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1986年初,一群青年.因對戲劇的熱愛而相聚。求知的渴望讓他們展開了自我學習的過程,而由電視名演員李國修擔任戲劇指導,展開定期的表演訓練。隨著愈發熱烈的心情,以及創作發表欲的督促,在所有參與者的殷殷企盼下,他們決定以劇團的成立為中心,而發展更有可為的劇場運動。一百多個腦力激盪下的團名中,李國修提出的『屏風』,以其取自「幕前戲子伶人的扮演,不過是屏風后真實人生的演繹」的意象而獲選。
1986年10月6日,『屏風表演班』正式成立於台灣台北。
成立之初,劇團的創作風格與走向仍在摸索,而朝向非關營利的單純創作動機為主要目標。1987年2月,創團作品『1812與某種演出』即將發表,當時的屏風卻連印製海報的能力都不及。儘管演出人員完全義務參與,並且得到親朋好友的人力相助,然而相關演出的種種硬設備的花費卻是不可避免的。在全體團員自掏腰包下,終於籌得製作費用,『1812與某種演出』終於登場。
然而實驗性的肢體演出形式並末獲得好評或轟動,許多因慕李國修之名而來的觀眾,讓演出結束後劇團擁有了數百元的結餘以及十七位觀眾所留下的「屏風之友」資料。當時抱持實驗精神的團員並末氣餒,繼續朝第二出作品的製作邁進。
作品風格
1987年9月屏風推出第三回作品『三人行不行』,李國修編導,鄧程惠、羅北安、陳慕義連手演出。在舊情綿綿餐廳登場後,藉由觀眾口口相傳,『三』劇連演了32場,場場爆滿,因此也引起劇場界的矚目。在各種評價紛紜的形勢下,無論如何『三人行不行』開啟了屏風一條新的創作旅程,一種呈現生活百態的喜劇風格,身兼團長及藝術總監的李國修,亦開始構思劇團的前程發展。李國修的劇場夢
處事執著的李國修,於學生時代與劇場結緣。]978年進入蘭陵劇坊,接受吳靜吉博士以心理學溶入戲劇的表演訓練。同年12月進入中華電視台,參與綜藝節目的演出。之間,李國修由默默無聞至走紅藝壇,皆未放棄他的摯愛繼續參與蘭陵劇坊的全省巡迥演出。畢業於世界新專(現為學院)的李國修,沒有學院派的背景,完全以實際的舞台經驗,自我學習的精神,投入劇場。而蘭陵時代的學習讓他領悟了由內而外的自我啟發,奠定了他的創作基礎。1984年11月,他與賴聲川、李立群合組「表演工作坊」。1985年,以即興創作的方式發表「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當時轟動的盛況至今餘波蕩漾。
抱持為台灣劇場播種的蘭陵信念,放棄已成就非凡的影視事業又離開了表坊,他前往美國、日本,在實際觀摩主流及非主流的演出後,他對劇場的表演形式的大千世界更加仰慕,為當代中國人創作的心情更加迫切。屏風的成立,『三』劇的演出盛況,更茁壯了他對劇場的心志。他將劇場視為事業,他認為劇團的經營需要執著與毅力,更需要企業家的經營理念。當時,贊同這種觀點的劇場人並不多,視他為痴人說夢的或認為他自我承擔過多的,卻占了大多數。他仍然繼續短、中、長程的團務規劃,展開邁向全職專業劇團的旅程。
1987年12月,『民國76備忘錄』再次突破小劇場演出紀錄,以生活取材的李國修式反諷喜劇成為流行話題。專家、學者不得不重新打量這成立不到兩年的劇團。到底是什麼力量吸引了觀眾?像這樣一種違背傳統的片段戲劇形式是否忠於劇場藝術?反諷式的喜劇風格是不是抹煞了戲劇深沈的美學境界?在觀者與學者意見分歧的差距下,『西出陽關』的推出又掀起李國修式喜悲劇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