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紅牆黃瓦,金碧輝煌,一片皇家氣派。而這份氣派從來是深埋於高牆內的,這個占地72萬平方米的宮殿群,幾乎終日緊閉宮門。自從明朝以來,這個統治著世界上最廣袤的領土和最眾多的人口的帝國管理者與他的臣民們被厚重的圍牆隔開,即使是協助皇帝統治的官吏們也只能達到皇宮內宮的宮門外,皇帝及其後宮一直孤獨而神秘地生活在有限的範圍之內。
然而在進入20世紀後,清王朝不可避免的捲入了世界的洪流中。就在20世紀的開端,封建王朝的見證者迎來一場浩劫。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向11個列強國家宣戰。回應她的是兩萬多聯軍士兵的進攻。用了不到兩個月,聯軍士兵從天津一路打到北京,8月14日凌晨,聯軍英、美、法、俄、日五國來到北京城外,發起總攻。
次日即15日早晨,清軍——可能是董福祥的甘肅回軍——仍然占據內城的部分城牆和紫禁城,偶有向外國軍隊的射擊。此後,聯軍逐步攻占北京各城門,與清軍在城內展開巷戰。至當晚,聯軍已基本占領全城。
這些奮戰至最後一刻的軍人並不知道,在聯軍包圍京城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就裝扮成普通百姓逃出城,將首都讓給侵略者,奔走兩千多里來到了西安。
失去主人的紫禁城只有時稱瑜妃、瑨妃的兩名妃子負責看守,自然是無法抵禦軍隊的入侵。
大規模增兵的德、意、奧匈和法聯軍行進穿越紫禁城,象徵性地展示他們完全占領北京。雖然留守的朝臣對此抗議,因為這違反了外國人與多數中國人不能進入紫禁城的規矩,但在不允許他們穿越的話就會摧毀紫禁城的威脅下,清廷屈服。
在穿越紫禁城之前,為了滿足八國聯軍官兵對紫禁城的好奇心,聯軍總部決定在皇宮閱兵。
8月28日清晨7時30分,各國部隊匯集在大清門內。按事先的協定,軍隊由800名俄軍作為領隊,其後的隊伍由日軍、英軍、美軍、法軍、德軍、義大利軍、奧軍組成。各國公使和司令官以及軍事記者、使館職員、侍衛隊等都參加了閱兵式。俄國利涅維奇中將因軍銜最高,代表各國司令官檢閱了部隊。8點,閱兵完畢,英軍施放禮炮宣告遊行開始,各國軍列隊順序進入紫禁城,依次由大清門進入,經過內左門,出神武門,一路鼓樂齊鳴。
閱兵之後就是參觀。各國軍官重新回到皇宮,深入外人從不曾進入的地方。美國傳教士赫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如此描繪他所看到的場景,“慈禧居所之美絕不是語言所能形容的。只有看到牆上的中國500年前繪畫大師的傑作,看到康熙、乾隆時代巧奪天工的宮廷瓷器,看到這些專門為皇室燒制的瓷器精心擺在精雕細琢的中式桌子上、托盤上,看到華麗的絲質繡花門帷,看到那些專為皇上、太后們織成的精美絕倫的掛毯,我們才可能體會到慈禧私室的富麗堂皇和優雅尊貴,才能體會到它的美。”
然而這種美並沒有保存下來。一個英國士兵事後回憶說:“一大群聯軍軍官見到這些東西伸手就拿,把他們想要的東西裝入口袋”。
清朝的玉璽被日本士兵搶走,太廟中的玉冊族譜被英軍搶走,俄軍阿列克塞耶夫將軍(Yevgeni Ivanovich Alekseyev)把慈禧寢宮用黃金和寶石精製的數十件珍寶洗劫一空。僅嵩祝寺一處丟失鍍金銅佛三千餘尊,錦繡製品1,400件,銅器4,300件。翰林院所藏《永樂大典》幾乎全部散失,其它經史子集等珍本圖書,一共損失4.6萬多冊。經過這次洗劫,中國“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不用說珍奇異寶,就連宮殿內用來防火的鎏金吉祥缸都被刮掉鎏金,斑駁不已。
聯軍統帥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e)當年10月22日向德國政府所提報告,對各國軍隊搶劫情形說得非常詳盡,他稱“現在各國互以搶劫之事相推諉,但當時各國無不曾經徹底共同搶劫之事實始終存在。”此外關於清宮及頤和園的被劫亦有敘及。
遠在西安的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發出了強烈的抗議,不過他們很快發現,入侵的軍隊只對白銀有興趣,並無意長期占據京城。在向天下公布《罪己詔》以及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約定賠償9.8億兩白銀後,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回到了紫禁城內,繼續以往那奢侈的生活。
慈禧 清朝 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