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創建於1987年11月,主要承擔民間藝術理論研究、教學與搶救、保護工作。現擁有科研人員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同時聘請海內外著名文化人類學者、民俗學者、民藝學者、藝術學者擔任客座研究員。
成果榮譽
近十年中,完成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7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15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在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與海內外多家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機制。其中著作《中國民間美術全集 神像卷》、《中國民間美術全集 供品卷》、《民藝學論綱》、《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學》、《中國圖案大系 近現代卷》、《中國民間美術學導論》、《中國設計藝術教育大事典》等先後榮獲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18項。主持、參與過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傳統工藝文化生態保護計畫”、“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和國家重點圖書項目《中國民間美術全集》、《中國美術百科全書 民間美術卷》。
機構設定
中國民藝研究所下設博物館和孫長林藝術館,展館陳列面積近500平方米,現擁有藏品3000餘件,主要為名人字畫、漢畫像石拓片、古代陶瓷器具、青銅器具以及民藝藏品,其中以民藝藏品為主。民藝藏品主要涉及穿戴、祭祀、娛教、裝飾、遊藝、用品等品類,包括服飾、日用繡品、面具、皮影、風箏、木偶、年畫、剪紙、吞口、面模、玩具等數十個種類。博物館和藝術館為教學與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學習與研究基地,同時也成為學院對外學術交流的重要視窗,在全國學術領域乃至社會範圍都建立了較高知名度,產生了廣泛影響。
發展歷程
1987年11月,學院黨委決定建立諮詢委員會及學術委員會,兩委下設四個研究小組,其中包括民間美術研究小組,這應該被看作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的前身,當時由丁永源負責。成立民間美術研究小組意味著學院在教學及學術發展方向上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1989年4月,隨著全國範圍內民間美術研究的發展和學院自身在該學術領域所具有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在研究小組的基礎上成立了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行政上暫由圖書館代管,學術上接受院學術委員會指導,丁永源任所長,潘魯生成為業務骨幹,這時,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已開始在全國民間美術研究領域嶄露頭角,開始承擔全院民間美術教學工作,同時開展了廣泛的民間美術品收藏,並不定期舉辦各類民間美術講座和展覽,受到師生的歡迎。
1990年7月,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剗撥科研處管理。
1996年,民間工藝美術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民藝研究所,由山東省教育委員會批准備案,朱銘兼任所長,潘魯生任副所長,與院學刊《設計藝術》、中國工藝美術理論研究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1997年9月,中國民藝研究所和南京藝術學院開始聯合招收民藝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潘魯生。中國民藝研究所在全院範圍內率先承擔碩士研究生的教學工作標誌著在教學與科研發展上邁上了新的平台。
1998年7月,由中國民藝研究所負責管理的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藝術品收藏陳列中心落成並對外開放,中心藏有民藝藏品和書畫作品二千餘件,民藝藏品主要涉及穿戴、祭祀、娛教、裝飾、遊藝、用品六個品類,有各類服飾、日用繡品、彩印花布、面具、皮影、風箏、木偶、年畫、剪紙、馬勺、吞口、面模、玩具及各類陶器、銅器等數十個種類。收藏陳列中心既成為全院民間美術實物教學基地,又成為學院對外學術交流的重要視窗。
1999年,潘魯生兼任中國民藝研究所所長,同年開始與東南大學藝術學系聯合招收民藝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潘魯生。
2000年9月,學院教學新樓落成,中國民藝研究所負責博物館、孫長林藝術館的管理,至此,中國民藝研究所教學、科研、收藏陳列、對外交流的綜合功能更加突顯。趙屹開始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唐家路、趙屹等成為業務骨幹。
2004年10月,中國民藝研究所獨立建制。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民藝研究所在院黨委及各級領導的支持下,自成立至今,共舉辦專題展覽17次,完成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7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15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在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先後榮獲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18項。主持、參與過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傳統工藝文化生態保護計畫”、“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和國家重點圖書項目《中國民間美術全集》、《中國美術百科全書 民間美術卷》。並與海內外多家學術機構建立了往來與交流。
孫長林藝術收藏館簡介
孫長林
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書記,著名藝術鑑藏家、工藝美術學者,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主要創建者之一。現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山東省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孫長林先生五十多年前就開始自己的藏藝生涯,如今已在書畫、陶瓷、民藝等領域收藏頗豐,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鑑賞風格。他先後無償向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捐贈4625件(張)藏品,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難予估量。
孫長林藝術收藏館
出於對孫長林先生藝術品格的敬仰,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專門成立孫長林藝術收藏館,分設陶瓷、民間玩具與年畫、畫像石拓片三個陳列室,供師生、學者、廣大社會人士參觀與研究。其中,陶瓷陳列室位於長清校區博物館一樓;民間玩具與年畫、畫像石拓片陳列室位於千佛山校區一號教學樓二樓。
陶瓷陳列室主要展陳陶瓷器、玉石器等260餘件。陶瓷器涵蓋朝代較廣,從新石器時代直至近現代社會的217件器物,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中國陶瓷史的發展脈絡。陶瓷藏品種類也較多,實用器具、明器、建築用器等均有所涉及。
民間玩具陳列室展陳古代陶瓷玩具、近現代民間玩具近千件,涉及地域廣泛,包括河南、河北、陝西、貴州、江蘇、北京、新疆、山東等諸多省市地區;品類多樣,材質豐富,以泥玩具為主,陶瓷、木、紙、布、草編玩具也均有所涉及。
年畫與畫像石拓片陳列室精選孫長林先生藏品的代表作加以陳列,其中,年畫作品涉及天津、北京、河北、河南、陝西、山西、甘肅、山東、江蘇、湖南、四川、福建等10多個省20多個地區,主要品類包括門畫、神像、紙馬、條屏、窗畫、桌圍、雜畫等;漢畫像石拓片主要出自山東的濟寧、濟南、臨沂、泰安、煙臺等地。這些藏品為廣大師生及傳統藝術愛好者了解傳統藝術風格與造型觀念,體味我國傳統文化精神提供了寶貴資源。
研究所相關
我國有文物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各類機構,這些機構致力於科學研究,為我們的經濟、自然、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著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各研究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