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習於騎乘弓射,自久遠的古代以來,其武裝力量就主要由輕裝弓騎兵所組成。但其實上,除了弓箭,遊牧騎兵手中還裝備大量的肉搏冷兵器。當然了,兵器也具有明顯的適合騎戰的特點。比如他們普遍使用戰斧和戰錘。這些打擊類兵器,裝以短柄,單手執握,極便於在馬背上馳騁揮擊,藉助戰馬的前沖之勢,尤能發揮威力。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商代北方青銅管銎斧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手持管銎斧戰鬥的匈奴騎兵

進入青銅時代後,中原地區使用戈戟日盛,用斧漸少,而在北方草原地區(包括其南部邊緣的長城沿線山地),戰斧依然盛行。在這個地區,普遍流行一類青銅斧,斧頭不大,一般長10餘厘米左右,斧背有與斧刃平行的管狀銎,因而習慣稱為“管銎斧”。它們都是遊牧民族騎兵的實戰武器。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春秋時代北方胡人遊牧騎兵用的鎏金凸目紋青銅短劍,通長24.5cm,重180克。

山西吉縣上東村曾發掘一座商代晚期的墓葬,隨葬了一件銅短劍、一件管銎斧和兩件銅勺,短劍位於人骨頭部右側,管銎斧位於頭部左側,銅勺堅垂於腰間。墓主當時是一位遊牧民族騎兵。短劍是他的佩飾,可以防身,也可以宰畜切肉。管銎斧是格鬥打擊兵器,銅勺當然是食具。帶著這三件器物,外加一副弓箭,他大概就可以走遍整個草原來征戰了。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超萌的北方鬼方遊牧部落使用的六芒星太陽紋青銅管銎斧(商代)

在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相當於春秋至戰國時代的林胡、樓蘭或匈奴墓葬中,還常出土一種鶴嘴斧,或以銅製、或以鐵制,斧頭一端尖細如鶴嘴,可以啄擊,一端呈狹窄的斧形,可以劈砍,中有銎孔以裝柄,也是很有威力的破甲武器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戰國時代北方匈奴青銅鶴嘴斧

遊牧騎兵所普遍使用的戰錘,並不是我們在戲曲舞台上常見的那種大頭瓜錘,而是一種頭部很小的短柄錘。許多人就稱之為有頭棍棒。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經常發現年代相當於東周時期的這類銅錘頭或銅棍棒頭,其直徑6~8厘米,或呈星形,或呈蒺藜形,中有貫柄的銎孔。這樣的戰錘,揮擊便利,對付披鎧貫胄的重甲騎兵非常有效。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契丹骨朵,上刻有契丹文:契丹

至於戲曲舞台上的那種瓜錘,中原地區曾偶有力大勇士使用。如《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信陵君為救趙而強奪軍權,令“朱亥袖四十斤鐵椎(古人常將擊打類工具稱為椎)”,擊殺魏將晉鄙;《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得力士,為鐵椎重達百二十斤”,於博浪沙狙擊巡察全國的秦始皇,誤中副車。這些“鐵椎”,大概都是一種大瓜錘。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漢軍騎兵馬踏匈奴

明清時代,儀仗普通使用大瓜錘,即所謂“金瓜”。1970年四川成都鳳凰山發現的明蜀王世子墓葬曾出土的陶儀衛俑,有的就手執金瓜錘,其桿甚長,比人身高約超出一半以上。這類大瓜錘,戰陣搏殺不夠靈活,適合單打獨鬥,從來罕有使用。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宋代的金瓜錘武士(右)

言歸正傳。遊牧民族普遍使用戰斧和戰錘的傳統,直至宋元時代依然如故。如《遼史·兵衛志》記載,契丹每正軍一名配備“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骨朵、斧鉞、小旗、錐……各一”。《多桑蒙古史》記:“蒙古軍全為戰騎,每人有革制甲一、兜一,攜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及僅需草原之草為食之馬數匹”;“每人除弓、矢、斧外,必須攜一鑢,用以礪弩……兵械最備者,並持一微曲之刀,頭戴皮兜,身衣皮甲,甲上復鐵片”。另據蒙古軍攻掠印度的有關記載,他們也使用戰錘。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遼代青銅骨朵錘,重1斤3兩

