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把剪刀》

《半把剪刀》

《半把剪刀》由侯長榮主演,該劇目曾獲一九九三年中國《大眾電視》評比最佳戲曲獎金鷹獎。《半把剪刀》原是甬劇的經典劇目,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對該劇進行了“老戲新排”。甬劇《半把剪刀》創作於1957年,寫的是宦家子弟曹錦棠玷污婢女金娥後,將她驅出以後引發的一連串悲情故事。

劇目概述

《半把剪刀》《半把剪刀》

經典黃梅戲《半把剪刀》,曾獲一九九三年中國《大眾電視》評比最佳戲曲獎金鷹獎,侯長榮、汪靜等主演。據了解,黃梅戲版《半把剪刀》改變了以往劇中母子團聚的結局,悲劇的結尾,更發人深醒。《半把剪刀》是中國一出非常優秀的傳統劇目,最早見於天方編劇的甬劇《半把剪刀》,後先後被改編成評劇、黃梅戲、淮劇、越劇等劇目,1999年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而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古裝懸疑劇《洞房迷案》也是改編自該劇。

劇情簡介

《半把剪刀》《半把剪刀》

青梅竹馬時少爺曹錦堂愛上了丫鬟陳金娥。紅袖添香夜伴讀,陳金娥與曹錦堂偷食禁果,奈何美夢太匆匆,金榜題名時曹錦堂另娶富家女子梁慧梅。一邊新人笑,一邊舊人哭,曹錦堂被梁慧梅的美艷外表所吸引,洞房花燭夜卻不知有人在獨自舔傷痕,丫鬟陳金娥的弟弟陳根福來探望姐卻發現梁慧梅曾經住過他們客棧,並無意在曹府花園撿得梁慧梅給舊情人桑君嘉的一封信,梁慧梅為了避免醜行被揭穿故意將自己的珠釵放在陳金娥給弟弟送的衣服里,並藉此將陳金娥趕出曹府,陳金娥帶著身孕被諑出曹府生下一子,而此時梁慧梅也已臨盆生一女曹亞男,其實是未過門時與戲子桑君嘉所生。陳金娥的弟弟為了姐姐名聲將孩子送給一徐姓大家撫養,並娶名徐天賜,陰錯陽差,陳金娥成了徐天賜的奶娘,親生母子變成了主僕。曹亞男稟乘母風,嬌蠻之極,長大後竟然與徐天賜成婚,洞房夜半把剪刀血濺新人,曹亞男死後,梁慧梅曹錦堂替女報仇心切,濫用王法,徐天賜被斬,陳金娥從弟弟口中得知徐天賜是自己的兒子後,趕赴刑場,奈何大錯已經鑄成,陳金娥當場揭穿梁慧梅當年醜行,半把剪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梁慧梅羞愧碰壁而亡。惟留下曹錦堂獨自坐在那片狼籍中。

主演簡介

黃梅戲《半把剪刀》的主演侯長榮以細膩傳神的表演,光彩俊逸的扮相贏得人們的喜愛。領銜主演過《斷橋》、《櫃中緣》、《冤家姐妹》、《馬娘娘》、《巡按還鄉》、《小石頭談對象》、《牛仔女皇》、《王昭君》、《圓夢記》、《龍二瞎子》等劇目。並榮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優秀演員獎,江蘇省省直屬院團新劇目會演表演獎、江蘇省首屆戲劇節、江蘇省第二屆揚劇節優秀表演獎,多次獲省級會演表演獎。領銜主演的四集電視戲劇藝術片《王昭君》獲第十四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戲曲片獎等,不愧為是戲曲界著名的劇、影、視三棲演員了。

