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原文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注釋譯文
⑴家:一作“歸”。意萬重:形容思緒萬千。
⑵行人:指送信的人。
⑶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洛陽城中又颳起了秋風, 那涼絲絲的秋風似乎在催我寫一封家書, 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向親人訴說。 心事永遠說不盡, 無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將出發, 我又拆開了合上的信封, 檢查有沒有說全自己的心事。
詩人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古詩背景
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 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實。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第一句說客居洛陽城,又見秋風。平平敘事,不事渲染,卻有含蘊。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仿佛不可見。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一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百卉凋零,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作客他鄉的遊子,見到這一切淒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孑淒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於含蘊的“見”字,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 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仿佛,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於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託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增添了欲歸不得的悵惘,思緒變得更加複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裡湧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於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於想像了。
三、四兩句,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就要發出時的一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李商隱《無題四首》)了。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於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麼重要的內容,於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復恐”二字,刻畫心理入微。這“臨發又 開封”的行動,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開封驗看檢查的結果也許證明這種擔心純屬神經過敏。)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 遺漏了一句。如果真以為詩人記起了什麼,又補上了什麼,倒把富於詩情和戲劇性的生動細節化為平淡無味的實錄了。這個細節之所以富於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於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礎上產生的。並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現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寫進詩里。只有當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方才顯出它的典型意義。因此,象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樣,在“見秋風”、“意萬重”,而又“復恐匆匆說不盡”的情況下來寫“臨發又開封”的細節,本身就包含著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和典型化,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模寫。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題張司業詩》),這是深得張籍優秀作品創作要旨和甘苦的評論。這首極本色、極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的詩,似乎可以作為王安石精到評論的一個生動例證。
賞析編輯
這是鄉愁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後的心情,表達鄉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書”的原因(“見 秋風”),以下三句是描寫作書前、作書後的心理活動。作書前是“意萬重”,作書後是“復恐說不盡”。“臨發開封”這個細節把“復恐說不盡”的心態表現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寫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卻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鄉,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麼,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事本子平,而一經入詩,特別是一經張籍這樣的高手入詩,便臻妙境。這在詩壇上並不是常有的。 當然以家書為題材的作品,在唐詩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參的《 逢入京使》:“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寫作者戎馬倥傯,路遇使者,托傳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作者身陷安祿山占領下的長安,不知戰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來書以慰遠情。他們都用獨特的技巧表達了思家的心情。這首詩與眾不同的是寄深沉於淺淡,寓曲折於平緩,乍看起來,寥寥數語,細細吟味,卻有無窮意味。
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頗能道出這首詩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甘苦。詩以秋風起興,這是自《詩經》以來常用的手法。秋風一起,北雁南飛,他鄉羈旅,易觸歸思。例如劉禹錫的《 秋風引》就曾說:“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我們再來看看詩人的歷史,原來他本籍吳中(今江蘇蘇州),這又使人想起晉人張翰的故事。據《晉書·張翰傳》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張籍與張翰異代同里,且俱宦遊北方。張翰因預測到齊王司馬冏即將作亂,知機引退,張籍未必有什麼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見秋風而思故鄉這一點上,卻極其相似。他雖不能像張翰那樣馬上“命駕而歸”,但卻把一腔思鄉之情傾瀉在紙上。這種感物緣情的創作衝動,雖然用的是傳統的手法“起興”,但其中包括如許豐富的內涵,不能不是此詩的一個特色。
“欲作家書意萬重”,其中的“欲”字緊承“見秋風”。原來詩人的心情是平靜的,像一泓清水。秋風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陣陣漣漪。行文順暢自如,一氣流貫,然而句末“意萬重”三字,忽又來一個逆折,猶如書法上的無垂不縮。因此這裡詩人的感情並未順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開掘。這種手法,看似尋常,實極高超。我們細玩詩意:詩人因見秋風而生鄉思,於是欲作家書,可是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寫起。“意萬重”,乃是以虛帶實。劉禹錫《視刀環歌》云:“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萬重心”、“ 萬重意”,俱是極言思想感情的複雜。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個有生活經驗的讀者,都能體會得到。因為是“意萬重”,這家書怎么寫呢?寫了沒有?作者沒有明言,讓讀者去想像,這就叫做含蓄不盡,耐人尋味。
儘管“意萬重”,無從下筆,但就文意看,家書還是寫了,問題在於匆匆著筆,意猶未盡。“匆匆”二字,生動如畫,既寫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聯繫下文來看,那個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時遇到的:也許就要上馬、上船,即便不像岑參與入京使“馬上相逢”那樣急迫,總還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由於捎信人是這樣行色匆匆,寫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筆。由於匆匆落筆,萬重心意一下子很難表達清楚。在這種符合邏輯的描繪之中,詩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說不盡”三字,也與上文“意萬重”緊相呼應,由於“意萬重”,所以才“說不盡”。而“意萬重”也與“見秋風”引起的鄉思相關聯。黃叔燦《唐詩箋注》說:“首句羈人搖落之意已概見,正家書所說不盡者。‘行人臨發又開封’,妙更形容得出。試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領起,便知首句之難落筆矣。”說明下半首的起頭與全詩的起句,環環緊扣,首尾相應。結句更是造語入妙,寫情入微,可稱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雲評論說:“已作家書,而長言不盡,臨發開封,極言其懷鄉之切。”又說:“此類之詩,皆至性語也。”(《 詩境淺說續編》)所謂“至性語”,就是說寫出了最真摯的人類共有的感情,而且達於極致。在結構上,上句說“匆匆說不盡”,下句說“臨發又開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氣氛。
詩詞評價
王安石《題張司業》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 艱辛。”頗能道出這首詩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甘苦。詩以秋風起興,這是自《詩經》以來常用的手法。秋風一起,北雁南飛,他鄉羈旅,易觸歸思。例如劉禹錫的《 秋風引》就曾說:“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我們再來看看詩人的歷史,原來他本籍吳中(今江蘇 蘇州),這又使人想起晉人張翰的故事。據《 晉書·張翰傳》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張籍與張翰異代同里,且俱宦遊北方。 張翰因預測到齊王司馬冏即將作亂,知機引退,張籍未必有什麼政治上的原因,但在見秋風而思故鄉這一點上,卻極其相似。他雖不能像張翰那樣馬上“命駕而歸”,但卻把一腔思鄉之情傾瀉在紙上。這種感物緣情的創作衝動,雖然用的是 傳統的手法“起興”,但其中包括如許豐富的內涵,不能不是此詩的一個特色。而且張籍是 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