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30年來,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使中國成為當代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然而,要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未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長期生活在其中,甚至親身經歷過最近半個世紀中國變遷過程的人,對它的了解也往往是零散的、表面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本書是一本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對中國改革,尤其是近30年來經濟改革進行考察的著作。作者主要從中國計畫經濟制度的建立、改革戰略的演變、改革開放後農村改革、企業改革、民營經濟的發展、金融改革、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新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轉型時期的巨觀經濟政策、轉型時期的社會關係和政治改革等方面對當代中國經濟改革進行了全景式的考察,並對中國經濟未來進行了最新的、具有真知灼見的思考。
在書中,作者把中國自1956年開始的經濟體制改革放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考察,並追根溯源,從社會主義者的經濟體制構想一直講到蘇聯東歐的經濟改革。他在小結蘇聯東歐的改革歷程時說,“任何真正的改革都是市場取向的改革,建立自由的企業制度和競爭性的市場體系是改革成功的關鍵。”“改革需要以建立市場經濟制度為目標進行整體設計,各項改革措施要配套進行和得到良好的實施。”“經濟改革必須在較為穩定的巨觀經濟和社會政治環境中進行,並得到民眾的支持。”他也據此對中國進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了估量。
作者第一次在書中闡述了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的互動關係,指出:“中國的政治體制需要改革,根本的原因在於傳統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遇到了與在經濟改革中建立起來的新經濟體制不相適應的挑戰。”
在全書的結束語中,他說,“如果把觀察的鏡頭推向更遠的歷史深處,我們也可以從人類在20世紀進行的將近100年改良社會的歷史大試驗中看得很清楚:如同先賢顧準所說,不管立意多么真誠美好,沿著1789-1871-1917的道路,能夠獲得的決不會是人們曾經許諾過的地上天國,而只能是大災難和大倒退,娜拉出走以後又回到了原處。”這也是作者心靈深處的憂慮。
作者簡介
吳敬璉,首屆中國經濟學傑出貢獻獎得主。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國際經濟學會(IEA)執行委員會顧問,國際管理學會(IAM)會員。
他在中國最早提出並倡導市場化改革,是“市場取向改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引介傳播了眾多對中國經濟理論和改革實踐有益的現代經濟理論和國際經驗。他在不同時期的理論主張和政策建議(如建設法治的市場經濟、建立現代公司制度、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反對權貴資本主義、推動增長模式轉型等),推動了中國改革事業的前進。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經濟學、比較制度分析、中國社會轉型的理論和政策。
編輯推薦
吳敬璉教授這本書的重要性和影響遠遠超出了新一代的經濟學學生以及教師、學者、政府官員、商界人士和中國一般讀者的範圍。這本書可以為真正對中國有興趣的外國讀者提供一幅全面的、有見地的、有學術價值的當代中國經濟之圖畫。據我所知,如此重要的經濟學著作是前所未有的。——青木昌彥 史丹福大學教授
《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教程》運用比較制度分析的理論方法分析了中國改革和開放的實踐,是關於中國經濟改革的一本重要的而且不能忽視的書。──劉遵義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中國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崛起已經對傳統或正統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挑戰。吳敬璉教授的《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教程》……將成為指引我們繼續前進的燈塔。──沈聯濤 清華大學和馬來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前香港證監會主席
吳敬璉教授新著《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教程》對中國何以走上計畫經濟體制,何以要進行改革,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展望作了深入精彩的分析,為跨世紀的中國歷史大轉折作了最好的註解,是從大歷史看中國經濟改革,也是從中國經濟改革看大歷史的重要著作,值得向讀者推介。──石齊平 《商業周刊》主筆、香港中文大學及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教程》是一本經濟學領域的教科書。如果研究成果能以通俗形式寫入被廣為接受的教科書,就意味著相應的成果已經被學術界廣泛接受,國外很多經濟學大家都是通過經典性的教科書來建立了自己理論框架的影響力。──胡舒立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財經》前主編
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獲獎書目
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評比結果:來自上海33家出版社的100種圖書獲獎。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90年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清代詩文集彙編》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錢學森文集》獲得特等獎;《藏傳佛教藝術發展史》、《春盡江南》和《大飛機出版工程》等32種圖書獲得一等獎;《30億年來的遼寧古生物》、《中國植物地理》和《天文學史》等40種圖書獲得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