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商調曲;原唐教坊曲名,本採用於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又名《黃金縷》、《鵲踏枝》、《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其詞牌始於宋。《蝶戀花》詞牌一般以抒寫纏綿悱惻之情為多。蝶戀花是詞牌名,很多人填過,其中寫愛情較出名的有柳永和歐陽修的,蘇軾的那首也比較有名了。

蝶戀花-蘇軾

《喋戀花》 《喋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作品鑑賞
此作題一作“春景”。上片寫暮春自然風光。從郊遊少年的視角,由小到大,由近漸遠地展開,極富層次感、色彩感和運動感。“天涯何處無芳草”,既是對暮春景色拓開一景,又點化遊春少年的惆悵,引發下片境界。下片寫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牆將少年與佳人隔開,佳人笑聲牽動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煩惱。自然春意與人事春情相綰合,優美地表現出在流走躍動的春之氣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戀情之萌動及轉瞬便迷失的悵惘。有聲有色,情韻悠遠,頗富婉媚綽約的風姿。是一篇天韻圓轉的佳作。《詞林紀事》卷五引《林下詞談》云:“子瞻在惠州,與朝雲閒坐。時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蕭蕭,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雲把大白,唱‘花褪殘紅’。朝雲歌喉將囀,淚滿衣襟。子瞻詰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妝又傷春矣。’遂罷。朝雲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蘇軾
蝶懶鶯慵春過半。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雲鬢鬅鬆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喋戀花》 《喋戀花》
作品鑑賞
這首詞以種種柔美的 意象,塑造出一個多愁善感的傷春 少女形象;以春意闌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傷春的複雜心緒。上片由寫景過渡到寫人。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懶得飛舞,黃鶯也有些倦怠,風卷花落,殘紅滿院。面對這“風雨送春歸”、“無計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觸目傷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鶯本來不見得慵懶,但從這位少女的眼光看來,不免有些無精打采了。發端寫景,下了“懶”、“慵”、“狂”、“殘”等字,就使周圍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隱約地透露了主人公的 心境。以下寫人:紅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線漸暗,簾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懶意慵,神倦魂銷。無一語言及傷春,而傷春意緒卻宛然目。

下片由寫少女的外形象,過渡到寫內心世界,點出傷春的底蘊。首句以形寫神,寫因傷春而懶於梳洗。以下承上刻畫愁思之重。“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是說觸處皆能生愁,無人可為排解。“總”字統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為愁的觸媒,而又無人可以傾訴,則心緒之煩亂,襟懷之孤寂,可以想見。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煞拍宕開,謂此情將不會一無依託,楊花尚有東風來吹拂照管,難道自身連楊花也不如嗎!楊花似花非花,花中身價不高,且隨風飄蕩,有似薄命紅顏,一無依託。這裡即景取喻,自比楊花,悲涼之情以曠語出之,愈覺悽惻動人。詞的結尾耐人尋味。它創造出新意境,寫出了少女的消極傷感與天真大膽交織的矛盾心理,顯得不同凡響,別具一格。 

蝶戀花-歐陽修

歐陽修

《喋戀花》 《喋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作品鑑賞】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複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多霧濃、簾幕嚴密,愈見其深。“章台路”當指伊人“遊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可知物質環境之華貴,終難彌補感情世界之淒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暗淡蕭索。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同一命運。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淒婉動人,意境渾融,語言清麗,尤其是最後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讚譽。

蝶戀花
歐陽修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片寫愛人如行雲遊盪在外而忘歸,春將暮殘,百草千花的寒食踏春路上遊人雙雙對對,更顯閨中女子的孤獨,乃至夢中也尋他不見,表現她對愛人的思念和痴情。全詞塑造了一個情怨交織內心的閨中思婦形象。語言清麗婉約,悱惻感人。

蝶戀花
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
細雨滿天風滿院,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乾心緒亂,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
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蝶戀花-馮延巳

馮延巳

《喋戀花》 《喋戀花》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 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賞析】
本詞抒寫了一片難以指實的、濃重的感傷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種對於整個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脫的苦悶,詞中也同時包含著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以及他甘心為此憔悴的執著感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表現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狀,語淡而意遠。

蝶戀花-柳永

《喋戀花》 《喋戀花》
柳永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獨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獨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獨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 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 景物所觸發。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盪,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賀裳 《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 《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 《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 《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蝶戀花-晏幾道

