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鳥類]

鸕[鳥類]
鸕[鳥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鸕(lu),全稱鸕鶿,水鳥的一種,羽毛黑色,嘴扁而長,尖端有鉤。善捕魚,漁人常用來捕魚。亦稱“魚鷹”、“烏鬼”、“水老鴉”。鸕鶿俗稱魚鷹,屬鳥綱鵜形目鸕鶿科,我國有5種,幾乎遍布全國各地。

基本信息

動物信息

鸕(lu),全稱鸕鶿,水鳥的一種,羽毛黑色,嘴扁而長,尖端有鉤。善捕魚,漁人常用來捕魚。亦稱“魚鷹”、“烏鬼”、“水老鴉”。鸕鶿俗稱魚鷹,屬鳥綱鵜形目鸕鶿科,我國有5種,幾乎遍布全國各地。青海湖為普通鸕鶿,全長80厘米,全身為帶有紫色金屬光澤的藍黑色。

古人就讚美過鸕鶿如: 漁火(七律二首)(一)暮籠青灘掩黛妝,蒙蒙痕碧水凝光。舟搖山影鸕鶿影,酒伴魚香箬笠香。煙蔽棹歌歸野渡,月將蓑夢隱寒塘。波心獨釣秋江後,漁火篷深醉晚霜。(二)霧溪水映碧無暇,相向鵜鶘立靜沙。一棹濤聲沉岫影,半篷燈火近漁家。披蓑但坐聽風雨,頂笠垂綸倦暮霞。兩岸悄然深月夜,煙波江上寄生涯。 和唐詩 雪衣雪發青魚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區,一樹梨花落晚風.

科屬及分布

鸕鶿總科(Phalacrocoracoidea)包括鸕鶿科(Phalacrocoracidae)。鸕鶿是大型的食魚游禽,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乾後才能飛翔。鸕鶿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的水域,在海洋和內陸均有分布,但以太平洋南部最豐富。鸕鶿有38種,我國有5種,北京可見2種。普通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是大型鸕鶿,分布極廣泛,在南美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水域都能見到,我國將其飼養作為捕魚之用。黑頸鸕鶿P.niger是我國體型最小的鸕鶿,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我國僅見於雲南極西部和西南部,是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腳鸕鶿P.gaimardi分布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及附近島嶼,是典型的海洋鸕鶿。秘魯寒流使這一帶海域成為漁產最豐富的海域,為紅腳鸕鶿帶來豐富的食物,使紅腳鸕鶿種群非常繁盛,往往在繁殖的島嶼上形成肥沃的鳥糞土層。近年因為額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紅腳鸕鶿棲息地的海洋溫度升高,海洋魚類數量下降顯著,紅腳鸕鶿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脅

生態特點

鸕鶿又稱魚鷹,體長可達100厘米,嘴呈錐狀,硬且長,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羽毛有金屬光澤,呈黑色。鸕鶿善於游泳,是鳥類中優秀的潛水明星,能夠將腦袋扎在水裡追蹤獵物,但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因此常被漁民馴養用於捕魚。杜甫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詩中說的烏鬼就是鸕鶿。野生鸕鶿通常棲息於海邊、湖濱等地,以魚類為食,普通鸕鶿在捕食時常群體行動、或與其它鳥類結群,通過拍擊水面的方式使魚類集中,然後捕食。 鸕鶿種類繁多,在我國分布廣泛。

形態特點

鸕鶿是大型水鳥,體長為70~77厘米,體重1180~2200克。身體的羽毛為黑色,頸部綴有白色的細羽,並且閃爍著紫色的光澤,身體的其餘部分則具有綠色的光澤。在繁殖期間,頭頂和枕部各有一束銅綠色的冠羽,而且額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為銅綠色,另外兩脅各具一個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膚呈暗紅色。虹膜為綠色。嘴較為細長而稍微側扁,嘴槽的兩邊如同鑲嵌著兩把利刃,鋒利無比,呈黑褐色,腳短而粗,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圓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頭上沒有羽冠,頸部也沒有白色的細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膚的紅色較為暗淡而不明顯。

