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資料
書名:《中庸的處世哲學》
市場價:¥25元
ISBN:9787506446099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7-11-01第1版
印刷:1次
開本:16開
頁數:218頁
上架時間:2007-11-5
內容簡介
本書從闡釋什麼是中庸入手,解析了中庸的深刻內涵,告訴人們中庸是為人處世必須遵守的美德,是現實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脫離的原則。書中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深奧的中庸思想理論簡單化、現實化,也通過大量生動的事實,扭轉了人們對中庸的偏頗認識,還其以正確的說法。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庸立身哲學
.中規中矩中正中節/1.立身之要和諧為本/2
.給人面子利己利人/5
.爭辯抬槓百無一益/11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15
.揭人隱私慎字為先/19
.自嘲多歡嘲人多險/24
.吃虧得福爭強易折/28
.斷人財路絕己前程/32
.不捨不得取捨有道/35
第二章 中庸待人哲學
.張弛有度屈伸有節/41.小人怨廣君子德厚/42
.言多語失禍從口出/45
.韜光養晦外圓內方/48
.結朋交友親疏有度/5l
.失信於人敗事自身/54
.羽豐翼滿通達天下/58
.德刑並用四方敬服/61
.示強逞能過猶不及/64
.潛龍出水無波無紋/68
第三章 中庸享樂哲學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73.忘其小喪志其大得/74
.樂而忘憂不亦快哉/79
.愛錢有節賺錢有道/82
.福為中和惜之久遠/86
.釋然身體快樂山林/89
.養生中正百年安康/92
.聲色犬馬適可而止/94
.情愛中庸好合百年/97
第四章 中庸為人哲學
.執其兩端取其中正/101.仰不愧天俯不怍地/102
.言當柔和行要端莊/105
.通行四海禮孚眾望/108
.平者居多完美少有/112
.為人處世忍讓為高/115
.貪心不足災禍臨頭/118
.豁達大度寬闊胸懷/120
第五章 中庸操守哲學
.居中位當修德得道/125.藏巧於拙用晦而明/126
.人而無恥不死何為/128
.尊卑有序仁道至上/131
.品高人敬德及長遠/135
.怒為惡魔傷己害人/138
.贊人之賢容人之過/142
.良言惡語擇善而從/144
.束己安人反省自知/148
.戚戚於人惡留於己/151
.時不我待惜時而為/154
第六章 中庸情感哲學
.因柔得中因和得福/159.血濃於水親關乎情/160
.助人之功如日之明/163
.極致為中恰到好處/166
.施人以愛愁苦遁形/170
.善爭有功惡爭為過/173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177
.傲生萬惡謙生禮道/181
第七章 中庸修身哲學
.端莊沉穩守善持中/185.修身以道修道以仁/186
.取人之長知羞而勇/188
.黃金有價美德無價/191
.氣吞山河胸懷萬千/194
.不種善因難收善果/197
.敬修仁義謹行厚道/200
.食中淡味心神相宜/204
.知己之力隨心而為/207
.奢為大恥儉為大德/210
.謙和為福張狂惹禍/213
.奉行慎獨諸惡難侵/216
推薦理由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倫理思想。孔子曾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意思就是說,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為都違反中庸的道理。也正因為此,中庸成了中國古代千百年來人人都應該遵守的倫理準則。在現代看來,中庸是一種為人之道、一種處世哲學。中庸的智慧,不僅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發展,在做人做事、為官經商上,也是一門實用的學問,可以讓你受益終身。本書從闡釋什麼是中庸入手,解析了中庸的深刻內涵,告訴人們中庸是為人處世必須遵守的美德,是現實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脫離的原則。圖書前言
何為中庸
“中庸”一詞出自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一書。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中庸作為一種美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但是普通的老百姓缺乏這種美德已經很久了。“中庸”在《論語》中就出現了這么一次,僅僅從這句話很難看出它的明確含義。不過,後人根據《論語》中記述的孔子相關的言行,對它的含義做出了較為明晰的解釋。宋代學者朱熹認為:“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也就是說,“中”就是不要太過分,也不要達不到,而“庸”,就是指一種平平常常的狀態。“中庸”,就是要求人們在事物的兩個極端之間選取或者把握一個中道,並可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加以實踐。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人因為一知半解,對中庸做人在理解上有著許多謬誤。中庸之道,實有兩層含義,其一為中正,其二為永恆持久。
