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占地60畝,現有22個教學班,870名學生,教師50人,學歷達標率100%。

基本信息

簡介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於2006年7月開始投資基礎建設,2007年8月底遷入新校。新校占地60畝,擁有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建有300平方米可容納300餘人的階梯教室,並建有面積500平方米的師生食堂,現有600多名學生就餐。學校現有22個教學班,870名學生,服務於周邊11個社區,教師50人,學歷達標率100%。學校按省規範化學校標準建設,每個教室設有多媒體,教師可利用電腦課件進行學科教學。

學校目前是西四街道辦學規模最大、覆蓋社區最多、配套設施較齊全的一處國小。

設施

學校內部設施投資200餘萬元,每個教室都配有電腦、投影、大螢幕,教師辦公設備先進,做到了人手一機。專用教室齊全,有科學實驗室、綜合實踐活動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德育室、圖書室等20多個標準化教學活動專用室。各室內部設施配套,圖書、儀器、音、體、美器材數量等均達一類標準,微機室達到最大班額人手一機。各功能教室制度健全,管理規範,專人負責,使用記錄齊全,教育氛圍良好,使用率高。良好的辦學條件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基礎。

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給人生堅實的起步”的辦學理念,確立了“養成好習慣,成就大未來”的校訓和“文明、規範、健康、和諧”的校風。

辦學特色

學校始終把師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2007年8月26日,成立了“中華埠國小少年軍校”,以少年軍校為載體,對學生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開設了各種選修課程,加強學生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樹立質量意識,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對教師進行校本培訓,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不斷提高,教科研能力不斷增強,培養了1名“市教學能手”,3名“市優秀專業人才”,5名區“教學能手”。

教學質量

近幾年,由於辦學規模迅速膨脹,教師新成分增多,教師隊伍的組成結構與新課程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高標準嚴要求越來越不適應。學校實施“四項工程”,把強化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取得了明顯成效。近幾年來,共培養出2名教師為山東省特級教師,一名教師為青島市十佳班主任,今年教師節學校被評為青島市十佳師德先進集體,2005年被確定為“山東省中國小校本研究實驗學校”。

一、實施教師分層培養工程,夯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

我校為保障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高效運作,把教師科學地劃分為新師層、新秀層、骨幹層、名師層,制定了“培訓新師成新秀;培育新秀做骨幹;三是培養骨幹成名師;培植名師出成果”的三年系統目標,採取不同的措施加速教師隊伍的最佳化。

二、實施校本研訓一體化工程,拓寬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渠道

一是自我反思,促進教師個體教育智慧的生成。通過建立教學反思制度,舉行反思案例評比,定期組織交流,介紹反思方法,指導教師撰寫學科案例、教育隨筆、課改小故事等,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激活教師自身教育智慧的增長點。二是同伴互助,促進教師群體教育智慧的融合。我校以釋放集體能量為抓手,加強教研組建設,由“人人出課”變為“年級組出課”,由“一人備課一人上”變為“集體備課出精品”。加強了集體備課、評課的力度,使老師們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進步。採取“一課多人上”、“一人多次上”等形式,圍繞一節課進行系列實踐和反思活動,通過集體智慧創出精品。堅持教學交流活動,確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交流話題,通過聽取教研組代表發言、自主分組討論交流等形式,讓教師在交流中互助,在互助中提高,在提高中生成新的集體教育智慧。三是名師引領,促進教師教育智慧的可持續發展。學校通過聘請專家、知名教研員到校作報告指導教學。切實發揮本校名師的作用讓名師指導新教師上好“三課”,即學期初執教一節研討課,學期中執教一節優質課,學期末執教一節匯報課,每次上課後整理一份評課記錄,寫一份教後反思,評課記錄與教後反思要有機融合結對名師的教學思想。使名師教學智慧得以傳承,後繼有人。