鸕鶿嘴厚重,眼及嘴的周圍欠缺羽毛,裸露的皮膚呈黃色,裸出部份的周圍有幅寬廣的白帶。上背、肩羽為暗赤褐色,羽緣為黑色。生殖時期腰之兩側各有一個三角形白斑。頭部及上頸部份有白色絲狀羽毛,後頭部有一不很明顯的羽冠。翼色314~340mm,尾長90~154 mm,候鳥。幼鳥體上面是暗褐色,體下是黑色,雜以白羽。眼綠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區及喉暗紅色,腳黑色。鸕鶿因捕魚本領高超,快速潛泳在水中用尖端帶鉤的嘴捕捉魚類,自古就被人們馴養用來捕魚。在雲南、廣西、湖南等地,現在仍有人馴養鸕鶿捕魚。在我國東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濱,以往經常可看到狹長的小船上佇立著幾隻或十多人工訓練過的鸕鶿(俗名魚鷹、水老鴨),辛勤地勞動,幫助漁魚捕魚。漁民將小船劃到魚多處,船上一排排鸕鶿離船飛出,好像一隻只野鴨,在水中游來游去,一會潛入水中,一會又浮上水面,當發現魚時潛入1~3米,最深可潛水19米,時間最長可達70秒,可稱得上鳥類中潛水冠軍,用圓錐形帶釣的嘴去捕捉那些價值低廉的小魚,或者游泳能力不強的小魚若遇到大魚時,會二三隻齊力完成,有的啄頭,有的銜尾,把它連推帶銜到船邊,以使漁民立即用網捕捉。一隻鸕鶿一年可捕魚500千克以上。

鸕鶿捕食

鸕鶿 鸕鶿

鸕鶿是鳥類中優秀的潛水明星。它們主要以小魚和甲殼類動物為食。鸕鶿在捕獵的時候,腦袋扎在水裡追蹤獵物。鸕鶿的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划水。因此,鸕鶿在海草叢生的水域主要用腳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鸕鶿就腳蹼和翅膀並用。在能見度低的水裡,鸕鶿往往採用偷偷靠近獵物的方式到達獵物身邊時,突然伸長脖子用嘴發出致命一擊。這樣,無論多么靈活的獵物也絕難逃脫。在昏暗的水下,鸕鶿一般看不清獵物。因此,它只有藉助敏銳的聽覺才能百發百中。 鸕鶿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所以,在我國南方和印度的江河湖海中能見到漁民們馴養的鸕鶿在幫助漁民們捕魚。漁民們放出鸕鶿之前,先在鸕鶿的脖子上套上一個皮圈,這樣,就可以防止鸕鶿將捕獲的獵物吞下肚子。鸕鶿捕到魚後跳到漁民的船上,在漁民的幫助下將嘴裡的魚吐出來。鸕鶿很貪食,一晝夜它要吃掉3斤重的魚。一條35公分長,半斤重的魚它能一口吞下。 鸕鶿廣泛分布與亞歐大陸及非洲大陸的江河湖海中。人們常見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鸕鶿。其實,鸕鶿的種類也很豐富。它們雖然都屬於鸕鶿,但是相貌和習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島上的加拉帕哥斯鸕鶿和廣泛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大鸕鶿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種。

生活習性

單獨或結群在水中捕魚。趾間有蹼相連,善於游泳和潛水。飽食後在陸地或樹上休息時,常伸展雙翅在陽光下晾曬羽毛。在中國中部和北部繁殖,大群聚集青海湖。遷徙經中國中部,冬季至南方省份、海南島及台灣越冬。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每年冬天有上萬隻鸕鶿越冬,部分鳥整年留在那裡,其他地點罕見。世界上北美洲東部沿海、歐洲、俄羅斯南部、西伯利亞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東、亞洲中部、印度、中國、東南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均有分布。部分鳥為季候鳥。