中庸處世
中庸做人,若為修身養性,則必使思無妄,行無邪,走正道,這是為人修身的中正之道。人生之初,其喜、怒、哀、懼、愛、惡、欲、憂、智、思等情感還沒有形成,如同宇宙混沌之初,混混沌沌,如同一體,待其生長,有感於物才有了此十情的發生與發展,然後又有了性之不同,所以也才有了愚痴、頑劣、小人、中人、君子、賢人、聖人之分。人都自以為正確,而不認知自己的缺失,只有那些遵循了中庸做人思想的人,才會從正反兩個角度審視自我,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做人的中庸內涵非常豐富,比如,人要適度工作,不能好逸惡勞,也不能勞累過度,必須有勞有息;人都喜歡山珍美味,但食多傷脾胃,只要吃飽了就行了,中醫提倡八分飽,就是這個道理,不食則飢,過飽則傷;人都喜好美色,男女皆然,但過於沉迷就會傷精損身,而完全禁戒也會讓身體不適,所以君子好色而不濫,行之而有度;人都有悲痛之情,但如果悲傷過度,也會傷了身體,所以聰明的人總是適度悲痛;人都難免發怒,但怒大傷肝,憤怒也不可過度,適可而行;人都會有所畏懼,也會有無所畏懼,但畏懼也應有度,更不能因畏懼止步不前;人都會有憂傷為難之事,但憂傷過度也會傷身,最好的辦法就是時有遠慮,有備無患;人的智慧各有不同,有人好呈能示強,有人唯唯喏喏,最聰明的人總是盡其所能,量力而行;有人喜歡思考,多思傷身,必有其度;有人很自卑,有人很自負,自卑與自負都有害於人,最合適的狀態則為自信。凡此種種,可推及所有事物之中,凡修身、求學、處世、立事、齊家、治國、平天下,堅守中庸之道就會有所成,丟棄中庸之道必然難以成功。所以,為人為友為政都離不開中庸哲學。做任何事都必須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否則,什麼事都走極端,就會過猶不及,使事與願違。
孔子論中庸
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還有持恆之義,強調做事要有恆心,要心無旁騖,無論何時、何事、何地,都必須抱有真誠之心。無誠心、無恆心、無真心,再美好的事物也會半途而廢,終究一事無成。孔子用一生的時間實踐了中庸之道。他常常以這種態度和方法來看待人和事,例如,在評論他的弟子時,他認為子張做事有點偏頗,是為“過”;而子夏做事則常有點底氣不足,顯得拘泥,是為“不及”。在他看來,“過分”與“不及”這兩者,都不能保持中道,都不是做人處世的最佳狀態。顯然,他主張“無過無不及”。孔子在評價《詩經》中的《關睢》一篇時,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也就是說,它表達出來的情感恰到好處,快樂但不至於放蕩,憂愁又不過於悲傷。孔子常有“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溫而厲”等話語,就是要告誡人們:可以滿足個人慾望,但不要貪婪;人要保持莊重,但不要驕傲;人要有威嚴,但不能顯得兇猛。這些都體現出中庸的美德。李密庵《半半歌》表中庸
我們生活的最高典型終究應屬孔子所倡導的中庸生活,這也正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這種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達出來:看破浮生過半,半邊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閒,半里乾坤寬展。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塵,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朴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顏,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精彩書摘
立身之要和諧為本
“和”字在中國歷史上出現較早。《尚書》中出現42次“和”字,《老子》一書中出現了5次,《論語》中出現了8次。而“和為貴”出自《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之後,出現了很多以“和”字為中心思想的古訓,和為貴、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家和萬事興、百忍堂中有太和,萬眾一心、眾心成城,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一爭兩醜、一和兩有等,說的都是“和”。儒家的“太和”觀念,包括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諧。儒家正是通過道德修養達到自身的和諧,再推廣到“人與人的和諧”。“和為貴”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和重要特徵。不僅儒家,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有機部分的流派,如佛、道、墨諸家,也大都主張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和”。佛教反對殺生,主張與世無爭;道家倡導“不爭”,以“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墨家則主張“兼相愛,交相利”,尤為反對戰爭。“和”是寬容主義精神的表現,是理論理性的體現。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社會環境,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人類自古到今,因國界、宗教、種族、主權、經濟利益的歧義,思想、語言的差別,乃至因家庭、財產、感情等諸多問題,所引起的衝突不勝枚舉,以至常常上演“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慘劇,以和為貴的觀念,對於糾正今天社會上人們浮躁、暴怒的心態大有裨益。