《喋戀花》 《喋戀花》
晏幾道
初捻 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
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 翠簟鋪寒浪。
雨罷苹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
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賞析】
此詞情景交融、以景襯情,抒寫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後的閒愁。詞的上片借細節和襯景構成一幅和諧的閨中閒眠圖,這一景境中融入閨中人獨處空閨的閒愁;下片純以花月狀人,句句辭兼比興,處處意存雙關。全詞室內景物、戶外景色交相輝映,女主人公的容態與自然景致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起首一句塑造出一位幽怨繾綣的閨中女子形象。她手執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悵然懷想。她也許是思念遠方的情人,也許是傷惋青春的易逝。此處暗用李白 《折荷有贈》之“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的意境。“捻”意為用手指輕輕搓轉,表現執扇時悵然無緒的情態,極為傳神。“初”、“生”二字,前後關聯,暗示因節序變換,令閨中人頓生新的悵望之情。空閨獨守,本已寂寞難耐,偏又有“隔葉鶯聲”,撩人意緒。“似學秦娥唱”句把鶯聲比似學秦娥之唱。 揚雄《方言》:“娥,好也。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此言年輕貌美的女子,其歌聲之美可知。以鶯聲之歡快,反襯人心之悵恨,命意與著筆確有含蓄蘊藉之妙。鶯啼婉囀,是實處著筆;閨中索寞,則是虛處命意,運實於虛,終無一字點破。“午睡醒來”二句,深化閨中女郎百無聊賴的孤寂情狀。她午睡醒後,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猶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這兩句點明睡醒,而由翠簟聯想起寒浪,又引出了下片的出戶看花。

下片轉寫戶外優美的自然場景:夏雨初霽,徐徐的和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曳生姿。“碧漲”,是由上片的“寒浪”引出,“寒浪”是虛喻,“碧漲”是實寫,前虛而後實,意脈不斷,運意十分靈活。“脈脈”二句,更是傳神入化之筆。作者賦予雨後荷花以人的風韻和感情,它含情脈脈,淚珠臉,有情有思。這個比喻中的荷花已跳出物象,“紅相向”三字,似寫朵朵紅荷,曳相映,實寫荷花帶雨,向人脈脈欲語;人帶淚珠,對之黯然神傷。是花是人,迷離莫辨,已達到物與人交融、渾然合一的境地。結拍二句,時間由午後過渡到夜晚,寫新月初上的景象。作者於依託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上,又自出新意,別開境界。“綠雲”明指夜空浮雲,暗喻女郎烏髮。“新月”傍雲而上,猶如女郎愁眉,蹙於烏髮之下。新月彎彎,猶似愁眉。作者運用雙關委婉手法,既借月夜之景,抒寫懷人之情;又避開對形象作直露的繪形勾貌,而是以新月狀人之愁眉,通過景物的暗示性和象徵性,使情與境諧,氣氛濃重。此詞情景相生而又契合無間,設喻新巧而又雋永傳神,具有獨特的意境,充分體現了小晏詞“詞情婉麗”、“曲折深婉”的特色。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賞析】
這首詞寫對戀人的無窮相思和無盡的離愁別緒。上片寫夢尋。“夢入江南”直接切入夢境,借“煙水”意象點染江南水鄉迷茫、浩渺的景物特徵,也顯示出夢境的迷離恍惚。“行盡江南”幾千里,寫其在江南四方求索之急切與艱苦。“離人”句方始點明詞人苦苦求索之對象與目的,而“不遇”則流露了夢尋離別美人情侶的失落與悵恨。“睡里”、“覺來”兩句則概括了詞人對情侶魂牽夢繫,日思夜想的苦戀情懷,“消魂”傷神之狀。下片寫夢尋不見,托魚雁傳書也無準信,再去倚箏弦以寄託相思,卻是撫奏遍箏柱緩弦,奏出來的都是離愁別緒的悲曲。全詞不著一“愁”字,但處處言愁。

起首三句:“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是說夢遊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於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煙水路”三字寫出江南景物特徵,使夢境顯得優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接著兩句:“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說,已經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後重疊;但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詞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也不多見。詞之上片,寫夢中無法尋覓到離人。 

