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由天津評劇院演出的評劇《鳳陽情》描繪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大腳皇后”馬秀英充滿傳奇而又質樸的一生,充分展現了她體恤民情,關愛百姓的情懷。從她和朱元璋的相識、相知到對皇子的悉心教誨以及她對大夫重刑天下的直言規勸到對苦難鄉親的體貼入微,處處都體現了她以民為本的深厚情意和平民意識。
人員名單
主創人員:
創意:盛和煜、張曼君
編劇:翟宏為、盛和煜
導演:張曼君
唱腔設計;樊繼中(特邀)、元以羊、趙玉興、曹金生
音樂設計、配器:馮國林(特邀)、齊金山、趙玉興
舞美設計:馬連慶(特邀)
燈光設計:邢辛(特邀)助理:劉曉強
服裝造型設計:張豫美(特邀)
道具設計:王胤霞、劉鑫(特邀)
舞蹈設計:項燕、孫大西(特邀)
副導演:王和平
唱腔配器:趙田中、齊金山
武打設計:張正秋(特邀)、溫軍
效果設計:程志霞、王剛
打擊樂設計:王壽年
劇務:楊濤、陳連軍
舞台監督:溫軍
策劃:曲潤海
監製:謝澤剛
裝置:李琦文 王秉瑞 趙德強
音響:王剛 程志霞 康健
燈光:劉曉強 梁垣 李鑫
服裝:劉洪 陳文英 劉德全
化裝;李紅軍 王岩 於艷霞
道具:楊雲生
字幕:張惠玲 李慧萍
演員表: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馬秀英——曾昭娟太 子——張進慶
朱元璋——趙斌 副 將——陳連軍
田 嫂——夏霞 太 醫——王傑
劉伯溫——王文濤鄭春林王昆
大太監——王志海李建民
女伴、義軍、女兵、元兵、賣藝人、錦衣衛、歌女、大臣:天津評劇院演員
樂隊伴湊人員:
司鼓:於學武板胡:朱永江
評二:趙田中大三弦:程建
二胡:張璐史濤邱汝槐笛子:李長生朱子陽 桂震芝(兼箏)
中朝:曹金生趙玉興(兼嗩吶)嗩吶:田曉平
大提琴:劉萍宋家梅笙:齊金山
貝司:劉陽電子琴:陸海
琵琶:陳國建銅板琴:閻小童(兼效果) 張樂(兼柳琴)梆子:馬加林(兼排鼓軍鼓)
揚琴:李俊霞鐃鈸:王壽年
中阮:勞潔小鑼:王磊芝
大阮:劉輝效果:曹士貴
影響意義
該劇通過對明代開國皇后馬秀英質樸而又傳奇一生的描寫,體現了“民為根基”的主題思想,很有現實的啟示作用。劇本一系列的情節展現,都使人們為這位“平民皇后”的獨特作為所深深感動。整個演出完善和諧,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舞台藝術設計比較清新,唱腔設計豐富而又具有鮮明的評劇特色,加上優秀青年演員曾昭娟的精彩演唱和表演,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希望在加工修改時進一步把握好馬秀英性格思想發展的尺度;在個別場次的舞美處理上要注意對優美田園風光的展現與劇中人物貧苦生存狀況在內涵上的一致性。
盤點中國著名曲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