人與人的關係中不可以無“和”。“和”是人際關係的減震器、潤滑油,是生活的芳香劑。“和”可以在我們出現誤會、產生分歧、發生矛盾時,充當調停人,化一切既惱人又難堪又劍拔弩張的干戈為玉帛。所以,當我們爭吵得面紅耳赤幾乎兵刃相向時,為何不試著聽從“和”的召喚和教誨,心平氣和地伸出雙手與對方相握?當我們冷戰靜坐相對無言時,為何不讓“和”來修補我們生活中的裂痕。“和”是光與熱,驅散我們心中的陰雲與寒冷。
小故事一
戰國時代的趙國將軍廉頗武功高強,沙場之上歷經百戰,常常以一當十,屢立戰功。然而,當文官宰相藺相如官職比自己高出一截時,心中非常不滿,認為藺相如只是一個耍嘴皮子的文官,官職不應該比自己高,就到處公開揚言要讓藺相如受點羞辱。藺相如知道後就千方百計躲開廉頗,避免與他直接見面。廉頗見藺相如不敢見自己就很得意,以為藺相如真的怕他。其他許多人也以為藺相如懼怕廉頗。後有好事的人就問藺相如為什麼要怕比自己職位低的廉頗,藺相如說:“我並不害怕廉將軍羞辱我,更不怕廉將軍讓我在眾人面前丟面子。我個人的榮辱算得了什麼呢。秦國人正盼著我們將相出矛盾、國內出亂子呢。若我與廉將軍天天互相仇視,互不服氣或者互相拆台,不是正好給秦國創造了攻打我們的機會嗎?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只好先避免與廉將軍見面了,等廉將軍想明白了也就理解我了。”廉頗聽說後,感到非常慚愧,向宰相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將相二人齊心協力,共同保障了趙國的繁榮與安全。這則“將相和”的故事之所以能成為千古美談,就是因為“和”的可貴,“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在這裡得到了最充分的佐證。小故事二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鄰,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邊界的人們都喜歡在各自的地里種西瓜。梁國的邊民很勤勞,日日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國的邊民有些懶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根本不能與對面瓜秧相比。楚國的人覺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無月色,偷跑過去掐巴梁國的瓜秧,梁國的人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剷除好了!宋就說:“這樣做顯得我們太不仗義了!我們明明不願他們禍害我們的瓜秧,那么為什麼再反過去禍害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我們不也與他們一樣沒有理性了嗎。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鋤草澆水捉蟲,讓他們的瓜秧長得更好,但是你們這樣做的時候,一定不要讓他們知道。”梁國的人就照宋就的話辦了。過幾天,楚國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比一天好,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里的草都被人鋤過了,也讓人澆過了,原來是梁國的人在黑夜裡悄悄為他們做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邊民們的報告,感到十分慚愧又十分敬佩,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就特意備重禮送梁王,以表白責和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的鄰邦。
“和”的智慧
以惡制惡,以暴制暴,冤冤相報都是使仇恨加深、矛盾加劇、損失加重、人際關係更加惡化的非理性處世方式,而以“和”為貴卻可以化仇恨為友誼,化憤怒為笑臉,化怨恨為理解。“和”是中庸之道中最博大精深的處世哲學。“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即使在兩國已經敵對到槍炮相見的程度時,中國人還是要抱著求“和”的理念,盡最大可能地避免流血事件。“和”充滿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有了“和”,就不會有絕人之路,就會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有了“和”,就不會失去平衡,就不會發生你死我活的惡鬥。“和”對爭鬥者來說是手與手的相握,是心與心的相融,是笑與笑的相迎。五聲和,則可聽;五色和,則成文;五味和,則可食。和是做人立身之本,以和立身,就能夠化兇險為祥瑞,化野蠻為文明,化爭鬥為和平,和是人生走向成功的根基所在,人生什麼都可以拋棄,唯獨不能拋棄以和立身的做人原則。盤點生活智慧成功書籍(一)
每個人都必須生存,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智慧不一樣,也就決定生存水平不一樣。讀一讀生活生活智慧成功書籍,感悟人生,不斷的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