鸕鶿很少鳴叫,繁殖期發出帶喉音的咕噥聲,其他時候無聲。但群棲時彼此間為爭奪有利位置發生糾紛時會發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聲。鸕鶿平時棲息於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飛,掠過水麵。飛時頸和腳均伸直。飛行姿態與雁類相似,常成群排成人字形飛行。性不甚畏人。

生活環境

鸕鶿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和鄰近島嶼,最北從俄羅斯東西伯利亞海沿岸的符蘭格爾島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島經白令海峽到薩哈林島、千島群島、日本和我國的遼東半島一帶,以及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到下加利福尼亞。全世界共分化為2個亞種,我國僅有指名亞種,繁殖於遼東半島及其鄰近島嶼,越冬和遷徙期間見於東北、華北、東南和華南沿海一帶。

鸕鶿英姿 鸕鶿英姿

鸕鶿主要棲息於溫帶海洋中的近陸島嶼和沿海地帶,也見於河口和海灣。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懸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頂和峭壁間,有時多達數十隻密集地站在一個小塊的岩礁上。活動時多沿海面低空飛行,或在海島附近海面游泳,並且頻頻地潛入水中覓食。有時也能見到少數個體在海岸附近的沼澤地帶和水泡中活動。主要以各種魚類為食,也吃蝦和其他甲殼類海洋動物。覓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潛水,在水下追捕獵物。有時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餌的到來。休息的時候,如果受到干擾,就會急促飛起,並將胃內沒有消化的魚骨、魚鱗等食物用一個黏液囊反吐出來,用來減輕體重,加快飛行,以便迅速逃避敵害。這時就會有成群的海鷗緊隨而來,將這些食物殘渣一一取食,進行"廢物利用"。

鸕鶿大多數為留鳥,終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動,也有少數在北方繁殖的種群需要飛往南部溫暖的海域越冬。遷徙的時間常隨氣溫的變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剛剛開始融化後不久即到達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結冰之後才往南遷徙。鸕鶿在我國沿海地區和附近島嶼曾經較為普遍和常見,但由於人類的干擾、環境條件的惡化,種群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根據1992年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在我國境內僅見到246隻。

生殖繁育

產卵期

鸕鶿群飛 鸕鶿群飛

雌鳥每年正月到八月之間產卵。在岩崖或高樹上繁殖。造巢的材料粗糙,用樹枝、魚骨頭、海藻和雜草做成,裡面鋪有細草,是一種有稜有角的六邊形的“房子”,端端正正。營巢後,17~21天開始產卵,每窩產卵5~6個,卵重約54克。雌雄成鳥輪換孵卵,1個月左右可孵出雛鳥。雙親一起哺育雛鳥,它們捕食回巢後站在雛旁張開大嘴,雛鳥將嘴伸入親鳥喉部銜出未消化完的食物。該鳥在人工馴養條件下能正常產卵,每年初夏進入繁殖期,每隻雌鳥可產卵6~20枚,其繁殖生態與家鵝相似。 鸕鶿營巢于海島和海岸的懸崖岩石上和斷壁,常成群在一起營巢,群的大小有幾對、數十對、甚至成百上千對的,有時也有零星的單對,較為分散,有時和其他鳥類混合在一起營巢繁殖。繁殖期為4~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區繁殖開始比較晚。在遼東半島,6月初已經能看見雛鳥孵化出來,而在此時堪察加半島上的種群才剛剛開始產卵。

卵特點

它的巢由枯乾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構成,形狀呈皿形,每窩通常產卵3~4枚,偶爾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白色和藍色,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化,孵化期為26天。雛鳥由親

