁基錫即可破壞鯉魚味蕾細胞的內質網和細胞器,進一步證實了污染物的低劑量效應;(2)首次在城市水中檢出硝基多環芳烴,提出了多氯聯苯、硝基芳烴等的光解規律和機理;(3)首次闡明了六六六熱解及草漿造紙漂白過程中二英的生成機理,發現了我國二英新的最大污染源;(4)開拓研究了環境有機污染物的定量結構—性質/活性關係,發展了混合體系環境行為和生態毒性的預測方法,為我國實現“預防污染”戰略提供理論依據。
該項目發表SCI論文160多篇,被SCI論文他引456次,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先後出版9部著作,其中《典型化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變化及生態效應》一書在國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5、《野性亞馬遜——一個中國科學家的叢林考察筆記》
獲獎等級:
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張樹義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成果介紹:
1991-1993年,張樹義作為法國居里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在廣袤浩瀚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進行為期19個月的生態學研究和考察。第一次是獨身,度過了7個月;第二次是與他妻子王立新一起,共同在叢林裡生活了整整一年。其間,他不僅以執著的科學精神、對大自然高度熱愛和非凡的勇氣,作為第一個華人學者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長期工作,完成了他關於動植物協同進化的博士論文,還用生動的文筆描述了他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獨特而有趣的經歷。
《野性亞馬遜》是一本有趣的書,在我們面前展現了原始森林中許多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味道濃烈的野鳳梨,纏綿多變的龜藤,在共生黃蜂幫助下繁殖的神秘的半寄生樹;美麗的箭毒蛙,可愛的蜂鳥,浩浩蕩蕩的切葉蟻群,頑皮的捲尾猴,兇猛的美洲豹,博大精深的亞馬遜,精巧無比的大自然!
《野性亞馬遜》也是一本美妙的科普書。作者通過趣味叢生也不乏險象環生的描述,向讀者們展示了動物研究工作者執著的精神,細微的觀察,深入的思考和科學的分析方法,讓讀者體驗到"協同進化"實實在在的生物依據,及其理論上的深刻含義。正如書中所說:"大自然就是這樣隨著生命的進化將自身編織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網,所有的環節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相關聯。不僅動物與動物之間存在著食物鏈關係,植物與植物之間也有相生和相剋,動物和植物也是相互依賴,協同進化。她似乎為每一個物種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大自然真是古樸的美、絕妙的詩、醉人的夢、神奇的謎!"
《野性亞馬遜》讓人思考一個問題:看一看亞馬遜這樣在無人工干預下形成的精巧和美妙的原始森林,人類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是否應該謹慎、謹慎再謹慎!
該書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策劃的"中國國家地理文庫"之一,由東方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副牌)於2004年6月出版;大32開本,採用全彩色銅版紙印刷,裝幀設計考究,照片豐富多彩;圖文並茂、語言流暢、深入淺出的特點,令人感覺耳目一新,極富情趣,展現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的美麗圖景。
6、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獲獎等級:
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郎景和,李亞里,朴允尚,沈鏗,王雁玲,劉珠鳳,孫大為,冷金花,朱蘭,譚先傑
完成單位: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成果介紹:
經研究發現,返流入腹腔的子宮內膜在盆腹腔突破腹膜及器官“防線”,在“異域”生根、生長以至生病的過程中,要經過粘附(Attachment)、侵襲(Aggression)和血管形成(Angiogensis)等三個關鍵的分子與病理步驟,稱之為“3A模式”。同時發現,內異症患者和正常婦女的在位子宮內膜之間,與“3A”過程有關的分子表達有顯著差異,內異症患者在位內膜的“3A”能力明顯增強,其內膜逆流進入腹腔後,能夠突破機體的防禦體系,導致疾病的發生。研究者通過分子、基因、動物模型和蛋白組學分析,找到了二者之間的差異。在內異症患者子宮內膜中克隆出8個在Genebank資料庫不能找到同源序列的基因,揭示了兩類人群其本質是基因差異。在此基礎上,課題主要負責人、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教授等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新的內異症病因假說——在位內膜決定論,即內異症發病與否取決於患者在位內膜的特性,經血逆流只是實現這一由潛能到發病的橋樑。這一學說是對Sampson經血逆流種植學說的重大修正,很好地解釋了大多數婦女有經血返流但僅一部分婦女患病的現象,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課題組還套用蛋白指紋圖譜分析SELDI-TOF晶片技術,在內異症患者內膜上找到了27個差異蛋白質峰,從蛋白組學層面驗證了“在位內膜決定論”。基於對上述發病機制的新認識,研究組首次提出了“源頭治療”的新型預防和治療策略,即通過改變在位子宮內膜的生物學和組織學特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療內異症。還探索了基因晶片、蛋白指紋等新的診斷模式,目的是早期診斷與篩查內異症患者。