改編看點

改編越劇以喜襯悲
改編後的越劇版《半把剪刀》有了較大變化,最大的改變在結尾。原來,《半把剪刀》剛創作完成時是喜劇結尾,但有關專家建議改成悲劇會更有力量。此後,悲劇結尾就成了全國流行版本。此次紹興“小百花”請天方老師把越劇版《半把剪刀》改編成了喜劇結尾。紹興小百花藝術中心主任陳錦高說:“越劇版的喜劇結尾是‘以喜襯悲’的手法,笑中有淚,更能打動觀眾。”
此外,從符合現代觀眾的欣賞習慣出發,整場演出時間也進行了精縮,並在吸取甬劇一些唱腔、手法等精華的同時,結合紹興“小百花”的特點,融入了新東西,像甬劇的唱腔很生活化,比較明快,但越劇版的唱腔比較悠長、綿軟,相對較“糯”。但是因為劇情節奏加快了,越劇的“糯”反而增強了劇情的表現力。

盤點中國著名曲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王金豆借糧》
《拖油瓶》
《絲絨記》
《二夾弦》
《二進士》
《盡瘁祁山》
《明鏡記》
《收姜維》
《阿Q與孔乙己》
《驚蟄》[河南曲劇]
《王寶釧》[河北梆子]
《寶蓮燈》[河北梆子]
《秦雪梅》[豫劇]
《夜宿花亭》
《司文郎》
《鍘刀下的紅梅》
《花打朝》
《春香傳》[評劇]
《風雨行宮》
《三更生死緣》
《美女涅槃記》
《賣苗郎》
《瘋僧掃秦》
《疙瘩屯》
《唐知縣斬誥命》
《梁山伯與祝英台》[評劇]
《都市彩虹》
《茶瓶計》
《牧羊卷》
《合鳳裙》
《天波樓》
《小二黑結婚》[評劇]
《半把剪刀》
《西廂記(拷紅)》
《大祭樁》
《五世請纓》
《花木蘭》[豫劇]
《鳳陽情》
《蔡文姬》[呂劇]
《李二嫂改嫁》[呂劇]
《苦菜花》[北京曲劇]
《楓洛池》
《王少安趕船》
《遲開的玫瑰》
《梁秋燕》[眉戶]
《穀雨》[眉戶]
《杜十娘》[評劇]
《秦香蓮》[評劇]
《一字獄》
《鄭瑛嬌》[秦腔]
《梁紅玉》[龍江劇]
《木蘭傳奇》
《祥子與虎妞》
《老媽開嘮》
《正義圖》
《遼南戲(遼劇)》
《滿都海斯琴》
《走西口》[上黨梆子]
《二人台》
《三關排宴》
《表花》
《土炕上的女人》
《西廂記》[蒲劇]
《八件衣》
《胡風漢月》
《紅岩詩魂》
《舍飯》
《楊八姐遊春》
《齊王拉馬》
《花亭會》
《杜鵑山》[評劇]
《潘楊訟》
《空印盒》
《李爾王》[絲弦]
《半江清澈半江紅》
《向陽商店》
《家》[評劇]
《張羽煮海》
《南北和》
《江姐》[評劇]
《人面桃花》[評劇]
《黛諾》
《孫安動本》
《長孫皇后》
《虎符》
《補天》
《薛剛反唐》
《道情》
《卷席筒》
《包公賠情》
《二度梅》
《倒霉大叔的婚事》
《煙花淚》
《火焰駒》
《紅菊》
《金水橋》
《瓊花》
《月亮光光》
《春秋配》
《三滴血》
《香魂女》[豫劇]
《程嬰救孤》
《唐知縣審誥命》
《紅白喜事》
《小姑賢》
《周仁回府》
《走雪山》
《清風亭》
《小女婿》
《陳三兩》
《蝴蝶杯》
《櫃中緣》
《三娘教子》
《馬寡婦開店》
《金沙江畔》
《謝瑤環》
《無雙傳》
《祥林嫂》
《金玉奴》
《朝陽溝》
《美狄亞》
《村官李天成》

黃梅戲經典名篇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它發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多雲山,與鄂東和贛東北的採茶戲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黃梅戲用安慶語言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