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鸊鷉

銀鸊鷉

中文名稱:銀鸊鷉,拉丁名稱:Podiceps occipitalis,英文名稱:Silvery Grebe,科目名稱:鸊鷉目、鸊鷉科。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銀鸊鷉鸊鷉
鸊鷉又名白鸊鷉(White Grebe),其種群數量要少於白簇鸊鷉,活動區域也要小於白簇鸊鷉。在野外,非常容易識別,其獨特的色彩使它很容易從白簇鸊鷉區分出來。體長約56厘米。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鳥上頸部具黑褐色雜棕色的皺領;上體黑褐,下體白色。廣泛分布於智利阿根廷福克蘭群島等地的淡水池塘和小溪流中。每年10月份,在水面植物的遮掩下築起其浮動的巢,然後於11月和12月份產下兩枚卵。以小魚、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植物為食。體長:28cm。在生物分類學上是鳥綱中的一個目。在傳統的分類系統中,鸊鷉目只包括一個科,鸊鷉科。科下有6屬22種。Sibley和Monroe根據基因測序的結果劃定了鳥類DNA分類系統,在這套新系統中,鸊鷉目與鸛形目合併,鸊鷉科成為新鸛形目的一個科,但新分類系統對鸊鷉科本身並沒有作出調整。

分布環境

銀鸊鷉鸊鷉
湖泊正好適合其生存,平時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魚、、昆蟲等為主。性怯懦,常匿居草叢間,或成群在水上遊蕩,一遇驚擾,立即潛入水中。在蘆葦叢中營巢。鸊鷉目僅有鸊鷉科(Podicedidae),共6屬22種,我國有2屬5種(即小鸊鷉屬的小鸊鷉和鸊鷉屬的赤頸鸊鷉、鳳頭鸊鷉、角鸊鷉、黑頸鸊鷉)。鸊鷉的外形和生活習性都與潛鳥有些相似,與潛鳥目的主要區別是腳趾上具瓣蹼。鸊鷉分布廣泛,除兩極和大洋中的島嶼外,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多數北半球的鸊鷉屬鳥類都是候鳥,幾乎遍及全球。冬季棲息於溪流,夏季到湖沼中繁殖,在水面以枝、葉等築浮巢。每窩產卵6~7枚。主要以昆蟲和小魚等為食。棲息於湖泊和較大的水庫壩塘之中,多見單個在水中分散活動。善於潛水游泳或貼水面飛行。我國僅分有北方亞種,繁殖於黑龍江,越冬在河北福建中部、廣東等地,遷徙期間經過吉林和遼寧。過去也有資料記載指名亞種曾在我國新疆的特克斯河繁殖,但未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生活習性

銀鸊鷉銀鸊鷉
主要在淡水湖區域繁殖,在水邊築巢,是游泳和潛水的好手,以魚為食。一般下兩枚蛋。形似鴨而小。嘴窄而尖,黑色,尖端白色,嘴裂附近黃綠色。虹膜黃色。眼先、頦、上喉黑褐色;下喉、耳羽、頸側紅栗色:上體黑褐色,部分羽毛尖端蒼白;初級、次級飛羽灰褐色,初級飛羽尖端灰黑色,次級飛羽尖端白色;大、中覆羽暗灰黑色,小覆羽淡黑褐色;尾羽甚短,棕、褐,白等色相摻雜;前胸、脅、肛周灰褐色。前胸羽毛尖端蒼白或白色,後胸和腹絲光白色,略沾灰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腳近尾端,石板灰色,趾端具闊,趾側具瓣狀蹼膜。棲息於水草叢生的湖沼。善潛水,常成對或結群游於水面,營浮巢於蘆葦叢中。食蛙類、
銀鸊鷉銀鸊鷉
小魚、蝦、水生甲蟲等。分布亞洲東部的湖沼或澤地。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都有。鸊鷉在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內陸淡水湖泊,沼澤和大的水塘中,尤其喜歡富有水底植物和蘆葦及三棱草等挺水植物的湖泊與水塘,也見於水流平穩的河灣地區。非繁殖期則多棲息於沿海海岸及河口地區。平時在白天活動,常單只或成對活動於水面上,偶爾也結成小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性情機警,行動極為謹慎小心,大多在遠離岸邊的水上活動,一般不到陸地上,活動和休息均在水中。善於游泳和潛水,能在水面下停留很長時間,面臨突然的危險時,大多是通過潛水或游至附近植物叢里匿藏來逃避,一般很少起飛。它的食物主要為各種魚類、蛙、蝌蚪、昆蟲及幼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等小型水生無脊推動物和脊椎動物,此外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覓食方式主要是通過潛水。