下片轉寫寄信事。起三句:“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說的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隻好借音樂來排遣。結尾兩句:“欲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以“緩弦”、“移柱”來表達其“幽懷難寫”,可見以行動寫心理,自有其妙處。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稱小晏亦是“古之傷心人”,所以寫出來的詞,“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這首詞就有這種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賞析】 
晏幾道由於“不受世之輕重”,“遂陸沉下位,無效國之機緣,只好流連歌酒而自遣,成為古之傷心人。”他的詞作,大多工於言情,頗得後人稱頌。其詞惆悵感傷的基調、超乎尋常的藝術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藝術魅力,即以此詞而論,就頗能打動讀者,給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歡情易逝,今日幽懷難抒,來日重逢無期,往復低徊,沉鬱悲涼,都這首抒寫離情別緒的懷舊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開篇憶昔,寫往日醉別西樓,醒後卻渾然不記。這似乎是追憶往日某一幕具體的醉別,又象是泛指所有的前歡舊夢,實虛莫辨,筆意殊妙。晏幾道自作《小山詞序》中說他自己的詞,“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沈祖棻《宋詞賞析》藉此評這句詞“極言當日情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不可復得”,“撫今追昔,渾如一夢,所以一概付之‘不記’”,是善體言外之意的。不過,這並不妨礙詞人構思時頭腦中有過具體的“醉別西樓”的回憶。

二、三句襲用其父晏殊《木蘭花》“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詞意。兩句用春夢、秋雲作比喻,抒發聚散離合不常之感。春夢旖旎溫馨而虛幻短暫,秋雲高潔明淨而縹緲易逝,用它們來象徵美好而不久長的情事,最為真切形象而動人遐想。“聚散”偏義於“散”,與上句“醉別”相應,再綴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輕易便散的感慨便顯得非常強烈。這裡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愛情方面,但與此相關的生活情事,以至整個往昔繁華生活,也自然包括內。上片最後兩句,轉寫眼前實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經深了,由於追憶前塵,感嘆聚散,卻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畫屏卻燭光照映下悠閒平靜的展示著吳山的青翠之色。這一句似閒實質,正是傳達心境的妙筆。心情不靜、輾轉難寐的人看來,那畫屏上的景色似乎顯得特別平靜悠閒,這“閒”字正從反面透露了他的鬱悶傷感。

過片三句承上“醉別”、“衣上酒痕”,是西樓歡宴時留下的印跡:“詩里字”,是筵席上題寫的詞章。它們原是歡游生活的表征,只是如今舊侶已風流雲散,回視舊歡陳跡,翻引起無限淒涼意緒。前面講到“醒不記”,這“衣上酒痕詩里字”卻觸發他對舊日歡樂生活的記憶。至此,可知詞人的聚散離合之感和中宵輾轉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結拍兩句,化用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意,直承“淒涼意”而加以渲染。人的淒涼,似乎感染了紅燭。它雖然同情詞人,卻又自傷無計消除其淒涼,只好寒寂的永夜裡空自替人長灑同情之淚了。小杜詩里的“蠟燭”,是人與物一體的,實際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詞中的“蠟燭”,卻只是擬人化的物,有感情、有靈性的物,兩者各具其妙。

此詞為離別感憶之作,全詞充滿無可排遣的惆悵和悲涼心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紅燭無法留人、為惜別而流淚,反映出自己別後的淒涼心境,結構新穎,詞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詞的風格。

蝶戀花-張先

《喋戀花》 《喋戀花》
張先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 
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箇腸先斷。
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儘是離人怨。
 
【賞析】
此詞將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境界中來表現,表情達意極為含蓄。全詞將詠柳與寫人熔於一爐,通過敘寫伊人風塵中橫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後有所改變而仍有不滿一事,塑造出一個渾然一體的動人形象,展示出一段曲折哀惋的特殊情事。 

上片謂從外間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後院,從此它就脫離了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詩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說“學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學舞”云云,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樣,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了人家宅院,於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灞陵亦作霸陵,乃漢文帝陵寢所,長安東,附近有灞橋,自漢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了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過片“幾葉小眉寒不展”,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然顯現著那個小歌女的形象。葉兒“寒不展”,狀歌女顰眉情態,表明她心緒不佳。“莫唱《陽關》”四字暗示出離別情事。《陽關》,曲辭即王維名《送元二使安西》,乃送別曲也。與誰離別呢?看來便是前述那位好心的主人了,他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捨。“真箇腸先斷”的“腸”與“眉”一樣是柳的借喻。末二句進一步點明斷腸原因,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那柳絲似乎條條儘是離人怨苦的具象了。 

