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情概況
自治州成立於1953年12月22日,轄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有28個鄉和7個鎮。全州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2.63%。總人口21.25萬人,有藏、蒙古、漢、回、土、撒拉、保全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19%,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65.94%,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3.51%,漢族占總人口的7.93%,回族占總人口的7.86 %,土族占總人口的4.6%,撒拉族占總人口的0.28%。州府所在地隆務鎮距省會西寧市182公里。
自治州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澤庫、河南兩縣屬於青南牧區,海拔在3500米以上,氣候高寒,是自治州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基地;北部為尖扎、同仁兩縣,海拔在1900-4118米之間,特別是黃河濱地和隆務河谷地氣候溫暖,水源充足,土壤疏鬆肥沃,有著發展種植業的良好條件。
南牧北農,農牧兼作,資源比較優勢明顯是自治州突出的特點。全州可利用草原面積2454.6萬畝,全州耕地面積30.22萬畝。主要畜種有 氂牛、 藏系綿羊、河曲馬、山羊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 青稞、油菜、蠶豆等。自治州水電資源富集,有形成流域開發帶的良好條件。境內有大小河流60餘條,境內縱貫南北的隆務河全長144公里,理論水電蘊藏量22.05萬千瓦,可建15座梯級水電站(已建6座);黃河流經自治州南北邊緣,北段長約70公里,理論水能蘊藏量241.2萬千瓦,可建3座大中型電站(李家峽電站已建成、直崗拉卡和康揚電站以 進入了建設階段),南段長約90公里,可開發水能83萬千瓦。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鉛、鋅、銻、砷等25種,已建有 同仁雙朋西金礦。野生動物主要有 藏羚羊、白唇鹿、麝、 水獺、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主要有冬蟲夏草、大黃、 雪蓮、馬勃等,利於本地藥用植物由州東格爾藏藥廠開發生產的帕朱膠囊、三十一味松石丸等藥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自治州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點旅遊勝地之一,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觀有:尖扎縣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李家峽電站大壩和庫區風光、聞名遐爾的同仁歷史文化名城、熱貢藝術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大型捲軸畫《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南宗尼姑寺、 麥秀原始森林風光、 澤庫和日石經牆、河南聖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風光等。
行政區劃
黃南州轄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代管河南蒙古族自治縣。2001年底,全州轄7個鎮、28個鄉,7個居委會、251個村(牧)委會。黃南州 面積17921平方千米,人口22萬。
同仁縣 面積 3465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郵編811300。縣人民政府駐隆務鎮。
尖扎縣 面積 1712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郵編811200。縣人民政府駐馬克唐鎮。
澤庫縣 面積 6494平方千米,人口6萬人。郵編811400。縣人民政府駐澤曲鎮。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面積6250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郵編8115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優乾寧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歷史沿革
元屬 吐蕃等處宣慰司轄,明為積石州千戶和 歸德守御千戶所轄,清屬 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和循化廳管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置同仁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澤庫兩縣的大部分地區,隸屬青海省第七督察專員公署。河南地區仍沿襲清代舊制,由蒙古族親王統轄,尖扎地區屬貴德縣管轄。明 洪武三年(1370年),設河州衛、改 必里萬戶府為必里千戶所,轄 黃南南部遊牧部落。八年(1375年)改貴德為貴德守御千戶所,下設10屯,今黃南州有其7。宣德元年(1426年),今同仁、澤庫地區遂由隆務寺夏日倉活佛─隆務囊索代而治之,逐漸形成熱貢地區政教合一統治制度。萬曆年間(1537─1619年),黃南地區為蒙古土默特部洪薩巴圖爾控制。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駐 西寧辦事大臣,今河南縣由該辦事大臣節制。今同仁、尖扎、澤庫地區先後屬甘肅臨洮府、西寧府、河州府、蘭州府,分別由 貴德廳、循化廳轄治。1929年7月,由甘肅省析置青海省,由循化縣析置同仁縣,今河南縣由省直轄。1937年,省在隆務鎮 設第七專員公署,轄同仁同德兩縣。
