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
中國伊斯蘭教簡史出版信息
作者:米壽江,尤佳 編著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0-1
ISBN:7801232305
字數:172000
印次:2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
《中國伊斯蘭教簡史》是斯蘭教歷史著作。巴基斯坦史學家賽義德·菲亞茲·馬哈茂德(Sayyid Fayyaz Mahmud)著。全書採用編年體寫法,以伊斯蘭教的興起和發展為基本線索,並涉及和評述了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書中除宗教內容外,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以及民情風俗等等,反映了近1400年來伊斯蘭教在西亞、北非、東非、西南歐、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地區傳播和發展的情況,對各時期各地區建立的伊斯蘭王朝及其始末都有較系統、扼要的介紹。對東西方關係史,尤其近代史部分,評述較多。作者曾長期從事伊斯蘭教史的研究,占有豐富的史料,書中基本反映了穆斯林正統派的宗教觀和歷史觀,在東方穆斯林學者編撰的同類論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書共分16章,每章都有小標題式的內容提要,冠於各段落之前,眉目清楚,重點突出,還附有各個時期的有關地圖。書後有人名、地名等譯名對照表。漢譯本由英文版翻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1981年初版。內容提要
提要
本書簡要介紹伊斯蘭教產生、發展的歷史及其經典、信仰、功課、派別等基礎知識;並以中國伊斯蘭教傳入和發展的客觀歷史過程為線索,將中國伊斯蘭教發展過程分成四個時期;全書既較為系統地介紹了中國伊斯蘭教由外來宗教逐步發展為本土宗教的過程和歷史成因,也分別突出了每一時期的主要特徵,還對中國伊斯蘭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作了客觀的描述。作者簡介
米壽江,回族,經名尤毒福。1951年11月生於南京,原籍山東濟南。現為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回族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委員、江蘇省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著有《當代視角下的宗教》、《伊斯蘭教間明辭典》、《宗教通史簡編》、《宗教經籍簡編》等十餘部,發表有關伊斯蘭教研究的論文四十餘篇。尤佳筆名談天,漢族,1963年出生於新疆博樂。現為江蘇省行政學院副教授。代表作有《古詩詞賦觀止》(合著),發表了《宗教道德對我國社會全面進行的積極作用》等論文10餘篇。參與完成了“九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宗教與倫理》和中華基金項目《東南沿海伊斯蘭教研究》。
目錄
序第一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節 伊斯蘭教的興起
一、阿拉伯半島--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二、穆聖傳教的艱辛歷程
三、伊斯蘭教發展的奇蹟
第二節 伊斯蘭教的經典
一、安拉的啟示--《古蘭經》
二、先知的言行錄--《聖訓》
三、經訓的影響
第三節 基本信仰與主要功課
一、六大信仰
二、五項功課
第四節 伊斯蘭教的派別
一、三大派教
二、教法學派
三、蘇菲派
第五節 教規、曆法和主要節日
一、融入生活的教規
二、曆法和節日
第二章 唐宋絲綢之路的和平傳教
第一節 中國與大食帝國
一、唐代中國與大食帝國的交往
二、最早傳入中國的幾種說法
第二節 大食、波斯貢使商人與伊斯蘭教傳入
一、蕃客與土生蕃客
二、東南沿海早期穆斯林
三、喀喇汗王朝與西部邊疆伊斯蘭教
第三章 元及明前期的大分散與小集中
第四章 中國伊斯蘭教民族化的進程
第五章 現當代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
後記
主要參考書
伊斯蘭教的民族簡介
簡介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占全世界的23%。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約於公元七世紀中葉由阿拉伯傳入中國。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是中國和阿拉伯的使者、商人架起了中阿兩大地區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是他們把這一具有世界影響的宗教移植和傳播到了中國;同時也把古老的中國文明帶到了阿拉伯伊斯蘭世界。故中阿友誼源遠流長,綿延不斷。
