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

《訴衷情》

這首詞用字簡煉,內容充實,情感真摯。詞人陸游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愛國詞人之一,豪邁而悲壯是他一生詩詞創作的基調,“氣吞殘虜”,對他以後的宋代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首詞正是作者詩詞中反覆抒寫的愛國主題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作者晚年隱居山陰農村以後寫的。整首詞選取了作者生活經歷中的特定場景,飽含著晚年的陸游在堅持抗金未果之後所產生的國讎未報、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使這首詞感人至深,獨具風格,應該對現在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震撼力。

基本信息

原文

訴衷情訴衷情
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字詞注釋

①選自放翁詞。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的愛國詩人。
②萬里覓封侯:奔赴萬里外的疆場,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少有大志,嘗曰,大丈夫應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後出使西域,被封為定遠侯。
③梁州:僅陝西南部漢中地區。陸游在48歲時在漢中川陝宣撫使署任職,過了一段軍旅生活,積極主張收復長安。
④關河:關塞河防,指山川險要處。
⑤夢斷:夢醒。
⑥塵暗舊貂裘:貂皮裘上落滿灰塵,顏色為之暗淡。這裡借用蘇秦典故,說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據《戰國策·秦策》載,蘇秦遊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⑦胡:本為古代對北方、西方少數民族的泛稱,此指金兵。
⑧鬢先秋:鬢髮早已斑白,如秋霜。
⑨天山:在今新疆境內,是漢唐時的邊疆,這裡代指抗金前線。另一說法:指祁連山,漢代名將霍去病曾在此立功。這裡借指邊塞。
⑩身老滄洲:陸游晚年退隱在故鄉紹興鏡湖邊的三山。滄州,濱水之地,古時隱士所居之處。
覓:尋找。
戍:防守。
暗:形容詞作動詞,變得暗淡。
貂裘:貂皮裘衣。
霜:白。
空:白白的。空空的。
料:預料。
回憶當年奔赴萬里外的邊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從前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只能在夢中出現,夢醒後不知它在何處?貂皮裘上落滿灰塵,顏色為之黯淡。金兵還未消滅,自己的雙鬢卻早已斑白,如秋霜,只能憑憂國的眼淚白白地流淌。誰料我這一生,心始終在抗金的前線,人卻老死在滄州

詞牌格律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例詞: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說明: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加黑體字有韻腳所在。)

別格

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韻),仄平平(韻)。
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
平仄仄(韻),平仄(韻),仄平平(韻)。
金帶枕,宮錦,鳳凰帷。
仄仄仄平平(韻),平平(韻),平平平仄平(韻),仄平平(韻)。
柳弱燕交飛,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例詞:溫庭筠《訴衷情(鶯語)》

經典詞作

定格

宋·王益《訴衷情·燒殘絳蠟淚成痕》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宋·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宋·黃庭堅《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宋·張揮《訴衷情·寶月山作》宋·張揮《訴衷情·寒食》宋·万俟詠《訴衷情·一鞭清曉喜還家》宋·張先《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宋·晏殊《訴衷情·青梅煮酒斗時新》宋·歐陽修《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宋·蘇軾《訴衷情·錢塘風景古來奇》宋·李清照《訴衷情·夜來沈醉卸妝遲》宋·陸游《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別格

唐·溫庭筠《訴衷情·鶯語》

作者介紹

(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並結識高人呂聖,後來被高綺暄所毒害。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鑑賞

陸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為金人所滅。陸游輕壯年時期一心嚮往中原,收復失地。四十八歲那年他曾經到西北前線南鄭(今陝西漢中),在川陝宣撫使王炎公署里參與軍事活動。這是諸葛亮當年北伐收復河山一貫主戰的人物,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願望只能變成滿腔憂憤,時常在在詩詞中表露出來。這首詞便是晚年退居山陰以後抒寫上述情懷的名篇。
一起兩句,從今天追憶當年,無限感憤。“匹馬戍梁州”,即指南鄭從軍生活。“萬里覓封侯”,暗用班超事。兩句寫出當年意氣之外。“關河夢斷何處“,從當年落到今天。“關河”“何處”關合上文“萬里”“梁州”。當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場夢幻,而且自己也象當年蘇秦一樣,功業一無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這上片四句,兩句過去,兩句今天,大開大合,感慨無端。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換頭處,三個三字句,形式排比,意思貫珠。“胡未滅”聯繫上片,“萬里覓封侯”,就是為了消滅敵人,但是“胡未滅”自己卻已老了,雙鬢都凋零了。秋天木葉黃落,預示著一年將盡,此處引申為年老衰殘。本來應該壯歲從戎,氣吞胡虜,敵勢依然,而自己卻老了,這一句聯繫上片的三四兩句。“淚空流”,白白流淚,無補於時。三個字承上兩句,無限悲痛。“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結語更加深沉。“心在天山”雖用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點仍在繳應上片“萬里”“梁州”,天山在西北,出兵西北,北定中原,自己念念不忘。但是此身卻終老江湖,對國事無能為力。過去從政的人,以歸隱滄州為晚年從容樂境,陸游從“胡未滅”著筆,卻始終“心在天山”,而“身老滄州”和“心”的矛盾無法解決,始終在這種主觀想建功立業,客觀卻是終老家園的矛盾中度日。誰願意過這樣矛盾的日月?這個結語自然喚出“畫外之音”。當時的人都能明白,後世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也都明白。這是朝廷屈辱投降政策的罪惡。不直接說出,用問話,更能發人深思。
這首詞在結構上不同於一般。一般上下片各占一半,上片過去,下片今天。這首詞上半片兩句過去,兩句今天。下半片句句今天,而又關合過去。不能用普通的對分法來分。在用語上強烈對比,開合動宕,正好體現作者情緒的激越。詞里大量用典,但融合得使你不覺其為典,如“萬里封侯”“塵暗貂裘”“心在天山”“滄州”,這些你不知是用典,也能理解詞意;知道是用典,領會就分外親切。這是在語言上值得玩味的地方。

思想情感

第一句的“當年”一詞表明了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身懷壯志、奔赴前線的場景。“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運用了一個典故,看出作者因報國殺敵的理想破滅而感到悲憤。

下片感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鬱郁不得志,但已經老去的無奈。看出了作者雖然隱居在滄洲,但依然心繫國家的愛國情懷及對統治者的不滿。

中國古詩詞

詩詞是一種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形式,對於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出現的時候,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定義層次方面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而是一個作家的心路歷程,一個作家的血與骨!如果我們不在詩詞里保有一個乾淨、純粹的自我、那么我們還期望在那裡找到一個這樣的自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