1949年黃南地區解放,1949年9月22日成立同仁縣人民政府,1952年3月17日成立同仁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7月改為縣)。 1952年7月3日由貴德縣析置尖扎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7月改為縣),由同仁縣析置澤庫縣。1953年9月30日,政務院批准設立黃南藏族自治區(地級),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同仁縣隆務寺,轄尖扎、同仁、澤庫3縣;1953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1955年7月28日,國務院批准黃南藏族自治區更名為黃南藏族自治州。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6月改稱自治縣)。1959年1月,經 國務院批准,原由省直轄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由黃南州代管。1962年12月,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又恢復省直屬地位。1964年,原由省直轄、委託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的河南蒙族自治縣更名為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87年設李家峽行委(縣級)。2002年,撤銷李家峽行委。
每年10月15日為 自治州建州紀念日。
2000年,黃南州轄同仁、尖扎、澤庫、河南蒙古自治縣及李家峽行委。共39個鄉鎮,其中:農業鄉鎮21個,牧業鄉18個。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黃南州總人口214642人。其中:同仁縣 77040人、尖扎縣 51064人、澤庫縣 54288人、河南縣 32260人。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覆:①撤銷澤庫縣夏德日鄉,設立並命名為澤曲鎮(鎮政府駐地不變)。②撤銷 河南縣智後茂鄉,設立並命名為優乾寧鎮(鎮政府駐地不變)。③撤銷尖扎縣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合併設立坎布拉鎮(鎮政府駐地設在李家峽);撤銷 加讓鄉,併入馬克唐鎮。④撤銷同仁縣保全、麻巴2鄉,合併設立保全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保全鄉)。
2006年8月,黃南州:新增1個鎮,鄉鎮總數由35個(7鎮28鄉)調整為32個(8鎮24鄉)。
同仁縣:撤銷 牙浪鄉,併入隆務鎮。
澤庫縣:撤銷恰科日鄉,併入澤曲鎮;撤銷多福順鄉,設立麥秀鎮。
河南縣:撤銷 托葉瑪鄉,併入優乾寧鎮。
地理氣候
海東地區位於祁連山脈東段、青海省東北部。東西長200公里,南北寬180公里,面積12801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8%。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5′─103°01′、北緯35°42′─37°09′之間。東與甘肅省為鄰,向西環抱省會西寧,其他三面分別與本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海南藏族自治州和黃南藏族自治州接壤。
全區地處祁連山支脈 達坂山東南麓和崑崙山系余脈 日月山東坡,屬黃土高原向 青藏高原過渡鑲嵌地帶,海拔1,650-4,636米,平均海拔2,000餘米,大部分地區處於2,200-3,000米之間。山地占全區總面積的96%。其特點是冬長夏短,春秋相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人口相對集中,經濟較為發達,是青海重要的農牧業經濟區和鄉鎮企業較發達地區之一。
區內氣候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基本特點是: 高寒、乾旱,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冬夏溫差小,氣候地理分布差異大,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隆雨量隨海拔增高而遞增。海拔3000米以上的北部地區及山區較寒冷,海拔1,700-2,500米的黃河、 湟水河谷地帶較溫暖。年平均氣溫3.2℃─8.6℃左右,最高氣溫25.1℃─33.5℃,最低氣溫-18.8℃─-25.1℃左右。年平均隆雨量319.2─531.9毫米。多集中在7─9月之間,相對濕度一般為57%─63.66%;蒸發量為1,275.6─1,861毫米。風速為1.9─2.5米/秒,最大風力8級,多出現在冬末春初時期。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時。無霜期約90天左右。作物生長期196─250天左右。
旅遊資源
黃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古老文明,留下了“ 馬家窯”和“ 齊家”等多處文化遺址。這裡各民族生活習俗都有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如藏族的“六月會”、蒙古族的“ 那達慕”、回族的“ 古爾邦”等都源遠流長,引人入勝。黃南州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點旅遊勝地之一。氂牛、藏系綿羊、河曲馬、山羊等為全州主要畜種;小麥、青稞、油菜、蠶豆等為主要農作物。野生動物主要有藏羚羊、白唇鹿、麝、水獺、雪雞等;野生藥用植物主要有冬蟲夏草、大黃、雪蓮、馬勃等。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觀有:尖扎縣坎布拉國家級森林公園、李家峽電站大壩和庫區風光、聞名遐爾的同仁歷史文化名城、熱貢藝術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大型捲軸畫《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南宗尼姑寺、麥秀原始森林風光、澤庫和日石經牆、 河南聖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風光等。