蝶戀花-晏殊

《喋戀花》 《喋戀花》
晏殊

六曲闌乾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賞析】
本詞抒寫春日的閒愁。上片寫迎春之情。開頭三句寫初春之景,有富貴之象。後兩句是寫主人公的活動,在意念上有倒裝,他看到海燕雙飛,而自己孤獨傷心,面對芳春美景而觸動春愁,故彈箏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詞意含蓄蘊藉,只表現主人公的一種情緒。此詞語言明麗,用意婉曲。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賞析】
此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詞之上片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生動地表現出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足見本詞之負盛名。全詞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

起句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象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潔),這裡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感情移於客觀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與大晏詞珠圓玉潤的語言風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

這兩種現象之間本不一定存聯繫,但充滿哀愁、對節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這裡,與其說是寫燕子的感覺,不如說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而且心理上也蕩漾著因孤孑淒淒而引起的寒意。燕的雙飛,更反托出人的孤獨。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而只顧光照朱戶,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應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

《喋戀花》 《喋戀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過片承上“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獨上”應上“離恨”,反照“雙飛”,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 西風落葉的回憶。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 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裡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 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 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儘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淨鉛華,純用 白描。這三句是本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彩箋,這裡指題詩的詩箋;尺素,指書信。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願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詞也就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加曳不盡的情致。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它不離婉約詞,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

蝶戀花-周邦彥

《喋戀花》 《喋戀花》
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轤轆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乾 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賞析】
這首詞寫秋天清晨送別情人的情緒。上片全從送行人枕邊感受著墨,表明別前心神不定,入睡不熟。“喚起”二句寫淺睡假寐被喚起,不是睡眼惺忪,卻是滿眼晶瑩,由於一夜輾轉反側,以致淚濕紅綿中,別前之情淒切。下片寫臨別及別後景況。“執手霜風”,“執手相看淚眼”已夠傷心了,再加上淒淒的秋風催行。“去意”、“別語”云云則臨別千般叮嚀,萬般依戀盡在其中。末以送行人回房之孤獨清冷收結。情人已遠,村雞報曉,閨房清寒,一派離索。全詞寫別,層次井然,抒寫曲折纏綿,委婉動人,讀後令人意想綿綿。

蝶戀花-趙令疇

《喋戀花》 周邦彥
趙令畤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
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賞析】
此詞起以風勁、絮卷、香飄、花落點染晚春景象,觸發傷春情懷,“新酒”、“今春”二句,可見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蝶去鶯飛”象徵所思分袂,“望斷”點出懷人,“惱亂橫波”,可知愁情滿目,日暮愈深。寫傷春閨思,情景交錯,句句遞進,辭婉情濃,怨流言外。全詞清婉圓轉,言短而意長,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言:“妙在寫情語,語不在多,而情更無窮。”此詞據強村叢書本《小山詞》,應是晏幾道作。《樂府雅詞》署名趙令畤作,此本從之。我們認為作者是晏小山。原因有三:一、《小山詞》結集於晏幾道逝世之前,一般不可能混入他人作品。二、《樂府雅詞》載《蝶戀花》,字面與《小山詞》所載有出入(見本詞注),且有與詞意齟齬處,《小山詞》所錄應是原作。三、就風格而論,此首與《小山詞》其他十四首《蝶戀花》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遣詞造句方式也基本相同,而與趙令畤十二首商調《蝶戀花》情韻氣質則有明顯區別。

