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
![三道堰鎮](/img/d/f6f/nBnauM3X3ITM1EDOwAj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I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三道堰鎮是成都平原上唯一有兩條河流縱貫全境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其得名因古望帝和從帝在柏條河治水期間,用竹簍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而來。地處成都市母親河府河上游,岷江的兩大支流――徐堰河、柏條河並行穿越鎮域而過,水源豐富,水質清澈,親水性好,生態環境優美,素有古蜀水鄉之稱,是歷史上有名的水陸碼頭和商貿之地。鎮域內無工業污染企業,鎮內的柏條河和徐堰河兩大河流是全國水質最優的河流,也是西南最大的自來水廠——成都市自來水六廠的水源提供地,承擔著成都市90%以上的供水。
歷史文化
![三道堰鎮](/img/7/30f/nBnauM3X0ITNzgDOygj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4I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三道堰鎮](/img/c/654/nBnauM3XxYTNwQDN2cT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3E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交通:離成都19公里,僅20分鐘車程,距縣城僅6公里,郫彭路橫貫南北,沙西線從鎮東北穿過,沙三線連線沙西線和城區,村村通路。
水:鎮內目前有西南地區最大的自來水廠——成都市自來水六廠,每日生活供水量100萬噸。解決成都市區80%的供水,城市基礎設施第一個BOT供水項目已併網供水。
電:三道堰電力資源豐富,有裝機容量3750千瓦的羅家橋水力發電廠;新建成的35千伏輸變電工程已投入運營。
氣:鎮內有日供氣3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配氣站。
通訊:光纖電視、通訊已實現村村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都在境內設有基站,實現通訊無盲區。
發展優勢
![三道堰鎮](/img/6/7b8/nBnauM3X2gTNzkjN1kj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5I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三道堰鎮淋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通訊、獨特的自然生態和農副產品資源優勢,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先後獲得“全國農業生態保護區”和“四川省小城鎮試點鎮”等多項殊榮。已有望陽閣、和境山莊、閱江樓、西港碼頭等星級農家樂,“堰上”生態休閒住宅正在建設中,多家企業相繼匯集在這片熱土上投資置業。
在新的世紀裡,三道堰鎮迎來了新的戰略機遇期。面對難得機遇與嚴峻挑戰,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抓住第一要務,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以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為動力,堅持培育產業、聚集人氣、改善環境、提升形象、促進發展的思路,齊心協力,真抓實幹,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培育和城鎮化進程,努力構建規範化服務型政府,積極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三道堰鎮正在按“一城兩河三線”的發展思路,重點以培育親水休閒、運動休閒等旅遊產業和房地產開發為突破口,著力構建古蜀水鄉旅遊特色鎮。
人文景觀
![三道堰鎮](/img/c/d23/nBnauM3XyAjM2QTO0Uj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1I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三道堰鎮建築特色以“親水性”為主題,沿柏條河兩岸的吊腳樓、吟詩樓、品茶樓、書畫樓、棋牌樓、飲食文化樓、觀景樓圍繞在永定橋周圍,遙相呼應。微風拂過,碧幽的水面波光鱗鱗,置身其中頓感境深意長,讓人留連忘返。
