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文化

青藏文化應當是古往今來的青藏居民在高原上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具體到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的對象並且可以大致規定其範圍的青藏文化,是指歷史上活動在青藏高原上的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綜合,是這些民族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簡介

中華地域文化的研究者當中,完全未曾注意到青藏高原這一廣大區域的恐怕為數很少,把青藏高原的文化作為一個專門的地域文化研究課題,是有其充分的理由的。一方面,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在數千年的歷史 中深刻地影響著高原的經濟生產活動和居民的社會生活,造成了它的文化具有許多與高原以外的其他地域明顯 不同的特徵;另一方面,青藏高原雖然地域十分廣大且交通十分不便,但是通過對比仍然可以發現許多作為基 礎文化的共通的內容,青藏高原的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其他組成部分有著密切的聯繫和相互影響,使自己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要素。此外,青藏高原是黃河長江流域農業文化和北方草原遊牧文化、中亞沙漠綠洲文化、南亞印度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匯合點,它具有若干綜合性文化的特徵。因此,從研究中華地域文化的角度來 看,把青藏高原的文化作為一個類型,將其命名為青藏文化是一件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從廣義上說,青藏文化應當是古往今來的青藏居民在高原上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具體到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的對象並且可以大致規定其範圍的青藏文化,是指歷史上活動在青藏高原上的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綜合,是這些民族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藏族起源傳說

有關藏族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說是來自印度,是釋迦牟尼的後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與馬來西亞人相似,而認為應是有馬來西亞半島遷徙而來。然而,在藏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則是記載在藏文史書《西藏王統記》中的一段“獼猴變人”的傳說。

相傳普陀山上的觀世音菩薩命其獼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來修行。為了度化西藏,獼猴與當地的妖女結合,生下六隻小猴,老猴將它們送到果樹林間,任他們各自覓食生活。這些小猴長大後,互相交配又生下了五百隻小猴,如此愈生愈多,眼看樹林間的果子漸漸稀少,觀世音菩薩便命老猴到須彌山中取來天生五穀種子,撒向西藏大地,於是長出了各種穀物。這些猴子改吃五穀,尾巴漸漸縮短,逐漸進化成人形,這便是藏族的祖先。

傳說在澤當東方的貢布山上,還留有當年猴子們棲息的“猴子洞”遺蹟,而“澤當”在藏語裡就是“猴子玩耍之地”。離澤當不遠的撒拉林,傳說是老猴當年穀撒大地的地方,有“藏族第一塊田地”之稱,至今,每逢春耕播種時節,藏人們仍要到這裡抓一把“神土”,以保佑豐收。

這樣的神話傳說固然無從考證,卻反映了西藏高原在人類有記載歷史之前便已有原始人類活動,這由近年陸續在林芝、定日、昌都等地發現的舊石器、新石器遺址可得到佐證。

西藏的原始人類又與甘肅、青海一帶遷徙而來的羌人融合,而發展成為藏族。藏族原來只是居住在山南地區的一個原始部落,部落的第一個首領叫聶赤贊普,“贊普”是英武之王的意思。他是後來吐蕃王室的始祖,他的子孫也世襲“贊普”的尊號,所以歷史上將藏王稱為“贊普”。公元七世紀前,藏族部落分散各地,直到第三十三代贊普--松贊乾布,以武力統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藏族才開始壯大。

文化依託

地域依託

首先,青藏文化在地域上是依託於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它是一種真正的高原的文化,帶有明顯而又深刻的青藏高原的烙印,因此認識青藏文化首先需要認識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總面積達230多萬平方公里,占 全國總面積的近四分之一;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海拔這樣高、面積這樣大的高原,在世 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從地形上看,青藏高原是西面和南面較高,逐漸向東、向北傾斜,山脈和河流多數是東 西走向,只是流入橫斷山脈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是南北走向。高原南部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脈,其南麓地勢陡降,與印度炎熱潮濕的恆河平原相接,而在西面、北面和東面,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相連線,氣候和自然景觀相差懸殊。由於海拔高,喜馬拉雅山脈擋 住了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上,所以青藏高原氣候寒冷而且乾燥。拉薩一月平均氣溫為-2.2℃,七月平均氣溫為 15.1℃;那曲一月平均氣溫為-13.9℃,七月平均氣溫為8.9℃。絕大部分地區年均溫度在10℃以下,拉薩、日 喀則的年平均氣溫和最熱月氣溫都比同緯度的重慶、武漢、上海低10-15℃。整個青藏高原冬季漫長,無霜期短 ,拉薩和日喀則為120-180天,那曲地區僅有60-80天,沒有嚴格意義的夏季。年平均最低氣溫低於0℃的天數, 古藏拉薩為173.3天、日喀則為189.7天、那曲為276.9天,青海果洛大武鎮為266.4天,四川甘孜康定為184.2天 、阿壩馬爾康為209.6天;而年平均最高氣溫高於10℃的天數,大部分地區在50天以下,最高的也不到180天。 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7、8兩個月,年降水量西藏拉薩為453.9毫米、阿里噶爾鎮為60.4毫米、那曲為406.2毫米 ,青海海西德令哈為119.2毫米、柴達木盆地西部在60毫米以下。冬春多暴風雪,夏秋多雷暴、冰雹,那曲年平 均雷暴日在85天以上、雹日在35天以上。青藏高原又是多風的地區,年平均大風(8級以上)日數拉薩為32.4天 ,日喀則為59.3天,而那曲和阿里的牧業區為100-150天,最多的地方可達200天。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青藏 高原的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有森林,再往上依次是灌叢草甸、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 漠,雪線以上的高峰峻岭,終年冰雪覆蓋,為大片的雪山冰川,類似地球的南北兩極的景觀。從整體來看,青 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是荒漠草原,只有少部分氣候比較溫暖河谷可以發展高原灌溉農業,大部分地區為牧業區 。青藏文化正是建立在高原遊牧牧業和河谷地帶的灌溉農業的基礎之上。