蝶戀花
趙令畤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捲珠簾,人在深深處。
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酒醒遲,惱破春情緒。
飛燕又將歸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賞析】
這首詞描寫閨中思婦傷春懷遠的愁情怨緒。上片借杏花以寫傷春悲情。“欲減”而實未減,顯出節候的無常與心情的無奈。“不捲”者,講珠簾垂掛而不捲,那人卻躲在閨房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強調殘餘杏花能開幾時的惜花情緒,“花幾許”恰是暮春物象變化的典型特徵,隱喻了深閨思婦如花青春猶如杏花之凋零!“啼痕”意象兼融人花,淋雨的花瓣兒如花啼淚痕,深閨思婦惜殘紅墜地而自傷落淚,人與花同命相憐,只恨清明時節淒涼細雨過於無情,寒氣襲人,苦雨摧花,令思婦怕見落花而躲在閨中“深深處”。下片借飛燕以抒懷遠愁緒。“宿酒”、“盡日”三句,寫思婦閉鎖深閨的重要原因,“惱破春情緒”,春情繚亂惱煞人,即眷戀夫君的情懷難以按捺,於是借澆愁忘憂,宿酒過量而醒遲。酒醒後,盡日唯一縷沉香相伴,其孤寂可知。“飛燕”句將惱怨發向飛燕,它將夫君歸家的喜訊傳錯,讓自己空歡喜一陣,實煩惱一番,實在難堪!真是怨奇而情深。最後以“小屏風”之景結思夫君之情:“西江路”,即廣西蒼梧一帶之西江,恰是詞人寧遠軍承宣使任所地域。詞人以懸想、虛設深閨思婦神往西江路懷念自己的方式,抒寫了詞人對閨中愛侶的深切相思。語言婉約清麗,情致柔和纏綿,意境蘊藉含蓄,結尾餘韻不盡,神味久遠,深得好評。
此首亦見強村本《小山詞》,《樂府雅詞》卷中作趙令畤詞。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趙令畤
庭院黃昏春雨霽。
一縷深心,百種成牽繫。 
青翼驀然來報喜,魚箋微諭相容意。 
待月西廂人不寐。 
簾影搖光,朱戶猶慵閉。 
花動拂牆紅萼墜,分明疑是情人至。 

【賞析】
這裡選用的是這套鼓子詞中的第四首。與同類題材的作品比較,此詞捨棄了敘事成分,充滿抒情色彩,堪稱—曲抒情獨唱。全詞語言凝鍊,意脈完整。 此詞全套鼓子詞中的規定情境是張生接到鶯鶯約他幽會的一幅彩箋,喜不自勝。作者以這首《蝶戀花》抒寫張生的心曲。上片起首三句寫獨處孤館的相思。首句把當時迷離、清冷的環境非常集中地勾畫出來,好似舞台上的布景,頓時把讀者的情緒引入詞境。接下來兩句,寫主人公接到彩箋以前的相思之情。這裡,詞入極善於鍊字煉意。“一縷”化為“百種”,不但對仗工整,而且表明思緒之繁。“心”而曰“深”,用來形容主人公對所愛者的一往深情,非常準確。“百種成牽繫”,說明無往而不思念所愛之人。以上三句從景寫到情,都是“抑”,為後面的“揚”作了輔墊。至“青翼”一句,感情便突然揚起,於是抑揚起伏,構成了美妙的節奏。“青翼”即青鸞,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這裡借喻紅娘。紅娘遞來彩箋,彩箋上題著約他幽會的詩句。他接到這一喜訊,一天愁緒驀然消失,這就有下邊一句:“魚箋微諭相容意”。此句頗具含蓄蘊藉之妙。

女主人公鶯鶯的形象詞之下片呼之欲出。“月西廂下”四句寫鶯鶯西廂中悄悄地等待月兒上升。不一會兒月到中天,水一般的清輝灑門口的帘子上,曳不定。她敞著門兒,心裡也象這簾上的月光,芳心蕩漾。“簾影”二句,寫動態,象徵主人公心境的不安,表現期待的熱切。一會兒竹簾間浮現幾縷月光,似乎透露出一線希望:一會兒月影被雲層遮住,好像希望又隨之幻滅。這種以景色變化烘托情緒變化的手法,有如心畫心聲,極富於感染力量。“朱戶”一句緊承前意,妙“猶慵閉”三字。鶯鶯久等張生不來,想把半開的門兒關上,但又懶得去關。著一“猶”字,把那種既想關門又不遽然關門的神態,刻畫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結尾兩句寫女主人公猶疑之際,忽然看到花枝搖動,花瓣兒紛紛飄落。她所期待的張生來了,詞情突然揚起。此句也是從《會真記》的《明月三五夜》詩中來,然而綴以“紅萼墜”三字,便加強了動態感,因而更富於藝術感染力。下句點明張生來到。“分明”與“疑是”似乎相矛盾,其實這是轉折,一會兒覺得真真切切,一會兒又如夢中,詞情波瀾起伏,跌宕多姿。頗具深婉曲折之妙,給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和美好的回味。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趙令畤
卷絮風頭寒欲盡。
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 
新酒又添殘酒困。 
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 
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惱亂橫波秋一寸。
斜陽只與黃昏近。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詞中以惜花托出別恨,以暮色渲染出音問斷絕的愁苦,鬱悶。全詞情景交融,細膩地營造出清麗哀愁的詞境。詞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別恨,起首三句描繪春深花落景象。所謂“卷絮風頭”,可參看章質夫詠絮詞的形容:“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昔人又多以飛絮落花作為寒意將盡的晚春季節的特色,如“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下面“墜粉飄香”等等,進一步形象地刻繪了花兒的飄謝,斜風過處,但見落英紛紛,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詞所云:“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這些雖說是寫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蘊含其中。 

