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紀薩拉丁的阿拉伯軍隊到底什麼樣?

12世紀,伊斯蘭世界的作戰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塞爾柱突厥人鏇風般地入主中東,為當地穆斯林軍隊注入了新鮮血液。傳統上突厥武裝力量的支柱是輕裝騎兵,騎乘快速的矮種馬,以強力複合弓為武器,能夠在馬背上施放陣陣箭雨。當然,他們也會裝備輕矛、單刃劍、斧頭或匕首等近戰武器。這樣的軍隊主要仰仗速度與機動性以擊敗對手。

突厥騎兵突厥騎兵

突厥人慣用兩種經典的戰術:包圍——敵軍被高速盤鏇的騎兵從四面八方圍困,並遭受無盡箭雨的襲擊;佯敗——在戰場上突然後撤的技巧將誘使敵人產生追擊的渴望,追擊的混亂無序導致陣型被破壞,從而令他們在突然的反攻面前毫無抵禦之力。這令西歐的封建軍隊倍感陌生。至於薩拉丁的部隊則來源複雜,其戰術融合了突厥人色彩與阿拉伯-波斯傳統。除了弓騎兵,重甲騎兵、步兵與攻城器械同樣得到重視。因此,他的軍事力量顯得更加均衡。除了武功,薩拉丁在文治方面的功績也可圈可點。他重視學術,優待知識分子。在軍事方面,薩拉丁尤其鼓勵軍事理論家的創作。

薩拉丁銅像薩拉丁銅像

12世紀伊斯蘭世界最著名的三部軍事著作均完成或撰寫於薩拉丁統治時期。其中哈拉維的著作完成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這位學者當時居住在巴勒斯坦,親歷了各主要戰役。他本人甚至從事過為薩拉丁蒐集軍事情報的工作。故而,其作品為後人了解第三次十字軍時穆斯林的作戰方式大有裨益。薩拉丁的個人軍隊是從他最初駐紮在埃及的一支非常小的部隊起源的。

獲得埃及的統治權後,他解散了大部分原法蒂瑪王朝的軍隊,因為它明顯心繫舊主。這番清洗的後果是埃及軍隊中以努比亞人為代表的非洲元素急劇淡化,亞美尼亞人、柏柏爾人也慢慢從軍中銷聲匿跡(負責為薩拉丁鎮守阿卡的宦官加拉古什似乎具有亞美尼亞血統,可算作一個特例)。阿拉伯軍隊依舊存在,但地位大不如前。於是薩拉丁的軍隊核心主要由突厥人和庫德人構成。突厥人與庫德人之間也有些宿怨,但在薩拉丁時期二者都視自己為伊斯蘭的戰士。

薩拉丁部隊的精英當屬奴隸兵“馬穆魯克”(mamluks)。這種被招募的方式可以追溯到前伊斯蘭時期。在漫長而嚴酷的軍事訓練結束後,他們會收到一份書面證書並獲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與歐洲的封建騎士不同(需要自籌裝備),馬穆魯克新兵在正式加入部隊前會得到一匹戰馬,嶄新的制服還有全套軍備。優秀的馬穆魯克對曾是其主人的指揮官忠心耿耿,通常要比西歐騎士更加可靠,也更遵守紀律。

▲訓練中的馬穆魯克騎兵訓練中的馬穆魯克騎兵

薩拉丁時期常備軍的人數已不得而知,但他的繼任者留下了阿尤布王朝常備軍的數字——分布在各個行省,大約10000人左右。1191-1192年第三次十字軍激戰正酣時,薩拉丁的部隊人數遠遠超出這一規模。因為依然有部分黑人(努比亞人)、柏柏爾人作為僱傭軍參戰。他們往往被統稱為“埃及兵”,是薩拉丁慣用的炮灰部隊。與經歷過清洗後的埃及不同,在敘利亞、伊拉克一帶,當地主要城市仍然擁有自己的“守備隊”。這些民兵為數眾多,對城市戰頗有心得。還有不少突厥部落先後向薩拉丁宣誓效忠。作為蘇丹的封臣,他們有提供軍隊的義務。這些部落首領很多是地方諸侯,其軍隊或許驍勇善戰,卻難以獲得薩拉丁完全的信任。

古代騎兵部隊古代騎兵部隊

由於法蘭克人對伊斯蘭軍隊的傳統印象根深蒂固,即穆斯林長於騎射,薩拉丁陣中的步兵反倒常常被史家忽略。事實上,步兵在薩拉丁的戰術里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不僅在圍城戰中舉足輕重,甚至在此後的阿爾蘇夫會戰里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薩拉丁的戰術體現了某種“步騎協同”的傾向。步兵用於維繫陣型和防禦,而騎兵則用於撕開敵人的防線和騷擾。哈拉維的軍事著作中,有大量篇幅論述如何有序地組織步兵與騎兵配合作戰。

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的步兵中有訓練有素的僱傭兵,還有大量出於宗教情懷的“志願者”。這批志願者的素質良莠不齊,有人稱他們為烏合之眾(harafish)甚至“乞丐”。但他們在宗教的激勵下十分狂熱,如果得到的恰當的指揮,同樣不可小覷。薩拉丁陣中的另一支特殊部隊由貝都因人組成。大部分貝都因人援兵來自新月沃土南部、巴勒斯坦、西奈半島、紅海沙漠、利比亞沙漠以及尼羅河三角洲。這裡的貝都因人民風彪悍淳樸,仍然保留著阿拉伯遊牧民的特質。他們吃苦耐勞,適應中東炎熱的氣候,常常被用於伏擊或突襲。一些貝都因人甚至是土匪出身,對游擊戰、劫掠戰駕輕就熟,給遠道而來的西歐十字軍製造了不少麻煩。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馬千、彭琴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