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直擊
重慶市內151家超市約定,2007年8月10日開始“零利肉”行動,並稱:肉價不回歸正常,絕不收兵。當地部分超市已撤下零利肉海報,提前結束零利肉銷售行動。
重慶市商委呼籲,豬肉供求矛

違背規律
由政府發起的這場零利肉銷售行動,雖然充滿了行政上的善意,但卻是在以政府的有形之手來硬性調控當地的肉價,違背了市場規律。
瓦解原因

其次,超市之間的競爭關係決定了聯盟難以維持。無論什麼樣的聯盟,其終極目的都要盈利,而不是賠本賺吆喝。而實現零利肉聯盟之後,並不意味著各大超市之間的競爭就不存在。正是由於競爭無處不在,為了賺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個別超市甚至開始賣起負利肉,導致聯盟意見不一,最終迅速瓦解。
最後,政府也不能幹預企業的正當權益,企業有追求利潤的權利,只要守法經營,照章納稅就行了。企業應有慈善的功能,但卻不是慈善機構,將平抑物價這樣的公共權力應該承擔的責任“攤派”給企業,顯然是不合適的。
反思其理

很多企業在實行“零利潤”銷售後,均出現“負利潤”經營的慘澹局面。“各商家暗中還要競爭,必然會有內訌,日子自然十分難熬。”重慶一家大型超市的負責人說,“零利肉”上市後,各超市實際都在硬撐,“零利肉”最後實際都成了“負利潤”銷售。“市場競爭的現實和殘酷顯然未在市商委的盤算當中。”
“豬肉不像白菜,整塊進來後就能以‘一刀切’似的統一價格往外賣。”楊春以此為例算了一筆賬:你的豬肉進價可能是20元/公斤,在銷售過程,整塊豬肉按照品質就得分成四五類。精瘦肉賣24元/公斤是賺的;肥肉則可能賣8元/公斤,碎肥肉在晚上甚至只賣5元/公斤,就得賠。“實行‘零利肉’銷售以來,店裡豬肉銷售每天的虧損在400元左右。”楊春說,最厲害的一天曾虧損了1000多元。
面對肉價的再次上漲,重慶市商委日前再次呼籲超市應履行承諾,將公益進行到底。 要想長期平抑價格上漲,最根本的平衡劑應該是處理好供求。”重慶一大型超市負責人意味深長地說,硬撐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而在眾多超市中,重百超市所受壓力最大,因為參與活動的店多,最嚴重的一天,整個公司虧損竟達4000餘元。“為聚集人氣,只能以犧牲肉價來硬扛。”公司營運總監嚴傑無奈地說。
官方態度

面對肉價的再次上漲,重慶市商委日前再次呼籲超市應履行承諾,將公益進行到底。 要想長期平抑價格上漲,最根本的平衡劑應該是處理好供求。”重慶一大型超市負責人意味深長地說,硬撐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市場反應

任何零利潤的東西,若非是商業行銷策略,是定然活不下去的。
重慶的“零利肉”聯盟只是再次以反市場的姿態印證了這個最樸素的商業邏輯。2007年8月初,重慶市151家超市聯手實施“零利肉”銷售,並聲稱肉價不回歸正常,絕不收兵,然而,8月尚未過去,部分超市已撤下零利肉海報,提前結束零利肉銷售行動。
在這場戲劇中,重慶商委扮演了民生籲求的貼心角色,商人無利不起早,市場經濟的根本動力就是追逐利潤,在保障機制匱乏的前提下奢談公益與民生,基本等於拿輿論或者制度倒逼肉食經營者掏出自己的養家活命錢貼給買肉的老百姓。
瓦解理由

一、零售肉品的超市不是壟斷企業,享受不到財政貼補等政策性VIP,且各賣各的肉,是分散的獨立市場主體,有人零利有人不零利則必然會加大零利者的競爭成本(甚至是關門成本)。
二、正如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所言,對於價格調控,可以通過減免稅費實現,政府不能強制經營者減少利潤,換句話說,物價調控不能成為政府無本萬利的事情,畢竟,市場和政府不是一家親,政企早分家,且行政權力是有邊界的,在成本上揚的時候一味壓低終端價格、最壞的結果是擠出經營者正當的生存空間。
三、這場“零利肉”運動本身就是唐吉柯德戰風車。竟然聲稱肉價不回歸正常絕不收兵,問題是眼下上漲的肉價本身就順應了供求關係的現實。以錯位、越位的聯盟決策打壓正常的肉價,結果自然不難預期。
市場影響

一、這個“零利肉”聯盟直接導致重慶桂花園、石灰市等一些農貿市場內肉販歇業,衝擊了個體肉販的正態經營活動,這對本就供需失衡的豬肉市場更是雪上加霜、而加入聯盟的超市要保證“零利肉”不脫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二、扭曲了正常的市場價格機制,使得價格對供求、競爭的傳導作用異化,外地肉必然擇高價而驅、本地肉可能遭遇低價回收的不公命運,更使得消費者喪失對正常價格波動的甄別能力。
事件啟示

對於平抑物價,永遠不能單純依靠價格管制或所謂降價聯盟的死守,而應直面商品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過高的現實,以發放補貼、減免稅費、分散風險等渠道,調控市場供需,使價格自然歸位;在波動的物價面前,直接干預之手一定要慎之又慎。
市場,永遠只認規律、而不認是否好心。