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醇剩義》為費先生晚年所著,本書原名為《醫醇》有二十四卷,初刻於1859年。未及印刷完成,毀於兵火戰亂之中。作者晚年回憶戰亂中所遭受的痛苦,尤其痛惜《醫醇》一書未能付梓,加之老病日增,左足偏廢,步履艱難,坐臥一室,乃憑記憶追憶原書《醫醇》內容,但“不及十之二三”,遂改名為《醫醇剩義》,該書於1863年(同治2年)輯成。《醫醇剩義》匯錄費氏生平治療心得,以察脈、辨證、施治為三大綱。主張治病不拘泥古人成法,亦不趨奇立異,而宜通變化裁,歸於平實適用,力倡和緩之風。本書共四卷,列述風、寒、暑、濕、躁、火六淫之疾,以及虛勞內傷等諸雜病。先討論病症,隨後載編作者自製方,後附古方,使讀者先明了了每病治法,然後參照古方,體會出所以化裁運用之理,充分體現了費氏學術思想及特點,對於後世臨床很有幫助。
作者
費伯雄(1800-1879),字晉卿,號硯雲子,江蘇越進縣孟河人氏,出身於醫學世家,是費家世醫第七代。年輕時考中秀才,因淡泊名利,不屑於仕途,故悉心鑽研醫術,繼承家學,由儒而醫。後成為清代著名醫家,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醫術聞名於大江南北,方圓數百里外患疑難雜症登門求治者、各地醫家質難問疑者絡繹不絕,還先後為道光朝太后及道光皇帝診治疾病。其著作有《醫醇剩義》、 《醫方論》 、 《怪疾奇方》 、 《食鑒本草》等。內容簡介
本書共四卷,列述風、寒、暑、濕、躁、火六淫之疾,以及虛勞內傷等諸雜病。先討論病症,隨後載編作者自製方,後附古方,使讀者先明了了每病治法,然後參照古方,體會出所以化裁運用之理,充分體現了費氏學術思想及特點,對於後世臨床很有幫助。1費氏醫風崇尚“醇正和緩”
醫和、醫緩本是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名曰和、緩是代表了平和務實,去除急功近利的思想作風,“不足者補之,以復其正;有餘者去之,以歸於平。是即和法也,緩治也。毒藥治病去其五;良藥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緩治也”。“和”則無猛峻之劑,“緩”則無急切之功,“和緩”乃先賢遺風。費先生進一步指出:“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極,乃為神奇;否則眩異標新,用違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緩故也”。里包涵著深刻的哲理,疾病有其自身的演變規律,治療過程也得遵循客觀實際,講究實事求是。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違背自然規律,一味追求新奇,往往事與願違,加速危亡。故費先生臨床力求醇正,主張以平淡之法獲神奇之效,最擅運用“輕可去實”之法,其處方用藥大都以輕靈見長。
2勤求古訓,師古不泥
費先生對張子和、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四大家的主張,有非常理性獨到的認識。認為張、劉兩家,善攻善散,寓邪去正安之意。李、朱兩家一補陽,一補陰,即正盛則邪退之意,各有獨到之外,卓然成家。但前者用藥太竣,未免有偏勝處。告戒後世學者當用其長而化其偏,斯為得之。如果崇拜東垣就貶低丹溪,朱丹溪則詆毀東垣,是為摻雜人的偏見或學派門第之見,往往不能全面、正確的認識和繼承前人的學術精髓。師古人之意,不泥古人之方乃善學古人也。又如仲景為立方之祖,醫中之聖。其所著《傷寒論》 、 《金匱要略》等是後世學者的金科玉律。同樣是發熱仲景治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常用桂枝、麻黃等湯,以治外感發熱。至於內傷發熱,東垣則以甘溫治陽虛之發熱。丹溪則以苦寒治陰虛發熱。不同的是一為外感、一為內傷陽虛、一為內傷陰虛,各有不同的著眼點,從不同的角度補充前人所未備。如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混為一談,陽虛發熱治以苦寒,陰虛發熱治以甘溫,無異於操刀殺人。費先生針砭時弊,講求實效,臨床實踐中多有獨到見解,並善於化裁前人方劑,自創新方達200餘首。
3知常達變,善治虛勞
費氏擅長治療慢性疾病,尤其善治虛勞,世人稱為名家。他認為“虛勞內傷,不出氣血兩途。治氣血虛者,莫重於脾腎。水為天一之元,氣之根在腎;土為萬物之母,血之統在脾。氣血旺盛,二髒健康,他髒縱有不足,氣血足供挹注,全體相生,諸病自已”,當時治療虛勞重補腎輕脾胃,不是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就是以大造丸用龜板、黃柏,一派陰寒腥濁性味,置脾胃生長之氣於不顧。有孫思邈雲“補脾不如補腎”,許叔微則謂“補腎不如補脾”,兩先哲觀點相左,令世人困惑費解,費先生並不盲目或絕對的贊成某一種觀點,他更深層次的理解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源,兩髒為人生之根本,生理上有相資互補之功能,補腎、補脾其說看似相反,其旨實相成也,兩者不應對立,而應統一。費先生提出救腎者必本於陰血,救脾者必本於陽氣,針對陰虛火動和陽虛氣耗之虛勞,分別創立了新定拯陰理勞湯及新定拯陽理勞湯,以救其偏。確立了治虛勞注重脾腎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