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區史》,蘇智良主編,學林出版社2011年8月版。
英國歷史學家菲利浦·艾布拉姆斯認為,城市只是一個舞台,只是一個人們上演有趣現象的消極被動的場所,城市只不過是歷史進程中主要演員發生主要關係的場所。這一理論有失公允而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城市本身是人類活動的場所,但城市也制約人的活動,並形成城市個性;甚至城區也因地理、市民的構成、歷史等因素,而具有很大的區別,並反作用於市民。
對於近代上海城市,已故歷史學家唐振常在為《百年上海城》一書所作的序言中指出:“百年以還,(上海)是三界四方並存,浦東浦西分割,雖同處一城,實相割裂,這些割裂之塊都應該是一個個的專題,須分別論列,而不宜亦不能籠而統之,混而合之去敘述。分塊論列,能見其深。合而觀之,乃成上海這個現代化大城市的全局。”可見,城區史研究是認識上海城市歷史的一條必由之路。
上海城市化進程中,各城區的街道、古蹟、民居的演變,構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見證了城市的生命歷程。在各個城區形成的眾多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不僅是城市記憶的重要構成,也是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和城市文明的現實載體。百年之間,上海湧現出一個個不同類型的城區。
仔細推敲,上海城市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七種類型的城區。第一類是外灘辦公區域,即早期英租界地區。這裡是近代上海的中央商務區,是近代上海的核心功能區,由金融企業(銀行)、專業服務機構(海關、總會等)、各類公司總部和領館等四大要素構成,同時也附有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這裡是近代上海的經濟制高點和對外交往的平台,是牽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上海獲得“東方紐約”譽稱的代表性城區。第二類是高級住宅區,以法租界西區(今復興路—衡山路歷史風貌保護區)和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域為代表。外僑居住區也各有特色,馬斯南路(今思南路)中段被稱為“小瑞士”,而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中段因俄國人集中而被叫作“羅宋大馬路”,馬浪路(今馬當路)一帶是韓僑社區,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周邊則是著名的“小東京”,提籃橋城區由於猶太難民雲集而有“小維也納”之稱。第三類為商業娛樂街區,如南京路、霞飛路和北四川路等,為著名商業街,那裡帶有濃重的商業氣息和俚俗特徵,梧桐成蔭、幽雅華貴的霞飛路還是“東方巴黎”的代表城區。而福州路的西段,以天蟾舞台和會樂里為中心,是近代上海娛樂與色情的街區。第四類是工業區,主要有楊樹浦、滬西小沙渡以及閘北。第五類是下層市民集聚的棚戶區,如藥水弄、番瓜弄、平涼路和肇嘉浜等地區,大洋橋、虹鎮老街、日暉港等是蘇北移民的集聚地。第六類為傳統城區,以城隍廟區域最為典型。第七類,其他類型。如高昌廟地區,19世紀60年代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遷入,帶動了此地的繁榮,因局興市;由於戰爭的緣故,特別是“八·一三”事變,日軍的狂轟亂炸致使其興旺不在;而今世博會的開辦,作為主要會址的高昌廟地區已亮麗轉身,必將呈現給世人一派全新的城市風貌。這種變動不居的城區,也是值得考察的。
這些類型迥異的城區,不僅構成了當下意義上的上海市區的面貌,也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代表著上海的城市形象,建構著各具差異的亞文化,豐富了上海城市的多元特徵,形成專屬於上海的獨特人文風貌。這些城區,不僅是實在的物理空間,同時也是包含了文化、價值意義和關係等信息的社會空間。各個城區的文化特徵是不同的,有些甚至是區別很大的。香菸裊裊的城隍廟城區與十字架高聳的徐家匯城區、陸家嘴城區呈中西對比;充滿異國風情的淮海路與工人、商販聚集的曹家渡截然不同;愚園路、復興路的別墅區與蘇州河畔“三灣一弄”(潭子灣、潘家灣、朱家灣和藥水弄)的低矮棚戶區也迥然相異。即便是在同一類型的城區里,因地理環境、歷史因素和政權干預程度不同,也會出現相當大的差別。例如同樣是外國僑民住宅區的虹口地界,日本僑民居住的山陰路、吳淞路區域,與猶太人居住的霍山路區域,其建築風貌和歷史內容有天壤之別。近代上海的發展實際上是不同類型城區發展的總和,上海的發展首先是不同城區的拓展;要想獲得對上海發展的總體認識,不能不從各呈差異的城區研究入手。當然,角度不同,劃分的標準不同,也會對城區有不同的區分。如按照市民籍貫分析,老城區的南市,是上海籍市民最集中的城區,而其他多是以移民為主的城區。而且,城區變遷會導致其功能和地位的突變,如上世紀30年代前的閘北,曾是一個市政發展迅速、工業欣欣向榮、中等市民階層青睞的新興城區,是一個中國人自治建設的城區樣板,但由於日本發動侵略上海的兩次事變,完全打斷了閘北的工業化進程,摧毀了閘北城市化的成果,從而使它淪落為一個貧民窟,一個“赤膊區”,一個完全邊緣化的城區。直到半個世紀後的改革開放時期,才逐漸騰飛。
近代上海,提供了一個異質文化交流與共存的特殊場所,這在世界範圍內是極為罕見的。近代上海文化的雜交生態,對於發展當代城市文明、研究當今世界文化問題,具有特殊的借鑑意義。
《上海城區史》選取較具代表性的城隍廟、十六鋪、外灘、江灣、閘北、淮海路、靜安寺、徐家匯、提籃橋、小沙渡、八仙橋、曹家渡、高昌廟、浦東、楊樹浦、吳淞等16個上海都市空間,通過對這些城區空間和文化演變的歷史研究,還原現代上海城市是如何生成、演化與推進的;同時展示各城區的功能、特點與歷史細節,並敘述各個城區既相似又有區別的文化,從而重構上海城市的歷史演變,呈現上海城市極其複雜、極其斑斕的風貌。每個城區專題的作者,都是專業訓練有素的歷史學博士和碩士,每個專題均進行了三年以上的研究,挖掘大量檔案、報刊、私人記錄、圖片等一手資料,並進行了口述歷史調查的嘗試。
研究上海諸城區,是因為這些城區與認識近代上海的地位、作用和演變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重視開展對傳統城區歷史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有效地保留城市的昨天,同時也是與怎樣更好地發展城市的明天密切相關。只有通過對上海各城區作深入的個案研究,才能準確地呈現近代上海歷史發展的原貌,展現出一個複雜、多樣而又呈動態的上海,使人們在認識老上海“繁華”、“摩登”的同時,體會到其背後的辛酸歷程,從而對近代以來上海的發展路徑和城市化歷程有一個總體、全面、真切的認識,最終為上海城市發展的今天和明天找到合理有益的定位。對近現代上海城區的研究,不僅可以廓清上海城市社會空間格局的演變歷程,更可以為當下和未來上海城市發展規劃提供依據,同時必將能推進上海這個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的建設。
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獲獎書目
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評比結果:來自上海33家出版社的100種圖書獲獎。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90年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清代詩文集彙編》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錢學森文集》獲得特等獎;《藏傳佛教藝術發展史》、《春盡江南》和《大飛機出版工程》等32種圖書獲得一等獎;《30億年來的遼寧古生物》、《中國植物地理》和《天文學史》等40種圖書獲得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