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王昭君,西漢竟和親十多位公主,有的前後嫁給祖孫匈奴單于

中國歷史上,稱北方民族為北狄,活躍在北方的匈奴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統一強大起來。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大軍迎擊匈奴,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後來劉邦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

從此,西漢開始同匈奴和親,前後竟然達到十多位公主。

西漢與匈奴和親西漢與匈奴和親

和親沒有想像中那么美好,匈奴是遊牧民族,放牧為生,住帳篷。夏天還好說,環境適宜,冬天住帳篷條件非常艱苦。

而且呢,北方少數民族普遍存在一個奇特風俗,就是“妻後母、報寡嫂”。

就是男人死後,他的繼承者或者兒子會就會娶他的後母為妻或者嫂子為妻。

這個風俗到滿清時期女真人還有,孝莊太后嫁給多爾袞就是依據這個風俗。

文姬歸漢文姬歸漢

古代時候沒有一夫一妻制,匈奴人娶親也不像中原民族那樣講究倫理輩分。

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三代皇帝都和親匈奴冒頓單于,三代公主嫁同一個單于。

三代公主嫁同一個單于三代公主嫁同一個單于

另一方面,和親的公主嫁給單于,單于死後還要嫁給單于的兒子。

漢武帝時,楚王劉茂孫女解憂公主和親烏孫國,曾嫁三任丈夫,皆為烏孫王。

漢武帝時,江都王劉建女兒細君公主嫁給烏孫君主獵驕靡做夫人,後又改嫁孫子軍須靡婚。

公元前33年,年僅19歲的王昭君回響政府“用美女換和平”的號召,奉漢元帝之命嫁給南匈奴王呼韓邪單于;後被迫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若鞮單于;11年後,她又嫁給自己和呼韓邪的孫子。

昭君出塞昭君出塞

和親作為一種對外策略,古代很多朝代都普遍存在,滿清和親數量更達到70人以上。

就地位而言,漢代公主在夫家的地位普遍高,而且大多是犯官女眷冒充;隋朝雖然是實打實的貴族子女過去和親,但在夫家地位也高;唐代和親公主大多地位低;蒙元和滿清和親的公主地位有高有低,高的相當高,低的基本上就是個家庭主婦。

西漢初年和親保證了70年和平,為漢武帝征伐匈奴贏得了準備時間。

出於正統思想,宋朝沒有和親,北宋滅亡大批宮女嬪妃被擄走;明朝沒有和親,一直和蒙古作戰,相反滿清通過和親結盟蒙古,這也是明亡的一個原因。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