在國內首次成功構建了多種內異症動物(體外)模型,為深入研究發病機制和探索“源頭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獼猴中建立的內異症模型不但驗證了Sampson的種植學說,更重要的是說明了遺傳相關性和在位內膜差異在發病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內膜決定論”提供了佐證。
深入研究了性激素及細胞因子在發病中的作用,為尋找新的臨床對策提供理論和實驗基礎,如芳香化酶抑制劑、環氧合酶抑制劑及降低腫瘤壞死因子α及RANTES水平等“靶向治療”。
7、新疆棉蚜生態治理技術
獲獎等級: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張潤志,田長彥,朱恩林,趙紅山,梁紅斌,李?晶,李?萍,楊?棟,王林霞,林榮華
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植物保護站
成果介紹:
本項成果屬於農業技術領域,是農業害蟲無公害防治技術方向的實用技術成果與創新理論總結。主要技術內容為:
1)根據新疆植棉歷史與棉花害蟲發生規律的研究,揭示了新疆棉蚜成為主要害蟲的原因是冬小麥種植面積大量減少,從而導致棉田棉蚜的天敵來源減少,充足的食物和不足的自然天敵造成了新疆棉蚜成災;
2)經過多年探索和深入研究,發現苜蓿、苦豆子等具有最大的食物昆蟲涵養量並且可以作為自然天敵繁殖庫,發現這些植物生長期早而造成了其涵養天敵被利用中最關鍵的時間優勢;
3)創造了誘導棉田邊緣植物帶自然天敵進入棉田控制棉蚜的簡便途徑,從而達到了人為協助情況下充分利用自然天敵控制棉花蚜蟲的高效生態控制目的;
4)巧妙地利用了長期以來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農田林網林陰帶種植耐陰牧草植物苜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並且為農村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條件,探索出適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農、林、牧有機結合的害蟲生態治理新模式;
5)創造性地提出了植物應當並且可以作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蟲防治新思路。
本項成果的主要特點是利用新疆棉花種植區的生態學規律,充分利用了苜蓿帶等作為自然天敵繁殖庫並成功套用於棉花蚜蟲的防治,改變了農業害蟲生物防治依賴人工繁殖天敵而費用過高的傳統套路,創造了長期以來人們夢寐以求的操作簡便、成本最低、效果持久的農業害蟲生態控制技術,同時,通過林陰牧草種植,解決了農田林網影響農作物生長的矛盾,做到了農、林、牧協調發展。
該項成果適合新疆棉區棉蚜無公害控制,同時也為其他棉區害蟲防治提供了參考。該項成果在新疆棉區廣泛套用,1996-2005年在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昌吉回族自治洲和吐魯番地區廣大棉區累計套用3812萬畝(次),挽回棉花損失19萬噸,節省農藥使用量1.9萬多噸,累計直接經濟效益36.2億元。
8、朱䴉拯救與保護研究
獲獎等級: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路寶忠,丁長青,於曉平,王萬雲,劉冬平,盧西榮,翟天慶,席詠梅,張躍明,丁海華
完成單位:
陝西朱䴉保護觀察站,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陝西省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管理站,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陝西師範大學,浙江大學
成果介紹:
本項目研究為國內外拯救和保護極危物種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朱䴉野生種群數量由1981年的7隻增加到360隻,使朱䴉野生種群初步擺脫了極危狀態,獲得國內外學術界和保護組織的高度評價。對朱䴉進行了長期、系統、全面的涉及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採用現代最新科學技術手段,如無線電遙測、GIS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對朱䴉的生態生物學、解剖學、病理學、遺傳學、寄生蟲學和保護生物學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論文66篇、專著3部。創造了一個新的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模式,即“保護站—巡護員—農戶”和以社區共管,扶持綠色種養業為基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經過25年的努力,建成了一整套科學的朱䴉人工飼養繁殖技術,繁殖出422隻個體,成功建立四個朱䴉人工種群(北京動物園、陝西洋縣、陝西周至樓觀台和日本佐渡),為朱䴉遺傳多樣性的恢復和向已滅絕的朱䴉歷史分布區實施再引入工程奠定了堅實的種源基礎。本項目內容深入廣泛,社會、生態效益顯著。研究成果先後在國內外專業刊物和國際鳥類研討會上公開發表,受到國內外專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開闢了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先河。
9、棉鈴蟲區域性遷飛規律和監測預警技術的研究與套用
獲獎等級: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完成人:
吳孔明,郭予元,戴小楓,屈西峰,程登發,姜玉英,張躍進,柏立新,封洪強,梁革梅
完成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
成果介紹:
“棉鈴蟲區域性遷飛規律和監測預警技術的研究與套用”通過十餘年的持續研究,在棉鈴蟲生理、生態、行為和種群多態性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就,明確了我國棉鈴蟲由熱帶型、亞熱帶型、溫帶型和新疆型等四個地理型組成,其適宜分布的生態區分別為華南地區、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區和東部的吐魯番盆地;指出棉鈴蟲可通過遠距離遷飛轉移為害,我國華北地區的溫帶型棉鈴蟲可隨氣流越過越冬北界進入遼寧、吉林、內蒙及黑龍江等省,成蟲種群密度過大和所處的不良環境是引起遷飛的主要原因;利用昆蟲雷達等技術手段建立了棉鈴蟲遷飛軌跡和遷飛路徑預測的模擬模型;實現了全國棉鈴蟲預測預報標準化、數據信息傳遞網路化和預報發布的圖視化,構建了國家棉鈴蟲測報及氣象資料資料庫管理系統平台,集成了由多種預報方法和預報模型組成的國家棉鈴蟲區域性災變預警系統。該項目澄清了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西北內陸,北部特早熟和華南5個棉花生態區棉鈴蟲的蟲源性質,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覆蓋我國棉鈴蟲發生區的國家棉鈴蟲區域性災變預警技術體系並推廣套用,明顯提高了預報準確性,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機構設定