從地理環境看,青藏高原的農牧業分布地域遼闊,但是可以有效利用的面積卻很有限。廣大草原牧草生長季節短,產草量、載畜量低,而且多風雪災害,生產很不穩定。農田必須有水利灌溉,莊稼才能生長成熟。耕 地在河谷分散為小塊,而且一年只能一熟。因此,農牧民在高寒缺氧的荒野中必須用加倍的辛勤勞作乃至生命 的付出來取得並不豐裕的食物和衣物,維持自己的非常簡單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每一年的農牧業生產都是高原 居民與大自然的一場嚴酷的鬥爭。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的各個民族,正是在幾千年乃至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不 斷與嚴酷的自然條件的艱苦拼搏中發展起來的。這種年復一年從不間斷的艱苦拼搏養成了高原居民的勇敢勤勞 、粗獷豪邁的性格和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每一點賜予、適應嚴酷自然條件生存的智慧,發展了適應高原自然特點 的多種農牧業生產技能,積累了大量的科學技術知識,同時培養了他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愛惜每 一件有用物品、愛護動植物生命的精神。嚴酷的自然環境和簡單粗放的農牧業生產又決定了高原居民的生存依 賴社會的集體組織,單個的家庭和個人在高原的農牧業生產中難以立足。牧業生產雖然必須定期輪換草場,具 有遊牧的形式,但是草場是由各個部落分割占有,牧民並不能隨意遷徙;他們只能是某一個部落的成員,使用 部落的草場,同時對部落盡成員的義務,接受部落首領的嚴格的統治。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耕地和水利灌溉設施 ,而耕地和水源為部落或封建領主所占有,農民成為領種土地並對領主承擔封建義務的農奴。青藏高原上的游 牧部落起源很早,見於漢文史料記載的羌人部落在商、周時期就已發展到關中、隴西,兩漢魏晉南北朝時已經 成為中原王朝十分關注的重要政治軍事力量。唐代吐蕃王朝在青藏高原興起,與唐朝爭雄達二百多年。唐朝以 後,青藏高原的大大小小建立在封建農奴制基礎上的各種地方政權延續了一千多年。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青藏 高原的居民創建了豐富多采的制度文化。包括社會組織方面的氏族部落制度,封建農奴莊園制,各種維持社會 生產和生活有序進行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和法律法規,以及對祖先的崇拜祭典、對自然神靈的崇拜儀 式或規範社會成員行為準則的禮儀道德、風俗習慣等。佛教的傳入和上千年廣泛傳播,更使得青藏高原的制度 文化具有十分獨特的內容,例如政教合一制度、寺院組織制度、寺屬民戶制度、活佛轉世制度等。

青藏高原嚴酷的自然環境和物質生活的匱乏並沒有阻止高原居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創造,恰恰相反,物 質財富的不足和生活的艱難沉重使高原居民更加關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在高原,社會文化活動很容易得到各階 層男女老少的熱情參與,部落的祭典、寺院的法會、名人的光臨乃至一個家庭的婚禮,都可以成為社會盛大的 節日,成為社會各階層成員以各種方式展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文藝才能的場合。與大自然充分融合和依傍著雪 山藍天,又使高原居民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靈性,使他們相信在自己身邊有一個真實的神靈世界的存在。神 山聖湖固然是神靈居住的場所,天上地下以及河流、森林、草原也有著自己的神奇,就是在普通的百姓家中也 有自己的神靈(家神、灶神)相伴。一個人的一生中也有生命神、父神、母神、家神、舅神等五尊守護神陪伴 和護佑他,離開了這些神靈,人的生命也就結束。佛教的傳入並在青藏高原上形成藏傳佛教,又把佛教的神靈 系統和高原原有的神靈世界結合起來,發展成一個包羅宇宙萬象的神靈體系。高原居民的精神文化創造,在後 來無不與宗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籠罩上一層宗教的光環,文學故事、詩歌、格言、繪畫、雕塑、戲劇都以宣 揚佛法作為主題,而且這種文化創作的本身被看作是佛法修行之一種。宗教使得精神文化作品能夠最便捷、是 廣泛地得到社會成員的認同和參與,同時也給精神文化作品造成了格式化和類同。文學作品多取法於佛經的佛 傳故事和菩薩本生故事,繪畫雕塑則嚴格遵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經,而寺院中年復一年地進行思辨討論的是佛陀 所說的真諦和哲理。遍布青藏高原的佛寺,隨處可見的佛像、佛塔,難以數計的經籍,一個又一個世代傳承的轉世活佛,還有僧眾、施主、信眾,造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個巨大的佛教氛圍。可以說,佛教這樣深入地控制和 影響一片地區的社會文化生活,又這樣延續達千年之久,就是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也是從未做到的,在整個佛教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民族依託