據中國史書記載,唐宋兩朝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初期。中國和中亞乃至中東之間,自古以來就有兩條絲綢貿易通道(即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這兩條商貿之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縮短了東西方文化間的距離,在把古老的中國文明通過絲路介紹到西方的同時,也把伊斯蘭教文化和西方文明帶到了中國,為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國傳統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據《舊唐書》記載: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遣使來唐朝貢。我國史學界一般以這一年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標誌年。我國史書上還說,自公元651─798年間阿拉伯來華使節達到39人次之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來華經商或旅遊者更是絡繹不絕。頻繁的友好交往和經貿往來,一方面促進了中國和阿拉伯、波斯地區間業已存在的傳統友誼,另一方面也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條件。阿拉伯、波斯的商人和旅遊者往來中國的路線是:從陸路來的自波斯經我國的新疆沿絲綢之路到達內地長安和洛陽等地;從海上來的則由波斯灣出發繞馬來半島到達我國東南沿海各商埠城市。我國史書還記載了阿拉伯、波斯商人在長安及沿海各地經營和生活的情況。他們在唐、宋王朝的許可下,生活在廣州、揚州、泉州、杭州和長安、開封、洛陽等地,被稱為"蕃客氣他們按照自己的信仰和風俗習慣過著平靜的生活,在那裡興建清真寺和墓地,不少人久居不歸,與當地居民通婚,繁衍後代,逐漸形成了早期中國穆斯林群體。他們堅守伊斯蘭教信仰和文化,為了不與中國的傳f統文化和其它宗教發生衝撞,特別是便於過宗教生活,他們相對聚居,自成群落,不向外傳教,盡力與中國的經濟文化環境相協調、相適應,從而獲得了較為寬鬆的生存空間。他們還不斷地把中國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先進科技帶入阿拉伯世界並介紹給西方,成為中世紀的科學文化使者。
元明兩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廣泛傳播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宋朝末年,強大的蒙古汗國征服了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後,又於1258年滅亡了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他們把在戰爭中俘虜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編入蒙古各部的“探馬赤軍”,來華參加蒙古統一中國的戰爭。被簽發或遷徙東來的中亞、西亞的各族穆斯林有軍士、工匠,扎也有一些宗教學者和社會上層中人士,總人數約幾十萬之眾;他們隨蒙古軍隊來到中國各地,史書上稱他們是“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屯聚牧養”。蒙古軍勝利後建立了強大的元朝,中國出現了政治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此時中西交通大開,兩地的經濟貿易往來頻繁,國家關係友好,給伊斯蘭教不斷東傳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元朝時中亞、西亞各族穆斯林商人大量來華,《明史·撒馬爾罕傳》中說:“元時回回遍天下”。今天我國東南沿海的主要城市和西安、北京,京杭大運河沿岸,仍保存著許多那個時期遺留下的古老的清真寺和穆斯林先民的墓地。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婚姻等因素的影響下,元代蒙古族、漢族和維吾爾族人歸信伊斯蘭教的不在少數。他們在歷史上都被稱為“回國”(此時“回回”泛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大量的史料證明:元時伊斯蘭教在中國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中國伊斯蘭教的模式也基本確立,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群體也已形成,以清真寺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區已出現在廣大的城市和鄉村,所有這些都說明,元代中國伊斯蘭文化體系已開始形成。
明末清初是中國伊斯蘭教的成熟時期。此時伊斯蘭教己為回回民族以外的幾個少數民族所接受,回族穆斯林作為中國社會的成員和中國伊斯蘭教的重要載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使伊斯蘭教和伊斯蘭文化在穆斯林中得到傳播和發展,中國穆斯林的先賢們開始注重和發展伊斯蘭教育。陝西著名經師胡登洲(1522年─1597年)倡導的伊斯蘭經堂教育的出現,對中原和西北的廣大地區影響深遠,使伊斯蘭教宗教教育和伊斯蘭文化在中國獲得較大的發展。幾乎與經堂教育同時出現的漢文譯著活動,是中國伊斯蘭學術文化發展的新階段,因而明清兩代的王岱輿(約1560年─1660年)、馬注(1640年─1711年)、劉智(約1660年─1745年)、金天柱(l736年─1795年)、馬復初(1794年─1874年)等一大批穆斯林學者被人們尊稱為“學通四教”、“中阿兼通”的“回儒”,他們以儒詮經,著述和翻譯了大量伊斯蘭教經籍,他們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某些概念和思想解釋伊斯蘭教教義,從而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宗教哲學體系,促進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進程。
