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築路開始於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的1860年代,如著名的靜安寺路(Bubbling Well Rd.)、新閘路(Sinza Road)、極斯非而路(Jessfield Road)、卡德路(Carter Road)等。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擴展以後,絕大部分越界築路已被併入該租界。但自1901年以後,該租界再度向外圍地區大規模越界築路,準備將這些地段列入進一步擴展的範圍。
1914年,上海法租界得到大規模拓展,將其所有越界築路全部囊括其中。上海公共租界也計畫再次拓展,計畫中準備將滬杭鐵路以東的越界築路都納入租界範圍。由於袁世凱政府這時正面臨反對“二十一條”民眾運動的壓力,沒有批准這個推廣租界契約。英國政府正全力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最終這一大片越界築路區直到租界收回始終維持這種特殊的準租界格局。直到1925年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才告一段落。
所有越界築路所圍成的區域共有47000畝(31平方千米),甚至超過正式租界的面積(33503畝,合22平方千米)。
20世紀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列表
滬西1864年築
極司非而路Jessfield Road——萬航渡路,
1901年築
白利南路Brenan Road——長寧路
虹橋路Hungjao Road
羅別根路Rubicon Road——哈密路
勞勃生路Robinson Road(西段)——長壽路
1903年築
膠州路Kiaochow Road北端
1906年築
憶定盤路Edinburgh Road——江蘇路
康腦脫路(西段)Connaught Road——康定路
1907年築
星加坡路Singapore Road——餘姚路,
1910年築
大西路Great Western Road——延安西路(1922年向西延伸至霍必蘭路,1927年再向西伸至法磊斯路)
1911年築
愚園路Yu Yuen Road
地豐路Tifong Road——烏魯木齊北路,(1924年續建大西路至海格路段)
檳榔路Penang Road西段——安遠路
開納路Kinnear Road——武定西路
華倫路或霍必蘭路Warren Road——古北路。
1912年
呂西納路Lucerne Road——利西路,東起憶定盤路。
1921年
靜安寺路(Bubbling Well Road)西端(海格路至大西路)
1925年築
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新華路。
惇信路Tunsin Road——武夷路。
哥倫比亞路Columbia Road——番禺路,
林肯路Lincoln Avenue——天山路
法磊斯路Fraser Road——伊犁路
佑尼幹路Jernigan Road——仙霞路。
喬敦路Jordan Road——淮海西路。1930年代改名陸家路。
凱斯威克路Keswick Road——凱鏇路。
麥克路或麥克利奧[勞]路Macleod Avenue——淮陰路
碑坊路Monument Road——綏寧路
1903年
江灣路Kiangwan Road——東江灣路
赫司克而路Haskell Road——中州路
1906年築
北四川路Szechuen Road(North)北段——四川北路
1908年築
歐嘉路Urga Road——海倫路。
1911年築
竇樂安路Darroch Road——多倫路
施高塔路Scott Road——山陰路
1912年築
狄思威路北段Dixwell Road——溧陽路
黃陸路Wonglo Road——黃渡路
白保羅路Barchet Road——新鄉路
市政建設
築路最初這些馬路基本上都是土路、沙石路、煤渣路或彈街路。以後逐步改建為柏油等高級路面。
公用事業路燈
煤氣
供電
自來水
污水處理
兆豐公園
虹口公園
行政管理
警權18年,工部局以管理交通為由在靜安寺路設定巡捕,以後租界工部局陸續在各條界外馬路上設定巡捕。
稅收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開始向越界築路區域使用租界自來水的用戶徵收特別房捐(又稱水捐、巡捕捐)。
但與正式租界不同,中國政府仍能在越界築路區域徵收一些捐稅。
民國初年,越界築路區域也被劃入會審公廨進行司法管轄的範圍。
城市景觀
滬西上海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的景觀截然不同,界內除靜安寺路沿線一帶,大部分地區人口和工商業高度密集,建築風格混雜不一。但其西面靜安寺以西的越界築路地帶,特別是愚園路、極司非而路、大西路、安和寺路、憶定盤路 、惇信路等界外區域卻展現出類似歐美城市市郊所謂“如畫的”郊區風貌 (picturesque suburbs),兩側是延綿不斷的精緻浪漫的花園洋房。後來更越過滬杭鐵路沿著虹橋路向西伸展。但穿過洋房之間的弄堂進入街道後的小河浜邊,(如東諸安浜),立刻就是天壤之別的棚戶區景觀。
滬北各種機構
教育機構西童公學
聖約翰大學
光華大學
中西女中
聖馬利亞女中
日本人尋常高等國小——北四川路1838號
懷恩中學——寶興路
宏恩醫院
福民醫院
美國鄉下總會
德國總會(後期)
義大利總會
拍球總會
長老會鴻德堂——竇樂安路59號,現仍開放
中華基督教會富吉堂——北四川路1802號,
廣東旅滬浸信會——白保羅路66號,今新鄉路幼稚園
宣道會守真堂——北四川路1598號,
浸信會懷恩堂——北四川路(1905-)、寶興路(1925-1937)
錫克教堂——東寶興路326號
戰爭時期
滬西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滬西越界築路地區滬杭鐵路以東基本已建成市區的部分劃歸英國、義大利兩國軍隊防守。英軍防區面積較大,東北方沿極司非而路與意軍防區相鄰,東南方隔海格路與法租界相望,南到陸家路(今淮海西路),西到滬杭鐵路,北面到蘇州河。意軍防區位於極司非而路與膠州路之間的狹長地帶,北面也以蘇州河為界。
由於越界築路地區的特殊性,使這裡成為多方勢力角逐的場所。許多著名漢奸都在愚園路買房定居。極司非而路76號設立了臭名昭著的日本特工總部。還曾多次發生76號與租界巡捕之間的衝突事件。1940年英軍撤退以後,滬西越界築路地區已經難以保持中立地位。
1927年北伐戰爭期間,北四川路及其以東到虹口港的狹長地帶劃歸日軍防區。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時,日軍將防線向西推進到淞滬鐵路一線。中日兩國軍隊發生激烈的軍事衝突,日軍以優勢兵力攻占緊鄰的閘北華界市區乃至北郊一些鄉鎮。在其後的淞滬停戰協定中,規定日軍退回到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越界築路地帶。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軍隊攻入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越界築路地帶的日軍防區,一度進攻到匯山碼頭附近,進行過激烈的巷戰,也使用了重武器。因此該地區受到破壞。此後,日本海軍陸戰隊趕走租界巡捕,日本勢力完全占有這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