餵養方法

黑頸鸕鶿 黑頸鸕鶿

鳥餵養,每當親鳥覓食歸來,便張開大口,讓雛鳥將嘴伸進去,從親鳥特別伸長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鳥大多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離巢出飛,但在北方也有遲至8月末至9月初的。

鸕鶿時常仗著它們高超的水性,潛到水中去追捕魚類。由於鸕鶿有著發達的喉囊可暫時貯存剛捕獲的魚;因此在中國大陸南方的漁民,常常在船上飼養著一群鸕鶿,在它們的頸部繫上一條繩子後驅使它們到水中捕魚,等到它們捉到了魚回到船上,再將魚由它們的喉囊之中取出來;這種奇特的捕魚方式,對漁民來說是既輕鬆又方便。

利用

鸕鶿民用 鸕鶿民用

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方,漁民們經常飼養鸕鶿,並用它來捕魚。捕魚之前,漁民們先把馴養好的鸕鶿放在竹排上,每個竹排大約十幾隻,每隻鸕鶿的頸部都綁著鬆緊和適的麻環,用來防止鸕鶿吃掉捕到的魚。當竹排劃到河中心以後,主人發出了轟趕的命令,鸕鶿紛紛潛入水中,搜尋著水中的魚。它們時兒潛入水中,時兒露出水面,平靜的水面頓時被數十隻鸕鶿攪得沸沸揚揚。鸕鶿捕魚後,先貯藏在喉囊中,並向竹排游去,漁民用網把它們撈起,用手先按住喉囊,把囊內的魚逐條轉個方向,再順著魚鰭的方向把魚擠出來,這樣可防止魚鰭損傷鸕鶿的喉囊。鸕鶿喜歡集群生活,捕魚時也能相互合作。當遇到大魚時,一夥鸕鶿合力圍攻,有的啄傷大魚的眼,有的咬住大魚的頭,有的咬住大魚的鰭或尾,齊心合力把大魚拖到竹排邊。

科研

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中,有一個佛南狄那島,那裡生活著一種不會飛的鸕鶿,這種鸕鶿名叫加拉帕戈斯鸕鶿。它們相貌奇特,褐色的羽毛呈絨狀,腳和爪大而有力,又長又大的鉤型嘴巴可以轉過來放到背上,翅膀很小,不能飛翔。

鸕鶿無人機效果 鸕鶿無人機效果

科學家考證,加拉帕戈斯鸕鶿的翅膀原來也很發達,也是善於飛翔的鳥。大約在幾十萬年到100萬年以前,它們的祖先隨著西行的南赤道海流,來到了佛南狄那島。那裡食物豐富,它們就定居下來,由於不再需要飛行就能夠得到食物,翅膀逐漸退化,多少萬年的演化結果,就使加拉帕戈斯鸕鶿喪失了飛翔能力。加拉帕戈斯鸕鶿世代居住在方圓1.6~3.2千米的範圍里,就地捕食鰻魚、章魚和各種小魚為食,從不遠行,日子過得既安樂又舒服。每天,加拉帕戈斯鸕鶿都要在岸邊靜靜地呆上幾個小時,它們旁若無人地打著盹兒,偶爾睜開眼睛,向四周看一看,或者換一個姿勢,繼續打盹兒。關於加拉帕戈斯鸕鶿,目前還有個謎沒有解開,它們那裡雖然沒有很多的自然敵害,也沒有人類的威脅,可是數量卻一直很少。這個問題,還有待於人類的進一步探索。

世界鳥類百科

我們人類的世界多姿多彩,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動物王國,在這個“國度”中有哺乳類、爬行類、魚類、犬類還有鳥類等等。在科學的探索中我們不斷的去發掘新的事物,在動物的王國中我們不斷的尋覓新的生命,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世界鳥類百科”,在這裡我們收集了較多世界各國的珍奇鳥類名單,讓我們一起為它們做出最完美的名片吧^_^

拼音是lu的漢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