動物研究所是一個科研建制完整、結構較合理的綜合性研究所,按其主要研究方向分別設有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和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還設有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包括中法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生物學聯合實驗室)、計算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和外來有害生物鑑定與預警研究中心等四個聯合研究單元。所內設有動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中國昆蟲學會、中國動物學會、國際動物學會、《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也掛靠在動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的管理部門包括綜合辦公室、科技處、組織人事處、財務資產處和研究生部。
動物研究所的支撐系統提供科研活動的各種輔助服務和後勤保障,包括園區管理辦公室、科技信息中心(含圖書館、綜合檔案室和網路信息中心)和學會期刊部(含中國動物學會辦公室、中國昆蟲學會辦公室、國際動物學會秘書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動物志》辦公室、《InsectScience》編輯部、《IntegrativeZoology》編輯部、《動物學報》編輯部、《昆蟲學報》編輯部、《動物分類學報》編輯部、《動物學雜誌》編輯部、《昆蟲知識》編輯部)等。
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由展示館和標本館組成,具有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研服務、傳統分類等四大功能。
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從事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創新研究的國家隊,是前美國Rockefeller基金會在全世界設立的七個“21世紀生殖避孕網路中心”之一,也是目前WHO/Rockefeller基金會在全球設立的六個“胚胎植入研究中心”之一。實驗室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生殖生物學開放實驗室,1991年開始改建並正式對外開放、1993年提前完成並通過驗收。實驗室受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依託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實驗室主任為段恩奎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劉以訓院士。學術委員會由我國生殖生物學界13位知名教授組成,其中有中科院院士3名、工程院院士1名。本室現有固定成員23人,其中研究員7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工程師及實驗師3人、助研和中級技術人員4人、初級研究和技術人員8人。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於1988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實驗室由三個分室組成:膜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室(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膜生物物理與膜生物工程分室(清華大學)、離子通道與受體分子生物學分室(北京大學)。實驗室自1990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向國內外開放,並於1996年和2001年以"良好"的成績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實驗室以"開放、流動、聯合、競爭"八字方針為指導,以提高研究人員的素質、出成果、出人才為中心,創建國際水準的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研究基地。現任實驗室主任陳佺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匡廷雲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由16著名專家組成,學術委員會顧問由5位著名專家組成。目前,實驗室共有固定人員38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30人,技術人員6人,管理人員2人。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91年3月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而成,1993年10月正式對國內外開放,1995年10月通過國家計委驗收,2001年3月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為良好實驗室。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昆蟲和嚙齒類動物為對象,以解決我國重大蟲鼠災害關鍵科學問題為目標,強調多學科交叉和滲透,從分子、細胞、個體、種群和生態系統各層次,闡明蟲鼠害的成災機理,揭示蟲鼠害生態適應與進化機制,研製環境友好的控制技術和方法,為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自1995年驗收以來,承擔包括國家“973”、“863”、“攀登計畫”等項目在內的各級課題共153項;發表研究論文588篇,其中SCI源論文72篇,專著15部;被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5項,技術轉讓11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7項;培養研究生347名。現任實驗室主任康樂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王祖望研究員。