熱貢藝術
熱貢藝術是中國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流派,包括唐卡、雕塑、建築彩畫等造型藝術,因發祥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畔的熱貢(意為“金色谷地”)而得名。熱貢藝術憑藉獨特的審美觀念、獨有的原材料和獨特的傳承習慣在藏傳佛教、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枝瑰麗的奇葩。
熱貢文化是在長期的歷史中形成的,是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安多藏族的驕傲。熱貢文化是集大成者,從宗教因素講,它融合了漢傳佛教文化、藏傳佛教文化、原始萬物有靈的薩滿教、本教文化、還有道教、儒教文化的因素;從民族因素來講,它融合了古代西羌、鮮卑(吐谷渾)文化、吐番文化、蒙古文化、漢文化等幾十個民族的文化成份;從地域因素等來講,它不僅有本地土番遊獵文化,又有前後藏地文化,康區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中原農耕文化、波斯文化及中亞文化等地域文化成份,從文化類型來講,它既有純藝術品種,又有非藝術品種;既有固態文化品種,又有流動文化品種;既有物質文化品種,又有非物質文化品種,各種文化因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兼收並蓄、逐漸融會貫通、逐漸形成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
宗教藝術既熱貢藝術文化。“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頗具廣泛影響的藝術流派,主要集中在我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內。它包括了唐卡(捲軸畫)、雕塑、堆繡、版畫、建築彩繪圖案等多種藝術形式,其藝術表現內容涉及各個方面,函蓋了藏族的歷史文化、民俗、藝術、宗教等諸多內容,在它產生至今幾百年的歷史中,逐漸提煉、發展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一朵鮮花”、“我國民族藝術寶庫中一顆瑰麗的明珠”。
《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的創意者,組織者宗哲拉傑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藏族豐富的文化歷史。1980年,宗教拉傑開始了漫長的跋涉之旅。1988年,他開始文字撰寫,1990年開始繪製草圖,1995年繪製工作全面啟動,至1999年,前後歷時9年,一幅長618米,寬2.5米的《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終於完成了,並獲得了“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發來的“吉尼斯之最”證書,這一巨大的文化工程和結晶,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熱貢文化內函包容量之大、品種之多、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尤其可貴的是:諸多文化元素融合得如此緊密、發展得如此成熟、形成得如此密集、各村社的特色又如此繁多,讓人嘆為觀止。每一個文化品種都滲透著歷史的滄桑,體現了諸多文化的背景,很難找出可指定為單一元素構成的文化品種。這就是熱貢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靈異。僅僅從一個文化品種就可以折射出歷史的影子,窺視到久遠的歷史,聆聽到祖先崇尚生命、崇尚自然的理念與豁達。而熱貢文化的整體,更承載了數千年人類文明的發展。
參考資料
1.http://www.huangnan.gov.cn/hngk.html2.http://www.qh.xinhuanet.com/hnzzf/
黃南藏族自治州著名旅遊景點
青海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現轄1個地級市、1個地區、6個自治州,以及4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0個縣、7個自治縣 |
西寧市 | 城中區 | 城東區 | 城西區 | 城北區 | 湟源縣 | 湟中縣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
海東地區 | 平安縣 | 樂都縣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 互助土族自治縣 | 化隆回族自治縣 |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海晏縣 | 祁連縣 | 剛察縣 | 門源回族自治縣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共和縣 | 同德縣 | 貴德縣 | 興海縣 | 貴南縣 |
黃南藏族自治州 | 同仁縣 | 尖扎縣 | 澤庫縣 |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瑪沁縣 | 班瑪縣 | 甘德縣 | 達日縣 | 久治縣 | 瑪多縣 |
玉樹藏族自治州 | 玉樹縣 | 雜多縣 | 稱多縣 | 治多縣 | 囊謙縣 | 曲麻萊縣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德令哈市 | 格爾木市 | 烏蘭縣 | 都蘭縣 | 天峻縣 | 大柴旦行政區 | 茫崖行政區 | 冷湖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