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小發明,騎兵威力大增,西方驚恐黃禍來臨

古代中國除了四大發明,有一個小物品對世界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是被稱為“中國鞋”。

馬鐙馬鐙

馬鐙的發明

遠古時期,人們騎馬是騎裸背馬的,雙腳也只能懸在馬身兩側,如此騎馬自然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情。春秋戰國時期的騎兵的人數不多,主要執行偵察、騷擾、包抄、偷襲等需要快速執行的任務。

大約在秦漢時期,騎兵人數增加,出現了馬鞍。根據史書記載,如項羽使用騎兵衝突敵陣、漢武帝時期騎兵作為主戰兵種大規模投入進攻匈奴的戰爭等,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虎騎”之所以有著強大的戰鬥力,極有可能就是裝備了類似的馬鐙。

最早的西方記載是“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的匈奴騎兵,裝備有歐洲人從來沒有見過的馬鐙

匈奴騎兵匈奴騎兵

關於金屬馬鐙,最早的記載在公元4世紀,當時的中國人藉助先進的冶金技術,開始生產鑄銅或鑄鐵馬鐙。根據甘肅武威南灘魏晉墓出土的文物,至遲在魏晚期,就出現了上馬用的單馬鐙。但中國實用單馬鐙的歷史很短,雙馬鐙很快就出現。迄今為止發現的實物雙馬鐙,最早的是遼寧北票西官營子出土的十六國時期北燕馮素弗墓(415年)的三角形鎏金銅裹木質馬鐙;還有一件是南京象山東晉琅邪王氏墓葬群七號墓中出土的一件裝備雙鐙的陶馬,時間是在東晉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後。這表明在4世紀初,雙馬鐙的形制已經成熟,並在中國境內已經廣泛使用。

馬鐙馬鐙

馬鐙發明後的騎兵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騎者可以藉助馬鞍、馬鐙構成的三個支撐點,以保持更好的平衡,從而在馬匹急速賓士的時候輕易不會掉下來;它同時也使騎者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最重要是馬鐙是騎兵解放了雙手,不需要一直抓住馬鬃防止掉下來,騎兵雙手持兵器格鬥或者射箭威力大增。

馬鐙發明後大大增加了騎兵在馬上的格鬥能力,重裝騎兵已成為戰場上起決定作用的軍事力量,騎兵的比重也大為增加,而十六國混戰時期是騎兵走向軍事舞台主角的時期。史載,北魏軍隊動輒出動數以十萬計的騎兵大兵團作戰,甚至在450年大舉進攻南朝劉宋時,出動的騎兵居然達到了60萬,營寨綿延3000里。

隋唐兩朝同樣重視騎兵。唐太宗就是一位輕騎兵奔襲戰術的積極實踐者。在為唐朝打天下時,很多戰役都是唐太宗親率輕騎兵奔襲、突擊而獲勝的,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是他的坐騎。是以唐代也是皇朝軍隊騎兵的鼎盛時期,盛唐時期全部57萬常備軍中有16萬是騎兵。下圖是唐太宗的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昭陵六駿

馬鐙的傳播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5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就已有了馬鐙的繪畫。歐洲出土的馬鐙,最早的是在公元6世紀匈牙利阿瓦爾人(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後代)的墓葬中。因此人們推測,大約在6世紀,馬鐙經西進的柔然部落先傳入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到整個歐洲大陸。這也就是為何馬鐙被一些西方學者稱為“中國靴子”的原因。

騎兵俑騎兵俑

馬鐙對西方騎士制度之影響

在古代西方的騎士制度和騎士精神有著深遠影響。首先出身於貴族家庭是成為騎士的重要條件;其次,騎士從小要接受嚴格的禮儀和軍事方面的訓練,21歲時方能被正式授予騎士稱號。而獲得稱號的年輕騎士則常常通過馬上比武,顯示自己無愧於騎士這一光榮稱號。

西方騎士西方騎士

在交戰中,騎士們還要遵守某些成文的規則和慣例,如:一個騎士不能對另一個毫無戒備的騎士發起攻擊,而必須讓對方做好戰鬥前的準備。當一名騎士俘虜了另一名騎士後,必須將俘虜待如上賓等。

在馬鐙進入歐洲前,騎士們在馬奔跑時,必須緊緊抓住馬鬃,夾住馬肚,才能避免被顛下馬背。這種狀況使騎士們在馬上作戰甚為困難,而中國人發明的馬鐙改變了這一局面,使騎士制度和騎士精神最終在歐洲形成。

西方騎士西方騎士

對馬鐙評價

對此,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勢的是中國。直到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裡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