新疆地區各族人民接受伊斯蘭教的時間大約在10─11世紀前後。這一地區的民眾接受伊斯蘭教的方式與內地有所不同。這種方式不是在有了廣泛的穆斯林群體後推進伊斯蘭教傳播的,而是首先在王朝的達官顯貴們歸信了伊斯蘭教後,才在其臣民中傳教,突出了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特點。在歷史上新疆各族穆斯林間內地穆斯林一道反抗清朝政府的剝削壓迫和民族歧視,在生產和生活中也創造了具有濃郁的新疆各民族特點的文化藝術,極大的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伊斯蘭文化。特別在近現代歷史上,新疆各族穆斯林也受到“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與回族穆斯林共同創辦新式經堂教育,他們也為宏揚伊斯蘭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中國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得到了憲法、法律和政策的保護。目前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有十個,他們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全族,人口總數約2000萬。我國穆斯林人口分布情況歷來是“大分散、小集中”,全國現有清真寺34000多座,阿甸、毛拉45000多人。我國穆斯林在信仰上屬於遜尼派,在教法上遵從哈乃斐學派。此外,自明末清初以來,中亞、西亞的蘇菲主義教義不斷傳入我國西北地區後,逐漸形成門宦(在新疆稱之為依禪)。各門宦都以一宗教領袖為中心,管理清真寺教務,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存在模式,為中國伊斯蘭教教派活動增添了新的內容。儘管中國穆斯林中存在著不同的教派和門宦,但是他們能夠在平等、團結的環境中分別從事各自的宗教文化生活,積極參加 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信仰民族
斯蘭教在中國經過1300多年的傳播和發展,穆斯林人口目前已達兩千多萬。在我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有:1、回族 回族的先民是唐宋年間來華經商的中亞西亞的穆斯林,十三世紀初,蒙古軍西征他們征服了中亞、西亞的穆斯林國家之後,回師時遷移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他們以駐軍的形式,或以工匠、商人、學者的身份散居全國各地,被當時社會稱為“回回人"。他們與唐宋時期來學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共同成為回回民族的先民。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種民族成分融合的情況下形成了。居住在農村的回族以經營農業為主,兼營商業和小手工業;居住在城鎮的小商小販居多,兼營飲食、珠寶玉器、皮毛加工。
回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最廣的民族。人口約860餘萬,全國多數省、市、自治區都有回族居住,西北地區的寧夏、青海、甘肅、新疆、陝西和西南地區的雲南,以及河北、河南、山東、內蒙等省區,回族分布較多。全國有一個回族自治區,兩個回族自治州,十一個回族自治縣。
2、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的族源,它是生活在我國境內的一個古老民族。維吾爾族人認為“團結”“聯合"。他們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量居住在湖南、河南等地。維吾爾族人口約720萬。十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喀什的艾提卡爾清真寺、阿帕克和卓麻扎、哈密回王墓和吐魯番蘇公塔清真寺都是早期的伊斯蘭建築。維吾爾族穆斯林熱情好客,能歌善舞,有敘事長詩《福樂智慧型》、音樂舞蹈套曲《十二木卡姆》等優秀民間藝術作品流傳至今。歷史上維吾爾族曾經湧現出過許多傑出人物,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穆罕麥德·喀什噶爾、艾合買特·尤格納克、阿卜杜熱衣木·那扎爾、諾比提等,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維吾爾文化遺產。維吾爾族主要經營農業,對植棉、園藝有豐富的經驗,他們還擅長編織地毯、製作絲綢、繡小花帽、打制小刀等。
3、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薩克族自治州和阿爾泰地區,人口約120萬。伊斯蘭教傳入哈薩克草原較早,11世紀得到廣泛傳播,歷史上曾出現過一批通曉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的哈薩克族毛拉、學者。哈薩克族的民間文字十分豐富,著名的敘事詩有《阿勒帕米斯》、《闊布蘭德》、《薩里哈與薩曼》等,哈薩克族的主要代表樂器是二弦彈拔琴“冬不拉”。他們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也有人從事工業和商業活動。