城鎮建築總體部局通過對層數的控制和建築平面的布置,顯現出錯落有致的小青瓦坡屋頂、高低錯落的封火山牆、伸出檐的桃廊、有規律凹凸的陽台、平台與坡頂的交錯,再現傳統川西民居豐富多變的造型。
城鎮區域內的建築色彩以青瓦、白牆為主色調,綠樹紅花、青石河欄、卵石小道逶迤其中,在生態花園的映襯下,使小鎮在古樸中充滿芬芳氣息,實現傳統與現代共生,城市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每年五月端午節的“龍舟會”,是三道堰鎮久負盛名的傳統文化節。直至2006年,已成功舉辦了51屆。一年一度的“龍舟會”,以賽龍舟、搶鴨子、歌舞表演、川劇座唱、書畫展覽等文體活動為內容。加上物資交流大會,吸引了周邊眾多客人前來趕集觀光,繁榮了市場,聚集了人氣,提升了三道堰鎮的對外知名度。
三道堰鎮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黃辣丁”、“炒大蝦”、“戴大肉”等特色菜名揚千里,招徠八方美食家紛至沓來。河畔的休閒港、飲食樓、水上人家更是節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遠離了大都市的喧囂,在綠草茵茵、鳥語花香的秀水河畔,讓人產生意境瑕想、平和安詳的情懷。
旅遊特色
![三道堰鎮](/img/8/165/nBnauM3XwITOwITMwEz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M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產業發展
工業鎮內有西南地區最大、保障成都市90%飲用水的成都市自來水六水、城市基礎設施第一個BOT供水項目及配套的助冽淨水劑公司和泰克電器、嘉興精密鑄鋼等規模以上企業及鑫鴻望食品、名匠木業等食品、製造工業項目。
![三道堰鎮](/img/6/8dc/nBnauM3XwUTMxMTM5Iz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M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勤勞的三道堰人民,依託傳統農業,開展了水稻制種、川芎和蔬菜種植,是國家級豐糧工程基地。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新農村建設項目--汀沙大蔥無公害蔬菜基地正緊鑼密鼓的建設。
三道堰鎮有二十餘年的雜交水稻制種歷史,是全縣重要的制種基地。縣種子公司,省農科院等單位在該地的制種總面積約7000畝,品種以崗優、崗多、汕優系列為主,年總產量1500噸左右。該鎮蔬菜種植規模較大,種類品種齊全。常年蔬菜面積2000畝,秋、冬蔬菜種植面積6000餘畝,擁有大蔥、大蒜、洋芋等特色蔬菜基地,分別布局在汀沙村,程家船村、界龍村。全鎮種植大蔥面積500餘畝,年產量約3800噸,其中常年蔥200畝,春、夏季產量在1800噸以上。秋洋芋900畝,產量540噸;春洋芋1000畝,產量600噸。大蒜1500畝,總產量約1500噸。還有大中棚蔬菜200餘畝,以生產苦瓜、茄子、番茄為主,主要分布在程家船、青塔、炮通等村。
三道堰鎮盛產樟州柚,全鎮利用林盤地栽種樟州柚近500畝,年生產量已達75噸,於每年10月中旬開始上市。還有一定規模的川芎、花木種植。全鎮川芎面積1100畝,總產量約200噸,主要分布於青槓樹,界龍、炮通等村。花木約50畝,有黃桷蘭、雪松、桂花、女貞、月季、塔柏,鐵樹等50多個品種,主要分布在八步橋,汀沙、程家船等村。全鎮小家禽養殖年出欄25萬隻,以蛋雞、土雞、土鴨、肉鴨、商品兔養殖為主,每年可提供各類禽蛋共1000餘噸。並有種鵝規模200隻以上的專業大戶3戶,年生產種蛋共約5萬個;美蛙養殖場1個,規模5畝,年產量達1萬斤以上。
城鎮建設
![三道堰鎮](/img/8/908/nBnauM3X3QDM4QTNwMz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z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發展戰略
![三道堰鎮](/img/a/017/nBnauM3X0QzN1QjNxMj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zI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兩河”即徐堰河、柏條河兩條河流。根據河流的位置和水流的特點,把兩條河規劃成不同功能的休閒旅遊區。柏條河重點以入駐親水休閒項目為主,徐堰河重點以入駐不上運動休閒項目為主;
