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此條目合併至:全球變暖。

全球暖化釋義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
南極地圖

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如果大氣不存在這種效應,那么地表溫度將會下降約330C或更多。反之,若溫室效應不斷加強,全球溫度也必將逐年持續升高。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

全球暖化有區別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和傳染疾病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原因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溫度的變化本是自然現象,在18世紀之前影響溫度變化的主因是火山爆發和太陽周期變化,比如說—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它是過去2個世紀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次爆發從1815年4月10日持續到11日,它的爆發指數達到7級,據稱,這座最致命的火山導致近9.2萬人喪生。火山爆發和它產生的火山灰,使全球氣溫下降超過5華氏度(約2.8攝氏度)。1816年無法正常播種,這一年又被稱作“無夏年”。而1991年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則是導致大約800人喪生,它的爆發指數達到6級,據稱它的爆發規模在20世紀位居第二,。該火山位於菲律賓群島邦板牙省、描禮士省和打拉省交界處。同一時期發生的熱帶風暴助長了火山熔岩的散布。結果全球氣溫在3年內持續下降,臭氧的消耗量也臨時增加。 然而,在18世紀之後,英國光榮革命出現,人類工業萌芽,至此,全球溫度變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自然因素已經不是主因,人為因素開始在其中占主要部分。
人為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鹽鹼化、沙化等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為止,人類活動如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著嚴重的破壞。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鐘有20公頃森林被破壞,10公頃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而主流科學界對全球變暖也是越來越清楚了,每天在改變我們的氣候都是真實的,他們也正在進行中。在20世紀末年初以來,表面平均溫度的地球增加了約1.1f ( 0.6℃) 。在過去的40年中,氣溫上升約0.5f ( 0.2-0.3℃) 。在過去400-600年,全球變暖,在20世紀是更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10分之7的年,在20世紀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其中一個最強勁的下午1998是最熱的一年,因為可靠的溫度測量開始的。此外,變化,在自然環境支持的事實,即地球正在變暖; 高山冰川也在逐漸消退; 在過去四十年里,北極冰厚度已經下跌了大約40 % ;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快三倍超過了過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裡。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到了1979年,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在2000年後,各地的高溫記錄經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羅諾鎮錄得41.5℃,破了高溫下的人們年來的記錄。同年,8月10日,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38.1℃,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測得最低溫度為25.5℃,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8月7日夜間,德國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氣溫記錄。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五十三年來的記錄。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2006年8月16日,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破了1997年的記錄。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個十一月最熱的一日,最高氣溫高達29.2℃,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溫26.1℃還要高。
那么全球暖化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何種後果呢?首先,氣候將變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將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全球變暖的可怕後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其次,水域面積增大。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並且,氣溫升高可能會使南極半島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極熊和海象會漸漸滅絕… 因此,為了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我們應該盡好自己的一份力,少坐一次轎車,多走走路或是少扔一片紙屑,多種一棵樹,努力減緩全球暖化。一個人的力量雖小,但無數小的支流便能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們為我們共同的家園加油吧。

科學家預測:

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悉尼
全球暖化南太小島即將沒頂
全球暖化使南北極的冰層迅速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即使海平面只小幅上升1米,也足以導致5600萬開發中國家人民淪為難民。而全球第一個被海水淹沒的有人居住島嶼即將產生——位於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卡特瑞島,目下島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農地也全變成爛泥巴地。
洋流示意

新的冰川期

全球暖化還有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冰川期來臨。
南極冰蓋的融化導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濃度降低。“大洋輸送帶”因此而逐漸停止:暖流不能到達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達溫暖海域。全球溫度降低,另一個冰河時代來臨。北半球大部被冰封,一陣接著一陣的暴風雪和龍捲風將橫掃大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