今天青藏高原上生活著藏、漢、羌、回、土、撒拉、蒙古、門巴、珞巴等民族,作為一種地域文化,青藏文化包含了這些高原居民各自的民族文化。藏、羌、門巴、珞巴等民族是發源於青藏高原而且一直在高原繁衍 生息的民族,撒拉族和土族是從外地遷入後在青藏高原形成的民族,漢族和蒙古族是從外地遷入而其民族主體 不在青藏高原的民族,但無論是世居高原的民族還是遷入高原的民族都對青藏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不 過從歷史看,藏族文化顯然是青藏文化的主體和代表,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所談論的青藏文化指的就是藏族文化 。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以下的幾點理由。

1、從人口和居住地域面積看,藏族都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民族,對青藏高原的開發和青藏文化的發展起了最 主要的作用。藏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帶,而門巴族、珞巴族始終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地帶,今天 的羌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地帶,漢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則分布在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帶 。在元代以前,青藏高原以外的民族難以進入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帶,而在元代以後進入青藏高原腹心地帶的其 他民族大多數都先後融合到藏族之中,這說明與青藏高原聯繫最為緊密、其文化與青藏高原生死相依的民族是 藏族,藏族文化也最集中地體現了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的特徵。

2、從歷史的角度看,藏族在青藏高原上的歷史最悠久。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各個民族中,只有藏族的傳說和 古籍中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青藏高原的遠古居民。藏族古老宗教苯教的文獻中,認為世界最初是由五種本原物 質產生的一個發亮的卵和一個黑色的卵,從發亮的卵的中心生出人間的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人類是從什巴桑波 奔赤的後裔——天界和地界的神當中繁衍出來的;還有的傳說認為是由獼猴和岩魔女的結合傳出西藏的人種, 並且認為藏族最初的祖先就生活在雅魯藏布江邊的澤當附近;藏文《第吳宗教源流》和《智者喜宴》記載說, 西藏地區在人類出現之前曾經由十種(或十二種)非人統治過,那時西藏地區就被稱為“博康”(bod-khams)之 地,而“博巴”(bod)正是藏族古往今來一貫使用的自稱,而青藏高原周邊的一些民族,例如羌族、納西族、普 米族的創世神話傳說則認為他們的祖先來自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區。依據近年在青藏高原的考古發現、民間的神 話傳說以及對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的分析,我們可以認為青藏高原的古人類最初活動的地域應在西藏雅魯藏布江 中下游的森林地帶,後來隨著使用火的出現增強了人類抵禦猛獸的能力,增加了人類食物的種類,逐步沿著河 流分散,分布到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雅隆河流域,並在這些河谷地帶發展出早期的農業和 馴養家畜。在農業發展到可以養成畜群並將野馬馴化為家馬、將狼馴化為狗以後,古人類才能夠在遼闊的草原 上生存並發展起大規模的畜牧業。以奶酷肉食為主提高了牧民的體質,畜群的增長需要尋找新的草場,這使得 遊牧部落有可能和必要進行長途遷徙,向更大的地域擴散。從藏北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到達長江、黃河源頭的游 牧部落在以青海湖為中心的廣大草原地帶發展成一個又一個的部落聯盟,並繼續向東發展到黃土高原,與黃河 中下游的華夏部落接觸交往,這就是漢文古籍中所記載的羌人(漢文史料解釋為西方牧羊人)和西羌部落,其 中有許多先後加入到黃河中下游的漢族的形成發展過程之中;另一部分從青海南下經過橫斷山脈進入雲貴高原 甚至遠到緬甸,發展成藏緬語族的一系列民族。留在青藏高原上的農業部落和遊牧部落經過唐代吐蕃王朝的統 一形成為藏族。從各種文字的史料記載看,一直到13世紀中葉蒙古汗國的騎兵進到拉薩以前,以雅魯藏布江流 域和江河源為中心的青藏高原的主要農業區域和牧業區域都是藏族世代居住的區域,外民族沒有大規模進入過 這些地區,倒是不斷有青藏高原的部落群東進南下北上,向各個方向發展。