4、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也是生活在新疆境內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人口14萬,他們以經營畜牧,兼管農業。柯爾克孜人民歷史上具有熱愛祖國,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傳統,為保衛邊疆作出了貢獻。著名史詩《瑪納斯》是柯爾克孜的民間藝術精品。柯爾克孜族婦女擅長繡花,製作花毯、壁掛等手工藝品。
5、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散居於烏魯木齊、喀什、伊寧和塔城等地。烏孜別克族屬於遊牧民族,約於15世紀前後在中國定居。烏孜別克語是以阿拉伯語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由於語言相通,使他們易於接受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人口約15萬。他們絕大多數以事商業,在南疆的烏孜別克人的絲織技術很嫻熟,北疆的烏孜別克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和牧業。
6、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是我國唐代北方突厥汗國統治下幾個使用突厥語的遊牧部落的後裔,約於19世紀20-30年代陸續由中俄邊境地區遷到新疆。他們中多數是商人,也有一些是宗教人士,他們還在伊寧、塔城等地開辦伊斯蘭教育。塔塔爾族人口約5-6千人。在城市裡的塔塔爾人多經商或從事醫務和文化教育工作,居住在農牧區的則經營農牧業,他們喜歡養蜂。塔塔爾人的文化素質較高,知識分子按人口比例在全國各族中居於前列。他們擅長歌舞和烹飪。
7、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人口約3.3萬。他們聚居於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塔什庫爾乾塔吉克族自治縣境內。十一世紀他們的祖先信奉了什葉派伊斯蘭教,至今他們仍遵循該派的教義。塔吉克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他們的文學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迄今在民間仍流傳著波斯古典詩人菲爾道烏西的《王書》《沙赫那隻》的片段。由於塔吉克人居住在高原上,所以他們的文學作品多與雄鷹有關。
8、東鄉族 東鄉族世代聚居於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現有人口37萬。東鄉族族源的主體是元朝時的色目人、也有回族、蒙古族和漢族的成份。東鄉族穆斯林的教派門宦較多,各派的主張和習慣滲透於東鄉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主要從事農業。東鄉人在反抗清政府的鬥爭中表現英勇。東鄉族的民間文字很豐富,有長篇敘事詩《米拉尕黑與馬芝璐姑娘》、《葡萄蛾兒》等。他們和回族一樣喜歡演唱"花兒"。
9、撒擔族 撒拉族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口約9萬。他們的祖先是十三世紀居住在中亞撒馬爾汗的西突厥烏古斯馬部落薩魯克人的一支。撒拉族穆斯林保存了許多美好的民間傳說。《對伊委納》(駱駝戲)是表現撒拉族先民從中亞遷到循化這一歷程的傳統戲,在民眾中廣為流傳。撒拉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畜牧業和園藝業。
10、保全族 保全族聚居在甘肅臨夏積石山保全、東鄉、撤拉族自治縣,人口約15萬。他們的祖先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和中亞的穆斯林。大約在元末明初來青海定居。他們的生活習慣與回族、東鄉族、撒拉族墓本相同。保全族主要經營農業,手工業,以打制“保全刀”為主。他們的服飾與西北回族的服飾相似。
在漢族、藏族、蒙古族和雲南的傣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申也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但人數不多,他們都是中國穆斯林大家庭中的一員,他們把伊斯蘭數與本民族的生活習慣混合在一起,使中國伊斯蘭文化多姿多彩。
中國伊斯蘭教即中國境內的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中葉唐朝從阿拉伯傳入中國,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的傳入路線有兩條,一條是從絲綢之路,從敦煌傳入;另一條是從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泉州傳入。伊斯蘭教分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宗派,中國的伊斯蘭教主要是遜尼派。在回、維吾爾、塔塔爾、柯爾克孜、哈薩克、烏孜別克、東鄉、撒拉、保全等少數民族1700多萬人口中,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中國穆斯林大多數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甘肅、青海、雲南等省,其他各省、市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