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藏傳佛教的聖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佛教之前,雪域高原曾經被一個從波斯傳來的神秘宗教所統治,並因此造就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讓大唐帝國頭疼近兩百年。
突厥和吐蕃是大唐帝國的兩個最強大的敵人,但突厥與大唐的對抗只持續了短37年就敗下陣來,吐蕃卻與大唐帝國打打和和,糾纏了近兩百年。很多人將這一現象歸結為,突厥人沒文化,吐蕃人已經有了先進的宗教在做支撐。
在上古時代,雪域高原與北方草原一樣,都分布著各種不同的原始宗教。每個宗教都互不統屬,也沒有橫向的聯繫,雜亂無章的“驅邪治病”是它們唯一的共同點。
這就導致了在這兩個地方無法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或國家,即便哪個部落或民族變得強大,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同化和整合被征服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突厥汗國,與其說它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突厥統治者只會實行殘酷的奴隸統治,並不知道如何讓整個國家高效的運轉。他們逃到中亞、西甲皈依了伊斯蘭教後,才重新煥發了旺盛的生命力,建立了多個偉大的帝國。
吐蕃的運氣就比突厥幸運多了。青藏高原的西部有個象雄王國,他們將大食(波斯)的拜火教引入西藏。拜火教在金庸小說中又被稱為“明教”。這是一個沒有寺廟,沒有神像,喜歡山頂上舉行儀式的神秘宗教。
顧名思義拜火教就是崇拜火、崇拜光明的宗教,而拜光拜天是所有原始宗教的特徵,這位拜火教的穿入提供了可能。受拜火教影響,高原人民把崇拜光明與祖先崇拜結合在一起,創造了苯教。
苯教教義中“天”被拔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光”是溝通天與地的紐帶,國王順著光繩下凡,代替上天治理國家。苯教因此得到象雄王室的大力支持,而象雄王室也成為高原上持續時間最長,也是最強大的部落政權。
在苯教沒有普及之前,青藏高原如同一盤散沙,無法對抗四周的強敵,他們急需一位國王主政,於是就有了松贊家族。從松贊乾布的爺爺開始,他們家不斷兼併其他部族,直到松贊乾布建立吐蕃王國。
在統一大業中,松贊家族無疑也意識到苯教在凝固族群,撫平戰爭創傷和兼併行為美化成順應天命的巨大作用。松贊乾布本人更是利用宗教的力量,把他父親和爺爺的功勞都歸到自己的名下。
松贊乾布建立吐蕃後,苯教即成為國教。學者們普遍認為“吐蕃(Bod)”一詞就來源於苯教(Bon)的名稱,可見苯教當年之興盛。
後來佛教從印度和漢地傳入西藏後,也是吸收了大量苯教的教義才得以普及,比如說“天葬”等就是苯教和拜火教的風俗。
參考文獻:《本教古史傳說與波斯祆教的影響》;《文化整合與吐蕃崛興》
吐蕃 松贊乾布 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