“新酒”兩句。轉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內涵由惜春轉向懷人,並通過以酒遣愁的細節強化這種情感。“又添”兩字,加強語氣,徑直道出因懷人而中酒頻仍。“殘酒困”,是從“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髮而來。全句與”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不減“兩字,作一迴旋。雖說所思遠道,只能以酒消愁,而離恨卻並不因為分別時間久長而稍有減退。這樣,語氣更顯得委婉,而語意也深入了一層。

詞的下片,因音問斷絕而更增暮愁過片三句,極寫孤獨之感,不惟無人可問,連蝴蝶兒、黃鶯兒也都飛往別處,只剩下自己獨倚高樓,凝望碧水。雙魚,指書信。古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小晏《留春令》曰:“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前者以碧水興起雙魚,引出倚樓盼望來書而終歸失望之情。後者從流水聲中聯想當年倚樓懷人淚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為憶而彌悲,都能表達出真摯的情意。

結末兩句,抒寫了因懷人,傷春而生髮的綿綿愁恨。橫波,指美目。李白詩云:“昔為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賀詩有“一雙瞳人剪秋水”之句。“惱亂”猶言撩亂,黃昏景色撩亂她的眼目,更觸動了她的愁緒。沈際飛云:“斜陽目,各有其境,不必相同。一雲‘卻照深深院’,一雲‘只送平波遠’,一雲‘只與黃昏近’,句句沁入毛孔皆透。”“斜陽卻照深深院”,是說午夢酒醒,但見小院深深,春色已盡,只有斜陽一片,徘徊不去。“斜陽只送平波遠”寫行人乘舟去遠,唯見一抹殘陽,映照平波,悠悠而逝。兩者都是以夕照下的景色襯托離愁。而“只與黃昏近”是接上面“惱亂”句而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眼見白晝將盡,長夜即至,送春滋味,念遠情懷,此處不說愁恨而愁恨自見。王灼《碧雞漫志》云:“趙德麟、李方叔皆東坡客,其氣味殊不近,趙婉而李俊,各有所長。”的確,趙氏之詞以清麗婉轉見長,本詞正體現了這一風格。

蝶戀花-賀鑄

《喋戀花》 《喋戀花》
賀鑄
幾許傷春春復暮,楊柳清陰,偏礙遊絲度。
天際小山桃葉步,白苹花滿湔裙處。
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賞析】
此詞為傷春懷人之作。上片寫景。“幾許”三句以柳陰、遊絲意象組合成濃陰清涼、遊絲瀰漫的富有暮春時節特徵的景象,柳陰濃茂則暗示出柳絮必多。“天際”二句乃詞人懸想之詞,暗示詞人與金陵某位女子有類似桃葉渡江的戀情,並在婦女洗衣的白苹洲分手離別,故見白苹花而傷神斷腸,流露出對金陵女子的懷戀。下片寫自己日後的思念和孤寂的悽苦。“竟日”三句寫傷春之閒寂、鬱悶。“竟日微吟”全因寄情,燈下操琴,也為吐心曲,兩個細節代替了無數思念的憂傷語。“數點”二句以景結情。全詞曲筆寫傷春和相思,語淡情深。

蝶戀花-辛棄疾

《喋戀花》 《喋戀花》

辛棄疾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來,人要山無意。
恰似哀箏弦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
自要溪堂韓作記。今代機雲,好語花難比。
老眼狂花空處起。銀鉤未見心先醉。

全部注釋
[1]“何物”句:《世說新語·寵禮篇》:“王恂?SUP>③⒂釁娌牛笏韭硭彀危韃荊鞘也尉3碩嘈耄炊絛。謔本V菸鐫唬?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2]"自要"句:韓愈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記溪堂修建因由。此處蓋兼指韓南澗。南澗從兄名元龍字子云,仕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南澗俱以文學顯名當世,故下句擬之陸機、陸雲。
[3]"銀鉤":《書苑》:"晉索靖草書絕代,名曰銀鉤蔓尾。"白居易雞距筆賦》:"搦之而變成金距,書之而化出銀鉤。"