3、從文化的角度看,正是藏族人民創造和發展了青藏高原的文化,並向東、向北、向東南傳播,成為中華 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族文化從漢代開始進入青藏高原的東部,對青藏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 作用,元代以來蒙古族的文化對青藏文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看到進入青藏高原的漢、土、蒙古等 民族受到藏文化強烈的影響,蒙古族、土族甚至接受了藏傳佛教,在文化上與藏族有了許多共同的內容;從元 代開始進入青藏高原的回族、撒拉族,雖然他們信仰伊斯蘭教,但是在幾百年的共同生活中他們的文化也受到 藏族文化的強烈影響,特別是在農牧業生產和物質文化生活方面具有明顯的青藏高原文化的色彩。

當然,我們說藏族文化是青藏文化的主體和代表,並不是說青藏文化就完全等同於藏族文化。青藏文化是 青藏高原上的各個民族共同創造和發展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各個民族都為青藏文化的發展做出過極為重要 的貢獻。特別是本世紀以來青藏高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進程明顯加快,現代經濟的發展所帶動的社會文化的飛躍發展,改變著青藏文化的面貌,這更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發展歷史

青藏文化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是青藏文化與周邊地域文化的交流史。青藏文化從一開始就不是與外部隔絕 的封閉的文化,而是一種開放的與周邊地域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外向型文化。青藏文化的外向性是由青藏文化 所處的地理環境和高原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所決定的。青藏高原的農業起源很早,在有水利灌溉的條件下可以 旱澇保收,是古代青藏文化發展的基礎,但是高原農業也存在一年只能一熟、作物品種少的缺陷,而高原的畜 牧業的發展更加依賴產品的交換,牧民需要以多餘的畜牧業產品交換自己不能生產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除 了在高原內部的農牧產品交換以外,歷史上一直存在著以馬牛羊、皮毛和土特產與中原地區交換茶葉、絲綢、 鐵製品的貿易。吐蕃王朝時期,青藏高原和中原地區的貿易就有了“互市”和“貢賜”的形式,吐蕃王朝統一 青藏高原以後以其全力與唐朝爭奪河西走廊和安西四鎮,就是為了控制絲綢之路的經濟貿易利益。宋代開始“ 茶馬貿易”成為青藏高原和中原地區經濟交往的集中表現。這種由中央王朝設定專門機構管理的茶馬貿易一直 延續到清朝。

在經濟交往發展的同時,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精神文化方面的交往也越來越密切。國外有一些學者過分強 調印度佛教文化對青藏地區的影響,甚至把藏族文化描寫為印度佛教文化的一個分支。這種說法是很不準確的 。我們知道,佛教傳入吐蕃最初是在公元7世紀中葉松贊乾布在世的時期,而在此之前青藏高原的居民早已創造 了自己燦爛的古代文化。正如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的那樣,由於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印度次大陸的氣候與青藏高 原有很大的差異,在古代印度和青藏高原之間的交往是很少的;印度的史料中記載了許多從阿富汗、克什米爾 進入印度的入侵,記載了佛教向錫蘭等海島的傳播,但卻極少提到在它北面的雪山之中的青藏高原;本世紀以 來在青藏高原多處發現的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石丘墓葬與印度恆河流域的古文化遺址相差甚遠,而與祖國黃河 流域和西南地區的古文化遺址接近;藏文苯教古籍《塞米》、史籍《漢藏史集》、《智者喜宴》關於青藏高原 的遠古傳說都提到高原古人類和東方漢地的交往,而沒有與遠古印度交往的記載。據藏傳佛教宗教史籍的記載 ,佛教傳入青藏高原從一開始就有從漢地傳入和從尼泊爾、印度傳入兩個方向,漢地佛教的禪宗在吐蕃王朝佛 教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經過吐蕃王朝朗達瑪贊普滅佛、10世紀佛教在西藏復興的過程中,同樣有受 到漢地佛教重要影響的“下路弘法”起了重要的作用。元代以來藏傳佛教又經歷過幾次重要的發展過程,特別 是在中原王朝的扶植下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為藏傳佛教的持續存在和發展提供了政治和經濟的 基礎,而與此同時的印度,佛教從8世紀開始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打擊下就走向衰落,在12世紀印度出現伊斯 蘭化以後能夠與伊斯蘭教抗爭的只有印度教,佛教在印度已經接近絕跡,因此很難說藏傳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持 續存在和發展完全是受印度佛教文化影響的結果。我們認為,印度佛教在公元7世紀到9世紀的吐蕃王朝時期對 藏族文化的發展確實在宗教教義和宗教藝術等方面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並連帶地對藏族的語言學、文學、繪畫 雕塑等方面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這一影響從10世紀末到13世紀中葉再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兩個時期,印度 有一些佛教高僧到西藏地區傳播佛教,西藏也有一些高僧到印度和尼泊爾去學習梵文和佛教,但是到13世紀中 葉元朝統一西藏以後,由於印度佛教衰落,不再有印度的佛教僧人入藏,也沒有著名的西藏高僧到印度去求法 和學習。從11世紀西藏地區佛教再度弘傳開始,藏傳佛教出現了教派,各個教派把對佛陀的崇拜和對本教派祖 師的崇拜結合起來,並吸收了許多青藏高原民間神靈崇拜的形式,發展成為具有自己顯著特徵的藏傳佛教。藏 傳佛教的出現是藏族僧俗各個階層人士在宗教文化上的重大創造。藏傳佛教的一些教派還發展到喜馬拉雅山南 麓的不丹、錫金、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對於13世紀以後的印度次大陸來說,印度佛教對青藏高原的影響已 明顯減弱,藏傳佛教對於印度佛教是學生遠遠超過了昔日的老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古代的文化交流史從青藏文化的整個發展過程來看有這樣幾個重要的階段:從遠古到 公元7世紀初,青藏高原的對外交流主要是青藏高原東部的遊牧部落群向東、向北、向東南的遷徙和發展,在這 個過程中與祖國黃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北方草原的遊牧文化、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雲貴高原的滇黔文化發生 密切的聯繫,進行過長達幾千年的交流。這種交流是以部落或部落聯盟為單位分散進行的,而且以物質的交換 為主要的形式,並與古代部落的遷徙、分化、融合交織在一起,這些地區的民族的古老宗教崇拜中許多相似之 處也是來自這種文化的交流。這一時期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和物質生產水平與周邊地區相比並不落後,甚至在 某些方面還高於周邊地區,例如麥類作物的種植和麥種的培育、動物的馴化和畜群的牧養(特別是羊群的牧養 和氂牛的馴化、牧犬的培育等)、引河水灌溉農田的技術以及砌石建築技術等,還有高原特產的玉石、麝香、 大黃等產品,成為青藏文化向周邊地區傳播並與這些地區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可以說這一階段青藏高原的對 外文化交流輸出大於輸入,是青藏高原在文化上貢獻於中華文化的時期。從漢文文獻的記載看,這一階段雖然 由於青藏高原部落分散沒有形成較大的政權而影響了這種文化交流的規模,但是從中國治水的聖人大禹生長於 西羌的傳說以及《山海經》所記載的周穆王西行崑崙會見西王母的傳說故事和春秋時期秦國拓地西羌而富強的 記載看,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對中華古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做出過十分重要的貢獻的。

