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自古以來,騎兵在我國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騎兵顧名思義就是騎馬作戰軍隊。其長處在於有很強的機動能力和衝擊能力。我國也是世界上較早擁有騎兵的國家之一。

早在商代就有數量較少的騎士和騎馬習俗,同時代的北方遊牧民族,更是被華族稱作“騎寇,商的方國人:周人更是為商王朝養馬聞名。詩經大雅就記載著周人祖先“古公瞏父,來朝走馬”。

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中國史上最出名的一戰是長平之戰,秦將白起遣精騎五千斷趙軍糧道,趙括(紙上談兵那位)突圍被殺,全軍覆沒,秦一戰殺趙軍五十萬,為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在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也曾大量裝備騎兵,去伏擊日軍運輸隊,在小範圍作戰環境內抵抗日軍。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最多時曾擁有12個整編師十萬人之多。數十萬匹戰馬奔騰如海洋,方圓數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馬營地。

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上世紀80年代,在“百萬大裁軍”中,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目前,騎兵營作為機動性最強的兵力一直參加巴彥淖爾軍分區的戰備值班。駐守在陰山腳下。

中國-65式騎兵刀:

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65騎兵刀是我軍唯一列裝的制式軍刀.該刀是在借鑑繳獲侵華日軍32式騎兵刀的基礎上,於1965年設計定型的,由南京某兵工廠承制。

主要配發騎兵部隊(新疆.甘肅.內蒙古),也有部分不同兵種的部隊在閱兵時作為儀仗隊的佩刀使用.隨後,由於我軍騎兵部隊的大量撤編,因此,該刀生產量不大,只生產了一批,便終止了它前進的腳步!

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騎兵部隊官兵在使用該刀後普遍反映,在飛奔的馬背上使刀進行劈、砍、斬等戰術訓練科目中,我軍的騎兵刀比日本的更具威力,侵透力和斬切面更強!

騎兵不死:中國最後的騎兵部隊,每一刻都為作戰而準備!

新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但即使不開刃,借著軍馬的衝擊慣性,在馬上平置的一柄軍刀仍然可以輕易地把敵人頭顱削落。

這支最後的騎兵每天仍然操練著傳統的騎兵科目:馬上斬劈、乘馬射擊、馬場馬術、乘馬越障、野外騎乘、騎兵閱兵式。

儘管全軍的騎兵已少到不足一個團,但中國仍保留著甘肅山丹、內蒙古紅山兩個軍馬場。每年八、九月份,有數十匹新馬從那裡被征入伍,補入騎兵部隊。這些馬可能是蒙古馬、伊犁馬或者山河馬;最多的是蒙古馬,雖然體型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飛,且耐力極好。

▲騎兵在進行立馬訓練▲騎兵在進行立馬訓練

▲乘馬射擊▲乘馬射擊

▲騎兵部隊正在進行訓練▲騎兵部隊正在進行訓練
事實上,從騎兵正式退出我軍建制起,軍馬的“去留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支持取消的人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發達,巡邏車、雪地摩托等新型裝備縱橫馳騁,還可以視頻監控、衛星定位,巡邏執勤都是網上指揮,這些都是機動慢、耐力差的軍馬達不到的。

馬

而支持保留的人認為:摩托化執勤也存在“短板”,需要軍馬彌補。騎兵在某些特殊環境條件下依然不可替代。馬一匹兩匹可以過,三五成群可以過,一個方陣也可以過,特別是騎兵靈活,便於機動也便於隱藏,馬像人一樣說讓它臥倒它就臥倒了。車沒有燃料走不動了,但是馬不存在這個問題,尤其草原上水源和食物是不缺的,馬隨時都能保持良好的戰鬥狀態。

那么對於軍馬的去留你如何看待呢?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