據這闋詞後片的意思,它應作於淳熙九年(1182),可能是帶湖居第落成之後,向韓南澗求作記文的詞。詞人另有一首得意之作,其中有得意之句為"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此山是詩仙李白埋骨之地,因此上闋是對選擇退隱田園、寄情山水、放浪詩酒生活方式的交代,所謂"意倦須還,身閒貴早"(【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三徑初成"闋),詞人在青山秀水的撩撥下,選擇了"相看兩不厭"的自然和詩情,"恰似哀箏弦下齒,千情萬意無時已",比喻微妙而酸楚,自然流露了英雄在取捨時的艱難,從而使這一首用於實事的詞章,仍然氣盈於中,氣之所之,耐人深味。下片則明確邀文之意,不免表達讚揚仰慕之意,結句作想往之語,有盛情難卻之用。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
月下醉書雨岩石浪
辛棄疾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 朱絲弦斷知音少。
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纍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這首小令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約寫於公元1203年。其時正當他南歸後第三次出仕前,賦閒居住在江西鉛山的瓢泉。這一帶的山山水水,特別是“雨岩”的風景,深深打動了他,因此他的筆下不乏對大自然的種種描繪,數量不算太多,但氣象萬千,別具一種情趣和境界。寫作本詞的時候,辛棄疾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但仍壯心不已,希冀早年就立下的統一祖國的宏偉理想得已實現。此時他的好友陳亮已經去世,朱熹也在“慶元黨禁”事件中喪生,稼軒深感知音難覓,再也遇不到陳、朱那樣的好友了,不免感慨萬端。小令在描寫“雨岩”景物的同時,寄情于山水,抒發了這種思想感情。本詞在看似平淡的景物勾勒中寓有深意。全詞又多用象徵手法,抒寫自己難覓志同道合的夥伴、壯志未酬的深沉感情。有意境蘊藉含蓄,意近而旨遠的特色。

蝶戀花-李清照

《喋戀花》 李清照
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賞析】:
黃盛璋《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年譜》認為“此詞應是宣和三年(1121年)秋清照自青(州)赴萊(州)中途宿昌樂縣之驛館而作時間當在七八月間”。作者夜晚住在異地孤寂的驛館裡,伴著寒燈長夜不寐,這時隔窗傳來唰唰的雨聲,綿綿不已,更增加了心頭的無限愁緒,不禁潸然淚下。作者用蒼茫的遠山和瀟瀟細雨構成一幅寥廓、迷茫、淒涼的畫面,有力地烘託了黑夜孤館女主人悵惘、悲傷、孤寂的心境。作者通過對姊妹惜別、孤館夜宿、寄語姊妹的描寫,表現了姊妹間感情的真摯深厚。語言樸實、通俗、清新,感情真切、細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蝶戀花
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賞析】
《花草粹編》以為該詞系作者上巳宴請親族之作。大約因為“杯盤雖草草”句,與王安石贈妹“草草杯盤供笑語”相類之故,詳詞意蓋傷春杯人之作。和安指宋都,當在清照離京居外時。該詞情致哀婉,感人至深。

蝶戀花-王詵

《喋戀花》 《喋戀花》
王詵
小雨初睛回晚照。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
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
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賞析】
此詞借景抒懷,表達了詞人流落異地之悲、老大無成之慨,以及無幸遭貶的苦悶、壓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惆悵和悽苦之情。原詞之墨跡保留至今,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中。 

起筆“小雨初晴回晚照。”富於象徵意味:雨後初晴,夕陽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遷謫始得召還的人生。終見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陽黃昏,亦復可悲。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於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來“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樓台本已巍峨壯觀,疊下“金翠”二字狀之,氣象更加富麗堂皇。如此金碧輝煌的樓台,沐浴於晚照霞輝之中,其倒影又映現於荷池之水面,樓台本身與其倒影,遂構為一亦實亦幻的莊嚴景觀。難怪《宣和畫譜》稱王詵“風流蘊藉,真有王謝家風氣”。“楊柳垂垂風裊裊。”詞人更以如畫之筆,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楊柳垂垂,原是靜態;風裊裊,則化靜態為動態,姿態具動靜相生之妙。“裊裊”二字極美。從其手跡可見,此二字真是姿媚無限,筆意之美,與詞情相得益彰。“嫩荷無數青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來。時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宛如無數青鈿。至此,盎然春意觸目縈懷。 