“三線”即沙西線、沙三線和郫彭路。根據郫縣沙西線休閒旅遊的總體規劃,制定沙西線三道堰段和沙三線休閒旅遊規劃。
社會事業發展
![三道堰鎮](/img/e/b4b/nBnauM3XwIjM4cjMwQz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0M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旅遊發展
![三道堰鎮](/img/7/580/nBnauM3XwITM0QDOxUT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1E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和境山莊名曰山莊,實為園林。設計者匠心獨具地將中國傳統園林,尤其是川西民宅與日本園林的風格和它們各自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其成為這一地區不可多得的合壁式園林。和境山莊體現的文化主題是“天人和一”的思想。“和”即是“與天、與地、與人相和諧”,“境”則意指凝重的文化品格,卓然超世的人生境界。因而山莊繼承了中國傳統寫意山水神韻,藝術地提煉了自然山水的構成要素,以水(江水、湖水、瀑布之水)為脈,石(岩石、卵石、青石)為骨,草木(川西特有植物)為肌膚,在有限的空間裡重塑和展現大自然之景象。
同時,和境吸取了日本園林的一些經典作法,從美學角度考慮園內各物的組群、平衡、運動和韻律,使其總體布局相對協調。和境在主園中布局的一處“枯山水”庭園景即十分典型。這種常出現在禪宗庭內,以樹木、岩石、天空、砂石勾勒,寥寥數筆即成的園林景致蘊涵著極深寓意。它是禪宗修行者眼裡的“精神園林”。和境將其拿來我用,無非助喧譁塵世中之現代人找回本真寫寧靜。可見,設計者之用心之至善。和境注重文化氣質的表現,襯托寫意山水園的質樸與秀雅。即使一本、一石、一架藤蔓也以楹聯匾額,書畫詩對,深化著園林文化的品味。
園內設有風味獨具的“風”“花”“雪”“月”宴坊,並輔以自制的“十二花神陳釀”,形成和境一道特別的風景線。時至夏日,清風徐來,湖中荷香與四下飄逸,給人不飲亦醉的奇妙感受。行於和境,且行且看,人倚花姿,花映人面。春日於和境,觀鶯飛燕舞,鳥語花香;夏日於和境,聽岷江之水,浩浩蕩蕩;秋日於和境,賞蓮葉田菡萏妖嬈;冬日於和境,感梅香沁人暖陽斜照。
![三道堰鎮](/img/c/04a/nBnauM3X3EzNzgTO5UT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1E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相傳,二千年前鱉靈治理岷江,望帝親臨鵑城以北十餘里的柏條河(岷江支流)督查,鱉靈臨河修望帝寢宮,曰“望陽閣”。古堰大功告成,又建永定橋,意即長治久安。堰橋造福子民,糧桑豐盈、商賈雲集,形成三道堰古鎮,繁榮至今。古望陽閣雖毀,所幸錦城楊程先生在原址重建,既念先帝,又待遊人。
望陽閣鄉村酒店居有古式閣樓客房十餘間;食有野味河鮮數十種;娛有垂釣魚、漂流、歌舞、棋牌;游有名花小徑、竹木庭院、古式長廊和數百米親水綠廊,與河水相印成趣。入夜更有篝火燒烤、音樂晚會、夜啤酒等,華光閃爍、波光粼粼,令人流忘返。
古鎮、古堰、古橋、古閣是我們與昨天對話的紐帶;
水車、水牛、水溪、水景是人與自然交融的靈物。
![三道堰鎮](/img/d/cc3/nBnauM3X0EDN2EDM1YTM4QD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2E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尚水位於三道堰景觀廊橋——堰橋以及文化廣場旁邊,依柏條河而建,在城區內,占地10餘畝,接待能力350人。此地鳥語花香,環境清幽,是玩水、休閒好去處,會所以人為本,以生態定位,以品質立足,以特色服務為宗旨,是一座集吃、住、游、娛為一體的現代化度假村,是團體會議、朋友小聚、家人休閒的理想場所。內有多功能廳一個,豪華包間5個,每個豪包都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園林設計獨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住宿:標間8個,120元/間。會所主營特色菜:野生石爬子、土甲魚、蛇、人工養殖娃娃魚、梅花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