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註解
潞〈名〉
拼音:lù 注音:ㄌㄨˋ
簡體部首:氵,部外筆畫:13,總筆畫:16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
五筆86&98:IKHK 倉頡:ERMR 鄭碼:VJRJ
筆順編號:4412512121354251 四角號碼:3716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F5E
方言集匯
◎ 粵語:lou6
◎客家話:[客英字典] lu5 [台灣四縣腔] lu5 [海陸豐腔] lu6
◎潮州話:羅污6(賂)
詳細字義
〈名〉
(1) 古水名。即今山西 濁漳河[Lu River]
其浸汾、潞。——《周禮》
(2) 春秋國名 [Lu state]。如:潞氏(單稱“潞”或“路”。為 赤狄的一支。 故址在山西省 潞城縣東北)
(3) [形] 假借為“羸”(léi)。瘦弱, 疲病[thin and weak]士民 罷潞,國家空虛。——《呂氏春秋·不屈》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潞 ·康熙筆畫:16·部外筆畫:12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路。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冀州,其浸 汾潞。《注》潞,出歸德。又江名。《廣輿記》雲南永昌軍民府城北有潞江。又州名。《廣韻》春秋初為?國,唐為潞州。又古齊邑名。《左傳·哀十七年》齊人伐衞,執 般師以歸,舍諸潞。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
【卷十一】【水部】潞
冀州浸也。上黨有潞縣。從水路聲。洛故切。
清代段玉裁注
冀州浸也。 周禮職方氏曰。冀州、其浸汾、潞。鄭雲。潞出歸德。此謂潞卽洛耳。按班、許皆雲洛出歸德北夷畍中。漢歸德在今甘肅 慶陽府境。 洛水在今陝西同州府境入河。非冀州地也。且雍州旣曰其浸洛矣。 安得又為冀浸。鄭注於雍州雲洛出懷德。冀州雲潞出歸德。葢由株守地理志。而未思志歸德下言其源、懷德下言其委。一水兩言。不當改洛為潞。以屬冀州。自雍入冀。古無此水以當之。許但云冀州浸。不言何出何入。不欲強為之說。葢此浸自周初迄漢。湮?不彰。古今變遷。大類如斯。如大河故瀆。泲水枯絕。沔水不出嶓冢。皆無可疑者。班、許皆不言潞之源流。此可以正鄭注矣。闞駰曰。潞縣有 潞水、為冀州浸。卽漳水也。善長亦謂無他大川可以為浸。惟漳水耳。此非許意也。周禮川漳、浸潞竝言。則非一物。上黨有潞縣。上黨郡潞縣、二志同。今山西潞安府 潞城縣縣東北四十里有故潞城、漢縣葢治此。春秋宣十五年。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 子嬰皃歸。前志曰。潞縣、故 潞子國也。按潞國以水得名。從水。路聲。洛故切。五部。
通“略、路、落、露”
潞、略、路、落、露----露即敗義。《逸周書·皇門》:“自露厥家。”意謂:自敗厥家。《管子·四時》:“國家乃路。”《呂氏春秋·不屈》:“土民 罷潞。”《莊子·天地》:“無落吾事!”路、潞、落三字都同“露”,訓敗,即它們音義都相同。又《說文》:“略,經;略,經略土地也。”《小爾雅》:“略,界也。”相承以落為之,諸有界域皆日落。所謂村落、 籬落、部落,皆古今通用語。兩物之間亦日落,遼東人謂兩山之間為山落子。故古書中落、略、路、露、潞五字,音義轉輾相通。(摘自 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0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拼音是lu的漢字
拼音是lu的漢字共有160個,如下: |
慮|蘆|盧|碌|陸|露|路|錄|鹿|爐|魯|鹵|顱|廬|擄|綠|虜|賂|戮|潞|祿|麓|鱸|櫨|淥|瀘|轤|氌|簏|櫓|壚|臚|嚕|鑥|轆|漉|擼|璐|鸕|鷺|艫|侓|勎|勠|嚕|嚧|圥|坴|塶|塷|壚|娽|峍|廘|廬|彔|挔|捋|捛|攄|摝|擄|擼|攄|攎|枦|椂|樐|櫓|櫨|氌|淕|淥|濾|滷|瀂|濾|瀂|瀘|爐|獹|玈|琭|瓐|甪|盝|睩|矑|硉|磠|磠|祿|稑|籙|簬|簵|簶|籙|籚|粶|緑|纑|罏|膟|臚|舮|艣|艪|艫|菉|蓾|蕗|蘆|虂|虜|螰|蠦|觮|賂|趢|踛|蹗|轆|轤|醁|鈩|錄|録|錴|鏀|鏴|鐪|鑥|鑪|顱|騄|騼|髗|魯|魲|鯥|鱸|鴼|鵦|鵱|鷺|鸕|鹵|黸|率|鋁|驢|旅|屢|呂|律|氯|縷|侶|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