從公元7世紀初到9世紀中葉的吐蕃王朝時代是青藏文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青藏高原與外部文化交流飛 速發展的時期。吐蕃贊普松贊乾布與唐朝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的聯姻,吐蕃贊普赤德祖贊與唐朝金城公 主的聯姻,以及吐蕃王朝與吐谷渾、突厥汗庭的通婚,與南詔的結盟和爭戰,與唐朝之間長達二百多年和好與 大規模的戰爭,表明青藏高原地區以一支統一的政治軍事力量加入到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過程之中。青 藏高原上的統一政權的出現為與周邊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而且使這種經濟文化交 流成為雙向性的,即青藏高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通過吐蕃王朝的擴張繼續向周邊地區傳播,同時漢地的中 原儒家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能夠突破部落群的壁壘而傳播到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區,深刻影響青藏高原文化的 發展進程,在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最豐富多采的一章。吐蕃王朝與唐朝的經濟往來的規 模在以前歷史上未曾有過,漢地出產的綢緞和茶葉受到吐蕃君臣上下的普遍喜愛,而吐蕃的畜產品和手工藝品 也不斷流入唐朝都城長安。在制度文化和民俗文化方面,吐蕃王朝的官職制度受到唐朝的影響,而吐蕃婦女的 服飾和吐蕃盛行的體育運動馬球也傳到了長安。安史之亂以後吐蕃王朝占領隴右、河西、安西四鎮一百年左右 ,統治了上百萬的漢族人民,這又極大地增進了漢藏之間的文化交流。吐蕃統治下的敦煌可以說是當時漢藏文 化和中亞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整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正因為如此,本世紀初在敦煌發現的震驚世 界的古代文物瑰寶中,漢、藏兩種文字的寫卷數量最多,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敦煌文化寶庫是中華民族對 世界人類文化史的一個重大的貢獻,而這個巨大的古代文化寶庫就是青藏高原文化與祖國內地文化、中亞文化 長期交流的結果,特別是漢、藏兩大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共同創造。此外,吐蕃王朝從印度和漢地兩個方向吸 收佛教,也是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佛教受到吐蕃王室的尊崇,以其龐大的 神佛體系和嚴密的教理思想出現於吐蕃社會,適應了吐蕃王室建立統一的政權體制、將分散的長期互不統屬的 部落群熔鑄為同一個民族的政治需要和迅速擴張的國勢,對於打破部落分散的神靈崇拜和部落貴族的傳統勢力 有著積極的意義。在佛教和苯教的反覆激烈的競爭中,吐蕃王室通常總是作為佛教的支持者出現,並以行政的力量強行推行佛教。特別是從贊普墀松德贊時期開始,大規模地興建寺院和剃度僧人,推進了佛經翻譯事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藏文的規範和廣泛使用,促進了藏族的建築藝術、繪畫雕塑和文學的發展。從而,使佛教成為青藏高原上最廣泛的宗教信仰,確定了藏族文化和藏傳佛教文化在青藏高原以後的上千年的歷史中的主體地位。