有趣的是,宋代普遍將小頭戰錘稱為骨朵。宋代《宋景文公筆記》說:“關中謂腹大都為胍肫,上孤下都。俗因謂杖頭大者曰胍肫,後訛為骨朵。”《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也說:“跡其意,本為胍肫(guā zhūn),胍肫,大腹也,謂其形如胍而大,後人語訛,以胍為骨,以肫為朵。” “骨朵”顯然是民間俗語,宋人也將一種油炸的圓形麵點稱為骨朵,明人則普遍將花蕾稱為骨朵(至今依然),其本意當是狀寫圓而凸的形狀。內蒙古巴林右旗遼慶陵的壁畫中有執骨朵的契丹儀衛形象,骨朵頭或為圓形,或為蒜頭形,皆裝短柄。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宋代骨朵錘

唐宋以來,中原軍隊之使用錘斧(之前均是戟戈),很大程度上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據李荃《太白陰經》記載:唐代馬軍主要用長槊和佩刀,也配備“啄錘斧鉞”。啄大概是類於鶴嘴斧的兵器。北宋《武經總要》中載有兩種骨朵,頭以鐵或硬木製,一呈蒺藜形,稱為蒺藜骨朵,一呈蒜頭形,稱為蒜頭骨朵。但這些兵器在漢軍中均不普及,可歸之於雜兵之列。宋人倒是較多地把骨朵用於儀衛,御前衛士或專執骨雜,稱為“骨朵子直”、“骨朵直”。《宋景文公筆記》說:“國朝有骨朵子直,衛士之親近者。”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正月十四日天子駕幸五嶽觀:“親從官,皆頂氈頭大帽,簪花,紅錦團答戲獅子衫,金鍍天王腰帶,數重骨朵。”《武經總要》說骨朵頭或以木製,大概就是儀衛專用的。這也可說是一種退化吧。起源於北方遊牧民族的還有兩種雜兵:一是鐵鏈夾棒,另一種是流星錘。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唐代北方遊牧少數民族沙陀突厥人使用的鐵鏈夾棒

《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記:“鐵鏈夾棒,本出西戎(古代對西方的遊牧民族總稱),馬上用之,以敵漢之步兵,其狀如農家打麥之枷,以鐵飾之,利於自上擊下,故漢兵善用者,巧於戎人。”

農具連枷在中原一直有廣泛的使用。它由兩節棍棒組成:下面一節較長,用於手持,可稱把節;上面一節較短,上下甩動,打擊穀物,可稱梢節。中原人很早就利用連枷能夠彎折的特點,將它用於守城,稱之為“連梃”。梃意同棒。《墨子·備城門》要求,城上“二步置連梃”。唐杜佑《通典·兵典》說:“連梃如打禾連枷狀”。作用是“打女牆外上城敵人”。守城者立於城頭女牆之後,揚起連梃,不用探身出牆,就可用彎折的梢節擊打牆外快爬上來的敵人。但在唐代以前,中原人似乎從未把連梃用於騎兵,用於野戰格鬥。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連枷鏈錘

不同的是,中近東地區的騎兵則較多使用同樣由農具連枷演彎而來的連枷棒。他們把棒做的較短,梢節裹以鐵皮並作出尖刺,或徑以鐵製作,甚至代以小刺錘(也有多個),跨馬揮擊,不易擋格。《武經總要》所說的“西戎”,大概就是靠近中亞的西北地區的遊牧民族,他們的武器往往與中亞相近。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內蒙古鄂爾多斯出土的漢代匈奴銅流星錘頭

不只是弓箭!揭密北方遊牧騎兵手中的肉搏冷兵器

▲三國演義連環畫中的東吳甘寧用流星錘攻城

流星錘又稱為飛錘,其前身是史前人類所用的單股飛石索(Bolas):在一根索繩的端頭拴系石球,繞頭頂急速甩動,然後鬆手釋索,石球在離心力作用下飛射出去,以打擊較遠的目標。自進入有歷史記載的年代後,中原地區就很少見到使用這種武器了,但草原上的牧人仍常用它來獵擊走獸,在開闊的草地上施展,能夠收到奇效,於是也經常用之於戰鬥。在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屢屢發現年代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錘頭,狀類秤砣,就都是系索使用的飛錘。明清時代常以流星錘作暗器使用,可能是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