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專門從事文物考古發掘與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化石的發掘與研究,古建築的勘察和維修設計的科學研究機構。1959年,雲南省文物工作隊成立,1988年9月8日,該所經雲南省編制委員會批准在原雲南省文物工作隊的基礎上成立。同年12月8日,雲南省文化廳任命了第一任所長胡振東。所內現設有田野考古研究室、文物保護研究室、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室、標本資料室和辦公室。
工作成績
1988年後雲南文物考古進入快速發展期,江川李家山青銅墓地第二次發掘和昆明羊甫頭青銅墓地發掘分別入選1992年度和1999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0年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圍繞“滇文化起源考古”、“雲南邊疆考古”、“人類起源”、“雲貴高原史前考古”等重點課題,積極開展主動性考古。“十五”期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主持完成了50多條高速和高等級公路、兩條鐵路、10個水電站淹沒區以及6個電廠擴建區的文物考古調查。富源大河舊石器遺址發掘、劍川海門口遺址第三次發掘分別入選2006年度和2008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
機構資質
機構現有在職人員有32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11人、中級研究人員12人、初級研究人員5人、管理人員4人。
該所是雲南省僅有的一個具有文物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格的單位。成立10餘年來,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並遵循“考古發掘要配合做好大型基本建設項目的考古勘探、調查、發掘工作”的原則而開展工作,先後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基本建設區域內及其它文物調查、發掘與研究項目60餘項,搶救出土文物數萬餘件。
其中江川李家山青銅時代古墓群第二次發掘和官渡羊甫頭古墓群發掘先後評為1992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重要的考古發掘研究項目如元謀古猿化石地點、永平光街新石器時代遺址、通海海東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玉溪刺桐關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龍陵大花石新石器時代遺址、元江窪垤青銅時代墓群、晉寧石寨山古墓群、曲靖橫大路古墓群、箇舊黑馬井東漢墓和大理大豐樂火葬墓等發掘與研究,以及大理唐宋太和城城址的考古調查工作等,都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完成雲南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維修工程方案設計與技術諮詢16項,其中重要的如雲南陸軍講武堂、建水朝陽樓、安寧連然文廟、會澤萬壽宮、麗江大寶積宮、通海文廟等古建築的維修設計。
在研究方面,開展了雲南古人類、青銅器、唐宋南詔大理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中國文物地圖.雲南分冊》的編輯,已出版《雲南考古文集》第一集,整理髮表文物考古調查報告、發掘報告和科研論文等約80餘篇。先後與義大利、泰國、瑞士、日本、美國、越南等國的文物考古機構,以及國內其它考古機構進行了學術交流與合作,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熱忱歡迎國內外同仁志士前來參與合作與交流,共同為保護、開發、研究雲南的文物與考古做出貢獻。
地址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訊地址:雲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春苑小區春明里15棟1單元
研究所相關
我國有文物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各類機構,這些機構致力於科學研究,為我們的經濟、自然、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卓著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各研究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