由於吐蕃王朝統治集團的內部鬥爭和贊普朗達瑪的滅佛所造成的社會動盪,吐蕃王朝於9世紀中葉徹底崩潰 ,接著而來的青藏高原的政治上的分裂割據時期長達四百年之久。由於戰亂頻繁,社會生產力遭到很大破壞, 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也受到嚴重影響,但是這一時期青藏高原與祖國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並沒有完 全停止。通過在甘、青河湟地區建立藏族的地方政權——@①廝@②政權以及唐朝時從青藏高原北遷的當項部 落建立的西夏王朝,青藏高原和宋朝仍然保持著相當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①廝@②政權的文化直接繼承了 吐蕃王朝的文化,西夏王朝的文化則具有青藏高原的遊牧部落群文化的鮮明特徵。由於地域更接近漢族地區, 這兩個政權對中原文化的接受程度比吐蕃王朝更加深入。特別是西夏王朝幅員萬里,控弦數十萬,與宋、遼、 金成為鼎立之勢,為時近二百年。比較西夏王朝和吐蕃王朝的經濟文化,可以說西夏王朝的文化是青藏高原文 化在與中原漢文化更密切交流的基礎上得到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展現了青藏高原文化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同時西夏王朝的文化又通過多種渠道影響青藏高原文化的發展,西夏王朝接納了西藏佛教復興後出現的藏傳佛 教的一些重要教派的高僧到西夏傳教,並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支持這些教派的發展,使得西夏王朝和@①廝@② 政權一樣,不僅在它們活躍於祖國西北地區的二百年間成為青藏高原保持與祖國內地經濟文化聯繫的橋樑,同 時也成為使吐蕃王朝文化與元代以來的青藏高原文化相聯繫的橋樑。此外,在這一時期,西藏阿里地區的古格 王朝致力於與印度佛教文化的聯繫,迎請阿底峽大師入藏,維繫了青藏高原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關係, 表現了青藏高原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交流的多樣性。

從公元13世紀40年代開始,蒙古汗國(即後來的元朝)統一了青藏高原,這在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文化 交流史上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此後的700多年中,青藏高原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發展自己的經 濟文化。國家的統一使青藏高原和祖國內地,和北方蒙古草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藏、漢 、蒙古、滿文文獻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可謂是不絕於書。青藏高原上建立的地方政權,包括西藏地區的薩迦政權 、帕竹政權、格魯派的甘丹頗章政權,以及青海、四川、雲南、甘肅藏族地區的土司政權,或者是在中央王朝 的扶植下建立起來的,或者是掌握一片地區政教權力以後取得中央王朝的承認和支持。這些地方政權的首領都 得到中央王朝的封賜和印章,作為在當地行使權力的憑據,這些首領的繼承還要得到中央王朝的批准和承認才 算合法。在這一時期進入青藏高原並在青藏高原上生息繁衍的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回族也都是中國多民族 大家庭的成員。

青藏高原和全國政治上的統一促進了青藏高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使青藏高原和祖國內地的經濟文化交 流建立在深厚牢固的基礎之上,其範圍和深度在中外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我們在這裡只能指出幾個突出的方面:

1、從元朝到清朝中期是青藏高原經濟文化持續發展的時期,在翻譯佛教經典為藏文的基礎上,藏族學者寫 作了大量的自己的著作,從薩迦派的薩迦五祖開始保留下來的藏族學者的個人著作文集達二百餘種,包括了宗教哲學、佛學、語言學、詩詞學、文學、歷史學、工藝學、藏醫藥學、工藝學、宗教圖象學、歷算學等各個方 面。在這些學科中都可以看到青藏高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和作用。