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
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由著名動物生態學家壽振黃教授和夏武平教授在1962年創建的動物生態研究室。1994年由於生物多樣性研究的迅猛發展,動物研究所成立了保護生物學研究室。1997年6月,根據學科發展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的戰略需求,由動物生態研究室與保護生物學研究室合併為現在的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現任主任魏輔文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實驗室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及學科發展前沿,致力於野生動物的生態學理論和資源保護策略研究,探討物種瀕危和滅絕的生態學和遺傳學機制及保護對策,闡明環境脅迫對珍稀瀕危動物種群生存力的影響,評估物種受威脅狀況,提出拯救和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措施,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動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履行國際公約服務。
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
"動物進化與系統學所級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實體之一,也是本所從事科普宣傳教育的主要基地。該中心1997年由原來的昆蟲區系分類、脊椎動物區系分類和無脊椎動物區系分類三個研究室重組而成,歷史上曾經擁有秉志(學部委員)、陳楨(學部委員)、劉崇樂(學部委員)、陳世驤(學部委員)、蔡邦華(學部委員)、鄭作新(院士)、壽振黃、張春霖、朱弘復等數位我國動物學先驅和著名動物學家。今天,該中心仍擁有國內配備最為齊全的從事動物系統學各分支學科研究的隊伍,現有中科院院士1名(張廣學院士),研究員14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15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以及一批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該中心具有動物系統學研究、動物標本收藏、科學知識普及、人才培養、信息交流等多方面的功能,為我國科學和社會進步做出過突出貢獻,得到社會廣泛承認,在國內外動物學界享有很高聲譽。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該研究中心幾代科研人員組織或參加了一系列重要綜合性學術考察,對我國動物的多樣性開展了艱苦卓絕的調查研究工作,足跡遍布祖國各地甚至我國周邊地區。
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
"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和北京動物園於2004年12月共同成立的,目的是加強對我國動物疫病分布、流行和傳播規律以及暴發機理的研究,重點開展對重大疫病發生的生態疫源性和風險評估,為動物疫病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該中心將對我國珍稀瀕危動物、家畜家禽和人類疾病的防控發揮重要作用。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天津市中心婦產醫院於2006年5月18日共同成立的。該中心以國家需求為導向,集成中國科學院在幹細胞和再生醫學方面研究的力量,與天津的力量形成優勢互補,在中國科學院先進生物技術創新基地的框架下,促進學科交叉,面向科學前沿,面向市場需求,吸引全球一流人才,開闢一條科研與產業化結合的新途徑,堅持自主創新,促進我國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的發展。
計算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
"計算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2007年8月23日在北京成立。該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強北京地區生物學、數學、統計學和計算學科研人員的合作與交流。該中心起始階段為跨單位、跨學科的開放性非實體機構,設立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目前研究中心邀請了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套用數學研究所等機構的14名中國科學家作為中心成員;同時還邀請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美國加州大學、美國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杜克大學、瑞士伯爾尼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機構的10位國外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參與研究中心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