三、實施集體聯動創優工程,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路

1、健全由校長、業務校長、分管主任組成的三級教學管理體系。校長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第一責任人,業務校長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直接責任人,各科分管主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負責人。明確職責,嚴格制度,分口把關,責任到人,層層落實。把業務校長、分管主任的業績與相關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掛鈎,作為幹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2、健全由學校、各學科、教研組組成的三級教研網路。完善學校、學科、教研組三級教研活動制度。今年四月份起,我校三級教研網路聯合奏響了“一大、一小、一集中”三篇教師培訓的優美樂章。“一大”是利用每周年級段同學科大教研時間,組織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念的交流,進行具體教學方式的探討。“一小”是利用各級部固定的小教研時間,實施同課異教研討,發揮團體優勢,做好集體創優文章。“一集中”是學校推行“間周一次集中學習”制度。利用集中業務學習時間,結合教學實際確定專題,由名師或骨幹教師談經驗和做法,人人參與,開展互動式研討,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健全以教研組集體創優為手段的合作教研機制。為凸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學校加大了教學成績在教師考核中的比重,並側重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幅度。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充分吃透教體局檔案《關於進一步做好教職工學年度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的基礎上,建立了集體創優的考核制度,以部分兄弟學校的教學質量為參照,實行教研組捆綁式評價,進一步強化了教師甘願合作的意識,為合作教學和研究增添了活力。

四、實施制度化管理工程,提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障

在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中,學校以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實例化學習為手段,通過組織“做學生喜愛的教師,樹立實小教師新形象,提高辦學品位”系列活動,採取“社會評校、家長評班,學生評教”、校內、組內自評等措施,全面提高師德建設的水平和實效。為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了精神支柱。教學工作中,嚴格落實“十字方針”:備課要“細”,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實踐要“多”,輔導要“勤”,考評要“真”,負擔要“輕”,質量要“高”;制定實施了《實驗國小教師教學常規100條》,對教學常規進行規範,促進教學工作健康發展。翔實有效的制度措施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我校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重實績,求實效,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榮譽

學校被評為城陽區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城陽區優秀管理等級學校。

學校被評為“青島市平安和諧校園”、“城陽區規範化學校”、“城陽區管理工作優秀等級學校”、“城陽區依法治教示範學校”、“城陽區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城陽區平安學校”等。

社會文化

中華埠國小於2009年10月23日舉行了隆重的“感恩教育”啟動儀式。 在感恩的心的樂曲聲中,大隊輔導員滿懷深情的講述了重陽節的來歷及習俗,少先隊大隊長宣讀了大隊部向全體學生髮出的倡議書,學生代表上台發言。隨後,學校領導、全體教師21個教學班的近九百名學生參加了“感恩教育活動簽字儀式”,輪流在倡議書的橫幅上籤字。活動在同學們高呼中華埠國小感恩教育活動的感恩口號“感恩在你我心中,感恩於你我同行”中結束。

發展之路

多年來,學校堅持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以教科研工作為先導,以提高辦學質量為目的,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把教科研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教育科研“源於教學,服務於教學”。學校本著“問題即課題,實踐即研究,解決即成果。”的原則,鼓勵廣大教師從學習、工作、生活中選擇研究課題,讓課題在實踐中自然生成。近年來,學校參與或承擔國家級課題4項,省級4項,青島市級8項,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領導重視,帶頭搞科研
學校領導具有很強的“科研立教”意識,把教科研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教學科研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校長帶頭強化科研意識,帶頭重視科研決策,帶頭參加科研活動和課題研究,學校領導真正成為了教育科研的第一實踐者、組織者和倡導者。校長時時將教科研放在心上。辦公會上,校長親自詢問教科研進展情況,幫助制定方案、措施。平時,大力支持購買科研刊物,倡導並要求每一位教師閱讀《給教師的一百個建議》等教育名著,以提升自身素質。副校長親自參與到課題的研究中來,親自上觀摩課、研究課,隨時進課堂聽課、指導,經常召開座談會,研究討論,時常組織經驗交流、報告會,且隨時將經驗寫成論文進行交流。校長、副校長對教科研工作認真負責,不僅把教科研工作寫入計畫總結中,而且形成制度,校委會每月研究教科研工作,辦公會每周對教科研工作進行交流,每學期召開一次教科研工作交流會。校長在每年一次的述職報告中將開展教科研工作的情況詳細地向教職工匯報,其他教改實驗人員則必須定期總結教改實驗情況。由於領導重視,堅持帶頭搞科研,所以,幾年來,校內不斷掀起搞教育科研的高潮。