2、人員交流的規模和規格也是此前的時期難以比擬的。這一時期中從青藏高原到過中原內地的藏族政教領 袖,元代有薩迦派的薩迦班智達、八思巴、恰那多吉、達瑪巴拉以及歷任帝師等,噶舉派的噶瑪拔希、噶瑪巴 ?攘迥多吉、噶瑪巴?乳必多吉、蔡巴?貢噶多吉;明代有噶舉派的大寶法王噶瑪巴?得銀協巴、薩迦派的大 乘法王貢噶扎西、格魯派的大慈法王釋迦也失等;清代有五世達賴喇嘛、六世班禪、十三世達賴喇嘛等。除此 之外的官員、高僧、商隊、貢使、使臣、工匠等難以計數。據文獻記載,元代在京城大都的藏族僧人常有上千 人之多;明朝曾幾次清查在北京的藏族僧人,結果統計人數達三千人;清代住在北京的藏族僧人也約有此數; 還有八大住京呼圖克圖之說。西藏、青海、四川藏族地方首領的貢使有時也一次就達上千人之多。五世達賴喇 嘛進京到呼和浩特時其隨從有三千人之眾;而前後從中原王朝到過青藏高原的著名人物有元世祖忽必烈及其兒 子真金皇太子、西平王奧魯赤,清朝康熙皇帝的十四子允禎、果親王允禮、乾隆皇帝的親信大臣福康安,還有 歷任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等。而在同一時期,西藏沒有一個重要的政治和宗教領袖人物去過印度,印 度也沒有重要的佛教高僧到西藏傳教。據《五世達賴喇嘛自傳》的記載,五世達賴喇嘛時期有一些印度人前後 到過西藏,他們或者是帶來恆河水的印度教徒,或者是帶來梵文語言學著作的語言學者。兩相比較,青藏高原 和祖國內地的血肉聯繫是十分突出和明顯的。

3、隨著經濟文化交流的密切和來往人員的頻繁,在唐代的“唐蕃古道”的基礎上,元、明、清三朝都十分 重視建立青藏高原上的驛道,設定驛站,並為驛站建立了差役徵發制度。在高原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克服各種艱 難,青藏高原和祖國內地的交通通道才維持下來,而且規模逐步擴大。

4、從元朝開始一直到清朝前期,蒙古族對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文化交流發揮了特別的重要作用。在蒙古皇 室將西藏地方統一於元朝的統治之下的同時,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的元朝皇帝都崇信藏傳佛教,努力接受藏傳 佛教文化。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和碩特部固始汗、喀爾喀部土謝圖汗、準噶爾部噶爾丹汗、策妄阿拉布坦、 土爾扈特部阿玉錫汗等人更是崇信藏傳佛教的格魯派。俺答汗迎請三世達賴喇嘛到青海會見,並與之互贈遵號 ,傳出“達賴喇嘛”的名號,使藏傳佛教格魯派廣泛傳入蒙古各部。到清朝統治青藏高原以後,留駐青藏高原 的蒙古族有一部分融合到藏族和漢族之中,剩下的也受到藏族文化的強烈影響,在文化上與藏族有許多共同之處。

5、在這一時期,青藏高原文化有幾次大規模的向外傳播。元代蒙古皇室崇信藏傳佛教,在都城大都和上都 、五台山甚至江南的杭州都建立過藏傳佛教的寺院,使藏傳佛教宗教儀式和造像藝術等傳播到這些地區。忽必 烈命八思巴創造蒙古新字,使藏族的文字學影響到全國,這是青藏文化一次大規模的向外傳播。明朝後期到清 朝前期,由於蒙古族信奉藏傳佛教,青藏高原的文化再次向外傳播,在內外蒙古、新疆甚至到俄羅斯的伏爾加 河流域,藏傳佛教成為占首要地位的宗教,藏族的文字經典、造像藝術、繪畫、音樂舞蹈等也影響到這些地區 。滿族皇室的崇信藏傳佛教則使北京的香山、圓明園、頤和園乃至皇宮中都有藏傳佛教的寺廟和佛像、佛塔等 。西四白塔寺、北海公園的白塔,頤和園的千佛閣,常常被人們作為北京古代建築的象徵,但是這些建築恰恰 都與藏傳佛教有關。乾隆皇帝將其父親的雍正府改建為藏傳佛教的正規寺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的雍和宮 。

綜上所述,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在歷史上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隨著青藏高原本身社會經濟 文化的發展而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從一時一事來看,這些交流有許多偶然的因素,但是從整個歷史發展全面 來看,仍然可以看出這種文化交流向東向北傾斜的特點。幾千年歷史的發展決定了青藏高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緊 密結合在一起,青藏高原的各民族人民和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親密關係。

