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半江清澈半江紅》一劇是知名劇作家費守疆根據東北抗聯“八女投江”的史實創作而成,展現了在東北抗日戰爭最殘酷的時期,我軍抗聯女戰士在十分惡劣的條件下與敵人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英雄事跡。
《半江清澈半江紅》的劇本經過了重新編寫,同時,黑龍江省評劇院又聘請了以著名導演王曉鷹為首的創作團隊傾心打造該劇,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演繹這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以期使劇目舞台語彙更加自然流暢,舞台節奏和氛圍更加詩化,評劇的東北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劇作更加感人。
劇目特色
演出中,以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王向陽為首的演員們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中,將抗聯女戰士們動人的生活情趣、生死情懷和她們細膩美麗的內心世界以及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生與死、愛與恨的火焰和血海中唱出了一曲曲交織著生命、愛情、尊嚴和鬥爭的悲壯長歌。她們飽含深情的演繹將大家帶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抗日歲月,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觀眾。
《半江清澈半江紅》的成功演出,在首都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贏得了廣泛好評。觀眾認為這是一部感人至深、既叫好又叫座的劇目;專家稱這是一部具有濃鬱黑土地域特色的優秀精品劇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系列演出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各界領導和專家對演出效果、黑龍江省評劇院精神風貌和隊伍建設以及整體實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無疑擴大了黑龍江省評劇院在社會上的影響,提高了其在全國文藝界的聲譽,而在這成功和榮譽的背後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幕後製作
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對於一個劇目而言,導演就是舵手,是指南針。國家一級導演、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的加盟,無疑為整個劇組打了一針強心劑。為了緊緊把握觀眾審美需求的新特點,抓住創新是藝術靈魂的特徵,在劇目原有的基礎上,王曉鷹做了很大的調整,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以全新的理念和思想,運用全新的創作手法來演繹這部英雄史詩。
王曉鷹一向對考問靈魂和人性的作品情有獨鍾。在對《半江清澈半江紅》的深加工中也不例外。在排練中,他常說:“人格釋放出特殊的力量,人性煥發出特殊的光彩,靈魂在特殊的關注和考問中呈現出特殊的品質和意義。”這樣的理念使得王曉鷹能夠很深地體會人物的情感,並且將這種感受講解給演員們聽,讓他們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他要求演員們不要將劇中的人物簡單地程式化、概念化和政治說教化,要從人性這一點切入,站在女性的立場去詮釋人物的命運、人物的思想以及女性內心的情感世界,以此來尋找觀眾心靈的撞擊點和共鳴點。
在排戲過程中,從表演到音樂、從舞美到燈光、從服裝到化妝,王曉鷹對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不允許出現一絲紕漏;他注重排練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常常是排了又排,改了又改,力求做到盡善盡美。這種對工作兢兢業業、對藝術一絲不苟的敬業態度深深地感染著全體演職人員。
演職員齊心協力
在劇組中,僅僅有導演付出辛勞是不夠的,還需要全體演職人員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共同努力。這其中,演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演員能否正確領會導演意圖,能否將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中,是演出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而主演的表現更是這關鍵中的關鍵。
在《半江清澈半江紅》中,指導員冷雲是全劇的靈魂人物。她的扮演者是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向陽。她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的關門弟子,有著俊俏的臉型、高挑的身材和一雙明亮傳神的大眼睛,更重要的是她擁有一副愈唱愈亮的好嗓子,表演富有激情。
王向陽深知要想完美地詮釋冷雲這一角色,最主要的還是對其心靈世界的理解、把握和重現。這就要求她首先要理解劇本、進入角色,把自己的心靈融入劇中人物的心靈,讓自己的世界進入角色的世界。為了達到理想的演出效果,她常常廢寢忘食,主動找導演談劇本、談人物,找作曲談唱腔,找同台演員對台詞,每次排練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她每天穿著練功服摸爬滾打、汗流浹背,經常能聽到她說“導演,我再來一遍”的要求。
王向陽力求還原冷雲真實的人生形態,著意於人物內心世界的抒寫與開掘,體現她的夫妻情、母子情、戰友情,最後又將這些升華為至真、至善、至美、至純的愛國情。王向陽用盡心力,在聲腔、肢體和表演上下足功夫,演繹了血肉豐滿、用生命呼喚和平、用鮮血控訴戰爭的冷雲形象。
排練中,其他演職人員也同樣全情投入,黑龍江省評劇院的老同志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業務骨幹求真務實、不求虛名、率先垂範;青年演員也都十分勤奮和用心,他們虛心求教、早來晚走、勤學苦練,有的在訓練中受了傷,但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正是平時的日積月累,才有了今日的厚積薄發。黑龍江省評劇院表示,通過這次進京演出,演員隊伍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全體演職人員的業務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也為以後的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獲獎項
該劇首演於2001年,其間經過五次修改,至今已演出460餘場,觀眾累計38萬餘人次。曾榮獲“第二屆中國評劇藝術節”、“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全國地方戲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等多項大獎和省文藝精品工程一等獎,被戲劇專家和觀眾稱為創作方式和理念上的一次成功突破。盤點中國著名曲目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