交流成果,總結推廣

在開展教科研工作的過程中,學校及時發現、總結、推廣在教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努力發揮教科研成果的輻射作用。每年的12月份為學校科研月,集中一段時間開展論文交流,評比以及對教科研成果的鑑定推廣。學校每年組織一次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會,每年至少編輯一本教科研論文集,校刊將優先發表教科研論文。學校對各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組織公開教學觀摩活動,採取聽課、測查、展示、專題研討、講座、報告會、現場會、學術交流、論文推薦、兩台一報、媒體宣傳等不同形式進行宣傳推介,使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生產力,促進教改深化,教育發展。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三)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東營市第一中學
蒼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青島遼源路國小
蓬萊市實驗中學
青州市口埠初級中學
濰坊市育華學校
汶上縣白石鄉明德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濟東中學
兗州市第八中學
臨沂傅莊中學
蒼山縣魯城鎮初級中學
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
陽穀縣西湖中學
德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特教中心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六中學
文登市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文登市宋村中學
沂水縣第三實驗國小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
臨沂湯莊實驗學校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薛家島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七中學
濱州市濱城區第五中學
鄒平縣韓店新世紀中學
濱州實驗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第四中學
曲阜市息陬春秋中學
青州市東壩國小
臨沂高都國小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六十三中學
青島大學市北附屬中學
萊州市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第十一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五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四中學
棗莊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郭里集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古邵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城郊中學
東營市勝利勝采國小
營市勝利第十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十五中學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國小
蓬萊市北溝中心國小
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國小
萊州市雲峰中學
章丘市明水街道明水國小
壽光市聖城街道徐家國小
壽光市洛城街道屯田國小
山東省濟南舜耕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致遠中學
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三中學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鎮希望國小
曲阜市陵城鎮杏壇國小
曲阜市董莊鄉歇馬亭國小
青島汾陽路國小
汶上縣楊店鄉中心國小
微山縣昭陽街道彭聯國小
魚台縣漁城鎮洪廟國小
泗水縣洙泗國小
濟寧市第十二中學
青島虎山路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石橋中心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古鎮國小
鄒城市北宿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張哥莊國小
汶上縣郭樓鎮中學
汶上縣劉樓鄉中學
微山縣傅村鎮第一中學
金鄉縣胡集鎮中學
金鄉縣第三中學
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中心國小
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宮裡鎮中心國小
新泰市新汶街道良莊實驗國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寧陽縣泗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鄉飲鄉韋周中心國小
東平縣彭集鎮中心國小
山東省泰安第十五中學
山東省寧陽第十二中學
泰安市泰山區徐家樓街道辦事處泮河中學
威海市孫家疃國小
威海市千山路國小
威海市翠竹國小
威海市碼頭國小
威海市半月灣國小
威海市溫泉國小
威海市橋頭國小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中華埠國小
威海市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程哥莊國小
五蓮縣育才國小
萊蕪市高新區濱河國小
萊蕪市魯礦第二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國小臨沂第七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臨沂市河東區益民實驗國小
蒼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蒼山縣卞莊鎮代村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鳳凰台國小
臨沂第二十一中學
臨沂第二十二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漢河國小
蒼山縣卞莊街道辦事處第二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二國小
蒼山縣層山鎮初級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國小
寧津縣第一中學
山東政法希望國小
膠州市香港路國小
膠南市王台中心國小
鄒平縣高新街道辦事處高新國小
膠南市大場中心國小
鄒平縣明集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四中學
鄒平縣西董鎮鶴伴中學
鄒平縣魏橋實驗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一中學
濟南市育園學校
青島市城陽區特殊教育中心
曲阜市特殊教育學校
萊蕪市特殊教育學校
臨沂特殊教育中心
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一中學
禹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齊河縣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