保護和意義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青藏高原的文化是建立在高原的灌溉農業和草原畜牧業的基礎之上的,依靠這樣的經濟基礎,青藏高原的古代居民創造過十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並且在整箇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事實是,從清代中期開始,青藏高原經濟文化又落後於全國的發展速度,並且這種差距越來越大。究其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1、自然地理條件限制。高寒乾燥、地形複雜、地處內陸、內外交通不便等等,不僅嚴重限制了農牧業的發展,而且難以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從而更談不上經濟文化的發展。2、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直到本世紀50年代,仍然保持著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這種制度殘酷剝削農牧民,使他們喪失生產積極性,同時把社會財富的大部分供少數人消費,極少投入社會再生產。社會制度的落後也極大地妨礙了經濟文化的發展。3、宗教影響的深厚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造成社會思想的禁錮,因循守舊、反對變革的保守思想在社會上占據主導地位,近代學校教育在青藏高原發展十分艱難。4、帝國主義的侵略不僅使高原民族飽受戰爭之苦,而且還通過不平等交換、挑撥民族關係、培植和支持祖國分裂主義分子等手段,破壞高原社會的穩定,使得農村牧區經濟凋敝,文化教育事業難以發展。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西藏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支持和幫助下,從50年代以來,青藏高原的農牧業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例如青海省1949年的糧食總產量不到10億斤,1957年達到13億斤,1970年達到18億斤,1995年達到24億斤以上;西藏自治區糧食總產量1959年不到4億斤,1966年增加到6億斤,1977年達到10億斤,1993年達到13.5億斤。青海省1957年牲畜存欄總數為1974萬頭(只),1970年達到2200萬頭(只),1980年達到2500萬頭(只);西藏自治區1959年牲畜存欄總數為956萬頭(只),1965年達到1700萬頭(只),1973年達到2000萬頭(只),1983年達到2300萬頭(只)。1954年12月25日,康藏公路、青藏公路通車到拉薩,初步改變了青藏高原特別是西藏地區的交通閉塞的狀況,為發展西藏的經濟文化奠定了有力的基礎。1959 年青藏鐵路通車到西寧,1979年鋪軌到格爾木。除了少數邊遠縣份外,青藏高原實現了縣、鄉都通公路。在青藏高原上興建了龍羊峽、李家峽等大型電站,以及一批紡織、化工、機械、冶金、石油工業企業。可以說,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青藏高原的經濟有了巨大的發展,在各個交通沿線的城鎮已經初步奠定了現代經濟的基礎。同時文化教育事業也有了飛速的發展,不僅各地普遍建立了國小、中學,而且在西寧、拉薩、康定等地建立了一批大專院校。然而,我們還應當看到,和全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相比,青藏高原仍然處於落後的狀態,而且在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和東部地區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出現了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加大的現象,青藏高原在西部地區中又處於更加落後的地位,因而經濟文化的落後更成為一個突出的現象。由於這一明顯的事實,學者們對青藏文化的發展趨勢和前途進行了許多思考和探討,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在這些看法中,有兩種關於青藏高原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的說法尤其值得我們加以注意。一種說法認為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不能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因而是沒有前途的文化,應當加以拋棄,在全新的文化條件下實現青藏高原的現代 化;另一種說法認為,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別是藏族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沒有受到外界污染的文化,不應當讓它受到現代化的觸動,應當把它原樣保存下來,以供人們觀賞和研究。這兩種說法都脫離了高原的社會實際,實際的情形要複雜得多。

從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的大角度來看,本世紀中國歷史的演變給青藏高原帶來了文化更新的機遇和歷史必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給青藏高原以政教合一統治為特點的封建統治制度帶來了巨大的衝擊。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1959年在西藏廢除封建農奴制度,都帶來了青藏高原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即制度文化的根本變革。幾十年的經濟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青藏高原經濟的發展,改變著青藏高原傳統文化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即物質文化。因此,想讓青藏高原的傳統文化原樣保存下來的想法是根本不切合實際的空想。但是,無數事實同樣證明,對於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不可能採用完全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而移植一種全新的文化,適應現代化的民族文化只能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通過傳統文化的更新創造自己的新文化。在青藏高原這樣廣大的地域上經過數千年積累而形成的青藏傳統文化仍然具有自己頑強的生命力,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經過艱難的適應和更新將再次展現出自己的光輝燦爛。對高原壯麗的山川和 自然景色的讚美和熱愛,對高原自然條件下經濟文化生活的適應和體驗,對本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認同和繼承 ,還有高原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特徵,這些依然構成了青藏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堅實社會基礎。中國政府實行的民 族區域自治的政策,保證了高原各民族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權利。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家有可能投 入更多的資金和力量來促進青藏高原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和改革開放,使青藏高原各個民族有了廣泛吸收國內國外各民族文化的先進內容以充實和發展自己文化 的可能,同時也有了使國內外各民族了解和認識青藏高原各個民族傳統文化、使青藏高原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 。所以,我們認為青藏文化的前途與整箇中國的文化的前途緊密聯繫在一起,青藏文化作為中國具有鮮明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的地域文化將有一個大的發展,必定會以其絢麗多彩引起全世界的注目,為全人類的文化發展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中國地域文化概觀

中國就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在不同的人文習俗、地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薰染、影響下,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性文化。這些區域性文化各有特點和所長,對中國文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潮汕文化 | 嶺南文化 | 客家文化 | 五邑文化 | 雷州文化 | 齊魯文化 | 三晉文化 | 荊楚文化 | 吳越文化 | 關東文化 | 燕趙文化 | 徽州文化 | 黃土高原文化 | 中原文化 | 淮河流域文化 | 巴蜀文化 | 鄱陽文化 | 青藏高原文化 | 康藏文化 | 草原文化 | 兩淮文化 | 江西文化 | 八桂文化 | 八閩文化 | 滇雲文化 | 瓊州文化 | 隴右文化 | 西域文化 | 陳楚文化 | 黔貴文化 | 三秦文化 | 秦隴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