過片“似此園林無限好。”將上片作一綰結。園林如此富麗,春色復如此迷人,確乎可說無限之好。應知此園林非指別處,就這位駙馬之府邸。王詵詞中曾一再對之加以描繪。句首“似此”二字,已暗將此美好之園林與自己之間推開一段距離。“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流落”二字,寫盡七年的遷謫生涯,所包蘊的無窮辛酸,又豈是“歸來”二字所可去之以盡。重到了舊時園林,已物是人非,經此重譴,詞人臨老,妻子下世,園林縱好,也只能是“心情少”了。韻腳之“少”字,極含婉厚重,有千鉤之力。詞情至此,由極寫富麗之景一變而為極寫悲哀之情,真有一落千丈之勢。“坐到黃昏人悄悄。”黃昏遙承起句晚照而來,使全幅詞有綰合圓滿之妙。更重要的,還於以時間之綿延,增加意境之深度。坐到黃昏,極言其淒寂況味。更應添得朱顏老。結句純為返觀自己一身之省察,詞情更為內向,悲感尤為深沉。園林依舊,朱顏已改,人生到此,復何可言。 

初晴晚照,金翠樓台,楊柳裊裊,嫩荷無數,皆可喜之景,亦皆可慰人心。然而詞人卻只是“心情少”,無法擺脫悲哀。而寫景設色愈富麗,則愈反襯出其傷心懷抱之黯淡。中間具一大跌宕、大頓挫,筆勢變化有力,是此詞又一特色。抒情結構的巨大轉折,與情景之間的強烈反襯,都是表現主題的重要藝術手段,足可玩味。蘇軾《與子由論書》詩云:“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此詞以流麗之景傷心懷抱,以婉約之筆寓硬轉之勢,正是具有東坡所論之一種特美。

蝶戀花-李煜

《喋戀花》 《喋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賞析】
(一題李冠作)此詞通過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時所見的景色,表達了詞人起伏揚抑的傷春、相思情懷。全詞以清景無限來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遙夜”交待時間,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時間了。所行之地是“亭皋”,城郊有宅舍亭台的地方。詞人在“信步”上著一個“閒”字,點染出一幅隨意舉步、漫不經心的樣子。“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是無理之語。按說“清明才過”,春光正好,詞人卻已經“傷春暮”了,看來“閒信步”當含有排遣內心某種積鬱的用意。上片最後兩句是詞人耳目所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春風擋住而聽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積有雲層而朦朧不明。這兩句寫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轉自然。過片謂這時雖說已過了桃杏盛開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聞。人為淡月、微雲、陣陣清風、數點微雨和依稀可聞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傷春暮”的情懷暫時退卻了。此處白描手法運用得當。下片二、三句詞意陡轉。詞人遐想聯翩之際,聽到近處有婦女盪鞦韆的輕聲笑語,她們說些什麼聽不清楚,但不斷傳來的鶯語,對他來說是一番誘惑。結尾兩句,寫詞人因意中人不在身邊,以致常常魂牽夢縈。今夜出來漫步,便有可能出於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舉天地之大,竟無一處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緒,由此可見其旁徨、感傷與苦悶的程度之深。此詞寫景鮮明,抒情真摯,語言淺近,讀來委婉動人,藝術上確有不凡之處。

蝶戀花-毛澤東

《喋戀花》 《喋戀花》
蝶戀花.答李淑一
毛澤東我失驕楊 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首詞是作者寫給當時的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的。詞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一八九八——一九三二),湖南長沙人,作者早年的戰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一九三○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工作,曾任紅軍第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第三軍政治部主任等職。一九三二年九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據地被害。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寫的紀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薩蠻》詞寄給作者,作者寫了這首詞答她。

相關詞條

《蘇幕遮》        《石灰吟》         《逢入京使》     《塞下曲》       《夢遊天姥吟留別》   《送元二使安西》     《蜀道難》    《菩薩蠻》     《如夢令》    《破陣子》   《滿庭芳》   《詠史》   《飲酒》           《賣炭翁》    《夜雨寄北》    《行路難》    《兵車行》

參考資料

1、http://www.yzu.edu.cn/bmweb/xcb/p/ssyl/Myweb/bookstorage/poetry/oyx.htm
2、http://www.pushu.net/spaces/user1/1124/archives/2006/4839.html
3、http://q.sohu.com/forum/14/topic/1758497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