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志》

《中國動物志》

《中國動物志》的編研是有史以來首次摸清我國動物資源家底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反映我國動物分類區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專著,是進一步研究物種多樣性、探討物種演化和系統發育的奠基石,是動物資源開發利用、有害物種控制、瀕危物種保護的理論根據,為正確處理人和動物的關係、制定解決人口和環境問題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基本信息

創作背景

 中國動物物種極其豐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脊椎動物6千餘種(計畫編志近50卷)、無脊椎動物5萬餘種(計畫編志近150卷)、昆蟲15萬種(現已記述了4萬種,計畫編志近300卷)。[1]

內容概述

《中國動物志》的編研是有史以來首次摸清我國動物資源家底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反映我國動物分類區系研究工作成果的系列專著,是進一步研究物種多樣性、探討物種演化和系統發育的奠基石,是動物資源開發利用、有害物種控制、瀕危物種保護的理論根據,為正確處理人和動物的關係、制定解決人口和環境問題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編撰歷史

1956年,國務院將編著《中國動物志》的任務列入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1962年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正式成立。1963年,中國科學院將《中國動物志》列為院重點科研項目。由於在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前期建立了較雄厚的基礎,27冊《中國動物圖譜》、55冊《中國經濟昆蟲志》和11卷《中國經濟動物志》相繼問世。 七十年代以來,為使中國動物學立足於國際前沿,中國動物志編委會組織了104個單位的600餘位動物學家,立志編寫出一套高水平的《中國動物志》來,為中國動物學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所獲獎項

《八五》期間,《中國動物志》和《中國植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一併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八五》重大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聯合資助。全體編研人員更加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地加緊工作。截止1999年12月,已出版《中國動物志》61卷,已完成待出版卷。多年來,動物志共獲國家、省部級獎16項,1996年又榮獲香港《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中國植物志》《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三志的出版被中科院近500名院士評為1997年國內十大科技進展之一。199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植物志》《中國動物志》《中國孢子植物志》的編研被評為特優項目。[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