生殖繁育

銀鸊鷉鸊鷉
鸊鷉的繁殖期為每年的5~7月,這時鳴叫十分頻繁,發出連續的叫聲,有時象哭泣一樣。求偶時雄鳥和雌鳥在一起游泳,煽動兩個翅膀,然後抬起前身,面對面地直立於水中,兩嘴接觸,同時羽冠豎直起來,然後再分別游開到一邊。營巢於富有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面和水塘中。它的巢也屬於浮巢,建在水草叢中,由水生植物堆集而成。通常置巢於水草叢中。每窩產卵通常為4~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剛產出的卵為藍綠色,隨著孵化逐漸變為銹褐色。卵的大小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為20~23天。雛鳥為早成性。赤頸鸊鷉春季於3~4月份進行遷徙,秋季的遷徙則在9月末~10月初。遷徙時成對或結成小群,主要沿著河流和海岸進行。它在我國數量極為稀少。根據水鳥調查的結果,1990年在我國見到1156隻,1992年僅見到574隻。

藥用價值

銀鸊鷉銀鸊鷉
性味

《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醫林纂要》:"甘鹹,寒。"

歸經 《本草摘要》 :"入手太陰、足少陰經。"

功用主治 補虛羸。

①孟詵:"補虛。"

《飲膳正要》 :"補中益氣。宜炙食之。"

《醫林纂要》 :"可去肺腎之邪。"

《隨息居飲食譜》 :"補中開胃。"

鸊鷉家族

銀鸊鷉小鸊鷉
小鸊鷉鳥綱鸊鷉目鸊鷉科。全長27厘米。體重210克。 留鳥,常單獨或結群活動。飛行笨拙,但善於游泳、潛水。在水草叢中建造能隨水位升降的浮巢。遇到危險時會將幼鳥藏在翅膀下潛水逃避。清晨和黃昏時常發出快速帶顫音的叫聲。繁殖季節頸部的羽色栗紅,冬季頸部羽色變淡。生境:湖泊、河流、水塘、沼澤。雲南省各地,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捕食:潛入水中用嘴捕捉魚蝦,水生昆蟲。
銀鸊鷉鳳頭鸊鷉
鳳頭鸊鷉 鳳頭鸊鷉是體形最大的一種鸊鷉,有鴨子一樣大小,體長為50厘米以上,體重為0.5—1千克。嘴又長又尖,從嘴角到眼睛還長著一條黑線。它的脖子很長,向上方直立著,通常與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勢。夏季時頭的兩側和頦部都變為白色,前額和頭頂卻是黑色,頭後面長出兩撮小辨一樣的黑色羽毛,向上直立,所以被叫做鳳頭鸊鷉。它的頸部還圍有一圈由長長的飾羽形成的,像小斗蓬一樣的翎領,基部是棕栗色,端部是黑色,極為醒目。雄鳥和雌鳥比較相似,身體很象鴨子,但較為肥胖,嘴形直,細而側扁,端部很尖;鼻孔透開,位置靠近嘴的基部;眼先(即眼睛前面的部位)裸露,頸部較為細長,翅膀短小,具有12枚初級飛羽,但第一枚退化,次級飛羽則缺少第五枚。尾巴更短,僅剩有幾根柔軟的絨羽,或幾乎沒有。兩隻腳的位置在身體的後部,靠近臀部,跗跖側扁,適於潛水生活;四個腳趾上都有寬闊的像花瓣一樣的腳蹼。爪鈍而寬闊,呈指甲狀,中趾的內緣呈鋸齒狀,後趾短小,位置比其他各趾為高,或者缺如。身體上的羽毛短而稠密,具有抗濕性,不透水;具有副羽,尾脂腺也被羽。消化道中缺少盲腸;雛鳥為早成性鳥。
銀鸊鷉赤頸鸊鷉
赤頸鸊鷉體長約45厘米。嘴較短而粗,不如鳳頭的嘴形似匕首。各型體羽嘴基部均具特徵性黃色斑塊。略具羽冠。夏羽:以頂冠黑色,頸栗色及臉頰灰白為識別特徵。冬羽:與鳳頭區別在臉頰及前頸灰色較多,嘴的形狀及色彩亦不同。虹膜褐色;嘴偏黑,基部黃色;腳橄欖黑色。繁殖期外寂靜無聲。營巢時甚喧鬧,嗚嗚嚎叫uooh,uooh,uooh,以粗啞嘶叫收尾;也作粗啞的cherk叫聲。分布於全北界、斯堪的那維亞至西伯利亞;越冬於伊朗及北非。北美洲及東北亞的鳥越冬在中國、日本及美國南部。在中國繁殖於東北的濕地;遷徙經東北,有記錄在河北、福建及廣東越冬。潛水時常冒出水面。赤頸鸊鷉共分化為2個亞種,即指名亞種和北方亞種。指名亞種主要繁殖在歐洲,越冬於北海、亞德里亞海海、裏海地中海伊朗東部和非洲北部。北方亞種主要繁殖在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和我國東北地區,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越冬在日本、我國東南沿海、朝鮮、阿留申群島,以及沿太平洋沿岸南至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和沿大西洋沿岸至美國的佛羅里達等地

相關詞條

世界鳥類百科

我們人類的世界多姿多彩,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動物王國,在這個“國度”中有哺乳類、爬行類、魚類、犬類還有鳥類等等。在科學的探索中我們不斷的去發掘新的事物,在動物的王國中我們不斷的尋覓新的生命,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世界鳥類百科”,在這裡我們收集了較多世界各國的珍奇鳥類名單,讓我們一起為它們做出最完美的名片吧^_^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